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原因方面论文范本 跟农村贫困户致贫原因与脱贫途径基于亳州市1220户调查数据方面论文范例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原因范文 类别:职称论文 2024-01-20

《农村贫困户致贫原因与脱贫途径基于亳州市1220户调查数据》

本文是原因论文范例与致贫和调查数据和贫困户有关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贫困问题是世界性难题,是影响人类社会发展最严峻的阻碍之一.我国至今还有40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为达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要在2020年前实现贫困人口脱贫致富.我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之一,我国的脱贫将对世界贫困问题的研究产生重大影响.要实现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先要找出贫困人口致贫原因,根据致贫原因进行脱贫途径选择.   

聚焦农民致贫原因和脱贫途径的研究,主要集中在4个方面.一是因自然环境恶劣和地理区位远离大中型经济中心和交通干线而造成的贫困[1-3].对于自然资源环境恶劣造成的贫困,有些学者提出进行“移民搬迁”和“就地城镇化”的扶贫模式[4-5].二是因人力资本匮乏导致的贫困.一些学者认为发展中国家的贫困问题主要来源于本国人力资本的匮乏,而不是物质资本不足[6].通过“扶贫”和“扶智”相结合作为贫困地区反贫困的关键抓手,加大对贫困地区人口的文化扶贫,以此在输血式扶贫的过程中,通过“扶智”来推进造血式扶贫[7].三是制度不合理致贫,影响贫困的制度包括不利于农村和城镇人口发展的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土地制度、财政制度等,通过户籍制度改革帮助农民脱贫,同时还要把农民纳入城镇居民享有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城乡一体化制度[8-9].四是以阿马蒂亚·森为代表的多维贫困的“能力贫困”理念,认为贫困是贫困人口缺乏改善其生活状况、抵御风险、参与经济活动以获取经济收益的“能力”,或者这种能力被剥夺了[10-11].对于能力贫困,消除收入贫困是重要的,但更关键的是要提高人的可行能力,如享受教育、医疗保健、社会参与、政治权益等.扶贫的目的不仅仅是提高贫困人口的收入,而是要提高他们创造收入的能力[12]. 从以上的研究可以看出对农民致贫原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定性分析的研究上,且影响因素大多较为孤立,对贫困量化指标的研究有限.本文以阿玛蒂亚·森能力贫困理论为指导,运用亳州市三县一区1220份贫困户调查问卷作为研究依据,从能力环境、政府政策、家庭能力、个人能力4个层面进行贫困户致贫原因分析,最后找出贫困户脱贫的有效途径. 一、理论假说   

“能力贫困理论”认为贫困不仅是收入的低下更是对“基本能力”的剥夺.基本能力的剥夺表现为过早地死亡率、明显的营养不良、持续的发病率、普遍的文盲以及其他不足[13].基本能力的不足,其原因在于缺乏获得医疗保健、实用的教育、有收益的就业,或经济和社会保障等方面基本的机会.根据能力贫困理论,农民贫困的原因是“基本能力”被剥夺导致或者基本能力不足以获取足够的生活需求.从微观的角度,我们把农民被剥夺的基本能力分为个人能力和家庭能力.个人能力是指个人在社会上生存的自身能力,包括年龄、性别、知识水平和健康状况等因素.家庭是由各个成员组成的,贫困户通过提高家庭成员的个人能力使贫困户基本能力得到提升,从而实现贫困户脱贫致富.家庭能力是指维持家庭 第1期李辉,等:农村贫困户致贫原因及脱贫途径研究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第12卷 生活和发展所具备的能力,包括家庭种植结构、收支结构和人口结构等因素.贫困农民通过改善家庭能力提升贫困户的基本能力,进而使贫困户脱贫致富.个人能力和家庭能力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的关系,个人能力的提高有利于改善家庭能力,而家庭能力的改善又有利于提升家庭成员的个人能力.在基本能力的范畴中,有些基本能力是与生俱来的,例如年龄、性别、智力、家庭结构等因素;而有些基本能力是可以通过后天环境被改变的,例如身体健康状况、知识水平、思想观念、社会机会、社会保障等因素,在这里我们把影响基本能力的后天环境定义为“能力环境”.能力环境是指农民所处的社会大环境,包括但不限于自然环境、地理区位、社会经济环境等因素[14].一个良好的社会大环境不仅有利于提升贫困户的基本能力而且能够帮助农民提高并有效使用自身能力,从而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政府政策的实施往往会影响农民所处的社会大环境,进而影响农民的基本能力.积极有效的政府政策通过改善农民所处的能力环境来提升农民的基本能力,从而使农民脱贫致富.   

根据上述分析,将影响贫困户贫困的因素归纳为:能力环境、政府政策、家庭能力和个人能力4个层面,从4个层面分析得出贫困户脱贫途径,实现贫困户脱贫致富.根据逻辑分析,构建了能力视角下贫困户致贫原因及脱贫途径的研究框架图(图1).

基于分析,本文提出如下假说:   

H1:贫困户由于缺乏个人能力和家庭能力而导致贫困.   

H2:贫困户所处的能力环境通过影响基本能力而导致贫困户贫困,良好的能力环境有助于贫困户脱贫致富.   

H3:有效可行的政府政策有利于改善贫困户贫困;同时政府政策通过对能力环境的影响,间接影响贫困户基本能力,而影响贫困户贫困. 本文就此假说展开研究,从微观的角度找出贫困户致贫的真正原因,并分析得出相应的脱贫措施,真正地做到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 二、数据来源、指标选取和模型设置 (一)数据来源 2016年8月安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课题组对亳州市三县一区进行入户调查(其中利辛县为国家级贫困县,其余三县均为省级贫困县),调查在每个县(区)选取5个行政村(其中3个贫困村,2个非贫困村),共20个样本村,每个村不少于60个样本户的标准按排序等距抽样,共获得1220户贫困户的数据.亳州市作为安徽省典型的贫困地区,选取亳州市作为调查对象具有较强的代表意义.样本的具体分布如表1.

表1样本分布情况

村庄

类型

总计 利辛县 蒙城县 涡阳县 谯城区

户数/户比率/%户数/户比率/%户数/户比率/%户数/户比率/%户数/户比率/%

贫困村740607018160101806019161401886100

非贫困村480393012039901204012038601203900

合 计122010000301100003001003111000030810000

(二) 指标选取 基本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贫困户能否脱贫致富,而基本能力受4个层面因素影响,通过分析4个层面的具体内容以及它们是如何导致贫困户贫困的,从而得出贫困户致贫的具体原因.在个人能力因素中,年龄越大、受教育程度越低的户主越容易陷入贫困;户主的健康状况直接影响其是否具备从事基本劳动的能力.家庭能力因素中,劳动力人数和经营土地面积通过对贫困户收入的影响,而影响贫困户贫困;农业生产性支出及老人和小孩的人数对贫困户造成不同程度负担,使贫困户致贫.在能力环境因素中,距离中心镇的距离反映了贫困户的地理位置,往往距离越近的贫困人群越容易脱贫;教育支出和医疗支出反映了该地区的社会经济水平,教育和医疗水平越高的地区,贫困人群越容易脱贫.政府帮扶资金和已落实的帮扶措施属于政府政策因素,帮扶资金越高,已落实的帮扶政策越多贫困户越容易脱贫. (三) 模型设置及变量定义   

为了进一步明确各因素对贫困户致贫影响的大小,本文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致贫因素进行定量分析.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一般形式为: Y等于β0+β1X1+β2X2+…+βKXK+μ 其中k为解释变量的数目,βj(j等于1,2…,k)为回归系数,μ为随机干扰项.本文选取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作为衡量贫困户贫困的被解释变量,经过上述理论分析,从能力环境、政府政策、家庭能力和个人能力4个层面的具体内容选取14个致贫因素进行多元回归分析,见表2.

表2变量定义及描述性统计

变量具体指标变量变量描述平均值标准差最小值最大值作用效应预测

被解释变量:贫困户净

收入(Y)元-7110432820812-499380117100—

解释变量:

能力环

境因素

距中心镇的

距离(X1)km467394020负

教育支出(X10)元93945362097050000负

医疗支出(X11)元85740825042970500000负

解释变量:

政府政

策因素

已落实的帮

扶措施(X12)项18014908正

政府帮扶

资金(X13)元233432313359046240正

解释变量:

家庭能

力因素

劳动力

人数(X4)人08208906待定

务工收入(X5)元276145764927072000正

老人和小孩的

人数(X6)人15509105负

经营土地的

面积(X7)km2288282036待定

农业收入(X8)元3879576343360112914正

农业生产性

支出(X9)元2033636462390208040负

解释变量:

个人能

力因素

农户受教育

程度(X2)0等于小学及以

下,1等于其他01203301正

农户年龄(X3)岁636514595100待定

农户健康

状况(X14)0等于不健康,

1等于健康08403701正

三、致贫原因描述性分析   

亳州市作为安徽省典型的贫困地区,截止到2015年底,亳州市共识别认定重点贫困村286个,贫困人口323456人,贫困发生率510%.其中利辛县为国家级贫困县,贫困发生率为820%,蒙城县、涡阳县、谯城区为省级贫困县. (一)能力环境和个人能力较差   

较差的能力环境和个人能力都是贫困户致贫的重要原因.在个人能力因素中,调查对象的平均年龄较高,受教育程度较低且家庭结构多为两口老人,说明调查对象的个人能力普遍较差.在能力环境因素中,贫困户所在乡村距中心镇的平均距离较远,中心镇对贫困户的经济辐射能力较差.在贫困户的支出中,医疗支出和教育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较高,高达55%,说明了该地区的医疗和教育水平较低,而医疗支出和教育支出反映了一个地区的经济社会环境,进一步反映了该地区贫困户所处的能力环境较差见表3.

  

表3贫困家庭基本情况

基本

特征平均

年龄

/岁

受教育程度

小学及以下初中高中及以上户均

人口/人村庄与最近

中心镇

平均距离

/km医疗支出

/元教育支出

/元

数值637106913714244736123958

比率/%—87611211——49554

(二)贫困户缺乏家庭能力  

 缺乏劳动力和较少的务工收入是导致贫困户致贫的重要原因,较多的老人和小孩加重了贫困户的负担让其更加贫困.调查的1220户贫困家庭中,家庭中没有劳动力的占4350%,有2个以上劳动力的占21%.5760%贫困家庭中有常年在家务农人口,而有常年在外务工人口的仅占1430%;家中有60周岁及以上老人的占7240%,有小孩的占2610%,说明了贫困户缺乏家庭能力.   

贫困户收支不均衡,人均总支出远高于总收入,贫困户入不敷出导致其贫困.在收入方面,收入结构不合理,没有稳定的收入.人均总收入为429520元,贫困户的主要收入来源于第一产业和外出务工,收入容易发生波动,要确保贫困户持续稳定的收入,当地需要发展适合的产业.在支出方面,医疗保健费用是当地贫困户主要的消费支出,占比高达一半,其次是衣食保障和农业生产性支出;庞大的生活支出,让贫困户更加贫困,见表4.

表4亳州市贫困户人均收支情况

收支项目金额/元比率/%收支项目金额/元比率/%

总收入429520100总支出729440100

种植业1579903680衣食保障17292370

务工1163302710农业生产经营856701170

政府帮扶资金983302290医疗保健36124950

其他568601330其他1091201510

人均可支配收入343850净收入-299910

注:(1)净收入等于总收入-总支出;(2)“务工”栏为调查问卷中本地务工、省内其他市县务工和省外务工收入三项之和. 四、实证分析 (一)实证结果分析 利用实地调研的1220份有效问卷,根据上述设定的模型,运用Eviews 60对亳州市1220个贫困户的致贫原因进行实证分析,回归结果如表5所示. 表5结果显示,除与中心镇的距离、户主受教育程度、健康状况、劳动力人数、老人和小孩的人数等5个变量未通过显著性检验外,其余9个变量均通过显著性检验.修正后的可决系数,R2等于0907,说明该回归模型对观测值的拟合度较好.F检验的显著性水平小于0001,说明被解释变量与所有解释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在整体上联合显著. 1能力环境是影响贫困户致贫的重要因素 由模型可知,X10和X11均通过了显著性检验且均为负,说明教育支出和医疗对贫困户净收入成负相关,教育支出和医疗支出越高,贫困户越贫困.而一个地区的教育支出和医疗支出与该地区的能力环境有关,社会经济水平越低,教育水平和医疗水平也越低,使得教育支出和医疗支出往往越高,进而说明该地区的能力环境需要改善,而能力环境的改善有助于贫困户脱贫.

表5基于亳州市1 220户实证分析结果

VariableCoefficient(βj)t-StatisticProb

C-8 392581***-54610000

X15225108020423

X2-897818-11460252

X397452***49100000

X4-447844-12910197

X50851***229270000

X6-860795***-28740004

X7-111423-08500396

X80923***149520000

X9-1134***-207960000

X10-1336***-181020000

X11-1008***-1006740000

X12470548**25280012

X130949***110070000

X1420888803050761

R20908F值844627

Adjusted R20907Pro(F)0000

注:*、**和***分别表示在10%、5%和1%水平上显著.βj(j等于0~14)为回归系数. 2政府政策对贫困户脱贫有正向影响 β12等于470548和β13等于0949,说明政府每多落实一个扶贫政策贫困户净收入就会增加470548元,政府的帮扶资金每增加1元,贫困户的净收入增加0949元.这反映了政府的扶贫政策对贫困户脱贫有积极的影响,政府在扶贫过程中应合理充分运用各项政策,进而达到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的目的. 3家庭能力对贫困户致贫有不同方向的影响 β6和β9均为负值,说明老人和小孩的人数(X6),农业生产性支出(X9)对贫困户净收入有负向影响.由于老人和小孩是一个家庭的负担,老人和小孩的人数越多,贫困户越贫困.对于贫困家庭,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来减轻老人和小孩对贫困家庭的负担.β5和β8均为正值,说明务工收入(X5)和农业收入(X8)对贫困户净收入成正向影响,而β5<β8,说明对于大多数贫困户,农业收入仍然是其主要收入,也间接说明该地区除第一产业外,其他产业发展较落后.要让一个地区彻底脱贫,发展适合当地的产业至关重要. 4个人能力对贫困户致贫脱贫有正向影响 β3为正值,户主的年龄(X3)越大,所享受的政府补贴资金越高,同时户主的年龄越大,经营农业的经验越丰富,农业收入越高.由表4可以看出,农业收入和政府保障资金收入占贫困户总收入的55%之多,进一步说明贫困户主随着年龄的增大,年均净收入越高. 5对5个未通过显著性检验的变量进行原因分析 与中心镇的距离(X1)指标不显著,是因为调查收集数据的过程中发现,同一个村庄不同贫困户与中心镇的距离基本一致,而同一个镇的不同村庄与中心镇的距离也相差无几,导致该指标不具有代表性.户主受教育程度(X2)和健康状况(X14)指标不显著,主要原因是样本不具有代表性,由于样本户中,近99%的贫困户主受教育程度为初中及以下,初中及以下的教育程度对个人能力影响微小;同时近87%的贫困户都存在健康问题,无法对比出健康状况对贫困户净收入的影响.劳动力人数(X4)指标不显著,由于被调查者人均年龄在63岁以上,样本多数为不具备劳动力的老人,导致指标不具有代表性,缺乏可比性.经营土地的面积(X7)不显著,结合表4可知,被调查者大多为两口之家的老人,经营的土地多为两个人的地(约02 hm2),造成指标不具有代表性.同时本文采用的数据是亳州市1220户贫困家庭的截面数据,通常情况下,截面数据更容易产生异方差,异方差也容易导致指标不显著. (二)基本结论 基于以上分析,在个人能力方面,年龄越大的老人往往越容易陷入贫困,因此政府在扶贫过程中要保障老人的合法权益和稳定收入.理论上户主的受教育程度越高,健康状况越好,贫困户基本能力越强,越容易脱贫.在扶贫过程中各地区应积极组织贫困人群进行专业培训,让贫困人群掌握一技之长,依靠自己的能力脱贫致富;而健康状况直接关系到贫困人群是否具备基本的劳动能力,政府应加强贫困地区的医疗保障,减少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在家庭能力方面,务工收入小于农业经营收入,说明该地区的贫困户对农业收入的依赖性较大,而农业收入容易受自然环境、政府政策等因素的影响,有很大的潜在风险.各地区应依靠当地独特的优势,发展适合当地的产业,让更多的贫困人群当地就业,实现该地区真脱贫.在能力环境方面,加强地区社会经济环境建设,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地区医疗和教育水平,保障贫困户有医院看病,有钱看病,同时在贫困户子女读书方面,要完善贫困学生生活补助和学费减免保障,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在政府政策方面,加强政府组织领导职能,充分合理利用相关的扶贫政策帮助贫困户脱贫. 五、贫困户脱贫途径 (一)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当地能力环境   

改善能力环境需要政府部门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基建资金投入,确保基建资金需求.保障扶贫专项资金合理运用,并建立专门的监督机制,确保资金主要围绕农村饮水安全、农村道路建设、自然村动力电保障、易地搬迁、危房改造、农村环境整治等基建项目的使用,提高贫困村和贫困对象生产经营、生活等各方面条件.在基建的过程中,政府要调动贫困户的积极性,鼓励有劳动力的贫困群众参与到基建中,帮助他们在基建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增加他们的收入来源. (二)完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改善因老因病因学致贫   政府在农村确权过程中要确保老人的财产权益,使其成为老人的生活保障.确保有劳动能力且有种地意愿的贫困老人有地可种,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户政府帮助其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对子女获得父母的承包土地经营权和宅基地使用权,又不赡养老人的,由政府、村集体组织或者帮扶责任人帮助协调,子女必须支付土地租金以及养老费用,切实保护老人权益.树立养老、爱老、敬老的社会风尚.   

政府在医疗健康保障工作上,首先要加大农村医疗卫生的资金投入,完善医疗条件,让患病者有医可寻.其次完善医疗补助,把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等相关政策构建成相互衔接的健康脱贫网,通过“三保障一兜底”“两免两降四提高一兜底”等措施,对贫困人口剩余的合规医疗费用实行“兜底”保障,切实解决看不起病的问题[15].最后倡导积极健康的农村生活方式,引导贫困人群定期检查身体,预防重大疾病,由村镇医生带头引导农民改变地区的不良生活习惯,最大限度地消除因病返贫的现象. 教育扶贫,立足长远拔穷根,扶贫先扶智.加大资金投入,改善农村办学条件,优先支持贫困村义务教育学校建设,让贫困群众子女能就近享受公平优质教育资源.针对贫困群众子女教育费用问题,建立从幼儿园到大学全覆盖的贫困学生资助体系,并逐步提高贫困生资助标准,大力引导社会各界捐资.同时政府出台激励引导机制,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在职称评定、发放补贴等制度设计上,优先考虑支教教师,鼓励优秀教师向乡村流动. (三)大力发展农村产业,增强家庭能力   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各地资源禀赋不同,贫困户产业发展需求也不尽相同,必须从实际出发,坚持因村因人因需施策.紧紧围绕光伏、电商、乡村旅游“三大扶贫工程”和“一村一品”产业推进行动,既发展短平快的项目,几个月、一年就能让一户脱贫;又发展周期长、管今后的项目,让贫困户有稳定可持续的收入.  

 着力构建产业扶贫中贫困户的利益联结机制,推进贫困户由“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实现三变.把贫困户、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以及能人大户“绑”到一起,让贫困户以“贷款入股”的形式参加合作社,成为分红股东,而那些劳动能力弱或者年老的贫困户,则以“贷款入企”的形式获得固定收益[16].村里将集体土地、林地、水域等自然资源要素,通过入股等方式把过去的“死”资源变成了“活”资产. (四)提升农民自身发展能力,依靠个人能力脱贫致富   大力培训贫困农民,提升其个能能力.首先,组织贫困农民集中进行基础知识学习,待其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后,再进行现场指导,让贫困农民学以致用,且学亦有用.其次,由政府牵头组建特定的培训机构,由专人定期进行专业知识培训,让贫困农民学得一技之长,依靠自己的能力脱贫致富.最后,综合利用网络资源,实施开展“网络帮扶课堂”,让扶贫更精准,更有效.在具体培训技术项目选择上要因地制宜,面向集体经济产业技术需要或当地特色产业需要,实现学有所用. (五)完善政府政策保障,助力贫困户脱贫致富   

针对丧失劳动能力的“老弱病残”贫困群体,要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的目标,通过健全各类救助扶持政策解决他们的基本生活问题.一要加强低保兜底.对贫困户中符合低保、五保条件的,相关部门要及时审核纳入.提高补差标准、增加他们实际收入,真正发挥低保在扶贫工作中的兜底作用.二要加强住房保障.各县(区)在争取上级补助资金的同时,要探索完善以贫困户自筹为主、政府补助引导、信贷支持和社会帮扶的农村危房改造筹资模式,不断拓宽农村危房改造的资金渠道.对符合农村危房改造条件但无能力改造的特困户,通过建设社区保障房、集体公租房、零租房等方式,解决贫困户基本住房安全问题.

致谢:课题得到亳州市扶贫办的资助,栾敬东、肖双喜、张贵友、王晓润等给予论文指导,共40名研究生参与数据的调研,特此致谢!

[参考文献] [1]陈南岳,我国农村生态贫困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3(4):42.DOI: 10.3969/j.issn,1002/2104.2003.04.

[2]王成新,王格芳.我国农村新的致贫因素与根治对策[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3(5):326.DOI: 10.3969/j.issn,1000/0275,2003.05.

[3]张毅,张帆.民族地区贫困问题研究评述[J].宏观经济,2011(6):94.DOI: 10.3969/j.issn,1007/9378.2011.11.

[4]俞万源.贫困落后地区的城市化[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2(1):35.DOI: 10.3969/j.issn,1003/2363.2002.01.

[5]庚德昌.论贫困地区支柱产业的发展[J].中国农村经济,1995(6):17.DOI: 10.3969/j.issn,1002/8870.1995.06.

[6][美]舒尔茨.论人力资本投资[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2.

[7]赵晓晨.中国和发展中国家的贫困根源及其消除[J].生产力研究,2002(2):41.DOI: 10.3969/j.issn,1004/2768.2002.02.

[8]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9]张德元.农村的人文贫困与农村的制度“贫困”[J].人文杂志,2002(1):150.DOI: 10.3969/j.issn,0447/662X.2002.01.

[10]阿玛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M].于真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11]阿玛蒂亚·森.贫困与饥饿:论权力与剥夺[M].王宇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12]王春萍.可行能力视角下城市贫困与反贫困研究[M].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8.

[13]SEN A.Development as Freedom[M].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9.

[14]任桐岩.农村反贫困进程中的能力建设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14:4.

[15]中安在线.健康扶贫,让贫困群众看得起病[EB/OL].[2017-07-04].http://www.fynews.gov.cn/html/2017-07/58019.html.

[16]新闻联播.山西:创新金融扶贫扶“真贫”[EB/OL].[2017-04-09].http://tv.cctv.com/2017/04/09/VIDEulHdOTuDsPAQKxdiVGKv170409.shtml.

原因论文参考资料:

汇总,这是一篇关于致贫和调查数据和贫困户方面的原因论文题目、论文提纲、原因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