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人才类论文如何怎么撰写 与张宝龄和苏雪林,两个优秀人才合演的婚姻悲剧方面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人才范文 类别:职称论文 2024-03-14

《张宝龄和苏雪林,两个优秀人才合演的婚姻悲剧》

该文是有关人才论文如何怎么撰写跟苏雪林和优秀人才和张宝龄方面电大毕业论文范文。

1942 年2 月,武汉大学机械系教授郭霖病逝.郭霖在临终前向武大推荐朋友张宝龄替代自己的位置.张宝龄是谁呢?张宝龄是著名文学家苏雪林的丈夫.谁叫他有一个名气冲天的老婆,而他自己却没啥名气呢.

张宝龄(1897—1961),字仲康.原籍江西南昌.肄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后赴美留学,在麻省理工学院学习造船专业.父亲张馀三,在沪经商,有3 子2 女,张宝龄为其次子.

1912 年,在上海做寓公的前清浙江瑞安县令、安徽人苏运卿,将16 岁的孙女苏雪林许配给张宝龄.张宝龄留美时,苏雪林留法.他们互通几次书信后,苏雪林发觉性情不合,便写信给家里要求解除婚约,却被父母训斥.为了双亲,她只好“认”了这门亲.1925 年,苏雪林辍学回国,遵母命违心地与张宝龄完婚.婚后不过几年,两人便开始天各一方的生活.1931 年,苏雪林去了武汉大学,张宝龄则留在上海江南造船厂.

抗战初期,张宝龄来到大西南,在昆明机械厂任厂长兼总工程师,主持汽车发动机的制造.在此期间,张宝龄生活非常俭朴.—天,一位外地来的客人要找厂长谈生意.那人上楼时,在楼梯上遇见一个穿白色布衣的人下楼,也没理会.他到楼上后问办公室的一位工作人员:“请问厂长在吗?”办事员说:“刚下楼去!你没在楼梯上遇见吗?”客人说:“适才,我在楼梯上只看见一位老‘博役’,没见到厂长呀!”“不对吧!”办事员说着摇了摇头.“那人穿一身白粗布的衣衫……”“那就是我们的张厂长、张总工……”

这故事说明了张宝龄为人、生活的某些特点.他经常深入生产车间,和工程师与工人们相互交谈,了解生产情况,并没有留洋归来的某些人的臭架子.在昆明,张宝龄结识了许多企业界和工程界的精英,也结识了不少地下党人.所以1949 年他坚持留在内地,没有去香港.

张宝龄的才智、能力和业绩,以及他在工程界的地位,丝毫不逊于苏雪林在文学界和学术界的地位.就是这样一对男工女文的高智商的理想家庭,两口子之间的微妙关系,实在叫人遗憾.

苏雪林随着武大入川后,便和张宝龄失去了联系,张宝龄到昆明后也没给苏雪林写信.所以当武大校领导找到苏雪林要联系张宝龄时,苏雪林便给上海的公公写信,问得张宝龄的地址.然后让武大把聘任书寄给他.张宝龄便从云南赶到四川任教.

张宝龄到达乐山的日期和情景,在与苏雪林同住一栋楼的杨静远日记中有记载:“1942 年9 月10 日晚上,有人在外面喊苏先生,说是张先生来了.果真是张先生.他休息一会就坐在门前谈话.我觉得他一点也不是那个据说凜若冰霜的人,很热闹,很健谈.”杨静远注释道:“张宝龄先生,苏雪林先生的丈夫,应聘来武大机械系任教授.两人因性格不合,长期分居.”杨静远又在《我记忆中的苏先生》里写道:“张先生到的那天,1942 年9 月10 日,我家刚搬进让庐一个月.他给我的印象,全不像那个闻名已久的凜若冰霜的人.他很友善、健谈,在廊子里一坐下,就讲了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他在昆明的一段亲历.”

其实,张先生为人并非一贯冷僻.在东吴、江南造船厂或武大,人缘都不错.他在武大教书3 年,深受学生欢迎.同学中流传着一个善意的笑话,说一个中秋之夜,苏诗意盎然地对张说:“你看这月亮多圆呀!”张一本正经地说:“没有我用圆规画的圆!”他与苏先生合不来,除性格因素外,还有一个观念不可调和的问题.据苏先生说,他虽受过西方教育,在婚姻问题上却仍抱着中国男性的旧观念,要求妻子是一个全心伺候他过日子的旧式家庭妇女,而不是一个只会摇笔杆不会使锅铲的文人、新女性.于是两个各方面都优秀的人,合在一起却演出了一幕悲剧.

张宝龄来乐山,住进了苏雪林和袁昌英、韦从序三家合租的陕西街让庐.苏雪林94 岁所写回忆录说:“我后来又买得一扇大窗,安在位置于韦家客厅后的小房墙上,那间小房便成了我的卧室,楼上那间大卧室让给我的外子,因外子为武大所聘请,自云南来到四川.”又说:“数年不见,他似乎略通人情世故,对待我也比以前温柔.他来后即住在我家里.那时物价愈高涨,雇女佣甚难,好容易雇到一个做不久即辞去,炊洗之事即由家姐代劳.我做修补屋子的土木工,他也做点劈柴扫除的工作.一家过得还算和睦.”

杨静远后来的日记多次提到了乐山时期的张宝龄:“1943 年5 月6 日,晚上没灯,我们和苏先生、张先生坐在廊下闲谈……渐渐谈到中国民性的不可救药,张先生说日本人的长处是认真,有纪律,守法.我心里很着急,就说:‘我们尽替日本人宣传.’他说:‘这并不是宣传,人家的好处我们应该虚心学.’

“1944 年6 月23 日,晚饭后我们和张先生在门口聊天,又谈到中国人的不争气、人类战争的不可免.苏先生、妈妈和我都是理想家,觉得世界也许会走到大同之路,因为就文化、交通的发达进步,国家间的界限会渐渐消失.张先生讲现实,说世界的统一只有用武力、用战争才可能获得,而维持多久又是另一个问题了.”

可见,张宝龄不以事废言,明显是一个理性大于感性的人.苏雪林说张宝龄是一个“最怕家室之累”的男人,渴望“幕天席地,随意来去”,和认真、热情、浪漫的“理想家”苏雪林相比,理科出身的张宝龄似乎的确有“冷漠”的嫌疑.

从下面日记里记载的一件小事就可窥一斑:“1945年1 月19 日:妈妈到文庙印试题,被学校里办事人员的无效率气坏了.她说:‘我不管,只把自己分内的事做好,各人自扫门前雪.’但张先生的论调完全不同:‘我就把题目向他一交,随他去印.’妈妈说:‘那到临考时就会弄得一团糟,题目看不清,错误百出.’‘反正我根本不去监考,让他们弄去,大家拆烂污.’我们不驳他的话,但我绝不走他的路.”

抗战胜利后,武大准备回迁,许多家庭都在享受着复员的快乐,张宝龄却坚决辞去武大教职回到了上海.因战乱他与父母失散8 年,他要回上海去看望父母.从此,这对夫妻就再也没有在一起生活过.1949 年,苏雪林去了香港,张宝龄留在了内地,天各一方,这对冤家也就永远分开了.

苏张两人从结婚到苏雪林离开内地前,一共24 年,其间两人聚少离多,加在一起也不过寥寥三四年时间,无论怎么说都不能算是一个正常的婚姻.婚后最幸福的一段时光,要算是他们在苏州度过的1 年多时间.当时苏雪林应邀担任苏州景海女子师范中文系主任,同时在东吴大学兼课.不久张宝龄也应聘到东吴大学担任工程学教授.他们与一对美国夫妇合住在天赐庄一栋小洋楼里.楼下有一个很大的园子,里面长满了杂草.两人利用业余时间开荒种菜莳花,养金鱼,斗蟋摔,吟诗作画,其乐融融.学造船出身的张宝龄还在苏州葑门12 号为他们设计了一个船形的新居.正是这段甜蜜生活催生了现代文学史上一部散文名著《绿天》.书中许多篇幅基本上是他们这段生活的真实写照.然而好景不长,他们的爱情之舟并未能顺利地远航.两人之间积存已久的矛盾终于爆发,导致了感情的裂痕.究其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方面,两人性格志趣不同,张虽然接受了西方教育,但骨子里却希望妻子三从四德以他为中心,做一个贤妻良母,这显然是苏雪林做不到的.另一方面,婚后苏雪林经常资助大姐和寡嫂,这也使丈夫很不快,有次甚至借故把她的书扔了一地.这些矛盾终于导致了两人感情的破裂.《绿天》只写了一半,爱情就破灭了,所以苏雪林后来自嘲地称之为“美丽的谎言”.由于苏雪林没有生育,张宝龄后来收养了一个螟蛉之子.

苏雪林与张宝龄的婚姻是她人生册页中最凄苦的一章.在后50 年日记中提及张宝龄仅三四处,还是一为写自传而涉,寥寥数语.

苏雪林在写自传时说:“(1990.11.1)下午睡起……写了一点传记资料……我打算将张的事完全隐去不说,盖我已立志不言彼过,婚姻不如意就不如意,算了!世尚多不婚者,遇人不淑者,我有文学学术,何必婚姻!”但写自传,婚姻是一道绕不过去的坎,她还是写了“(1990.12.17)下午写回忆录,将张宝龄真事一一叙出,不再为注耳,盖等别人乱猜乱写,不如自己写.”她称这是“一世孽缘”.不过在《浮生九四》中不乏自责:“( 我) 又何能做他半女仆、半妻子的伴侣!况我偏向母家,协助姐嫂,更令他嫉妒得像心头有火燃烧,一刻也不能容忍.夫妻感情之坏,以此为之根源.”又反思道:“以为既如此的不美满,何不干脆离婚别寻良偶呢?以为我有旧脑筋,抱存有‘从一而终’的观点.其实也不是.我曾在一篇文章中辩过.我是一方面为一种教条所拘束,一方面为我天生甚为浓厚的洁癖所限制.我总觉得离婚二字对于女人而言,总是不雅,况那时我已薄有文名……但我因这些原因,叫张宝龄孤凄一世,不能享他理想中的家庭幸福,也是实觉对不住他!”

(摘自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当乐山遇上珞珈山:老武大西迁往事》 作者:张在军)

人才论文参考资料:

企业人才管理论文

综上资料,此文为适合不知如何写苏雪林和优秀人才和张宝龄方面的人才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人才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