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社会工作者类论文写作参考范文 与被淡化的情怀关于一线社会工作者专业价值观方面论文写作参考范文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社会工作者范文 类别:职称论文 2024-02-11

《被淡化的情怀关于一线社会工作者专业价值观》

该文是社会工作者方面有关学术论文怎么写和社会工作者和淡化和价值观方面在职开题报告范文。

高丽

姚进忠老师在《社会工作专业伦理内化与塑造的可能方向》-文中指出,社会工作服务是一种道德介入的实践,专业价值与伦理贯穿于服务的始终,但当前社会工作教育体系中对伦理价值的阐释却难以有效回应具体实践中所遇到的伦理议题.同时,姚老师结合自身教学与督导经验,进一步从自我认知、专业伦理守则的学习探讨以及督导与陪伴等方面提出了相应建议,以期推动社会工作者对专业价值与伦理的内化.对此,笔者表示认同,我们深知,社会工作本质上是一种以价值为本位、以利他主义为导向的工作方式,同时也体现着一种助人自助的专业精神与推动社会变迁、公平正义的价值情怀.无论是社会工作理论研究还是实务探索,均需要一定的价值观的指导与规范.作为社会工作专业发展的灵魂,社会工作价值观乃是贯穿于社会工作发展的始终,也是社会工作者开展专业服务实践的基本前提和操作指南,其对于社会工作专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是,专业价值与伦理的内化并非一蹴而就,且不得要问的是,扎根一线的社会工作者真的实现了专业价值与伦理的内化了吗?我们不妨走入一线社工,深入探究其对专业价值的认知与操作化,其中所存在的现实问题可能将进一步增进我们对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的思考.为此.本文在姚进忠老师文章的基础上,根据笔者对广东地区社工机构督导及一线社工的深度访谈,试图探讨在社会工作蓬勃发展的进程中一线社工对专业价值观的感知及其变化,并做相应的分析讨论,进而拓展学术界、实务界等对社会工作价值观的深度反思.

自十六届六中全会做出“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战略部署以来,社会工作被予以高度重视,从的顶层设计到各部委的协同配合,再到地方性政策与制度实践,无论是社会工作制度规范建设,抑或是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培养,还是社会工作服务体系完善,均逐步进入了加速发展阶段,有效地推动了社会工作的专业化、本土化、职业化进程.然而,笔者在开展专业社工机构实地调研中却发现,社会工作在强制性制度推动下获以快速发展的同时,内在的专业价值观却呈现一种日趋弱化的现象,即对于一线社工而言,专业价值观似乎已不再是“必要条件”,且“功利心”、“工具导向”凸显,社会工作沦为一种“保底型”工作岗位,价值观对个体及专业发展的指导意义逐渐消逝.

以深圳市为例,在2007年省委关于加强社会建设“1+7文件”出台后,深圳率先颁布了社会工作发展的“1+7文件”,吸引了一大批社工毕业生纷纷投入到社会工作发展之中,成为早期社工服务的“拓荒牛”.当时,为进一步提升社会工作服务的专业性及其现实成效,深圳借助毗邻香港的地理优势,高薪聘请多名香港督导来为岗位社工、项目社工提供专业化指导,较大程度上增强了社工专业服务能力的快速提升.同时,更值得注意的是,香港督导不仅向一线社工提供专业技巧与方法上的指导与支持,而且还在专业价值观上对社工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实地访谈中,不少早期接受过香港督导服务的社工表示,香港督导在督导过程中所透露出的对社工专业的热忱与情怀,对其影响颇深,正所谓“情怀开路、知行合一”,直接推动了一线社工对专业价值观的认可与内化以及专业信念的提升,这也是其愿意始终坚守在社会工作领域的重要因素之一.可以说,香港督导作为深圳早期社工的外部专业支持力量,从专业价值观、专业技术的层面培养并影响了一批有情怀、不忘初心、服务扎实的专业社工,对内地社会工作人才培养和社会工作行业发展均具有重要作用.然而,经过十多年的快速发展,社工机构和社工人才(包括本土督导和专业社工)的数量持续增长,社会工作行业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社会认知与承认.与此同时,一线社工的专业价值和服务专业性反而却呈现出一种下滑趋势,甚至持续弱化,所谓的“价值情怀”、“专业初心”日渐被稀释,“有证可以上岗,无证也可以上岗”,“找不到工作就做社工”,类似于这样的声音不绝于耳.据部分本土督导反映;‘当年我们做社工时,《给社工的三十封信》《微光处处》等书都是人手一本,大家都是带着对社工的专业初心在岗位上兢兢业业,再加上受到香港督导在专业价值、技术等方面的影响,更加坚定了职业认同感;但现在的一线社工,忙于完成指标,且科班出身越来越少,没人跟你谈情怀,更多的是要完成各类工作任务,真正专心做社工服务的少之又少……”面对这样一种现实,我们不得不反思,社会工作者的专业价值、专业情怀、专业技术去哪儿了?为何社工的专业价值日趋淡化、稀释?一线社工所应始终秉持的专业价值观何以延续?

对此,众说纷纭:“本土化的发展,驱走了社工的精华,远离了初心”,“现在的社工功利心太强了”,“现在社工行业门槛太低了”,“行业缺口大、留下做社工的学生少,能招到的大多都是专科生”,“缺乏香港督导的专业指导与支持”,“那么多指标要完成,哪有时间考虑专业价值和服务专业性?”,“我们本土督导80%的工作都是在做行政和管理工作,真正专业督导的时间少之又少”,等等.对于一线社工专业价值弱化的问题,可从以下几个层面加以思考、探究:一是传统的“官本位”管控思维仍有留存,多头管理、多单位管理增加了一线社工及机构的行政负担,“各级领导的话要听,各条线的活儿要干”,再加上体制内对社会工作的有限认知及领导的频繁更替,进一步挤压了社会工作的专业发展空间,政社分工与合作有待深化.二是始终未建立起社会工作的上位法,制度合法性、社会合法性缺失,进而较低的行业门槛直接降低了社会工作的专业基线,出现“人人皆可为社工”的情形.三是新管理主义导向下,机构及本土督导更多的呈现出一种‘重管理轻专业”的倾向,管理层和本土督导对一线社工的价值引导与专业支持明显有限;同时,其他外部专业支持的形式化、指标化,使得原本薄弱的专业价值感越发淡化,一线社工对专业的认同度、自我效能感长期难以提升.四是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与基层实践存在脱节,理论难以解决一线服务中的实际困境;同时,价值观教育对学生的影响微弱,即便学生认同社会工作专业价值,但受制于内外部压力,本科及以上毕业后真正做社工的学生数量逐年下降.五是工具主义、利己主义导向下,个体的功利心、个人私欲增加,越来越多的相似专业的专科生、非社工专业人员、社区推荐人员等加入一线社工行列,人员的专业能力良莠不齐,且越来越多的一线社工仅仅把社会工作视为一种拿工资的岗位,所谓的专业价值与信念无从谈起,越发使得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成为一种口头形式主义.

纵观当下,无论是学术界还是实务界,我们一直在谈社会工作发展的“春天”,只是这个“春天”从2006年讲到了当下,不可否认的是,我们见证了十多年来中国社会工作的快速发展和取得的丰硕成果,制度体系不断完善,投入资金逐年增加,专业组织和人才队伍日趋壮大,社会承认持续提升,无论是在精准扶贫、灾害重建,还是困境儿童、留守老人等诸多领域,我们都看到了社会工作所带来的社会改变与影响.但是,我们也日渐地发现,社会工作的灵魂——专业价值观的消逝、淡化,这样一种现实对于专业服务的发展、社工人才的培养、服务效能的发挥均有着不利影响,接下来,我们需要进一步思考的是,如何转变专业价值的弱化、稀释,实现社会工作者专业价值的延续与提升,以真正发挥社会工作在新时代的不可替代功能与效用.

社会工作者论文参考资料:

法制和社会杂志社

社会杂志社

社会语言学论文

社会科学家杂志

社会心理学论文

和谐社会论文

该文结束语,该文是关于对写作社会工作者和淡化和价值观论文范文与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社会工作者本科毕业论文社会工作者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有帮助。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