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人才培养方面专科开题报告范文 和以三创为内驱力促进高技能人才培养镇江技师学院奋力迈向高质量之路相关毕业论文提纲范文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人才培养范文 类别:职称论文 2024-01-22

《以三创为内驱力促进高技能人才培养镇江技师学院奋力迈向高质量之路》

本文是人才培养类有关本科论文范文与高技能人才和内驱力和创为方面本科论文范文。

2018年11月24日至25日,来自江苏全省各地的技能高手在镇江技师学院等“一主五副”的6个赛场角逐技能“状元”桂冠.在主赛场镇江技师学院,现场有数控加工中心、农机修理、紫砂壶制作、工业机器人等10个项目近260名选手进行激烈比拼.大赛现场有条不紊,选手们心无旁骛、评委裁判公平公正、工作人员耐心细致、志愿学生服务周到.

技能强则技工兴,技工兴则产业盛.作为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摇篮”,镇江技师学院近年来坚持走“高端引领、校企合作、多元办学、内涵发展”之路,加快改革步伐,紧贴重点产业发展需求,不断为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输送了一批批高技能人才.诚如镇江技师学院党委书记、院长朱建忠所言,学院“以大赛创优促进提质发展,以产教创新推动内涵发展,以培育创效加快转型发展”为内驱力,聚焦高技能人才培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

大赛创优促进提质发展

在第四届“江苏技能状元大赛”赛场上,作为新晋比赛项目,工业机器人(青苗组)项目比赛现场引人瞩目.学生一张张面带稚气的脸溢满执拗的劲头,他们头戴蓝色头盔,身穿整洁的工作服,一边操作机器一边进行电脑操作,机器人在指令下达后,模拟完成“流水线”作业.谢文韬是电气工程系城市轨道交通运输与管理专业学生,他表现沉着稳定,发挥稳定,最终斩获了二等奖的佳绩.赛后他说,自入校第二学期开始就接受集训,训练方法系统科学,循序渐进,让他的专业水平得到快速提升,特别是在临赛前的一个月时间,他几乎每天都坚持近12小时的高强度训练,钻研方法,总结经验,查漏补缺,从而取得好成绩.除了谢文韬,镇江技师学院参赛队另外3名选手均取得不俗成绩.如信息网格布线(青苗组)选手刘一平、郭伟伦均获得二等奖;电子技术(青苗组)何进获得三等奖.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师生的无悔付出,离不开有着钢铁般意志的集训队.由具有省级大赛获奖经历的教师或专业带头人为主教练、专业教师及心理辅导教师组成的教练团队,严格管理,狠抓训练,制定了“5+2”“白+黑”的魔鬼训练计划.选手刻苦训练,服从管理,表现出超人般的意志.参赛队认真研究大赛技术考核标准,多次请教专家,攻克技术坚冰,并通过多次校级拉练,强化模拟竞赛,创设真实的比赛环境,提高学生技能水平和心理素质.通过近六个月的艰苦训练,最终在大赛中发挥出色,取得佳绩.

作为大赛主赛场的镇江技师学院,高度重视,全校动员、全员参与、全力以赴.江苏省委组织部副部长、省人社厅厅长、省大赛组委会副主任戴元湖,镇江市副市长许文,市人社局局长孙沛然,大赛组委会各成员单位领导,省内各设区市分管领导等来到学院,对于学院赛事承办的硬件设施和服务水平给予了高度评价.学院通过三个方面进行赛事保障工作:

其一精细办赛;接到省大赛组委会大赛方案后,学院制定了《第四届江苏技能状元大赛主赛场赛事筹备工作方案》,成立了综合协调、赛事赛务、来宾接待、宣传策划、后勤保障、参观准备、志愿服务等7个专项工作组,明确职责,细化分工,统筹推进,完善后勤保障工作,加强服务意识.每周召开筹备工作例会,协调解决重要事项,推进各组工作顺利开展.学院还积极对接、借鉴世赛及之前三届状元大赛的先进做法和宝贵经验,确保筹备工作高标准稳妥运行.为了保障硬件设施达标,符合竞赛承办要求,学院多次邀请专家进行了全面检查,并提出了整改方案、场地改造,确保硬件设备完善,确保大赛如期进行.

其二务实办赛;学院承办的10个赛事项目,紧贴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需求,充分体现地方产业发展特色和学院专业建设特点.通过组织办赛、积极参赛,进一步加快推进相关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技能交流和产教融合,实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确保竞赛效果高质量.

其三开放办赛;参照世界技能大赛的模式,根据省组委会要求,首次采取开放办赛.一方面,学院承办的10个项目现场全部对外开放,参赛代表队、技工院校师生、社会各界人士均可在相应区域进行拍照、观摩,引导全社会特别是青少年关注技能学习;另一方面,学院还在产业园安排了大师表演互动,在体育馆承办了镇江市技能人才技艺展演,吸引广大市民前来观看,营造出浓厚的技能大赛氛围.同时,学院还按照高标准在6000多名校内学生中选拔、组建、培训学生志愿者服务队100人,为各地来宾、参赛兄弟院校、技能代表队选手在报名检录、休息用餐、比赛竞技、参观校园、参加闭幕式活动等方面提供了全方位细致周到的服务,保证了服务水平的高质量、精细化.

产教创新推动内涵发展

筑巢引凤,方能筑建校企合作、产教融合腾飞之基.镇江技师学院创新思路,率先在全国技工院校中建设镇江市技能大师产业创新园(以下简称“产业园”),面积达2000多平方米,以江苏镇江地区的技能大师为主体,特殊专业技能人才、技能大师工作室及其相关支撑服务机构为补充,集聚而成的新型产业园,具有技能创业创新孵化、技能公共服务、技能合作交流、技能人才培养等四大功能.

产业园一期于2015年10月建成,首批引进8位技能大师,涉及互联网技术、花卉园艺、竹编、茶艺、形象设计等领域.走进园内,古韵悠悠,琴声远扬,一席人正襟危坐,或着唐装,或着素雅旗袍,只为守好一颗匠心,泡好一杯好茶.在马淳沂大师茶艺工作室,铜质茶炉摆放有序,学生在大师规范指点下,手执茶盏青瓷描边,冲、泡、拂、回……古风竞韵,白烟袅袅,芳香四溢.马大师采用理论教学和基础技能传授相结合的方式,学生不仅学习茶艺、茶德、茶礼,还感受幽玄旷达、文雅含蓄之美,提升了内在修养和气质.除了作为学生的第二课堂和社团活动,茶艺工作室还面向社会开放,吸引不少茶艺爱好者前来学习讨教.钳工技能大师张旭、焊接技能大师徐国鸣多次参与数控加工、焊接加工等专业建设与发展、积极参与技能大赛指导与执裁工作等各项教学活动,形成教学亮点.在大师的训练指导下,学院师生在镇江市职业院校技能竞赛中荣获4个一等奖、3个二等奖和10个三等奖.

此外,学院与王娟大师共建美容美发专业,不仅共同建立课程标准体系,完善实训基地建设,王娟大师亲自教学授课,指导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创业20多人次.在她带领下,学生在各级比赛中获奖14次,技能水平实现突飞猛进.2018年11月,指导学生在2018年中国技能大赛——全国商业行业(美容美发)职业技能竞赛总决赛中获得青少年组获得一金两铜的荣誉.

为了更好地完善产业园功能定位,优化专业布局,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2018年11月产业园二期建成.经过前期多次调研,多方走访,学院围绕镇江市产业发展规划,紧扣镇江市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航空制造和海洋工程等产业定位,积极对接企业用工需求,以技能传承和高技能人才培养为目标,将“江苏工匠”、“镇江市高技能领军人才”、“企业首席技师”等技术精湛兼具高尚职业品德的8位大师引入产业园中,其领域涉及特种材料加工、制醋、园林绿化、建筑施工、智能制造、快速成型技术、物联网和新能源汽车等多个领域.

“产业园二期完全打通专业链、产业链和育人链,以技能大师工作室为纽带,实现‘三链’高度融合,发挥示范辐射作用.通过不断加强与入驻技能大师的合作共建,学院将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发挥示范引领作用、集聚大师品牌效应、弘扬和培育工匠精神.”学院科技发展处处长徐建军如是说.

说起醋,绕不开的是镇江,作为地方传统名产,它既有悠久的历史渊源,又有成熟的现代化产业.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镇江恒顺香醋酿制技艺及技艺传承面临瓶颈.在产业园二期,“林田中技能大师工作室”目前正在探索恒顺香醋酿制技艺教学课程体系,作为江苏省林田中技能大师工作室领衔人,食醋制作工高级技师,国家级考评员,江苏省333第五期高层次人才,镇江市高技能领军人才,镇江市醋业协会理事、技术专家委员会成员的林田中大师,他担任镇江市总工会副主席()、江苏恒顺集团有限公司制醋车间党支部书记、车间主任,近年来在镇江香醋品牌宣传与生产管理、恒顺香醋非遗酿制技艺的传承与创新等工作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学院与产业园一期二期共16位技能大师携手,初步形成了技能培训、技术交流、技师研修、技艺传承、竞赛指导、创新创业等多方位的人才服务体系,并全面实现“五个共同”:一是共同开设专业,与技能大师共同探讨办学层次和规格,双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二是共同制定课程标准体系,技能大师以行业和企业岗位标准,与学院教师共同参与课程体系建设;三是共同完成教学计划,技能大师与教师结对,组织技师研修,成立技师研修中心,开展技师研修培训,并制定考核和激励机制;四是共同承担社会服务,积极发挥示范辐射作用.目前入园大师面向技工院校、面向社会,开展技能培训150多次,举办讲座30多场,直接培训人数2000多人次,培养高级技师1人,技师9人,高级工300多人;五是共同完善实训基地建设,将产业园打造成企业员工技能提升培训基地、学生技能实训和就业基地、教师进企业研修能力提升基地.

培育创效加快转型发展

学院紧贴地区产业布局、市场导向和就业导向,认真落实学院“十三五”发展规划,按照“做好传统专业、做强重点专业、做精示范专业、做优新兴专业”的总体思路,不断加强专业建设,逐步打造与地方产业相配套、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与学生职业需求相匹配的专业集群.目前,形成了电气类、机械(机加工)类、汽车类、建筑类、现代服务类5大专业群,开设了数控加工、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城市轨道交通运输与管理、建筑施工、机电一体化、汽车维修、会计、无人机应用技术等35个专业.其中省级示范专业3个(数控加工、电机电器安装与维修、建筑施工),省级重点专业12个(汽车维修技术、会计、计算机网络应用等).近年来,为了紧跟产业转型发展,学院不断加强专业现代化建设,新开设了3D打印技术应用、无人机应用技术、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等专业.

为了加快专业现代化发展,学院积极推进智能制造专业群建设,成立了智能制造教学研究中心,下设智能装备、机器人及工业互联网三个专业组.学院打破部门界限,融合内外优势,聘请11名校企专家导师、遴选32名优秀青年教师为中心的核心成员,实现人才集聚.中心研究方向明确,研究开发智能制造专业建设群,研究创建智能制造人才培养新模式,研究探索智能制造校企合作、产教融合路径,研究构建智能制造职业训练平台.积极争取高校支持,与苏州大学合作共建江苏省先进机器人重点实验室人才培养创新基地、镇江智能制造产学研基地,共同开发技工教育智能制造专业课程教材,共同开展培训、创客和创业教育、技能服务、创业孵化和科研成果转化,推动以先进机器人为核心的更多智能制造元素在学院落地.

在转型发展路上,学院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以高技能人才培养为目标,培育学生工匠精神,打造镇江工匠.学院以学生职业能力成长为主线,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倡导“人文与技能融通,理论与实践并重”思想,突出“准职业人”的培养目标,积极将职业精神融入到专业实践育人中.一方面,学院建立了4个企业技师工作站,分别是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技师专业——中节能太阳能(镇江)有限公司工作站、数控加工技师专业——镇江先锋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工作站、汽车维修技师专业——北汽(镇江)汽车有限公司工作站、建筑施工技师专业——镇江润祥集团工作站,通过工学交替及产学研,校企人员互聘共组,资源互融共建,技术互补共助,校企双方共签协议,共同管理、共评质量,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素养.另一方面,学院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坚持与时俱进、激励评比的原则,在全校范围内多次举办“工匠精神”讲座、进行“十佳学生”评比等活动,动员全校师生积极主动参与,并把活动内容拍成照片制成宣传画,张贴展示,还通过校园网站平台宣传展示,激励学生向身边的优秀人物看齐,向榜样人物学习.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融入“工匠精神”,强化德育教育工作,在课程设置、素质教育、实践实习、课外活动、主题班会等教学环节中进一步深化.根据学生特点,学院采用了分阶段循序渐进的教育渗透方法.学生进校初期,先对进行日常行为、道德修养方面的教育,让他们了解社会、认识社会,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到了二、三年级,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生活阅历的增加,则侧重学习法律法规和心理教育等方面的知识灌输.临近毕业阶段,组织学生实习实训,并开设职业培训课程.

此外,学院积极搭建创业平台,建成学生创业实训基地,第一批入驻8个创业项目.每个项目配有指导老师,每个项目给予1000元启动资金,并免房租、免水电费.“雨微工作室”的创业者蔡雨微同学成为江苏省首个通过信箱注册成功获得营业执照的在校学生,并带动10多名学生成功创业.

人才培养论文参考资料:

大学生如何培养职业能力论文

企业人才管理论文

结束语,此文为关于经典人才培养专业范文可作为高技能人才和内驱力和创为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人才培养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