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生物学相关本科毕业论文范文 和绣球菌的生物学特性和人工栽培技术类电大毕业论文范文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生物学范文 类别:职称论文 2024-02-15

《绣球菌的生物学特性和人工栽培技术》

本文是生物学相关本科毕业论文范文跟生物学特性和人工栽培技术和球菌类毕业论文题目范文。

绣球菌,又称绣球蕈、对花菌、干巴菌、椰菜菌、蜂窝菌、白绣球花等,是一种珍稀名贵菇菌,其气味清香,肉质脆嫩,口感佳,营养丰富.据化验,每100克绣球菌干品中含蛋白质15.58克、脂肪7.95克、还原糖48.70克、甘露醇12.93克、戊聚糖1.72克、海藻糖7.41克、粗纤维5.30克、灰分4.49克,以及维生素Bi、维生素B2、维生素B3等成分.通过深层发酵培养,其培养物绣球菌素对肿瘤有抵抗作用,因此备受大家关注.目前市场每千克绣球菌鲜品售价70.80元、干品800元,生产效益较高,发展前景看好.

一、绣球菌生物学特性

绣球菌因子实体丛生,形似巨大绣球而得名.菌盖直径10 N14厘米,近白奶油色、灰白色至污;菌柄上长出许多扁平带状枝,枝端形成许多曲折的瓣片,或多或少扭曲或呈波浪状起伏,相互交错;片状肉质,瓣片似银杏叶状或扁形,片薄,嫩时易碎.鲜品含有茴香气味,烘干或晒干后体积显著缩小,瓣片颜色变暗,质硬而脆.菌柄长3~4厘米,粗2.5~ 3.O厘米,灰白色.

二、绣球菌生长环境条件

1.温度

绣球菌属中温型菌类,菌丝生长温度范围在10.28℃,最适温度为20~ 23℃,当温度在10℃以下和30℃以上时停止生长,15小时后死亡.原基形成温度在20~ 22℃,最适温度为17—19℃,当温度低于120C时难以分化.子实体发育温度在15.22℃,以18.20CC展片正常,菇体肥厚,产量高、品质优;低于100C停止生长;超过26℃时子实体容易枯萎死亡,还会感染细菌性软腐病,即使原基出现也易死亡.

2.水分

绣球菌培养料的含水量应控制在60%.65%.菌丝生长阶段室内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70%以下.原基形成阶段要求提高到80%~ 85%,超过90%时对出菇不利.子实体生长期空气相对湿度应调至85%.90%.采菇前湿度控制在75%.80%,含水量低有利于防止病害发生,并提升品质,延长产品货架期.

3.光照

菌丝生长阶段不需要光照.子实体生长发育期需要一定的散射光,才能保证绣球菌的形态正常、色泽良好.长菇阶段每天需要800—1000勒克斯光照度,是所有菇类需光最多的品种,因此绣球菌又有“阳光蘑菇”之称.

4.空气

菌丝生长阶段需氧量较少.原基形成和子实体发育期需要充足的新鲜空气,菇房中二氧化碳浓度控制在600—1000毫克/千克,如果超标,则发育不良.长菇阶段如果通风不良,室内氧气不足,生长极慢,遇上高温高湿还会引起腐烂.

5.酸碱度

绣球菌宜在偏酸性条件下生长,培养料的pH值控制在3.5—7.0,最适pH值为4.0—5.0.

三、绣球菌人工栽培技术

目前,绣球菌的人工栽培模式主要采用熟料袋栽法,接种后室内养菌,架层排袋出菇,具体技术如下:

1.栽培季节

野生绣球菌多生长在高海拔林地的夏秋季节.人工栽培则采取室内养菌、野外菇房出菇的方法,从接种到采收整个生长期需要120天左右.我国南方省区采用菌袋接种时,应于秋末进行制袋,接种培养80天左右;从原基形成、分化至子实体发育成熟需要40天左右.各地海拔不同,气温有别,安排季节时掌握当地气温在20C的月份第一批出菇为起点,提前80天即为菌袋最佳接种期.工厂化设施栽培,需安装温度、湿度、氧气、光照控制等设备,可以实行周年制生产.

2.培养料选择与制作

①树种选择.野生绣球菌多分布在海拔较高的落叶松、云南松林地.人工栽培的原料可取材于南方常见树木.据福建农科院林衍铨( 2005)试验表明,落叶松、云南松、杧果、马尾松是培养绣球菌的最佳树种.

②培养基配方

配方一:松木屑82%,面粉或玉米粉10%,薯类淀粉6%,蔗糖1%,碳酸钙1%.

配方二:松木屑70%,玉米粉18%,面粉10%,蔗糖1%,碳酸钙1%.

配方三:松木屑79%,麦麸18%,玉米粉2%,石膏粉1%.

配方四:松木屑60%(其中粗木屑2/3、细木屑1/3),玉米芯10qo,甘蔗渣10%,麦麸13%,玉米粉6%,石灰10%.

培养料的含水量为65%,灭菌前的pH值为6.5~7.0.

③料袋制作.采用冲压装袋机装料.栽培袋选用低压聚乙烯原料加工成型的折角袋,规格为袋折径宽17~18厘米、长35~37厘米、厚0.05厘米,装料高15厘米,每袋装干料量500~ 600克,湿重1000~ 1250千克.

制袋包括拌料、装袋、灭菌三个工序:拌料要求达到“三均匀”,即原料与辅料混合均匀,干料加水后干湿搅拌均匀,酸碱度均匀.装袋控制时限,操作速度掌握干物质加水后,从搅拌到装袋结束每批时限不超过6小时.装袋后在料中插入13.5厘米长的塑料棒.采用套环棉花塞口.绣球菌菌种萌发需要大量氧气,因此装袋的料层与套环封口处要保持6厘米距离,有利于透气,这一点与其他菇类装袋封口不同.然后,将料袋排放于塑料周转筐内,每筐排放12袋推入灭菌柜.灭菌采用常压蒸汽高温灭菌灶,灭菌时间以温度达到100℃后维持18.20小时为好.若采用高压灭菌,在压力上升至0.05兆帕时,开阀排出锅内冷气,当指针降至零时,再通入蒸汽使锅内压力上升至0.105~0.120兆帕(温度121~123℃)时,维持120分钟.达标后再降压至0.05兆帕,20分钟后打开锅盖,最后卸袋转入冷却间散热冷却.

3.料袋接种养菌

采用接种箱接种时,事先在箱内点燃气雾消毒盒进行雾化消毒,然后料袋进箱接种.如果采用工厂化周年栽培,应在高效净化层流罩下的滚筒流水线上接种,称为流水线接种.接种前工作人员换鞋更衣,洗手烘干后进入风淋间,再经过道走进净化接种间.绣球菌的菌种较松,采用接种匙接种,1个料袋接种量20克(2匙),接入料中洞内,料表面再撒些菌种,1瓶500克的菌种可接25袋左右,然后套环塞棉封口.

接种后的菌袋连同周转筐通过输送带输入,由出口处输出.然后用铲车送进培养室内的排放架层上,开始菌丝发育培养.菌丝培养阶段有四点需要注意:一是恒定温限.室内温度控制在20~23℃,不得超越上下温限,促使菌丝正常发育生长.二是干燥防潮.养菌室内空间相对湿度控制在70%以下,防止潮湿引发霉菌.三是避光培养.菌丝生长阶段不需光照,光照会迫使菌丝提前扭结,影响正常生长发育.作业照明采用红色灯泡,尽量缩短照明时间.四是通风增氧.培养室内对角线上的2台内循环风机采取间歇运行,以促进室内空气循环,有利于菌袋散热和释放二氧化碳,提高培养的同步性.

4.出菇管理

出菇期指绣球菌由原基发生至子实体发育成菇,一般需40天左右,即菌丝培养80天后转入育菇环节.出菇期分为四个时段,具体技术如下:

①诱导原基.菌袋在养菌室培养80天后,菌丝生理成熟,由营养生长转入生殖生长,此阶段必须通过技术诱导原基发育长大.先将菌袋由养菌室搬到出菇房排架培养,温度应比养菌阶段调低2~3℃,即19~ 20℃,光照度500.600勒克斯,空间相对湿度80%,在此生长环境条件下,经过10天培养,袋内原基加快发育长至拇指大小,周围吐露分泌物为红色水珠.

②开口育蕊.诱发原基形成后将袋口套环棉塞去掉,把袋膜拉直,增加袋内空间,让菌丝接触外界空气和湿度.育菇房内温度控制在18—20℃,比诱基阶段提高1~2℃,空间喷雾化水,相对湿度保持85%,光照度600勒克斯,经过7~8天培养,菇蕊由乒乓球大小逐渐增大,并分化成小叶片.

③保养花球.菇蕊叶片逐渐分化成花球,此阶段需要10~ 12天,温度控制在18~ 20C,通过微喷系统,空间相对湿度保持在80%~85%;启动通风系统,房内二氧化碳浓度控制在600~ 1000毫克/千克,光照度保持在800勒克斯,24小时内亮灯照射不少于8小时.

①舒展成菇.花球形成后进入成菇培养,时间15天左右,管理上温度掌握在18—20CC,空间相对湿度保持在90%.95%,促进子实体加快发育.工厂化生产通过超声波微喷系统增湿,并通过内循环机每小时自动进行间歇通风换气,补充新风3—5分钟;房内二氧化碳浓度要求比花球期调低200毫克/千克,控制在600~ 800毫克,千克,每24小时亮点不低于10小时,光照度保持在800.1000勒克斯.

5.采收加工

菌袋从接种到采收,一般需要120天左右.如果管理得当,用18厘米×35厘米料袋装干料600克,可产鲜菇300~ 400克,高产时达到500克.子实体成熟标志:叶片舒展,边缘波状形,背面略现白色茸毛,整体白色美观,即可采收.采收前12小时停止喷水.鲜品采收清理后,利用透明塑料盒或白色无毒透明塑料袋包装,直接上市.环境温度在3.4℃条件下,绣球菌的保鲜期15天左右.鲜品也可以采用脱水烘干机加工成干品小包装,常年应市.(作者联系地址:福建省古田县城西过河路13号邮编:352200)

生物学论文参考资料:

细胞生物学论文

生物学教学杂志

医学生物学论文

生物学教学期刊

分子生物学论文

医学分子生物学杂志

汇总,此文为关于经典生物学专业范文可作为生物学特性和人工栽培技术和球菌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生物学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