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现状方面硕士论文范文 与龙安镇马铃薯种植现状和高产创建技术方面硕士论文范文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现状范文 类别:研究生论文 2024-04-16

《龙安镇马铃薯种植现状和高产创建技术》

本文是现状方面论文例文和马铃薯和高产创建技术和龙安镇类毕业论文怎么写。

邹 玲

(昭通市彝良县龙安农业技术推广站,云南彝良 657607)

[摘 要] 随着种植业结构的调整,农业科技推广力度的加大,农业开发从以往单一的粮食生产向粮、经、饲、经多兼顾方面发展,特别是马铃薯生产得到长足壮大,形成了一定规模,种植面积在不断加大,生产效益不断提高.但是,由于受多种因素制约,总体生产水平还十分低下,还有很大的空间可以挖掘和发展.分析认为,应当切实解决存在问题,集成推广高产栽培技术,方可推动马铃薯产业快速发展.

[关键词] 种植现状 高产创建 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2016)09-0203-02

马铃薯又名洋芋,属茄科茄属一年生草本,是粮、经、饲、蔬多兼顾的优秀作物,是我镇群众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是我镇与玉米并驾齐驱的主要作物.其适应范围广泛,与群众生产生活关系十分密切.推广集成技术,发展马铃薯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

1 种植现状与优势

1.1 种植现状

我镇常年种植马铃薯约1500公顷,全镇7个村从江边河谷的白崖村到高山的崖贤村,从旱地到水田,到处都有种植.

2015年全镇种植面积达到2万余亩,总产约15000吨,平均单产不足600㎏,总体水平明显偏低.根据实验测定,肥水条件好,管理水平高,单产可达2000㎏以上,甚至更高.说明,我镇马铃薯生产具有很大的防治空间.只要加强管理,认真做好以双垄栽培和晚疫病控制为主的高产栽培技术推广,增加投入,就能是创建高产,从而有力的推进马铃薯生产发展.

1.2 种植优势

1.2.1 具有良好的自然资源

龙安境内的气候自然条件十分符合马铃薯生长.一是光照充足,全县年日照时数为1400小时,日照百分率为32%,完全可满足马铃薯生长发育对光照的要求.二是气温适应,年平均温度12-17℃,有效积温达5400℃,无霜期达280天,属于亚热带气候季风气候,除少数高山区外,基本上是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从地处江边河谷的白崖村到地处高山的岩贤村,都比较适合马铃薯的种植.三是雨热同期,降雨量相对充沛,年平均降雨量700-950㎜,主要集中在5-9月,此外,3-4月约50-100mm,正常年份,我镇的自然降水规律完全可满足于马铃薯生长的需水要求.此外,根据土壤普查资料,龙安多数土壤属种性至微酸性,也很适合马铃薯生长.

1.2.2 开发潜力大

交通方面,我镇地处彝良县城中北部地带,交通便捷,无论是外运四川,或是就近供应城郊街市均比较有利.气候方面,不仅适合春种,还比较适合于秋种与冬种,开发潜力比较大.

1.2.3 农田水利建设成果可以助推马铃薯生产发展.

前些年的烟水配套工程、农村小水窖工程,虽然未能遍及田间地头,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一些燃眉之急,对保障冬马铃薯栽培具有积极的作用.

2 马铃薯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2.1 温度

马铃薯是喜冷凉气候的作物,生长期以昼夜平均温度在17~21℃为最适;块茎萌发适温是12~16℃,块茎膨大适温为16~18℃,最高不超过21℃.温度超过25℃,块茎生长缓慢.温度超过29℃时,由于植株的呼吸作用增强,植株体内养分消耗超过养分积累,使块茎停止生产,块茎内淀粉含量显著降低,食用品质不佳,薯皮老化粗糙,薯块小,产量低.

2.2 光照

马铃薯是个喜光作物,但是也不耐强光.在生长期间长期光照不足,或种植过密、植株互相遮荫,都会使茎叶徒长,延迟块茎形成,削弱植株抗病力,大大降低产量,同时,过强光照也会使之早衰.此外,马铃薯还是一个短日照作物,长日照有利于长秧不利于结薯,短日照有利于薯块膨大,不利于长秧[1].

2.3 水分

马铃薯需水量较大,据报道,马铃薯每形成1kg干物质,需水量约为400kg左右.土壤水分对马铃薯整个生育过程影响很大,生长期间平均总降雨量有300~500mm而又均匀分布,即可满足需要.在0~40cm的耕层内土壤湿度达到最大持水量的60~75%,植株发育正常.

2.4 土壤

马铃薯生长最适宜的土壤是表土深厚、结构疏松、排水通气良好、富含有机质的土壤,并以pH值5.6~6.5时最适宜.碱性土壤易发生疮痂病.

2.5 养分

马铃薯形成大量块茎,需要消耗许多养分.在肥料三要素中,马铃薯对K的需要量最多,N次之,P较少,其需NPK比例约为3:1:5.每生产1000kg马铃薯,需要吸收N5-6kg,P(P2O5)1-3kg,k(k2O)12-13kg.

3 存在不足

3.1 平地散种依然存在

根据调查,我镇马铃薯种植方式有3种,一是散种即平地种植,栽后委成堆状,此约占20%;二是单行垄作,规格为1.2尺×1.8-2尺亩栽2500-2800塘,此方约占65%;三是双行垄作,密度为3000-3500塘,此方法约占15%,总平均密度约2800塘,总体密度不够,尤其是垄高不够,不仅不利于防退化,还加速退化.

3.2 病虫防治跟不上

大部分群众几乎不进行病虫防治,尤其是面对近年来,以晚疫病为主的为害频繁重发的情况下,依然得过且过,总认为是低温冷露,而不认为是病害,只有少部分群众能够响应技术宣传与示范带动而自觉防治.病害为害损失较大,一般年份,平均损失都在10%以上.

3.3 选种留种不精细

在马铃薯种植中,群众用种却比较随意,选种留种不精细,种薯带毒逐年积累,晚疫病、疮痂病等呈流行趋势,菌原也在不断积累,种子质量偏低,不利于高产.

4 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

4.1 适时播种技术

我镇三季马铃薯种植的种植时间分别为:冬马铃薯12月中旬至1月上旬,生育期90-110天;春马铃薯2月初至3月上旬,生育期约110-145天;秋马铃薯在9月播种,生育期85-105天.其中:冬、秋马铃薯生长时间较短,宜选用生育期和休眠期都短的早熟脱毒高产抗病品种,或选用春洋芋收获后的中小薯作种薯,如丽薯系列、中甸红等.

4.2 选好种薯,切块与种薯处理技术

选择30-70克小薯做种,其中冬马铃薯种宜以整薯播种为好,但实际情况是大部分都需要切块,尤其是需种量比较大的春种马铃薯,大约80%以上的种薯都需要切块.一般,50克以下宜整播,以上为留2芽切块.

种薯选好后,或切好快后重点做两个处理,一是催芽处理,重点是针对秋马铃薯,二是进行药剂预防马铃薯晚疫病处理,重点是针对春马铃薯,冬马铃薯也可以进行.催芽处理用“九二○”5~15ppm浓度浸种30分钟,再用湿润稻草等物覆盖,排除积水,及时捡除烂薯,待萌芽后播种;也可直接采用稻草、河沙等保湿催芽.消毒处理用58%%甲霜灵.锰锌300-500倍液体浸种30分钟,或喷淋后覆盖闷种2小时,随后晾干待播.

4.3 合理密植技术

为保证种植密度,宜采取双行垄作,一般株行距为1.2×(1.2+2尺),亩播3500~4000窝.播种量为150~200公斤,播前5-7天,可用草甘磷或克无踪等实施化学除草.其中冬或秋马铃薯由于株型稍小,密度可达到3800-4600塘,冬马铃薯甚至可以达到5000塘.每塘播1粒或1块.

4.4 配方施肥与排水防涝技术

对于马铃薯,基肥应该施足,一般为1500-2000斤,磷肥或复合肥40-50公斤,或加钾肥10公斤,尤其是冬及秋洋芋生育期短,要施足基肥.齐苗后,轻施一次促苗肥每亩追硫酸铵10千克或尿素5千克,第2次追肥在苗高20厘米左右进行,每亩施尿素15千克,如茎叶弱,叶片发黄,应适当加大追肥数量和次数.

注意种肥分离,以防烂种.秋洋芋生长期间,正值多雨季节,田间易积水,造成大量烂种,尤其对薯块膨大不利.因此,必须高度重视排水防涝工作.稻田秋播马铃薯还必须采取深沟高厢,做到沟沟相通、排水通畅.

4.5 病虫害防治技术

重点针对晚疫病防治,用甲霜灵、锰锌、代森锰锌、霜脲锰锌一般500-600倍液体,一般自现蕾或初花期开始,喷2-3次,间隔7-10天,气候好时可间隔长一些,雨水多时,间隔短一些.

4.6 适时收获技术

一般,冬马铃薯盛花后适时早收,以市场导向为主和不耽搁后茬作物为前提,春马铃薯于谢花后,茎叶黄花衰老时收获.秋马铃薯则视冬季气候,以注意防冻为重点,延后收获,以元旦、春节之节日市场优势获取最大经济收益.

5 讨论

一是希望进一步加强马铃薯应用技术的研究.科技进步是马铃薯产业发展的关键和重要支撑,应加大对现有技术的改造力度,重点加强优质高产新品种的引进和筛选,探索新的种植模式,提高马铃薯种植效益.

二是加强种薯生产繁育体系建设,加大脱毒种薯推广力度.进一步完善脱毒种薯繁育体系和推广体系建设,加快脱毒种薯推广普及,改善品质、提高产量,积极探索高效、低成本的脱毒种薯繁育技术,使我县马铃薯种薯质量标准化、种薯生产规范化.

三是加大马铃薯种植力度,努力打造支柱产业.我县气候条件非常适合马铃薯种植,每年秋冬可供8万亩左右面积种植马铃薯,蕴藏量达2000万㎏,折合人民币4000万元,因此,各级各部门应全力以赴支持马铃薯产业的发展,按照县委政府提出“围绕增收调结构,突出特色闯市场,依靠科技增效益”的发展思路,号召和率领全县人民大力种植马铃薯,把马铃薯生产列入全县冬农开发的重头戏,从而把马铃薯产业打造成符合地方特色的龙头产业、品牌产业和支柱产业.

现状论文参考资料:

论文现状

论文现状怎么写

农村小学教育现状论文

结论,上述文章是一篇关于经典现状专业范文可作为马铃薯和高产创建技术和龙安镇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现状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