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中译本类本科论文怎么写 和从《古都》的中译本看色彩词的误译类论文写作技巧范文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中译本范文 类别:硕士论文 2024-01-25

《从《古都》的中译本看色彩词的误译》

本文是有关中译本论文写作技巧范文跟误译和《古都》和中译本方面参考文献格式范文。

陈君 贵州大学外国语学院

摘 要:在日本第一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川端康成的文学世界中,色彩是极为重要的艺术表现手段,有着不可替代的传情达意的奇妙作用.川端康成以京都为背景创作的中篇小说《古都》,色彩表现十分奇特.《古都》的中译本由著名翻译家唐月梅翻译,译文对原著进行了基本再现,该译本是川端康成翻译作品中的佳作,一直以来深受读者的好评和认可.但是,细微之处仍有待商榷.本文对比《古都》原著和唐月梅中译本,将中译本中出现的部分典型误译进行了剖析,并提出可供参考的改译意见.

关键词:《古都》 色彩词 误译

色彩词即描述色彩的词语,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它们除了与人们对色彩的主观认知有关以外,也能反映社会和民族的色彩意识.色彩词在文学作品中非常常见,川端康成是色彩描写的大师,他总能用不同色彩准确而形象地表达出自己对自然之美的感悟,展现对爱与美的独特理解.

《古都》是川端康成的一部非常优美的作品,景美、情美、人美.小说描写了,在北山杉郁绿的背景下千重子和苗子两姐妹从思念到相识再到离别的悲欢离合的故事.呈现了一派悠悠绿意的古都景色,充满大自然的律动色彩.郁郁葱葱的古都孕育着希望,同时也具有无限魅力.

据笔者统计《古都》原文中色彩词共出现有108处,笔者选用的唐月梅《古都》译本中,色彩翻译上存在问题的有27处,误译比率达到了25%.

本文将通过分析川端康成的《古都》唐月梅中译本的具体实例,从“红”、“绿”、“白”三个色彩方面分别对《古都》中的色彩词误译进行分析和探究.

一、关于“红”的误译

从色彩学上看,红色是一种暖色调的颜色.从情感上看,红色是一种较为积极的色彩,在很多情况下都能唤起人们正面的情感.在《古都》中,红色先后出现了33处,唐译本中翻译上存在问题的有9处,误译比率达到了27%.

1.「赤い」一词的翻译

例1:西山からの春のやわらかい夕色は、京のほとんど半天に、ほの赤いもやのようにひろがってきた.P457

唐译:春天,西山柔和的暮色,几乎把京都的半边天染上了一层淡淡的霞光.P115

「ほの赤い」是由接头词「ほの」和「赤い」构成,意思是“微红”.唐译本中将「ほの赤いもや」合在一起译为“淡淡的霞光”,用“霞”的颜色来体现红色.但是笔者认为这种译法不正确,「もや」并不是霞,而是“雾”,所以应该按照原文意思译作“微红色的雾”.

例2:神護寺にある、平重盛と源頼朝の肖像画、アンドレ·マルロオが世界の名画とする肖像画、その重盛のほおかどこかに、かすかに残る赤を思い出していた時に、眞砂子の言葉なのだった. P485

唐译:真砂子在想神护寺的平重盛、源赖朝的肖像画和世界驰名的安德烈·马尔罗的肖像画,她好像发现在重盛的脸颊上还是什么地方隐约残留下绯红的时候,才说出那句话的. P147

例3:苗子は赤くなって、髪をかき寄せると、巻き上げて、ピンを口にくわえて刺したが、そこらに落ち散らばったらしいピンは、足らなかった. P536

唐译:苗子倏地满脸绯红,赶紧把头发捋在一起,卷了上去,然后准备用衔在嘴里的发夹别上,可是夹子散落一地,不够用了.P204

例2和例3中均出现了「赤」一词,唐译本中均译作“绯红”.在《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中对“绯红”的解释为“深红色”,与「赤」和「赤い」的本意“红色”有出入.笔者认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没有仔细考虑中日文颜色词汇上的对应,导致误译的产生.

2.「べんがら」一词的翻译

例1:「店のべんがら格子の前に、捨てられてた捨子どす」 p456例2:だから、そのあたりに、べんがら格子、二階のむしこ窓の、古い京風の店がのこっているにしろ、じつは、百年とは経っていないのである. P463

例3:やや低いへいの、下半分は板張りの、べにがら塗で、上半分は白壁になっていて、瓦の小屋根がついている. P552

「べにがら」一词在『大辞林』中的解释为“ベンガラに当てた漢字「紅殻」を訓読 みにした語「ベンガラ」に同じ”,说明「べにがら」和「べんがら」是同种颜色.《古都》原文中「べにがら」和「べんがら」共出现5处,但是在唐译本中例4至例6分别被译为了“橙色”、“红”和“黄红色”,同种颜色却译作了不同的颜色,这样的翻译首先易误导 读者.

实际上「べんがら」在『大辞林』中的解释为“インドのベンガル地方で産したこと.赤色顔料の一.暗く黄がかった赤色”,根据释义,上面的三种翻译都不完全正确.笔者认为应译为“带有暗黄的红色”或者直接译为“印度红”并加脚注.

二、关于“绿”的误译

绿色是一种较为平和的色彩,与红色一样,绿色同样能够带给人正面的情感,焕发人的生命力,同时绿色也呈现出大自然生机盎然的气息,让人感受到自然的律动.绿色也是川端康成文学作品中出现的一种重要的色彩.

《古都》是一部充满浓郁日本传统美的作品,古都之美表现在景色的迷人和人情之美,其中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景色,便是古都那一片片醉人的绿色.同时,绿色对于主人公千重子的心灵和外在尤其重要.

在《古都》中,绿色先后出现了22处,其中「みどり」一词出现12处,唐译本中对「みどり」一词翻译上存在问题的有6处,误译比率达到了50%.例1: の花がなければ、松のみどりに目をひかれるだろう.いや、今も、よごれのない松のみどりや池の水が、しだれた紅の花むれを、なおあざやかに浮き立たせているのだった. P454

唐译:倘使没有樱花,那劲松的翠绿倒也能引人入胜.不,就是现在,松木的蓊郁清翠和池子的悠悠绿水,也能把垂樱的簇簇红花,衬得更加鲜艳夺目. P111

原文中「みどり」出现两次,分别被译作“翠绿”和“蓊郁清翠”,并增译了池水的颜色“绿”.在《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中“翠绿”和“清翠”词义相近,都是指青绿色,但是原文中描写的是京都的松树.京都拥有长年的历史积淀和文化内涵,用这两个词来形容京都的松树无论从词义还是从文化角度来看,都是不可取的.

笔者认为应该将「みどり」直译为“绿”,绿是京都作为大城市的第一魅力所在,读者既能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又能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或者将其译作“苍翠”以体现古都松树的生命力.

例2:そして、夢の終わりに、青いなかを落ちていった、その青いも、心に残る杉山なのかもしれなかった.P492

唐译:后来,在梦的结尾,她掉进了一个郁绿的深渊里.那绿色也许就是留在她灵上的杉山吧.P154

这句第一个「青い」被译作“郁绿”,而在《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中对“郁绿”的解释为“深绿”,而结合语境文中并没有体现“深绿”这一层意思.笔者认为按照「青い」一词的原意,译作“绿色”即可.

三、关于“白”的误译

在日本,白色是一种至高无上的颜色,自古以来就受到日本人的崇尚和喜爱.白色,总是给人视觉上的一片清爽,干净无比,简洁而美丽,又像是一个虚幻世界,容易引起无限的想象.

纯净的《雪国》就是川端康成塑造的理想境界,他用大量素朴的白色,营造了淡和雅的意境.日本传统审美文化着重朴素,较少表现出对华丽风格的追求.这种雪国的意境之美,与日本传统审美一脉相承.

《古都》同样是一部景色迷人的作品,文中也大量出现“白色”.与《雪国》不同的是,《古都》增添了一份真实感,少了一层虚幻色彩.在《古都》中,白色先后出现了30处,唐译本中翻译上存在问题的有4处,相比“红”“绿”两种色彩的翻译,误译比率较小占13.3%.

例1:月が出ているのか、盛り場の明かりが映っているのか、夜空は薄白んでいた.P490

唐译:是月亮出来了,还是繁华街的灯火映照,夜空显得一片白茫茫的.P152

译者将「薄白む」译作“白茫茫”,在《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中对“白茫茫”的解释为“形容一望无际的白(用于云、雾、雪,大水等)”,这里翻译成“白茫茫”显然是不合适的.原文意思是夜空不知是因月亮出来了还是灯火照耀的原因,浮现了淡淡的白色,笔者认为译作“夜空泛白了”较合适,体现了文学效果.

例2:千重子は酒がさめて、額が白くなってきた.P534

唐译:千重子醉意减退,额头变得苍白了.P212

原文按照直译,意思是“额头变白了”,而译者使用了“苍白”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中对“苍白”的解释为“白而略微发青,如脸色苍白、苍白的须发”,这里使用“苍白”有失偏颇.如果直译为“额头变白了”,读者肯定不明白意思,笔者认为根据语境,可以采用意译的方式译作“脸色苍白”.

四、总结

综上所述,通过对《古都》中“红”、“绿”、“白”三个色彩词方面的误译分析,可以看出一个简单的色彩词,但是它的翻译处处体现了文学作品词汇翻译的基本原则.笔者认为由于中文比日文具有丰富的色彩词汇,才造成了唐译本对《古都》中色彩词翻译的不到位,一味的追求语言的上丰富而忽略了文字本身是不可取的.

但是在中日文词汇意义不对等的情况下,译者可以选取一个既能传达原作真实意义,同时又符合中文表达习惯的词;或者是在体会原文意义的基础上对该词采用合理的意译方式,以达到忠实原文的文学翻译境界.

作者简介

陈君(1992—),女,贵州省贵阳市人,贵州大学外国语学院2015 级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日语语言文学.导师信息:王晓梅(1970—),女,贵州省遵义人,贵州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中日文化对比.

中译本论文参考资料:

本文点评,此文是一篇关于中译本方面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误译和《古都》和中译本相关中译本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