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林徽因相关毕业论文的格式范文 和莲灯微光依然闪烁读《莲灯微光里的梦林徽因的一生》有关在职开题报告范文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林徽因范文 类别:开题报告 2024-01-19

《莲灯微光依然闪烁读《莲灯微光里的梦林徽因的一生》》

本文是林徽因方面有关毕业论文格式范文与《莲灯微光里的梦林徽因的一生》和闪烁和莲灯微光里的梦林徽因的一生方面在职开题报告范文。

我在年少时也曾津津乐道林徽因的美貌、才情和那些令人唏嘘的,读过《莲灯微光里的梦———林徽因的一生》之后,我才真正懂得从内心仰视这位奇女子.

《莲灯微光里的梦———林徽因的一生》书名取自林徽因的诗《莲灯》:“如果我的心是一朵莲花/ 正中擎出一支点亮的蜡/ 荧荧虽则单是那一剪光/ 我也要它骄傲的捧出辉煌……”作者陈学勇是国内知名的林徽因研究专家,这部传记采取以人物、地点、事件为切入角度的方式,为读者展现了林徽因的一生,它不但纠正了以往林徽因传诸多史实上的错误和小说演绎之类的谬误,而且还提供了许多第一手珍贵文史资料,是集趣味性、学术性与可读性于一体的好读本.

第一次读林徽因的《莲灯》时,我心中有种莫名的感动,诗中“莲灯”是作者生命的象征,是点燃作者和读者的精神力量.一盏“莲灯”好像坎坷命运湍流中的一丝光亮,微弱却不乏力量,随波逐流却不迷失方向.林徽因对生死的态度是“玲珑的生,从容的死”,很自然地让我想起泰戈尔的“生若夏花般绚烂,死若秋叶般静美”,而“莲灯”的意向比“夏花”和“秋叶”更具动感,是缓缓流动的生命过程,是涌动不息的生命精神,《莲灯微光里的梦———林徽因的一生》对这种精神做了很详尽的诠释.很多人会因为徐志摩把林徽因想象成一个美貌浪漫的大小姐,也有很多人会因为《太太的客厅》把她想象成一个热衷于组织沙龙的时髦少奶奶,其实,无论作为建筑学家、文学评论家、诗人,或者是师长、妻子、母亲,林徽因都是相当出色的,而更出色的是她并不在意这种出色,她只是投入地去做她想要做的事,因为她追求的只是完成这一切的过程,以及在过程中经历的生活本身.正是这样一种态度,支持着这个柔弱而刚烈的女子把她短短五十几年的一生写成了一部传奇,掷地有声.

1937 年7 月7 日,卢沟桥事变,此时的林徽因正和丈夫一起考察五台山佛光寺,他们用了近半个月的时间,终于确定这是国内已知最早的木结构建筑,打破了此前日本建筑界宣称的只有奈良还留有唐代木构建筑的断言,他们把仅有的食物统统打开来庆祝这项重大发现,却不曾想到抗战已经全面爆发,而他们也将开始长达近十年的流亡生涯.奔波逃亡的日子,肺病和民族的屈辱感同时折磨着她,形势最吃紧的时候,梁从诫问母亲,万一敌人打进四川怎么办?林徽因回答:“中国念书人总还有一条后路,我们家门口不就是扬子江吗?”就是这股“中国念书人”的气节,支撑着这个又病又弱的女子等到了抗战胜利,等到了解放,她终于有机会一展平生所学.她和梁思成一起创建了清华建筑学院,主持设计国徽图案和人民英雄纪念碑,致力保护和传承景泰蓝工艺……而此时的林徽因几乎已经病得卧床不起,可就是在这些工作之外,她还在不断地辅导学生、发表学术论文,直到1955 年4 月1 日凌晨,像她诗里写的“死只一回/ 它是安慰”,林徽因静静地走了.陈学勇先生在书中写道:“林徽因留给后人的形象应该不仅仅剩下美丽与才气,她留下的精神财富愈加值得后人珍惜与传承.”我深以为然.

佳人已远去,那盏莲灯依旧照耀着世间没有尽头的岁月,而陈学勇先生这部传记从内容、文字到插图都保持了严谨高雅的风格,说它是林徽因传记中的佼佼者,当之无愧.

林徽因论文参考资料:

意林杂志怎么样

意林投稿要求

意林期刊

意林杂志

意林杂志订阅

意林投稿

结束语,此文是关于对不知道怎么写《莲灯微光里的梦林徽因的一生》和闪烁和莲灯微光里的梦林徽因的一生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林徽因本科毕业论文林徽因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的作为参考文献资料。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