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语法有关论文范文集 和无奈的语义句法与语法化相关论文范文集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语法范文 类别:技师论文 2024-04-20

《无奈的语义句法与语法化》

该文是语法相关论文怎么写与语义句法和语法化研究和无奈有关论文范文集。

摘 要:现代汉语中,连词“无奈”所引导的多是转折复句.句法上“无奈”经常出现在“P,无奈Q”句式中,P和Q具有转折关系,连接前后两个句子.有时“无奈”也单独使用,后接逗号.语义上隐含着受话人某种预期及说话人与之相应的反预期. “无奈”的语法化过程经历了由跨层结构到动词到连词的阶段,其语法化机制为句法位置的改变、重新分析和使用频率.

关键词:无奈:句法:语义:语法化

中图分类号:H1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332 (2018) 01-0070-05

“无奈”在现代汉语中是“无可奈何”的意思,从其性质上来看,有名词、形容词、动词和连词四种性质,其中尤其以连词和动词使用居多.“无奈”的形成和“奈何”、 “奈x何”具有一定的关系,随着疑问代词“何”的脱落,最终在隋唐时期出现“无奈”.现代汉语中“无奈”的连词和动词用法并存,那么其语法化的轨迹和演变机制如何呢?本文就此进行探讨.

一、引言

(1)秀发作帽是一种无奈,也是一 种浪漫,是一种解脱,也是一种人生境界.

(《长江日报》1995年03月31日20版

次)

(2)许多农民对这种大操大办之风

很无奈,尽管不堪重负,但从简了怕丢面

子,不得不随波逐流.(《人民日报》2000

年09月14日10版次)

(3)若不是出于无奈,他何以冒这

么大的风险? (《人民日报》1989年03

月12日)

(4)虽然行政管理有术,无奈写作

乏才,没有半个铅字,更不说评教授所需

的论文和专著. (《长江日报》1991年

04月is日04版次)

以上四例分别是名词“无奈1”,形容词“无奈2”,动词“无奈3”和连词“无奈4”.现代汉语中, “无奈”的使用较为广泛,尤其以动词和连词使用居多.动词“无奈”语义比较单一,意为“无可奈何”,常和“出于”连用.连词“无奈”的语义则较为丰富,本文所要讨论的是作为转折连词的“无奈”.关于表转折义的连词,目前已有学者对“不过”(王霞,2003)、“只是”(邵妍,2009)、“但是”(李艳军2010)、“然”(袁源,2011)、“争奈”(孙怀芳,2008)等转折连词的句法语义、词汇化和语法化机制等做过研究.其中在最后一篇文章中,孙怀芳提到了“无奈”,她将“无奈”纳入“奈类连词” (包括争奈、怎奈、无奈、只奈、奈),但她对“无奈”的语法化过程没有做出具体的解释.可见,对转折连词“无奈”还有进一步研究的必要.

一、连词“无奈”的句法语义特征

(一)连词“无奈”的句法特征

连词“无奈”经常出现在“P,无奈Q”句式中,在所检索的91例语料中,这种情况出现了59例,此时P和Q具有转折关系.从构成成分来看,绝大多数q都是复句,同时也可以是动词短语和主谓小句.例如:

(5)他竭尽全力去探索,去努力,

无奈由于实力有限,加上种种主客观原

因,直至岳父世也“未成正果”. (《长江日报》1997年09月26日20版次)

(6)尽管东奔西跑,忙得焦头烂额,无奈入不敷出,到头来还是孝心未尽.(《长江日报》1988年12月26日04版次)

(7)首先是削价处理,每台冷暖风机从四百元、三百元、二百元一直跌到二三十元,无奈消费者还.是‘不认;’! (《人民日报》1986年12月14日)

“无奈”有时也可以在句首,形成“无奈P,Q”句式.此时“无奈”后往往揭示事情发生的原因,Q则表示结果.

(8)无奈他中途受伤,不仅未能入选“戚家军”,而且也失去了竞争“最佳射手”的良机. (《长江日报》1995年09月13日14版次)

(9)无奈丈夫天生“旱鸭子”一个,下不了海下不了江下不了河甚至下不了水塘,所以她也只好把美好的希望寄托在未来宝宝的身上. (《长江日报》1994年

02月21日07版次)

除上述形式之外,“无奈”还出现了另

外两种句法位置,一个是“无奈,P,Q”

句式,另一个是‘‘P,无奈,Q”句式.例如:

( 10)无奈,他们只好找了家便宜的

小旅店住下,一边帮酒店洗碗打工,一边

继续寻找这家单位. (《长江日报》1998

年05月05日10版次)

( 11)但由于住户不理解,无奈,劳

业物业管理公司只得筹钱修管道. (《长

江日报》1998年06月04日15版次)

(二)连词“无奈”的语义特征

关于连词“无奈”的语义, 《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的解释是“用在转折句的开头,表示由于某种原因,不能实现上文所说的意图,有可惜的意思.“现代汉语其他几部重要的工具书《现代汉语虚词词典》 (朱景松主编2007)、 《现代汉语虚词词典》 (王自强1998)和《现代汉语虚词词典》 (侯学超编,1998)对“无奈”也有如下解释. (见表1)

以上解释都大同小异,认为“无奈”总体有两种语义,一是连接表转折的分句;二是表示由于某种无力改变的原因,导致不如意的结果.但仅用转折,因果来概括未免太过粗疏,无法区分它与相关词语的细微区别.

当“无奈”连接表转折的分句时,其语义和“但是”相当.例如:

( 12)虽然各自都奋力叫卖,无奈货

多客少,生意并不兴隆. (《人民日报》

1982年10月06日)

( 13)虽然城网改造每年都在进行,

无奈社会用电增幅大,城市电网存在的问

题积重难返. (《长江日报》1998年10

月28日oi版次)

上两例中的“无奈”都可以用“但是”替换,却比“但是”多一个反预期标记的功能.吴福祥(2004)从言谈事件参与者的预期角度,将话语中语言成分所传达的信息分为“预期信息”、 “反预期信息”和“中性信息”三类. “无奈”所传达的就是反预期信息,即实际认知与预期认知相反.按照一般的社会预期,奋力叫卖应该会有招揽更多的顾客,然而实际却是货多客少,生意不好,与预期相反. “无奈”正表达了这种实际认知和预期认知的背离.

当“无奈”表示因果时,语义和“可惜”相当.例如:

( 14)无奈她既无魅力,也无魄力,

更无能力,所以终究未能成为“女强人”.

(《长江日报》1992年06月25日05版

次)

( 15)由于经济效益好,小店早就憋 足了劲想伸开胳膊蹬直腿地发展一番,无 奈江汉路上店铺密集、场地狭小,店里有 力无处使. (《长江日报》1992年03月 17日oi版次) 例(14)和例(15)中的“无奈”处在含因果关系的复句中,表示由于某种原因,无法实现主观愿望,而感到可惜. 《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中解释“可惜”为形容词,表示令人惋惜. “可惜”一般指的是对某件事情感到令人惋惜,而“无奈”的陈述对象则是人.体现了叙述者较为强烈的主观态度,同时表明了自己的立场、态度和感情.

上文中提到了“无奈”的连词用法和话语标记功能的浮现,那么其语法化的轨迹如何?

三、无奈”语法化过程

(一)跨层结构“无奈”的出现

“无奈”和“奈何x”、 “奈x何”颇具渊源关系.“奈”在上古汉语中常用作动词,是“对待”、“处置”的意思,动词“奈”和疑问代词“何”的线性组合最早出现在《尚书》中,组成一个动宾式复合疑问词,意思为“怎么、为什么”,询问原因,后通常接否定词.西周时期出现两例(本文古代汉语语料均出自国家语委语料库).

( 16)予临兆民,懔乎若朽索之驭六

马,为人上者,奈何不敬? (《尚书》)

( 17)曷其奈何弗敬? (《尚书》)

到战国时期, “奈X何”格式开始出现,在语料搜集到8例,其中的插入成分可以是代词(1例),名词短语(3例),动词短语(3例)和小句(1例).意为“对x怎么办”,询问方法和措施.

( 18)若然者,吾奈之何?(《庄子》)

( 19)墨子虽独能任,奈天下何?

(《庄子》)

( 20)其人曰:“奈地坏何?”(《列

子》)

( 21)颜涿聚曰:“君游海而乐之,

奈臣有图国者何? (《韩非子》)

正如《马氏文通》中所讲:至“如”“若”“奈”等字有止词而后殿以“何”字者,则“何”字单用,有“何以”“何为”之意.即插入成分作“奈”的宾语,在次宾位,作间接宾语,单用的疑问代词“何”在正宾位,作直接宾语,因而构成“奈……何”的双宾语结构.例(18)中, “奈何”中间插入代词“之”,代指前面提到的那个人,可译为“我能拿他怎么办了?例(19)中“奈何”中间插入名词“天下”,可翻译为“拿天下的人怎么办?”例(20)中“奈何”间插入主谓短语,可作“地陷下去怎么办”讲.例(21)中“奈何”间插入名词性的词组,可作“怎么对付臣有图国者”讲.

与此同时,也出现了“无奈何”(一例)和“无奈x何” (三例)的格式.

( 22)达生之情者,不务生之所无以

为;达命之情者,不务知之所无奈何.

(《庄子》)

(23)孤无奈越之先君何,畏天之不

祥,不敢绝祀,许君成,以至于今.(《国

语》)

( 24)“粱(梁)之群臣皆曰:粱(梁)

守百万,秦人无奈粱(梁)何也. (《纵

横家书》)

(25)太宗之御窦建德,谓尉迟公曰:

”寡人持弓箭,公把长相副,虽百万众亦

无奈我何. (《兵法》)

其中“无奈x何”形式中,插入成分x可以是代词、名词或名词词组.

“无”是否定副词,是对其后谓词的否定,由于“奈何x”结构出现在前,并且结构相对比较凝固,所以分析为“无+奈何x”和“无+奈x何”,“无奈何x”和“无奈x何”可以看成是“奈何x”、“奈x何”的否定形式.此时的“无奈”是一个跨层结构,整个句子成为表否定的陈述语气,可翻译成“没有办法”或“没有办法对付”的意思.

(二) “无奈”的语法化过程

战国至魏晋时期, “无奈何”和“无奈x何”两种形式并存.前面提到, “奈何x”和“奈x何”所在的句式是典型的疑问句,而当疑问从“有”变成“无”时,整个句子就成了陈述句.即“无奈何x”和“无奈x何”均处于陈述句中.

(26)今公叔怨齐,无奈何也,必周

君而深怨我矣. (《战国策》)

(27)汉兵至,无奈我何.(《汉书》)

例(26)中“无奈何也”表示“如果公叔怨恨齐国,那是没有办法的事”,例(27)中“无奈我何”表示“汉兵到来,我也没有办法”. “何”本是一个疑问词,但在以上例句中, “何”在句中己不能发挥疑问代词的作用,句中的焦点己不再像“奈何x”和“奈x何”一样,落在“何”字上,而进一步前移到表否定的副词“无”上面, “何”成了一个虚指的非焦点成分.此时的“无奈”仍是一个跨层结构.

到了唐代, “无奈”一词开始独立使用.

(28)算得流年无奈处,莫将诗句祝 苍华. (《全唐诗》)

(29)华盖峰前拟卜耕,主人无奈又

闲行. (《全唐诗》)

( 30)梁朱越赋得荡子行未归诗曰:

坐楼愁出望,息意不思春,无奈园中柳,

寒时已报人,捉梳羞理鬓,挑朱懒向唇,

何当上路晚,风吹还骑尘.(《艺文类聚》)

唐代“无奈”单独出现的50例语料中,绝大多数来自《全唐诗》,有3例出现在非韵文《唐才子传》、 《艺文类聚》和《北里志》中,但“无奈”也是出现在文中的诗句里,如例(28)、 (29),所以不排除“无奈”单用的情况可能是诗歌为了追求押韵,将处在句尾的“何”省略.到了北宋,宋词中“无奈”单独使用的情况更多,高达202例.但其中有5例出现在非韵文话本中.

( 31)譬犹人家张筵,方笙歌鼎沸,

忽中庖火起,座客无奈,惟赖子灭之.然

禄在后年.此地非栖憩之所,乖崖坚乞入

道. (《湘山野录》)

( 32)将至采石渡,青箱心疼,数刻 暴卒.生感悼无奈,忽忽搞葬于一新坟之 侧,急图到家.至则门巷室阒,榛荆封茚, 妻亦… (《湘山野录》) 在上例中, “无奈”最早出现在北宋话本《湘山野录》中,即公元1060年左右.此时“无奈”单独使用,在句中作谓语,表示“没有办法”,是一个动词.上文中己提到, “何”成了一个虚指的非焦点成分,随着嵌入结构和语义越来越复杂化,使得“奈”与“何”在语义上越来越疏远,结构上也逐渐松散,最终使“何”语义弱化至可有可无的成分, “无奈”成为动词.

到了南宋时期,在南宋佛教禅宗史书《五灯会元》中,即公元1252年左右, “无奈”出现了连词化的倾向,但仅此一例.“无奈”位于小句句首,后句与前一句语义相反.如下:

( 33)上堂: “时人欲识南禅路,门

前有个长松树.脚下分明不较多,无奈行

人恁麽去.莫恁去,急回顾.楼台烟锁钟

鸣处.” (《五灯会元》)

到了元代,在检索到的16例语料中,

动词用法13例,连词用法3例.明代搜

索到的203例语料中,动词用法150例,

连词53例.清代378条语料中,连词用

法233例,动词用法145例,连词使用频

率高于动词.如下:

( 34)有权势气象,那里听,则管拖

将入去了.这个却才便是他本分,出于无

奈,尚书说道: “我女奉圣旨结彩楼,你

着崔小姐做次妻. (元《西厢记》}

( 35)西川刘璋閻弱,我主将图之.

若图得西川,那时便还.肃无奈,只得听

从.玄德亲笔写成文书一纸,押了字.(明

《三国演义》)

( 36)十三妹见安公子这个光景,知 他这话不是被逼无奈,直是出于天良至 诚,不觉变嗔为喜,这才把膀根儿一松, Jg尖儿朝下一转,手里掂着那把7,向安 公子、张金凤道: “你二人煤都谢了,还 合我闹的是甚么假惺惺儿呢!” (清《JL 女英雄》)

( 37)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 思之如狂.凤飞翩翩兮,四海求凰.无奈 佳人兮,不在东墙.张弦代语兮,欲诉衷 肠.何时见许兮,慰我彷徨?…(元《西 厢记》)

( 38)徐盖缟素进营,拜倒在地,启

曰: “末将有意归周,无奈左右官将不从,

致羁行旌,屡获罪戾,纳款已迟,死罪,

死罪!望元帅…(明《封神演义》)

( 39)吕祖道: “上圣说的固是天心 正道、报应至理,无奈山人既要释放妖狐, 定不敢灭其天理,致延寿儿之命枉死冥 途. (清《狐狸缘全传》) 上述各例中,例(34)、 (35)、 (36)中,“无奈”是动词,例(37)、 (38)、 (39)中“无奈”是连词用法.

以上可以看出, “无奈”的动词用法和连词用法最早均出现在宋代,但动词“无奈”仍比连词“无奈”早出现近150年,北宋时.无奈”已经开始了词汇化,不过词汇化程度不高, “无奈”的使用频率不断上升,词汇化程度逐渐加深,到明代时,“无奈”完成了其词汇化过程,动词用法固定下来.于此同时,连词“无奈”也得到发展,开始高频率使用,到了清代,连词用法频率甚至超过动词用法的频率,此时,连词“无奈”的用法逐渐固化,并完成了“无奈”的语法化过程.

所以, “无奈”的语法化轨迹可以总结如下:

跨层短语“无奈”一动词“无奈”一连词“无奈”

四、 “无奈”语法化机制

影响诱发词语发生语法化的因素有很多,主要涉及使用频率、句法位置的改变和重新分析等.这些因素共同起作用推动实词的语法化过程及其发展.“无奈”的语法化机制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一)使用频率

“无奈”的产生得益于使用频率.语法化产生的重要条件之一就是使用频率,实词的使用频率越高,就越容易虚化.现将隋唐时期至清朝时期“无奈x”和“无奈x何”的使用情况以及“无奈”成词后动词和连词的使用统计如下(见表2和表3):

北宋时“无奈”已经开始了词汇化,不过词汇化程度不高,随着时间的推移, “无奈”的使用频率不断上升,词汇化程度逐渐加深,到明代时,“无奈”完成了其词汇化过程,动词用法固定下来.连词用法在清代的高频率使用下,也逐渐固定下来,最终语法化成连词.

(二)句法位置的改变

词汇的语法化首先是由某一实词的语法位置改变而引起的.当一动词在句中充当次要动词时,随着使用频率的增加,这种语法位置逐渐固定下来,其词义开始慢慢虚化,随着进一步地发展,导致该词发生语法化. “无奈”由动词虚化成连词就是句法位置改变而引起的.

( 34)脚下分明不较多,无奈行人恁 麽去. (《五灯会元》)

( 35)徐盖缟素进营,拜倒在地,启

曰: “末将有意归周,无奈左右官将不从,

致羁行旌,屡获罪戾,纳款已迟,死罪,

死罪! (《封神演义》)

例(34)中, “无奈”具有实在意义,在句中做谓语, “行人恁麽去”则是宾语, “无奈”是句子核心成分.例(35)中, “无奈左右官将不从”这一小句的表达核心在于“官将不从”,此时“无奈”的动词性减弱,而是承接上一分句,交代结果产生的原因.

(三)重新分析 Hopper& Traugott( 2003)认为,最典型、最常见的重新分析是两个成分的融合,使得原来的边界消失, “无奈”从跨层结构词汇化成动词的过程体现了这种机制.当“无奈”同“何”组合时,其结构表达式为无+(奈+X)+何,因为“无”是否定词,所以这一结构式就是对“奈x何”的否定,整个结构是一个跨层短语,其组合结构是松散的.当疑问词“何”脱落,句中焦点前移到表否定的副词“无”上面的时候, “无奈”发生了重新分析,变成了(无奈)+X, “无奈”逐渐凝固成一个相对固定的词.

结语

连词“无奈”经常出现在.P,无奈Q”句式中,引导转折复句,语义上隐含着受话人某种预期及说话人与之相应的反预期.当“无奈”与P、Q分句间有逗号隔开时, “无奈”进一步的虚化,逐渐浮现出话语标记的功能. “无奈”在使用频率、句法位置的改变和重新分析等机制的影响下,经历了从跨层短语到动词再到连词的语法化过程.注释:

[1]本文中现代汉语语料均来自华中师范大学语言与语言教 育研究中心现代汉语复句语料库.[2]马建忠: 《马氏文通》,商务印书馆,1983年.

责任编辑:杨军会

文字校对:夏 雪

语法论文参考资料:

此文汇总:该文是一篇关于语义句法和语法化研究和无奈方面的语法论文题目、论文提纲、语法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