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百年老店相关论文写作技巧范文 与王均豪:中国百年老店者相关论文范文集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百年老店范文 类别:发表论文 2024-03-07

《王均豪:中国百年老店者》

本文是百年老店方面有关论文写作技巧范文和探索者和百年老店和王均豪类论文范文集。

作为最早一批进入航空领域的民营企业,经过近30年的深耕,均瑶集团已经发展成以航空运输、金融服务、现代消费、教育服务、科技创新为五大业务板块的现代服务业企业集团.均瑶集团的崛起,正是源于王氏三兄弟敢为天下先的魄力和一种能在市场缝隙中挖掘机会的钻劲.

“胆大包天”的三兄弟

均瑶集团的三兄弟,王均瑶、王均金、王均豪,来自温州苍南县一个渔村,村民世世代代打渔为生.资源匮乏,恶劣的自然环境,逼着温州人只能背井离乡,出去寻找生路.不知是天生的商业敏感,还是逐利的本性,温州人在改革开放初就发现了“长途贩运”所蕴合的商机.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利用商品物资在时间和空间上存在的供销错配产生的利润空间,也直接盘活了商品经济流通的渠道.

1982年,16岁的王均瑶辍学了,成为温州十万供销大军中的一员,开始在全国各地闯市场.几年后,迫于生计,两个弟弟也投奔大哥.“白天当老板,晚上睡地板”是形容那个时期温州商人的俏皮话,也是三兄弟当时生活的真实写照.他们走南闯北,各种生意都做过,从卖不干胶商标、标牌、塑料饭菜票、徽章、酒店用品、五金用品到做印刷.

1990年,北京承办第11届亚运会,这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承办的第一次综合性的国际体育盛会,也是全国上下关注的焦点.在长沙做印刷生意的王均豪,虽然在湖南省体委和当时在建的体育馆负责人处碰了壁,但在喝茶闲聊中,王均豪抓住了一个几乎一闪而过的机会.体育馆负责人正在为送给帮助集资的人什么纪念品而发愁,王均豪当即建议送既便宜,又有代表性的徽章.凭着过人的推销能力,王均豪拿下了这笔生意.后来均瑶集团承担了整个亚运会纪念章的制作.回到温州,三兄弟用半个月的时间生产出10万个纪念章,10天就销售一空.一看纪念章卖得不错,他们开始生产旗子和贴画等周边商品.这种制作简单、需求大的小玩意,让王均瑶兄弟赚到人生中的第一个100万,积累了第一桶金.有了这笔资金后,三兄弟又抓住了更大的机会.

他们在长沙的办事处,仅有一张桌子,一个沙发和一个电锅.虽然简陋,但一到节假日,那里就成了温州商人的据点.王均豪经常开玩笑说,当时这个办事处是温州商会的第一个雏形.这一天,王均瑶和往常一样备上家乡带来的酒,又炖上一锅温州风味的泥鳅和小龙虾,满屋子的酒香、酱香.老乡们围坐在一起,边喝边聊.家乡的美酒、美食让辛苦了一年的温州商人放松下来,突然有人提了一句,今年过年可回不去喽.那时候的中国,火车班次少、速度慢,从长沙到温州需要经过多次周转.正因为这样,大家平时都很少回家,临近过年,想回家更是难如登天.这时,喝了点酒的王均瑶站了起来,“买不到,我们不会包一架飞机回去嘛!”大家哄堂大笑,觉得这是醉话、玩笑话,没有人把这话当真.当时很多人连飞机都没坐过,包飞机简直就是异想天开.但谁也没想到,王均瑶还真去做了.

“大巴能包,中巴能包,飞机为什么不能包.就是这个逻辑而已.”王均豪回忆,事实上当时并没有先例可循,当时的湖南民航局提出: “让政府盖个章,证明你们是好企业.”这几乎就是一个客套的拒绝, “我们这样的乡镇企业,讲实在话,温州遍地多了去了.”王均豪说.怎么让政府证明自己的企业是好企业,三兄弟心里也没有底.王均瑶找到了县政府;在说明来意后,政府部门认为,包机这件事为温州和长沙架起空中桥梁,是件很有意义的事情,愿意给予支持.花了半年多时间,各个部门跑了遍,盖了近百个印章,全部批文叠起来有几十公分厚,三兄弟终于办妥了湖南长沙至浙江温州的包机航线的全部于续.

为什么湖南民航局没有开通长沙到温州的航线,王均瑶兄弟却敢把飞机包下来,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三兄弟是市场化思维.客户的需求他们知道,客户有多少、客户在哪里,他们也知道.没有的统计数据,没有权威的数据分析,三兄弟用了一个通宵的时间在计算器上敲了又敲,觉得这个事情能做.他们也做了最坏的打算,即使赔钱,只要在能接受的范围内,也要坚持做下去.他们朴素地认为这是一件好事,和修桥铺路一样,架起空中桥梁,也是功德一桩.

1991年7月28日,一架“安24”型民航客机从长沙起飞,降落温州机场.三兄弟包飞机的成功,标志着中国的民营企业首次进入国家专控领域.“农民兄弟,胆大包天”的新闻一夜之间席卷中国.从长沙到温州的包机,48个座位,票价400元,利润在3000元.一年下来,三兄弟赚了20多万.尝到甜头的三兄弟,干脆成立了全国第一家私人包机公司——温州天龙包机有限公司,这就是均瑶集团的前身,他们包下了全国50条热门航线.

国外新闻媒体称此举为“中国民航扩大对外开放迈出的可喜一步,中国的私营企业将得到更健康的发展”.美国《纽约时报》记者克利斯朵夫如此评价:“王均瑶超人的胆识、魄力和中国其他具有开拓和创业精神的企业家,可以促使中国民营经济的腾飞.”

在三兄弟心中,一直有一个航空梦.从包机成功到拥有一家自己的航空公司,这一等就是16年.每次国家政策放开一点,均瑶集团就前进一步.2002年,在控股提议被否决后,均瑶集团以18%的份额,入股东方航空武汉股份有限公司,首开民营企业进入国家民用航空业先河,一度被认为是民航市场化的标志性事件之一.3年后,国家开始鼓励和支持民营资本投资民用航空业,均瑶集团终于拥有了自己的航空公司——吉祥航空.2015年,吉祥航空在上交所成功上市,成为民营航空的领军者.

王氏三兄弟的包机业务和航空公司的结算有三个月到半年的周期,这期间王均瑶手头沉淀了大量资金.那时候银行的利息很高,很多商人会把闲钱放在银行吃利息.但王均瑶却不同,他在思考如何利用时间差,把资金投资到新业务上,为企业的未来发展进行多元化布局.

1993年,一则报纸上的消息吸引了王均瑶的注意力:中国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个白酒年消费量超过牛奶的国家,人年均喝奶不足7公斤.他判断,随着大家生活改善,越来越多的人会喜欢上喝牛奶,而相关供给仍然不足,没有形成品牌效应.看到了牛奶中蕴合的商机,三兄弟果断决定进军乳业,这在当时又是一个民营企业很少涉足的领域.1994年,以王均瑶的名字命名的均瑶乳品有限公司正式成立,一年后,以“乳业+航空”为双支柱产业的均瑶集团在温州正式成立.可牛奶该怎么卖?打广告,进超市,还是建专卖店?举棋不定时,1998年,温州市政府向社会拍卖300辆出租车经营权.这让三兄弟看到了机会,他们以68万元的均价拍得80个牌照.取得出租车运营权后,车身被统一漆成绿色,写着“均瑶牛奶”四个字.一时间,温州大街小巷到处都是均瑶牛奶的活广告.短短3个月,整个温州城都知道了均瑶集团,喝上了均瑶牛奶.1997年1月,著名歌星张学友出任均瑶牛奶的代言人.在央视广告效应的刺激下,均瑶牛奶开始供不应求.2000年,均瑶牛奶一举冲入全国前五.

正当均瑶集团在多元化发展上一路高歌,继续突破时,一件大事的发生,改变了均瑶集团的轨迹.2004年11月,年仅38岁的王均瑶突然离世.均瑶集团遭遇有史以来最大的变故.一直以来,三兄弟中的大哥王均瑶是集团对外的招牌.没有了王均瑶的均瑶集团何去何从,外界各种声音甚嚣尘上.

后均瑶时代的坚守与转型

在上世纪90年代,“农民包飞机”的新闻成为国内外媒体关注的热点.因为被媒体报道得多了,王均瑶在社会上有了知名度.三兄弟一合计,干脆用大哥的名字来命名企业.王均瑶和王均金、王均豪开玩笑,企业用了他的名字,其他人可以有退路,他没有退路了.媒体眼中的三兄弟,有着迥然不同的个性.老大王均瑶张扬,老二王均金沉稳,老三王钧豪则活泼.大哥在世时,虽然做重大决定的时候,每个人都会表达意见,但最后拍板说了算的还是大哥.当2004年11月大哥王均瑶突然病故,王均金接任均瑶集团董事长,王均豪接任副董事长之时,外界传来各种质疑声.缺少了王均瑶的均瑶集团,还是原来那个均瑶集团吗?

在王均豪的回忆里,那是他人生中最黑暗的一段.均瑶集团是三兄弟一起打拼出来的事址,更是共同的梦想.心灰意冷的王均豪甚至萌生退意,他想过要把所有的企业都关掉,只留下上海的一幢楼,收收租金就够了.直到一次偶然的机会,王均豪听到一句话,“纪念历史最好的方式,就是把过去未完成的、现在正在做的和将来要做的,做得更好”.均瑶集团是以大哥的名字命名的,他们只能做得更好,所以王均豪和二哥王均金走到台前,一起开启了“后均瑶时代”的序幕.

自2000年以来,由于进入牛奶行业的企业越来越多,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战越来越惨烈.有的企业为了通过蛋白质检测,甚至往鲜奶里添加化学物质.均瑶没有随波逐流,而是放弃了鲜奶市场.王均豪说:“我们做了转型.我们开玩笑叫断臂工程,砍掉一只手臂.”

而“砍掉手臂”意味着均瑶牛奶要放弃1 0年的辛苦积累——全国前五的行业地位、巨额的商超进场费、冷链系统建设以及好不容易培养出来的员工.王均豪甚至还面临道德指责, “大哥刚走,他就把企业卖掉了,真没良心.”

事实上,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爆发,对整个乳品行业带来了毁灭性的冲击,而早已转型的均瑶乳业却避开了这次冲击,在常温乳酸菌饮料市场常年稳居第一名.如今,均瑶乳业继续向大健康领域转型,均瑶乳业也更名为均瑶大健康饮晶股份有限公司,并于2018年正式启动了IPO.

很难用一句话说清楚均瑶是做什么的,均瑶是一家什么样的企业,是均瑶集团转型时遇到的另一个难题.2005年,在申请2008年奥运会赞助商时,奥组委对均瑶集团提出了质疑,因为奥运会的赞助商一定是要在某个方面有所专注的,但均瑶走的是多元化的路子.当时均瑶的业务板块涉及航空、房地产、乳制品、宾馆等10多个领域.虽然均瑶集团最终获得北京奥组委授权,成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特许经营商和零售商,但这次经历却促使董事会下定决心进行变革.

2005年,均瑶集团聘任原毕博管理咨询公司全球执行副总裁、大中华区总裁黄辉先生担任集团CEO.他带来了国际化的经验和理念.国际上发展得好的企业都有两点共同的经验,一是不受市场误导,不是什么热就做什么,这一点经验对国内的民营企业尤为重要,很多企业都是败在了什么都做上;二是经营管理力度强,通过完善的架构,严密的管理流程,使企业稳定前进,进而拓展企业的品牌,这一点对从事非垄断行业的企业尤为重要.为了给予黄辉充分的权力,王均金和王均豪退出经营层,各个业务板块的负责人也全部由职业经理人担任.黄辉对集团进行了组织结构调整和资产清理,重新按照现代化企业的标准变革业务模式和组织架构,把集团旗下的十多项业务,或合并、或转让、或出售,将业务重心转向航空服务和现代营销服务.最终,均瑶集团的行业属性被定位为现代服务业,王均豪对它的定义是五高:高素质的人才、高质量的服务、中高端的定位、高技术的应用、产生高效益的回报.

“后均瑶时代”的两次转型奠定了均瑶现代化企业的基础,但是对于王均豪来说,他还有更大的梦想,他要做百年老店的探索者,为中国民营企业提供一个案例.

中国百年老店的探索者

上世纪90年代,已经在商界崭露头角的王氏三兄弟,曾经因为赚钱有过迷茫.金钱、财富的意义到底是什么?为此,兄弟三人专门开了一个会.不是讨论如何赚更多的钱,而是关于有钱了该怎么办.兄弟三人达成共识,要在有生之年把均瑶集团经营下去.这也是他们第一次对百年老店这个概念有了思考.大哥王均瑶离世,坚定了王均金、王均豪要把用大哥名字命名的企业做得更好的决心.2005年,兄弟俩把内心的想法正式向社会公布,提出做中国百年老店探索者.王均豪对百年老店的理解,也随着企业的成长、转型日益清晰起来.“把做久放第一位,做强放第二位,做大放第三位.”王均豪说.

在王均豪的召片背后,有一个醒目的房屋结构图.地基是“为社会创造价值”,五根立柱代表了均瑶集团的五大主业——航空运输、金融服务、科技创新、现代消费和教育事业,屋顶则是“建国际化现代服务业百年老店”.百年老店就像一栋大楼,需要多根支柱夯实基础才能屹立不倒.用建筑学“四梁八柱”的逻辑来建设百年老店,正是王均豪的想法.

为了打造百年老店,均瑶集团在管理经营上采用的也是“多元化投资,专业化经营”的理念.在多元化投资的选择上,王均豪有两个标准,一是利国利民、天时地利人和.二是有资源支持,能够做到行业前茅.

为了避免各个板块各自的行业波动波及到其他板块,他在集团内设置了严密的安全机制,将各个多元化行业的资金严格分隔.在新增多元化投资时,仅用口袋里的利润进行多元化,避免影响主业的流.同时均瑶集团积极推进专业化经营.均瑶集团的各个业务板块全部聘用职业经理人和专业化的团队经营管理,王均金和王均豪只负责董事会层面的决策.得到充分授权的职业经理人,在均瑶集团找到了发展的平台.在均瑶集团,副总裁级别的高管都是工作了10年、20年的老员工,集团内部每两年还会评一次百年老店优秀建设者.王均豪认为,百年老店不是一个人来做,而是要一群人来做.家族成员和职业经理人都是百年老店的建设者,大家要在共同的使命感召下共同奋斗.

是否具备对百年老店建设者这一身份的认同感,也是王均豪培养家族接班人的必要条件.家族的第二代在高中毕业时,都必须作出选择,决定是否愿意回到家族企业中参与百年老店的建设.王均豪会和他们逐一进行推心置腹的谈话.从个人的兴趣爱好,聊到均瑶集团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他希望年轻人能够在对家族企业的历史和使命有了足够的了解后,再考虑自己未来的人生规划.他会给予二代足够的时间思考,并尊重他们的选择.他认为,只有经过这样的沟通,他们才会明确自己的使命,才能在家族企业里找到自己的定位.经过这样的家族内部沟通后,王均豪的侄子和女儿都选择了接班.如今侄子已经在企业里工作多年,独当一面.女儿也将在大学毕业后,进入均瑶集团工作.从三兄弟的百年老店梦想,到整个家族的百年老店愿景,再到一个集团的百年老店探索者,均瑶集团在投资、管理、创新、接班人等各个方面都用“百年”这个尺子,丈量着自己的行为.

百年老店论文参考资料:

百家讲坛杂志

艺术百家杂志社

上文点评:上文是关于对不知道怎么写探索者和百年老店和王均豪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百年老店本科毕业论文百年老店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的作为参考文献资料。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