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聊斋志异有关毕业论文范文 和《聊斋志异》编次管窥类学士学位论文范文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聊斋志异范文 类别:发表论文 2024-03-28

《《聊斋志异》编次管窥》

本文是聊斋志异有关毕业论文范文与[标。

《聊斋志异》编次管窥

郑子运

(贵州社会科学院 文化所,贵州 贵阳 550002)

摘 要:《聊斋志异》常见的各种版本中,八卷本比十二卷本和十六卷本更有助于解决《聊斋志异》的编次问题.初稿本十六册的起讫大致可以推定,在这个基础上,各册的创作年代也基本上可以推定,又各册的作品大多按照创作先后排列,这样,《聊斋志异》的编次问题、创作年代问题都随之向精确化方向前进一步.

关键词:聊斋志异;编次;创作年代;初稿本

中图分类号:I207.419

文献标识码:A

《聊斋志异》的编次问题自上世纪五十年现半部手稿之后才取得突破,杨仁恺认为这半部手稿是清稿、定稿.此后的相关研究,无不立基于这半部手稿.章培恒《〈聊斋志异〉写作年代考》推断《聊斋志异》各篇按照写作先后排列,但王枝忠、孙玉明、任笃行、薛洪勣等学者先后撰文,证明了这一结论错误.蒲松龄没有严格按照写作时间排列各篇,确为事实,毋庸再赘言.定稿分八卷或八册也成为定论.邹宗良《初稿本〈聊斋志异〉考》、任笃行辑校的八卷本《全校会注集评聊斋志异》(以下简称八卷本)更有助于《聊斋志异》编次问题的最终解决,前者论证了八册(卷)定稿之前存在过十六册初稿本,两本目次相同;后者基本恢复了八册(卷)定稿的编次.遗憾的是,十六册本各册内部没有严格按照写作时间排列,而蒲松龄晚年将十六册本誊录为八册(卷)定稿时,也没有严格按照各册结集的先后依次誊录,导致编次乱上添乱.尽管如此,从八卷本出发,仍然可以基本推知十六册本的起讫,《聊斋志异》的编次问题、创作年代问题都随之可以向精确化方向前进一步.

蒲松龄何时开始写作《聊斋志异》,尚无定论.笔者认为,当始于康熙七年(1668),理由如下:一、卷一《偷桃》记述作者目睹过的一段幻术表演,文中“童时赴郡试”“故至今犹记之”两句表明蒲松龄是在事后多年才写下偷桃故事,这与作者1679年在《聊斋自志》中宣称的“闻则命笔”矛盾,合理的解释只能是:当蒲松龄决定创作《聊斋志异》的时候,先从早年亲身经历里搜寻素材,这最合常理,而且全书唯有《偷桃》交代了出自于对早年经历的追忆,则“闻则命笔”是之后的事.《偷桃》又有“八八儿”一语,八八儿是鸲鹆的俗称,又称玄鸟,而康熙名玄烨;《偷桃》写小儿上天偷桃,暗喻康熙八岁登极;另一个“八”字暗指康熙到本年在位已经八年,康熙1661年即位,至1668年为第八年.《偷桃》所写的幻术,俗称“障眼法”,而蒲松龄又以《偷桃》为障眼法,掩盖了《聊斋志异》开始写作于1668年之实.二、卷二《地震》记载康熙七年(1668)六月蒲松龄亲历济南地震.卷一、卷二记载的年代最早的就是1668年,而且至今也未见有人能证明卷一、卷二有任何作品作于1668年之前.《偷桃》之作略早于《地震》,约在1668年春夏之交.三、蒲松龄对“四”的倍数有偏爱.蒲松龄1679年将创作的小说初次结集,并请高珩作序,正好是四十岁.全书的字数,据任笃行推算,约四十万字.全书初分十六册,后又另誊录为八卷(册).全书记载的年代最晚的是康熙丁亥年(1707),见于八卷本卷八《夏雪》《化男》;蒲松龄的好友张笃庆为《聊斋志异》题辞,落款是戊子,即1708年,可见至本年,《聊斋志异》已经全书告竣,上距1668年正好是四十年.

八卷本卷一记载搜集到素材的年代最晚的是康熙二十一年(1682),见于《祝翁》;卷二记载搜集到素材的年代只有康熙九年(1670),见于《莲香》;卷四记载搜集到素材的年代也有康熙二十一年,见于《狐梦》;又唐梦赉1682年农历8月16日为《聊斋志异》作序,则卷一、卷二的作品应当作于1668年至1682年仲秋之间.八卷本每卷当包含十六册本两册的内容,两册之间的界限,可参考其他版本加以推测,即便青柯亭刻本、乾隆年间黄炎熙抄本(下面简称黄抄本)擅自打乱了编次,它们毕竟以十六册本为底本,价值不可低估.八卷本卷一卷首《考城隍》至《四十千》为第1册,《四十千》的后一篇《成仙》至篇末《猪婆龙》为第2册,理由如下:一、如前所述,蒲松龄偏爱“四”的倍数.二、卷一共有63篇,《四十千》是第32篇,它前后各有31篇;手稿本这一卷后半部分多出一篇《海大鱼》,标有删除符号,即便不删除,也仍然可以在《四十千》和《成仙》之间断开,前后各32篇.这可能是《聊斋志异》再次结集成书、蒲松龄得以有意平衡的缘故.三、《四十千》的前后两篇在青柯亭刻本中都属于卷一,而它属于卷十三;《四十千》之前的在黄抄本中属于卷一,之后的在黄抄本中属于卷七,都有些特殊.至于八卷本卷二,卷首《某公》至《苏仙》为一册,《苏仙》的后一篇《李伯言》至卷末《鸲鹆》为一册,因为现存康熙年间抄本有一残卷,以《李伯言》为首.由于这两卷编次混乱,除《考城隍》至《四十千》可能作于1679年之前的作品较多而定为第1册之外,其他三册可以随意定为第2册、第3册、第4册,现今看到的排序,出于蒲松龄的偶然之举.

八卷本卷四记载了搜集到素材年代的有3篇,即《狐梦》是康熙二十一年腊月十九日,《上仙》是癸亥(1683)三月,在该篇之后相隔十三篇的《绛妃》也是癸亥岁,则该卷创作于1682年至1683年之间.该卷《梁彦》在青柯亭刻本中是唯一属于卷二的一篇;卷首《鸦头》与前后两篇在青柯亭刻本中皆不同卷,《梁彦》与前后两篇在青柯亭刻本中也不同卷;在《梁彦》之前的在黄抄本中都属于卷十,在《梁彦》之后的在黄抄本中都属于卷四;《鸦头》的后一篇是《酒虫》,《梁彦》的后一篇是《龙肉》,在青柯亭刻本中都属于卷十四,位置相对,而且酒虫、龙都不是真实存在的动物,意义相对,所以卷首《鸦头》至《窦氏》为第5册,《窦氏》的后一篇《梁彦》至卷末《阎罗》为第6册.不过,卷四共有69篇,一年之内完成这么多作品,恐非易事,其中应当有一部分作品作于1682年仲秋之前,因为没有修改、润色完毕,而且收入第4册的作品已经足够多,最终没有收入第4册.短制约占三分之二的第5册、第6册当作于1682年春季至1683年秋冬之际,历时约一年半,这样才合理.

八卷本卷五《刘姓》中提及一个名为李翠石的长者,蒲松龄《龙泉桥碑》记载他捐产泻囊助修龙泉桥的事迹,碑记后半云:“壬戌,工既九仞,唐太史为作《记》,未遑寿山,而翠石先朝露.” [1]44可见李翠石卒于1682年(壬戌),而《刘姓》云:“去年,李诣周村.” [2]1313则《刘姓》之作不晚于1683年;后于《刘姓》且相隔五篇的《梅女》,文末附则有康熙甲子纪年,即1684年,而《青娥》是八卷本卷五中属于青柯亭刻本卷七的最后一篇,而且是青柯亭刻本卷七的最后一篇,则该卷卷首《大人》至《青娥》为第7册,作于1683年至1684年之间.本册内的《橘树》有丙戌纪年,有学者以为是1706年,但是文中没有交代朝代、年号,未必是康熙年间的1706年,如八卷本卷四的《刘亮采》也没有交代朝代、年号,只有壬辰纪年,既然刘亮采生活于明代万历年间,史有明文,此壬辰并非康熙年间的1712年,而是万历年间的1592年,所以,《橘树》中的丙戌纪年也可能是1646年或1586年.《橘树》交代女主人公的丈夫姓庄,丙戌年任兴化县令,但(咸丰)《重修兴化县志》所载江苏兴化县历任县令中没有庄姓,康熙丙戌年(1706)前后的在任县令是喻宗楏;福建兴化县早在明朝前期的1448年就遭裁革,其地划入莆田、仙游两县,庄姓县令既不载于《雍正福建通志》的“废兴化县”部分,也不见于(乾隆)《仙游县志》、(民国)《莆田县志稿》.可见《橘树》所记人物、时间、地点都是出于虚构,根本不能否定本册推定的创作年代.《青娥》的后一篇《镜听》至卷末《梦狼》为第12册,说见后.

八卷本卷七有一篇《胭脂》,《胭脂》本于《醒世恒言》中的《陆五汉硬留合色鞋》,文中记载施闰章巧断冤案,马振方认为是人真事假.1683年8月,施闰章去世,蒲松龄后来创作了《胭脂》以纪念他对自己早年的知遇之恩.由于第7册已有1684年纪年,《胭脂》的创作又不能距离施闰章去世的1683年8月太远,所以定《胭脂》作于1684年.《胭脂》中的宿介,其名甚是奇怪:“介”通“芥”,“一介之微”可以写成“一芥之微”;介、芥都指小草,而宿草指人下葬后坟墓上的隔年草.蒲松龄用“宿介”暗示施闰章去世已经隔年,所以也可以推定《胭脂》作于1684年.另外,本卷唯有《胭脂》属于青柯亭刻本卷十四;自《胭脂》以前十余篇在黄抄本中都属于卷九,自《胭脂》的后一篇《阿纤》以后十余篇在黄抄本中都属于卷五,也都从侧面表明《胭脂》的特殊性.该卷没有用年号、干支表示1685年的纪年,而八卷本卷六有1686年的纪年.因此,该卷《胭脂》至卷末《白秋练》为第8册,作于1684年至1685年或1686年之间.卷首《云萝公主》至《胭脂》的前一篇《贾奉雉》为第13册,说见后.

自康熙二十六年(1687)夏起,王士禛曾先后向蒲松龄借阅《聊斋志异》部分手稿,至1689年初冬归还已毕.王士禛阅读时点评了部分作品,包括《蒋太史》《邵士梅》《于去恶》《张贡士》《王司马》和《郭安》,这几篇均在八卷本卷六.《张贡士》中的张贡士指的是张在辛,他康熙二十五年(1686)拔贡;《沅俗》提及李季霖摄篆沅江,据《新城县志》,也是1686年,所以《蒋太史》至卷末《沅俗》为第9册,下一册记载淄川县黄瓜蔓上结西瓜的怪事发生于1687年农历6月,第9册最晚应当止于此时,但该册共有47篇,虽然以短制为主,篇数仍然偏多,其写作年代至晚应当始于1685年底,故而定该册作于1685年底至1687年农历6月之间,同时定第8册作于1684年至1685年底.八卷本卷六卷首《夜明》至《蒋太史》的前一篇《陆押官》为第16册,《夏雪》《化男》也在内,纪年为丁亥年(1707),这是全书记载的最晚的年代,故而该册创作年代止于1708年.将《蒋太史》置于第9册之首,而不是第16册之末,王士禛评点了该篇是根本原因;另外,《蒋太史》与后一篇《邵士梅》都是写官僚记得前世,性质相同,而《陆押官》与前一篇《李生》写的都是幻术、异人,性质也相同,故而不得不在《陆押官》与《蒋太史》之间断开.第9册有一篇《查牙山洞》,文后有一附则,首句是“康熙二十六、七年间” [2]1839,这表明该附则最早作于康熙二十七年(1688).该附则很短,且其后是八卷本卷六的最后两篇《安期岛》《沅俗》,也是短制,作者后来很容易去掉最后两篇,在《查牙山洞》后添上该附则,然后仍将又重抄一遍的《安期岛》《沅俗》排在最后.正文与附则的写作年代不一致,在《聊斋志异》中数见.

八卷本卷三《瓜异》记载的年月是康熙二十六年(1687)农历6月,末篇《秦生》的附则提及丘行素贡士,据《乾隆淄川县志》,他是康熙己巳(1689)岁贡,则该卷作于1687年至1689年或1690年之间,包括了第10册和第11册.两册的界限当在《龙无目》和《狐谐》之间,因为属于青柯亭刻本卷六的均在《龙无目》之前,属于青柯亭刻本卷五的反而都在《龙无目》之后;属于黄抄本卷六的均在《龙无目》之后,属于黄抄本卷三的都在《龙无目》之前,如此,八卷本卷三首篇《刘海石》至《龙无目》为第10册,《狐谐》至卷末《秦生》为第11册.不过,该卷有一篇《水灾》,记康熙二十一年(1682)淄川水灾,文后附则记康熙三十四年(1695)平阳地震,与该卷作于1687年至1689年或1690年之间的推论不合,然而事出有因.淄川二十一年六月的水灾,(乾隆)《淄川县志》也有记载,点明“望日大雨,河水泛溢” [3].(卷三)《水灾》记载的是“十八日大雨沾足,乃种豆” [2]732.十六日大雨已经使河水泛滥,可见雨水过量,《水灾》却说十八日雨才下足,可以种豆.县志又载:“二十一日、二十二日连昼夜大雨,漂没田庐,淹死人畜.” [3](卷三)可知数日之后才能水落,《水灾》却说“水落归家” [2]732为二十二日之事.《水灾》还记载孝子夫妇扶老母出避,留在村里的人都死于水灾,只有孝子的两儿并坐床头,安然无恙,这实在难以取信于人,而县志不载此事.所以《水灾》不是实录,也不是1682年的作品.《水灾》当是《柳秀才》的衍生品.《柳秀才》是《水灾》的前一篇,写的是蝗灾,蒲松龄进而联想起淄川康熙二十一年的水灾,于是借以为背景,虚构了孝子一家在水灾中安然无恙的故事.至于记载康熙三十四年平阳地震,只有短短两行,因为题材、主题与《水灾》相近,作者晚年定稿时将后者作为附则放在前者后面.所以,不能根据附则的纪年来否定八卷本卷三的各篇正文创作于1687年至1689年或1690年之间.

八卷本卷五《镜听》至卷末《梦狼》为第12册,主要取决于《仙人岛》的创作年代.《仙人岛》实际上以张笃庆顺天乡试失利前后事为底本,理由如下:一、《仙人岛》的主人公王勉是灵山人,而张笃庆居住在昆仑山下,尽管并非神话中的昆仑山,但很容易联想到仙山、灵山,因为灵山以“仙山圣母”著称,西部的昆仑山是神话中西王母居住的仙山,更是家喻户晓.二、王勉擅长八股文,曾炫其冠军之作,而张笃庆作为生员曾凭八股文考取山东第一名,贡入国子监.三、王勉乘龙上天,飞向东方大海中的仙人岛,几乎是张笃庆的诗句“终羡神鱼奋天东” [4]11的翻版;王勉从天上跌落下来,犹如张笃庆在京师参加顺天乡试,结果落第而归.四、王勉先后两娶妻室,而张笃庆先后有三任妻子.王勉第二个妻子姓桓,提起“桓”,古人最容易想起历史上著名的“三桓”,即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而张笃庆第二任妻子姓孙.五、《仙人岛》有一段文字如下:“俄至海岸,王心虑其无途.芳云出素练一匹,望南抛去,化为长堤,其阔盈丈.瞬息驰过,堤亦渐收.至一处,潮水所经,四望辽邈.芳云止勿行,下车取篮中草具,偕明珰数辈,布置如法,转眼化为巨第.” [2]1412这段文字本于张笃庆《落第归里寄京师诸故人》中的两句“雨雪空山成独立,海滨茅屋故长贫” [4]11.“海岸”对“海滨”;“四望辽邈”对“空山独立”;“草具”对“茅屋”;“巨第”对“长贫”,意义或相近或相反.张笃庆康熙二十六年秋闱落第,愤而归家,岁暮写此诗寄给京师故人.蒲松龄与张笃庆之间的友情虽然终生不渝,但前者长年在本县毕家坐馆,后者长年在章丘县焦家坐馆,晚年闭门不出,因而很少会面.张笃庆从京师归来,两人未及时相会,蒲松龄作七言律诗《寄怀张历友》寄给他,前四句是:“杨花风起奈愁何!何日高轩更一过?憎命文章真是孽,耽情辞赋亦成魔.” [1]536 历友是张笃庆的字.该诗作于1688年,从首句看是春末;从第三句看,张笃庆从京师归来后两人确实尚未见面,否则不会再安慰他“憎命文章真是孽”.张笃庆曾从湖北短期游幕归来,蒲松龄听闻这个消息之后,特意作了《辛巳冬,闻历友自湖北归,怀以二律》,以示怀念,前一首前四句是:“风雨怀人晚尤剧,可堪长在别离中!十年老友晨星散,百年韶华逆旅同.” [1]572 辛巳为1701年,至本年已经十年没有会面,换言之,1691年前后曾经会面,再考虑到自张笃庆进京至1688年暮春两人不曾会面,则1688年暮春至1691年或稍后至少会面一次,蒲松龄才得以读到张笃庆的近作,其中当然包括《落第归里寄京师诸故人》,蒲松龄从中获得灵感,创作了《仙人岛》.由于第11册止于1689年或1690年,《仙人岛》当作于1689年或1690年,又根据该篇采莲、坠海的情节,推知当作于避热趋凉的夏季,若作于1689年夏,与上一册《秦生》中丘行素出贡时间有冲突,因为岁贡考试多在下半年举行,故定该篇作于1690年夏.由于各册内部不是严格按照创作时间排列,又第13册有辛未岁纪年(1691),则《仙人岛》至《梦狼》作为第12册当作于1690年至1691年之间.《仙人岛》不是第12册之首,不仅因为《青娥》在青柯亭刻本中位置特殊,还在于它与属于第7册的《赤字》相隔六篇,即《鬼津》《梓潼令》《金姑夫》《牛癀》《镜听》和《青娥》,前五篇归属第12册另有原因.《金姑夫》虽然有丙申纪年,但康熙年间的丙申是1716年,其时蒲松龄已经不在人世,所以该纪年无助于解决该篇的创作年代问题.在青柯亭刻本中,《金姑夫》《牛癀》《镜听》属于卷十四,《仙人岛》属于卷八,《鬼津》没有入选;在黄抄本中,《金姑夫》《牛癀》《镜听》属于卷一,《仙人岛》《鬼津》属于卷四;《鬼津》《梓潼令》《金姑夫》都是短制,艺术成就也较低,而且都是写怪梦,这三篇之间不可断开,必须作为整体划入第7册或第12册,而将青柯亭刻本与黄抄本合观,这三篇与之前的《牛癀》《镜听》,与之后的《仙人岛》,具有连续性,所以《镜听》至《梦狼》为第12册.

上文已经提及八卷本卷七卷首《云萝公主》至《胭脂》的前一篇《贾奉雉》为第13册,理由是其中有一篇《何仙》,文中记载“辛未岁,朱文宗案临济南” [2]1906 ,指的是山东提学使朱雯辛未岁(1691)农历二月行岁试.又文中交代乐陵李忭“次岁果列前名” [2]1907,乐陵李忭其人无考,不知是否为虚构人物,故而“次岁果列前名”一语不知真假,难以断定《何仙》作于1692年或其后.该册还有一篇《真生》,实际上影射山东按察使喻成龙企图将《聊斋志异》占为己有之事,理由如下:一、《真生》用真生的“真”,暗示贾子龙的“假”;“假设(‘子’是对对方的敬辞)是龙”与“比喻成为龙(只取‘喻成龙’三字的字面)”,意义相近.二、真生先是避而不见贾子龙,后来成为好友;蒲松龄先是婉拒喻成龙的邀请,后来周旋以礼.三、贾子龙欲窃取真生的点金石;而喻成龙欲收买《聊斋志异》的著作权,其时据邹宗良考证,为康熙三十一年腊月(1693年1月).《真生》情节并不复杂,篇幅适中,只需将实事稍加变幻即可完成,所以定《真生》作于1693年.第13册只有21篇,应当作于1691年至1693年之间.

八卷本卷八有一篇《雹神》,记唐梦赉道经雹神李左车祠一事,袁世硕根据中山大学藏旧抄本《聊斋诗文集》所载《致聊斋》,推断《雹神》作于康熙三十三年(1694),诚是.袁世硕又发现朱缃康熙三十六年(1697)致蒲松龄的一封信札,信中云:“《志异》七册前已赵上,想蒙照入矣.尚有八册,弟未经览者.” [5]221 则最迟至1697年,《聊斋志异》已完成十五册.如此,八卷本包含了第14册、第15册两册的内容.不过,第15册《公孙夏》的附则提及郭琇出任湖广总督,据《山东通志》,事在康熙己卯,即1699年.该附则应当是蒲松龄晚年定稿时增添上去的.两册的界限当在《乩仙》与《苗生》之间,因为康熙年间抄本将卷二《九山王》至《苏仙》置于两者之间,这并非误抄,当是抄者起初所得册次不全,有意合并的结果;也有可能是因为所抄的卷二日久残缺,于是合而为一.另外,在青柯亭刻本中,《苗生》是卷三的最后一篇;在黄抄本中,《苗生》是十一卷的最后一篇,也都是依据.所以,卷八卷首《王者》至《乩仙》为第14册,《苗生》至卷末《一员官》为第15册(内含《雹神》),作于1693年至1697年之间;而最后一册第16册作于1697年至1708年之间.

综上所述,基本等同于蒲松龄《聊斋志异》定稿的八卷本卷一、卷二包含十六册本的第1册、第2册、第3册、第4册,作于1668年至1682仲秋之间;八卷本卷三包含十六册本的第10册、第11册,作于1687年至1690年夏之间;八卷本卷四包含十六册本的第5册、第6册,作于1682年春季至1683年秋冬之际;八卷本卷五包含十六册本的第7册、第12册,分别作于1683年至1684年之间、1690年至1691年之间.八卷本卷六包含十六册本的第16册、第9册,分别作于1697年至1708年之间、1685年底至1687年农历6月之间;八卷本卷七包含十六册本的第13册、第8册,分别作于1691年至1693年之间、1684年至1685年底;八卷本卷八包含十六册本的第14册、第15册,作于1693年至1697年之间.

参考文献:

[1]蒲松龄.蒲松龄集[M].张友鹤,整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2]蒲松龄.全校会注集评聊斋志异[M].任笃行,辑校.济南:齐鲁书社,2000.

[3]张鸣铎.乾隆淄川县志[G].影印民国九年石印本.

[4]赵碧霄.张笃庆与其歌行诗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0.

[5]袁世硕.蒲松龄与朱缃[C]?蛐?蛐蒲松龄研究集刊(第三辑).济南:齐鲁书社,1982.

(责任编辑:朱 峰)

聊斋志异论文参考资料:

结论:上文是大学硕士与聊斋志异本科聊斋志异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优秀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关于免费教你怎么写编次和《聊斋志异》和管窥方面论文范文。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