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文化保护类本科论文范文 和达州非遗法门武术文化保护和传承有关本科论文范文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文化保护范文 类别:发表论文 2024-03-10

《达州非遗法门武术文化保护和传承》

该文是关于文化保护类参考文献格式范文跟非遗和武术和传承研究有关电大毕业论文范文。

摘 要:法门武术”是流传在秦巴地区尤其是在川东北达州一带,系汉族独有的传统武术文化,具有巴人地域风格的古老武术流派,具有“源流有序、拳理明晰,风格独特、自成体系”的特点.文章通过文献资料法、田野调查法等方法,研究得出:法门武术的传承脉络较为清晰,由明末清初道士齐真人首创,流传至今,已有300余年历史,现以姚德海、郑锡渊两位主要传承人进行传承;该拳术具有技击、健身、养生、文化等价值功能;现有通过政府申遗、校园教习、结合旅游、全民普及等方法进行有效的保护和传承.

关键词:达州非遗法门武术传承

中图分类号:G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1839(2018)10—0023—03

1法门武术的历史渊源

相传,法门武术由明末清初道士齐真人首创,流传至今,已有300余年历史,清朝雍正年间,皇室为了维护大清统治,挑选武艺高强的“血滴子”(暗探刽子手),诛戮宫廷内有反清复明思想的人,其中,一名侠士涂云龙,独自来到峨眉隐避,与峨眉僧道,一道研习修炼法门武术,并收徒秘门武术.后经陆广、张正武、王华山等几代传人不断完善,流传达州地区有法门气功十八段、法门拳、剑、、棍、刀、法门太极拳等套路技法体系.

光绪某年,峨眉山道士李天尚悟道法门真传.云游至达县石桥(现达州市达川区石桥镇)文昌宫,收徒传艺,将法门武术传授给当地世代行医、从小懂医尚武的郑宗周(1897-1968).七岁入私塾,十六岁随父郑子金学医,并在(梁子街)开设“春复生”中药房行医看病,他同情贫苦人民,对贫民求医求药无钱者不收费,医术精湛,药到病除深得群众信赖.郑宗周先生一边行医,一边修炼法门武术,先后在石桥文昌宫教徒传艺,在观音岩私塾学校传授法门武术,郑宗周(第七代传人)在收的弟子中,他的长子郑德君(1920-1990),幼年聪慧好学,熟读儒家经典著作四书五经,不懈苦练法门武功,7岁就练就了武林绝学二指禅功,继而随父学习中医,精通《伤寒论》《金匮要略》等,一生守德精医,身怀绝技、成为一方武医名师.他处事底调,武德人品堪称楷模,赢得了武林同仁的敬仰和尊重,推崇为法门武术一代宗师.另一位弟子吴崇值,幼年体弱多病,因故辍学,拜郑宗周为师练习法门武术,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几十年潜心修炼,练就“一指功夫推豆腐”的绝技,师兄弟俩牌位法门武术第八代传人.

在解放时期,1933年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在徐向前总指挥的率领下,发动了著名的“宣(汉)达(县)战役”,直逼盘踞在达城的川陕边防军督办署刘存厚部的老巢.红九军十一师由政委叶成焕、师长陈再道率领,从巴中、平昌挥师南下屯兵于石桥镇,并解放了邻近九乡八场的劳苦大众,迅速建立起各级苏维埃政权.由于解放战线很长,条件很艰巨,部队缺粮缺医缺药,驻扎在石桥的部分红军伤病员较多,部队首长委托地方政府邀请到了远近闻名的武医双馨继世传人郑宗周,给红军伤病员治病疗伤,郑宗周带头给部队筹集粮食,他一边应用独特的中医治病,一边教红军战士练习法门武术,徒手对抗练习法门武术中的技击法、摔法、摔打结合的绝技训练,另外,对体弱者亲自传授气功祛病增强体质,通过郑宗周精心治疗,一些伤病员很快治愈.颇受红军将士称赞.部队驻扎近三月,将奉命执行任务,临走时他将自己一位武功高强的弟子送到首长手里,嘱咐保护好首长,在战场上英勇杀敌,解救更多劳苦人民,并将自己治疗刀伤,所炼丹药送给部队急救伤病员,这件感人事迹至今在当地流传.

郑德君长子郑锡渊受家庭习武熏陶,自幼随其祖父和父亲研习法门武术,数十年从不间断,功夫精湛,德艺双馨.郑德君的关门弟子姚德海,自幼酷爱武术,一心修炼法门武术,擅长:法门气功十八段、法门拳、刀、剑、棍等,明拳理功法,身怀法门绝技,深悟法门技击精髓,精通武医,博采众家之长,融会贯通,海纳百川,堪称名门高徒.

目前,姚德海、郑锡渊师兄弟俩排位法门武术第九代传人,为继承师父遗训,致力于正脉承门武术为己任,以武会友,授拳传艺,学者甚广,于2003年创建巴山精武馆、奥运健身俱乐部.2011年6月姚德海、郑锡渊登上电视台七频道《乡土》栏目展示法门武术绝技;2012年2月应邀参加“感恩杯”第十届香港国际武术节大赛,分别荣获法门武术功法展示及法门拳“两金一银”.2013年8月四川省武术协会正式批准成立“四川省武术协会法门武术研究会”.2016年9月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门武术会馆”开馆.组队参加四川省第六、七、八届传统武术名人明星争霸赛荣获“法门拳、法门气功功力表演、法门棍、法门太极拳”等项目“15金19银21铜”.为推进法门武术,带动全民健身,有利于开展武术“六进”:进家庭、社区、军营、企事业单位、学校,让法门武术发扬光大,造福人类健康.

2法门武术的价值及功能

2.1法门武术的技击功能

法门武术的实战功能和技击,通过历代传人在单练、对打、辅助器械功力训练有站桩:立体桩、马步桩;(石锁、打龙柱、插铁砂、抓沙袋等)、竞技对抗等练习,长期实战总结出来的具有独特的技击之法,以打击人体上、中、下三盘要害部位,致伤致命的“穴位”,秘不外传的法门技击之道,点穴与解学术,抓筋点穴技法,与敌人搏击十四打法:“头、肩、肘、手、胯、膝、脚、臀”,攻击以四肢攻击为主.应用贴身靠打,摔拿踢打,虚实灵变,克敌制胜,出击时攻中有防的技击精髓:“两手不离心,两肘不离肋”,柔刚中合.法门技击歌诀:“上打头目下踢裆,手脚并用重攻防;顺势千斤拨四两,准稳狠打快速上”.法门技击六打:“一打眼、二打胆、三打气力、四打闪、五打巧、六打手脚并相连”.

2.2法门武术的健身功能

法门武术具有增强身体素质的作用,通过对法门武术项目爱好以及自身体质状况选择练习,有利于增强习练者的身心健康,当代社会随着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生活压力比较大,人们亚健康状况不断地出现,强调“调心练意”,“练意调神”一切肢体运动要与“心”“意”紧密结合,以调整身心,全面改善生理、心理机理,减缓心理压力.

法门武术运动具有很强的健身功效,对人体肌肉、骨骼、关节都有好处,一招一式,一拳一脚的练习都将牵动对肌肉和韧带,长期以往锻炼使其弹性增加,全面提高或维护练习者的柔韧、反应、灵敏、协调、力量、速度的身体素质,调节身体内环境的平衡,调养气血,改善内在机能.

法门武术内外兼修,性命双修的独特功效,是它具备了壮内强外的健身效果.对调节中枢神经、运动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等疾病的预防治疗和康复身心都有着良好的作用,能起到延年益寿和自我防身自卫的作用,是一种较好的健身养生传统体育项目.青少年儿童及中老年人可以选择拳功结合,劲力柔化的法门拳;也可以选择动静结合,舒缓自然,以练气为主,以意导气,以气导功,达到修心养性,祛病健身,延年益寿的法门十八段气功进行锻炼.

2.3法门武术的文化价值

法门武术具有浓郁的巴人文化特色,融合了道教哲学、祖国传统中医学、气功、伦理道德等传统文化思想观念,贯穿于法门武术运动当中,其拳法拳理、技法技理、功理、健身养生都带有民间汉族传统文化和传统武术健身养生特色.法门武术重视“天人合一”“内外合一”.将阴阳虚实和人体盛衰之机理与法门武术功法相融汇,这些都能充分表现出阴阳哲学的思想.

法门武术与祖国传统医学理论、养生以及骨伤治疗也具有相连的关系.“拳起于易,理成于医”,极大地丰富了法门武术武医理论体系,应用法门武术的功力的基础,独创“法门功夫点穴推拿”手法,本门正骨疗伤秘方,采用地道中草药武医研制“外用洗手丹”“法门武功药酒”,丸、散、膏等,对跌打正骨伤科具有独特的医疗效果.

“精、气、神”为人体“三宝”的观点,认为三者一体,互相依存.法门武术则将传统医学的这些理论完整地吸收到自己的理论体系之中,逐渐形成了形神合一、内外兼修、动静结合,内养精气神、外练筋骨皮的养身思想和健身之道.

法门武术不仅是锻炼身体,调节身心平衡,也是修炼,‘修’者修德,乃是成就人格,‘炼’者练功,练就‘义勇兼备’的刚强身躯.对于习练法门武术的人来说,‘仁、礼、义、信、勇’都是很重要的不可或缺的,是本门武德的主要文化内涵.

3法门武术的保护和传承现状

3.1政府协助申遗,建档保护传承

2012年达县非遗股,对法门武术设立专门的资料档案、影像组,并对法门武术史料、拳谱、图片和文字编辑,进行了较完整的收集整理.2013年达县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做好全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通知”,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原则,采取了积极有效的保护措施,制定了相应的保护计划.2014年达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四批达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法门武术”经过市政府第54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列为达州市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进一步加强了法门武术的保护、传承和发展工作.

3.2融入全民健身,共同推动发展

达州市体育局印发《法门武术》书全民健身成为国家战略,为贯彻国务院颁发《全民健身计划纲要》,达州市体育局把法门武术作为“本土文化”,为弘扬优秀传统体育文化,推进民族体育文化发展,让法门武术服务于大众,服务于社会,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市体育局将法门武术整理后,印发《法门武术》书,并在全市普及推广,从而更好地推动法门武术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

3.3进入校园传承,培养新生力量

“阳光体育运动”法门武术进校园活动阳光体育运动让学生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进阳光,激发学生爱好武术运动,增强学生武术锻炼的兴趣.法门武术作为达州传统体育优秀文化,具有独特的传承价值意义.2015年达州市达川区教育科技知识产权局、达州市达川区文化体育广播影视新闻出版版权局联合发文《关于开展“法门武术健身操”进校园试点工作的通知》(达川教函【2015】222号)文件精神,在石桥、银铁、五四、香隆、永进、道让、洛车等十所中、小学校,选择法门武术作为阳光体育运动(大课间)开展法门武术健身锻炼,法门武术传承人第九代传承人姚德海郑锡渊等亲自定期到学校给学生上课,丰富学生的知识,促进传统武术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在整个学校出现了一股“武术热”“功夫热”,从而推动了法门武术运动健身的开展.为助力非物质文化-法门武术创新性传承,扎实推进“法门武术进校园”的工作,促进武术教育教学工作和阳光体育(大间操)深入开展.法门武术走进校园受到广大中、小学师生们的喜爱,既可以锻炼身体,也可磨炼师生的意志,更重要的是传承达州本土传统武术文化,每半学期组织开展了法门武术校与校、班与班的比赛活动,确保了法门武术进校园试点工作有声有色地推广.

3.4结合旅游发展,促进双方共赢

法门武术文化与旅游业的结合发展,石桥古镇是法门武术源地,有悠久的历史文化,有醇厚的民俗风情,有石牌坊群及红军标语(国家重点文物保护),更有享誉海内外的“中国红色第一街”列宁街,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品牌,法门武术文化与古镇旅游结合开发,开展法门武术文化博览和表演观摩,加上练法门武术已在当地成为一种时尚运动,强身健体、修身养性,更多的吸引国内外游客,充分利用了传统武术文化与旅游产业资源整合,同时可以带来双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使其相互补充,相得益彰,进一步提升法门武术与古镇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成为法门武术与旅游结合的一张闪亮的名片,在弘扬法门武术,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服务古镇旅游发展,让游客走进古镇,感受法门武术文化、红色文化和本土古镇风情人文的独特魅力.

4结语

法门武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产生于峨眉道家,它集佛家之长、道家之精华,在秦巴地区尤其是川东北达州一带广为流传,系汉族独有的传统武术文化,流传悠久,源流有序,具有独特的巴人地域风格武术体系,自成一家,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法门武术注重内外兼修,其动作简单,舒缓自然,刚柔相济,易学易练,男女老少皆宜.通过历代传人不断研习完善,形成了完整的套路、功法、器械等,具有健体、养生及攻防竞技功能,是一项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的传统健身体育项目,对大众健身具有推广价值.新时代,“一带一路”建设,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古老的法门武术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使之成为现代社会需求,有生命力的法门武术文化,将在世界大舞台大放异彩.

参考文献:

[1]卫志强,秦伟.中华武术与旅游业发展的研究[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3(1).

[2]刘劲松,陈盼.中国武术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武汉体育学院,2005(1).

[3]杨啸原.刍议峨眉武术文化的现代流变与特征[J].武术文化研究,2010(7):13.

文化保护论文参考资料:

现代企业文化期刊

企业文化期刊

中国文化论文

生态环境保护论文3000

企业文化杂志社

企业文化的论文

上文评论:此文是一篇关于对不知道怎么写非遗和武术和传承研究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文化保护本科毕业论文文化保护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的作为参考文献资料。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