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文化遗产方面有关专升本毕业论文范文 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学术论文怎么写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文化遗产范文 类别:职称论文 2024-02-27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该文是文化遗产方面有关硕士毕业论文范文跟中华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传统文化方面论文范本。

文/ 颜春永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 文化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 文学艺术、 行为规范、 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是人类创造的所有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它既是人类社会在过去时间内发展进化成果,也是孕育人类辉煌未来的基础.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精神文明的创作活动,是生命记忆和文化基因.非物质文化是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方式, 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相关的实物和场所. 保护、 传承、 发展和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应代代相传.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及保护

海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全面保护、传承比较晚,在最近几年海南多举措宣传、挖掘、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取得了可喜成效, 大力推进传承人开展保护传承工作和传统文化“活态” 发展,有力传承和弘扬了海南优秀传统文化.

完善制度政策. 2005年以来,启动了海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海南省先后制定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全面保护和传承相关规范性文件, 有效地依法依规依策开展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 保护和传承工作.

非物质文化遗产评审和抡救. 海南省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 、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 等法律法规规定,按照法定程序,全省开展评审认定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和传承人. 到目前为止,海南省共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28项,其中传统音乐8项、传统舞蹈2项、 传统戏剧4项、 传统美术2项、 传统技艺7项、 民俗4项、 其它1项 ;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54项,其中民间文学5项、 传统音乐6项、 传统舞蹈10项、 传统体育、 游艺与杂技1项、传统美术4项、传统技艺21项、传统医药2项、民俗9项 ;市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166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14人,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97人. 海南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分布于中、 西、 南部. 全省完成6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的抡救性记录,口述速记45.3万字,拍摄视频216.9小时,图片1.49万张,录制音频95.6小时 ;摄制10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数字资料片 ; 征集黎族五大方言男女服饰、 省级以上传承人作品及龙被等珍稀黎锦实物500多件(套).

非物质文化遗产示范性阵地.2015年以来,全省启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阵地的创建命名和推广工作, 到目前为止,全省共创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2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性基地6个 ; 传统技艺类、传统表演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村11个,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传习馆5个,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传承教学基地17个.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和培训.全省认真落实2015年和教育部启动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和2017年3月国务院发布的 《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 ,富有成效地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培训和图片展览等文化活动,让广大群众进一步了解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情况. 两年来,海南热带海洋学院作为我省唯一参与全国培训计划的高等院校,组织来自9个少数民族市县347名学员参加37期的全国性非遗传承人群的培训 ; 启动全省9个少数民族市县52所中小学校开设黎族织锦课程; 出版了 《南海更路薄》 、 《海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览》 、 《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来自田野的研究报告》 等非遗研究成果.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征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地域性特点.海南省是中国国土面积 (含海域) 第一大省, 地势四周低平, 中间高耸, 地形以五指山、鹦歌岭为隆起核心,向逐级下降. 山地、 丘陵、 台地、 平原构成环形层状地貌, 梯级结构明显.海南的少数民族人要居住生活在三亚、 陵水、 乐东、 琼中、 保亭、 昌江、白沙等市县的多山丘陵地区. 海南人民自古以来在不同区域的自然环境和劳动、 生活创造而形成的民族群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区域性特点. 儋州调声主要流传于儋州市区,于2006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琼剧是以海南方言和海南传统剧调表演的一种戏剧, 是海南省唯一的地方大戏剧, 是海南传统文化荟莘,主要流传于海南,远播于广东、 广西及东南亚各国, 于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多元性特点.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最生动和最多姿多彩的世界文化多样性表现的形式之一,同时也是人类生活珍贵的表达. 海南八音器乐是海南艺人使用八大类乐器演奏的音乐,是我国悠久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汉唐以来传统音乐的沉淀,延续着中原、岭南音乐的血脉,融汇了海南音乐文化的诸多元素. 海南八音有二胡、 椰胡、 月琴、 扬琴、 三弦、 笛、唢呐、喉管、锣、鼓、钹等乐器,按演奏形式分为大吹打、锣鼓清音、清音和戏鼓等四大类传统乐器. 主要流传于海南,传播于东南亚各国,海外侨胞维糸乡愁的纽带,于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黎族竹木器乐是海南黎族人民使用竹、 木等材料制作的乐器来演奏的音乐,国内堪称一绝,国际罕见, 是原生态的黎族传统器乐. 主要流传于海南黎族聚居地区, 于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黎族树皮制作技艺是海南黎族人民将见血封喉树和厚皮树等树皮经过特殊处理加工成无纺布的古老技艺,宋乐史撰 《太平寰宇记》 卷169 《琼州》 记载 : “有夷人无城郭,殊异居,非译语难辨其言,不知礼法,须以威服,号曰生黎,巢居洞深,绩木皮为衣,以木棉为毯. ” 清代张庆长撰 《黎岐纪闻》 记载 : “生黎隆冬时取树皮,捶软,用以蔽体,夜间即以代被,其树名加布衣,黎产也. ” 清代 《琼州海黎图.纺纱图》 说明 : “蚕桑织绩之法为黎所弗谙,其地惟产木棉一种,春花夏实. 黎族树皮布制作技艺主要流传于海南中南部黎族聚居的地方,于2006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民族性特点. 黎族 “三月三” 节是海南黎族人民悼念祖先、表达爱情、集会欢庆的盛大传统节日, 清代张庆长 《黎岐纪闻》 记载 : “男女未婚者,每于春夏之交齐集旷野间,男弹嘴琴,女弄鼻箫,齐唱黎歌,有情投意合者,男女各渐凑一处,即订偶配. 黎族 “三月三” 节主要流传于海南岛中西南部黎族聚居的地方,于2006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是黎族妇女利用棉、 麻等天然纤维制作衣物和其它生活用品所使用的传统手工技艺. 它以“絣染” 、 “麻纺织” 和单面织、 双面织等腰机提花织锦最具特色,黎锦上面的各类图案是氏族标识符号,也是区别黎哈、 杞、 美孚、 润赛五大方言的重要标志. 具有3000年左右历史的黎族纺染织绣技艺是海南黎族人民制作衣被用品时所使用的一种古老而精妙的纺、 染、 织、 绣技艺,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为古老的棉纺染织绣技艺之一,主要流传海南岛中西南部黎族聚居的地方,于2006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 “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海南苗族民歌是海南苗族独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祭祀、 劳动、 爱情、 交友、 集会等活动中广泛运用. 清代道光 《琼州府志》 记载 : “盖前明剿平罗活、 抱由二峒建东安营,调广西苗兵防守,后营讯废,子孙散处山谷,仍以苗名. ” 清代张隽编《琼州志》 记载 : “又有一种曰 ‘苗’ ,几数百家,常徒移于东西黎境. ” 自明代苗族移居海南以来,苗族人民创造了苗族独特的苗族优秀传统文化,成为中国民歌百花园的一朵奇葩. 主要流传于海南五指山苗族聚居地方,于2012年入选第四批海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传承性特点. 传承性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被人类以集体、 群体或个体的方式一代接一代的享用、 继承或发展的特性.自古以来,海南潭门渔民世世代代以口头相传 《更路传》 、 手抄或口述记录 《更路薄》 , 迄今发现且使用的 《更路薄》 有10多种,于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和保护势在必行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保护、 传承、 创新和发展海南非物质文化遗产,让海南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新时代人民日常生活,提升海南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在动力和国际化水平,促使海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时俱进得到世代保护、 传承、 创新和发展.

要强化对非遗工作的领导. 海南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增强 “四种” 意识, 加强组织领导, 建立和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工作机构、 机制和各项管理制度,进一步明确工作职责, 制定且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传承、 创新和发展规划与计划. 配齐配强和培养政治强、 纪律明、 业务精、 敬业勤的专业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管理队伍,有效确保海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传承、 创新和发展工作有序地开展.

二是要强化非遗的培训和传播.要充分利用海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示范基地、 传习馆和学校等文化阵地,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创新和发展课程, 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力度.要充分利用海南的优势,拓宽海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外交流、 传播渠道, 进一步加强 “旅游+文化” 基础设施和软环境建设, 要通过海南非物质文化的展览、展演、技艺比赛和科技 “活态” 展现等文化活动及文化创意、产品开发合作等,深入全省各市县文化阵地、旅游景区、交通大厅和院校进入巡回宣传, 进一步营造全社会重视和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氛围, 促使广大人民群众对海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及价值的认识得到不断深化 ; 要认真挖掘海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代元素,创造性地转化、保护、传承、创新和发展海南非物质文化.

三是要强化非遗保护传承工作.保护和传承海南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维护人类文化多样性,实现人类文明连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保护和传承海南非物质文化是全体海南人民责无旁贷的责任和义务.当前,海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 要坚持 “保护为主、 抢救第一、 合理利用、 传承发展” 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要求、 基本标准和基本任务,积极搭建保护和传承海南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平台,主动寻求经济与文化并进的集合点,有效改善海南非物质文化遗产濒危状况,创造性保护海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合理利用.

海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管理者要以人为本、历史担当、社会责任的价值理念.要坚持 “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明确职责、形成合力” 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工作原则和管理要求, 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加强海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全方位管理的体糸建设.标准化创建和管理海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 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和科研教育基地,可持续、 活态化培养和教育一代又一代海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传承、 创新和发展的人才, 让更多的人民群众对海南优秀传统文化有更多的了解、 认同和热爱.

(作者单位系海南省群众艺术馆)

文化遗产论文参考资料:

非物质文化遗产论文

现代企业文化期刊

企业文化期刊

中国文化论文

企业文化杂志社

企业文化的论文

该文点评:本文是一篇适合不知如何写中华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传统文化方面的文化遗产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文化遗产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