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陈开枝类硕士学位毕业论文范文 与陈开枝:那11天,再造了我相关专科毕业论文范文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陈开枝范文 类别:发表论文 2024-04-22

《陈开枝:那11天,再造了我》

本文是陈开枝类硕士学位毕业论文范文跟陈开枝和邓小平和再造方面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扶贫路上永不言退的陈开枝,在和相处的11天里,究竟有着怎样的故事——

78 岁,本该颐养天年的年纪,但有个副省级干部,至今奔走在扶贫一线.今年9 月中旬,笔者在广东省老区建设促进会,见到了这位身材高大、皮肤黝黑的老人:他背有些驼,彼时,他正扶着扶手,沿着楼梯,缓慢拾级而上.

在他办公室,那天上午,笔者和他聊了1个多小时,之后,他直奔机场,赶赴河北参加一个扶贫论坛.

老人叫陈开枝,13 年前,他从广州市政协主席任上退下,但并没有从扶贫战场退下,凭着满腔热情,继续着他的扶贫事业.

以广西百色为例,过去22 年,他赴百色扶贫的次数超过100 次!而过去60 年,他回广东云浮老家探亲的次数,还不到50次.

百色成了陈开枝的第二故乡.在百色,当地人称他为“广州亲人”.“广州亲人”的叫法,自1996 年广州对口帮扶百色就叫开了.当时,陈开枝负责具体的对口帮扶工作.那时,他是广州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

此后,他的岗位不断变动,但关注百色、关注中国扶贫事业的热情没变.

人们很难理解他何以有如此巨大的热情——持续20 多年投入到扶贫一线的工作中去?

但陈开枝很清楚:这一切,源于26 年前南巡到广东时,他有幸和相处了11天.

“那11 天,他给了我一把人生的钥匙,”陈开枝说,“这几乎是最大限度再造了我自己.”

随后,在和他的对话中,我们可以读懂扶贫路上永不言退的陈开枝,在他和相处的11 天里,究竟有着怎样的故事——

不老的扶贫热忱

问:您一直关心百色的发展,前段时间,您又一次去了百色.22 年前,您刚去百色时,百色的发展情况怎样?

陈开枝:上月( 8月)是我第104次去了百色,很快就105次了.百色变化很大.记得1996年广州对口帮扶百色时,百色12个县中,10个是国家级贫困县,2个是省级贫困县.

当时百色的贫困程度触目惊心.全百色地区(后改为百色市)3.6 万平方公里,其中山地占95.4%,大部分村民居住在高寒石山区,是全国18 个连片贫困地区之一,各个县都没有柏油路.百色357 万人中,近百万人存在出行难,85.8 万人存在饮水难,63 万人不能解决温饱问题……

时任百色地委书记刘咸岳介绍情况时说,要了解百色的贫困状况,不用记那么多数字,只需记“三不上”和“八面来风”即可.

所谓“三不上”,就是:不上桌,因为没什么东西吃;不上床,因为没床睡觉;不上学,因为没钱读书.

“八面来风”是指居住多是干栏房,到处进风漏雨:一层是“畜牧局”,养牛、羊等牲畜;二层是“人事局”,住人;三更是“粮食局”,是个阁楼,放玉米棒子.

问:实地走访百色后,给您留下哪些深刻印象?

陈开枝:记得1998 年正月初五,我到田东县作登乡梅林村家访.当我走进班成连的茅草房时看到,他的两个孩子正发高烧.揭开锅,锅内光光的,玉米糊也没有.班成连和我讲,“没粮过年,孩子也烧了好几天.”我非常心痛,顿时泪流满面.

你想想:百色是领导百色起义的地方.百色老百姓为中国的革命事业做出巨大牺牲.中越关系恶化时,那里又是对越南作战的战场之一,但新中国成立近50 年,那里的老百姓还是那么贫困.我心里难受,立即掏出身上所有钱,加上随行同志的钱一起,给他凑2700元,让他拿去给孩子看病,给家里添粮.

问:今年,距广州对口帮扶百色22 年.您常年奔走在百色扶贫一线.您认为,当初对口扶贫和当下精准扶贫,有什么区别?面临的情况,有哪些差异?

陈开枝:二十多年前,百色贫困发生率80%左右,属普遍贫困.现在,百色贫困率12%左右.深度贫困的家庭,属个别和特殊的情况.

如今,加大扶贫力度,群众又有了一定的发展基础,所以现在干部的扶贫要比过去好做多了,至少还有路走,过去连走路都不方便.

扶贫涉及执政根基

问:从1994 年国家提出“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到2000 年西部大开发,再到当下的精准扶贫,党、国务院历来重视扶贫工作,您既是省部级领导干部,又长年在一线扶贫,如何理解党、国务院对扶贫工作一以贯之的重视?背后有何深意?

陈开枝:扶贫工作是经济问题,更是政治问题,涉及社会主义本质的贯彻和落实.

南巡时提到: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如何达到共同富裕?我国幅员辽阔,国情复杂,各地发展情况千差万别,要同步实现共同富裕是不可能的.所以,改革初期就是让有条件的地方、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这是个大局,全国都要服从这个大局.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先富帮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这也是一个大局,全国也要服从这个大局.党、国务院一直重视扶贫工作,特别是当下的精准扶贫,力度更大,措施更强.因为解决贫困问题,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推进扶贫工作也是践行倡导“共同富裕”的理念,这不仅关系到人民福祉和全国小康实现,还事关我党的执政根基.

问:您扶贫的热情,除认识到扶贫工作的政治意义外,很大程度上,也是和对您的影响有关?

陈开枝:没错.1992 年1 月南巡时,我有幸和他相处11 天,这11 天几乎最大限度再造了我自己.我常和别人说,给了我一把“钥匙”,拿着这把“钥匙”,我以“不讲大话,实干、苦干和拼命干”要求自己,尽最大努力为老百姓排忧解难,即便退休了,也要发挥余热.

“感染和激励了我”

问:1992 年南巡时,您是如何与他对接上的?

陈开枝:当时,我是广东省委副秘书长.1992年元旦,我在佛山南海调研时,突然接到时任省委书记谢非的电话,他说:“发来一份绝密电报,我们盼望已久的老人家要来了,请你赶快回来研究一下总体接待和安全警卫工作.”

我深知谢非口中的这位老人家是谁,当即结束调研返回省委.当时,南海的领导问,“有什么急事啊?都到饭点了,吃饭再走吧?”

我怕他们误会,所以就告诉他们:“真的有十分要紧的事,但我现在还不能告诉你们,也许不久后就能告诉你们了,也许很长时间都不能告诉你们,但我现在必须走了.对不起!”后来大家都知道了,这位老人家就是当时已88岁高龄的.

问:以“休息”的名义南巡?接待方案如何敲定?

陈开枝:当时讨论时,省里有同志认为,老人家主要来休息,主张按休息的思路来安排接待,因为“电报上都写明了是来休息的,也没有派人来,也没有记者来,就他一家人,怎么可能是战略部署?”但我坚持认为:绝不是“休息”那么简单,而是和改革开放有关,很可能还是对改革开放进行重大的战略部署.

1992 年1 月3 日,来了3 个人组成的先遣组,主要强调“小平同志是来休息的,你们既要让他看到广东改革开放的新成就,又不能让他过于劳累”.

他们提供的方案是:老人家看完深圳和珠海就走.我们争取的方案是:除看看深圳和珠海,还要到佛山、广州走走.先遣组后来同意我们的方案,但要确保老人家有充足的休息时间.

接待细节上,我们按照老人家平时的生活习惯进行,比如老人家喜欢睡硬床板,我们给他安排硬床板,比如他吐痰用的痰盂怎么摆等细节,我们都反复斟酌,力求做到最好,让老人家在广东生活工作都方便.

问:我们注意到,老人家在广东谈了很多,车上谈、船上谈、工厂里谈,其中,您印象最深刻的是哪些内容?

陈开枝:聆听他谈话的那11 天,我非常震撼和兴奋,印象最深刻是他说到“要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关键要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他还说“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只有坚持这条路线,人民才会相信你,拥护你.谁要改变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老百姓不会答应,谁就会被打倒!”说这些话时,他表情严肃,目光坚定,说到激动处,他举起手指,用手势来强调语句.

问:这次讲话对中国改革和发展,有哪些重要影响?

陈开枝:1992 年以前,中国的改革基本上是停步的,一直攻不破,主要原因在于“左的思想”再次抬头.

1992年南巡讲话后,讲话精要被随后召开的十四大吸纳了.可以说,直到十四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提法,才拿到了“出生证”.过去,“姓资姓社”争论不休,甚至以“计划还是市场多一点”作为判断社会制度的标准,改革举步维艰.

问:正是身上的这种责任和担当,影响到您后来的工作,特别是扶贫工作?

陈开枝:说过这样一句话,“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深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他不仅这么说,而且这么做,他这种对人民的情感、对民族的担当,以及在改革遇到艰难险阻时,他身上所表现出的坚毅品格和政治智慧,深深影响了我,也一直激励着我前行.

陈开枝论文参考资料:

此文点评:上文是适合陈开枝和邓小平和再造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关于陈开枝本科毕业论文,相关陈开枝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