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虐童相关毕业论文的格式范文 和虐童疑云相关毕业论文的格式范文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虐童范文 类别:发表论文 2024-03-11

《虐童疑云》

本文是虐童相关毕业论文的格式范文跟虐童疑云相关论文写作资料范文。

一、谦谦君子突“变脸”

《醉茶志怪》是晚清学者李庆辰撰写的一部志怪笔记.李庆辰是天津人,字筱筠,别号醉茶子,虽然很有才华,但一生科举不中,加之家道中落,一直过着十分清苦的生活.《醉茶志怪》大约成书于光绪十八年,其中内容多记述发生在天津附近的奇闻轶事,对后人了解当时的风土民情颇具价值.

在书中,李庆辰记述了一起可怕的虐童案件.

有位来自山东的生员,姓陶,在天津葛沽镇上开了个私塾,专收想读书启蒙的幼童.此人一向以谦谦君子示人,对孩子们也和蔼可亲,葛沽镇上很多父母都把孩子送到他的学堂里读书.一段时间以后,有人说看到他买了一把锋利的尖刀,还每天磨刀,甚至有学生告诉家长“老师把一把刀藏在竹席下面,不时擦拭”,不过,听了这些话后也没有人往旁的地方想,只觉得他磨刀霍霍可能是用来切菜削果皮.

这一天,事先没有任何征兆,陶老师在学生们都来到课堂上坐定之后,突然把房门反锁,从竹席下面噌地拔出刀来,神情狰狞地说:“我平时悉心教导你们,可是你们却越来越不听话,干脆把你们都杀了吧!”

一群小孩子,见平日里循循善诱的先生突然变了脸,眼珠子外凸,嘴角吐白沫,一副发疯了的样子,都吓得目瞪口呆,动弹不得!陶老师一把拽起课堂上年龄最大的一个学童,提着刀就要动手,幸亏那学童足智多谋,扑通一声跪倒在地说:“老师要杀学生,学生不敢违命,只是家中尚有父母没有辞别,这么死了,终觉抱憾九泉.请先生准我回家辞别双亲,然后再回到塾中,一听先生所为.”陶老师瞪着眼想了半晌,说:“念在你还懂得孝道的份儿上,姑且放你回去跟父母告别,然后再回来受死!”说完拔下门闩,放这学童出去,然后重新关门上锁,还搬了块大石头把门顶上.

这学童赶紧跑回家把这事告诉了父亲,没想到反而挨了老爸一顿训斥:“好端端的,先生怎么会杀人?八成是你为旷课逃学找的借口,赶紧给我回学堂上课去,不然小心我拿鞭子抽你!”

童子无奈至极,只好跑到把房子租给陶老师开私塾的赵姓富翁那里,一边大哭一边把事情说了一遍:“你要是再不去救人,只怕连你自己那个在私塾里上学的儿子也要没命了!”赵富翁看他不像扯谎,大惊失色,赶紧叫了一赶去看个究竟.刚到私塾外面,便听到里面学生哭得呼天抢地,非常凄厉.众人知道大事不妙,连忙哐哐哐地砸门,但门里面上着闩又顶着石头,哪里那么容易弄开?最后还是有人拿了梯子,从窗户翻了进去,打开了门,室内的情形让所有人倒吸一口冷气!

只见一个学童被扒光了衣服,捆在椅子上,陶先生正在用利刃切割他大腿上的肉,已经露出筋骨,惨遭毒手的学童虽然承受着剧痛,但已经奄奄一息,说不出话来.另外几个学童,有的吓昏死过去,有的藏在书桌下面,有的躲在柴堆后面……众人一拥而上,经过一番搏斗,夺下陶老师那把染满鲜血的尖刀.人们厉声责问他到底和这些学童有什么仇什么怨,为何下此毒手?!陶老师直眉瞪眼,嘴里兀自念叨:“我这是为了教诲他们,我这是为了教诲他们……”

有人说要把陶老师捆绑起来送官,但赵富翁觉得此君怕是得了失心疯,官府拿疯子也没辙,干脆请他走人完事.

二、铜针扎胸驱“邪魔”

陶老师被送回了山东老家,越来越疯癫.看到他的疯病日复一日的严重,他的父母十分忧愁,只能把他锁在屋子里,从门洞里供给饮食.陶老师便在屋子里随地便溺,搞得整个陶家臭气熏天,到了年底,他依然“歌笑怒骂无常”,家里为了给他治病,几乎散尽钱财,他却毫无好转的迹象.就在这时,突然来了一位老道,据说会看风水.陶老师的父亲陶翁便将他延请至家,刚一进门,老道便喟然叹曰:“好重的妖气,家中怕是有人有邪魔上身吧?”陶翁连忙跪下,五体投地,急求拯救.老道拗他不过,只好答应了,让陶翁把患病的儿子从房间里放了出来.

陶老师一见道士就喊了起来:“我是奉天命败家的,你少管闲事!”道士说:“适可而止吧,我会劝陶翁改过向善的.”陶先生却一边往楼上跑一边骂骂咧咧,道士火了:“我本来不想出手的,但既然你这么顽固不化,休怪老道狠毒!”说着冲上楼去,取出一根“长两尺许”的铜针,当胸扎向陶先生,陶先生颓然倒地,.

此情此景,惹得陶翁顿足大哭:“你杀了我的儿子!”道士笑道:“我只是驱除了他体内的妖魔,并没有杀死他.”然后给陶老师包扎伤口,灌下汤药,陶老师慢慢苏醒了,道士叮嘱他修养百日就会痊愈了.

陶翁感到十分惊骇,问道士到底是怎么回事?道士说:“这就是所谓的‘钱龙’在作祟,‘钱龙’是一家的财神,它帮你家致富,可是见你太过贪财吝啬,乡里闹饥荒,你却坐拥厚粮,视死不救,于是附在你儿子身上兴妖作乱,公子的癫疾都是它导致的,不然怎么会无端地残害那些学童,你要不信,去隔壁空屋子里看看,我已经将那妖孽杀死了.”陶翁赶紧让家里的仆人一起去隔壁的空屋,搬开堆置许久的一堆木头,结果发现“有巨蟒长数丈,粗如柱,盘踞而毙”.

从此陶翁痛改前非,经常帮助左邻右舍,乐善好施,儿子的病也就慢慢地好了起来.

此一事件,如果按照现代人的理解,倒也没有什么诡异之处,只是从虐童到“除妖”并非一个事件,而是两个事件被人为地“串联”在了一起.陶老师刀割学童,很可能是某种精神疾病发作,而他回到家后,乡里人嫉恨他的父亲在饥荒时不施援手,所以找了个懂医的道士来上门“除妖”,至于那条死掉的蟒蛇,自然是道士事先放在空屋子里面的.

虽然陶先生用刀子切割学生皮肉引起了家长们的愤怒,但是倘若换一种做法,比如用板子把屁股打得皮开肉绽,那么即便是家长看到了,也不会阻拦的.因为在我国古代的私塾教育中,学生读书不用心,是可以用戒尺甚至棍棒“伺候”的.

但私塾里的体罚只能说教育方法错误,跟虐童是两回事,像陶老师那样疯狂的举动只是极其偶然的精神病发作事件,而真正的虐童往往来自亲人和家属.

三、《桑园寄子》能管用?

“齐化门(今朝阳门)南小街住户某甲,系属旗员,素日酗酒、赌钱、吸食,最可恨者,为胞侄一事.”此人的哥哥原来在外省做官,民国三年,夫妻二人相继呕血而死,估计是感染上了当时流行的肺结核,他们把自己的家产和一个七八岁的儿子,都托付给了在京的弟弟和弟媳.谁知弟弟和弟媳两口子竟歹毒非常,表面上,给侄子的一切衣服装饰,与自己的儿子一致,每天上学给的零花钱也一样,“自表观之,一视同仁,毫无薄厚之分,细考其家庭内幕,孰知令人发指”!每当儿子和侄子一起下学时,他们对儿子笑脸相迎,亲爱周至,而对侄子白眼相加,爱理不理.家里有好吃的,只给儿子吃,让侄子在旁边看着.侄子寄人篱下,只能忍气吞声,有时候整天都吃不下饭,向隅独泣,日见瘦弱.某甲夫妇却对此无动于衷.

这篇文章发表在当时很有影响力的《益世报》上,引起舆论汹汹,很快就有一封匿名信寄给梅蒐,说某甲怎么对待他侄子乃是家事,关你屁事,再要饶舌,小心你的小命云云.梅蒐是老记者、名记者,想都不用想就知道匿名信的作者是谁,只轻蔑地一笑.

倘若这件事发生在现在,某甲夫妇对侄子的当属“冷暴力”,接着梅蒐了解到了一件更加可怕的事情,可就是“硬暴力”了.

地安门外沙井胡同住户某乙,本人在陆军部当差,他有个兄弟,夫妇皆亡,只留下了一个四五岁的小女孩,托付给某乙养育,谁知某乙经常侄女.有一天,更不知什么缘故,某乙将四五岁的小侄女,当街拳打脚踢,,一个小时后才慢慢醒来,街坊四邻看了都愤愤不平,但某乙却一副无所谓的样子,“人之残忍无良,一至于此,可恨可叹”!

面对这两起虐童事件,梅蒐想出的应对办法是:“请你听一出《桑园寄子》,当泪潺潺下也!”《桑园寄子》是一出京剧,演的是中原战乱时,邓伯道的弟弟已死,他带着弟媳金氏、儿子邓元和侄子邓方逃难,途中金氏走散,邓元和邓方年纪幼小走不动,邓伯道一个人带不了两个,就把儿子绑在桑树上,带着侄子走了.恰巧金氏路过桑树园,救下了邓元,找到邓伯道,一家团圆……这出剧当然是在激发人们对亲情的眷恋和珍惜,不过指望看一出戏就能改变虐童者的品行,激发其天良,只能说梅蒐一介文人,太过于幼稚和天真了.

虐童论文参考资料:

本文总结:上文是一篇关于虐童方面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虐童疑云相关虐童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