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病毒本科论文怎么写 与四种危害严重的病毒性疾病类论文写作技巧范文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病毒范文 类别:发表论文 2024-04-06

《四种危害严重的病毒性疾病》

该文是关于病毒类论文写作技巧范文与四种危害严重和病毒性疾病和病毒性方面本科论文怎么写。

目前,在我国养殖大宗淡水鱼中造成严重危害的病毒性疾病主要有四种,分别是草鱼出血病、鲤春病毒血症、锦鲤疱疹病毒病、鲫造血器官坏死症.

一、四种病毒性疾病简介

1. 草鱼出血病

草鱼出血病是20世纪60年代末期我国发现的第一个鱼类病毒性疾病,其病原为草鱼呼肠孤病毒(GCRV).草鱼出血病流行范围广,在我国大部分省份均有草鱼出血病发生,其传播速度快,流行季节长,死亡率高达70%~80%,主要危害一龄草鱼和二龄草鱼鱼种.近年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大规格草鱼鱼种以及养殖草鱼成鱼亦有草鱼出血病发生.患病草鱼以体表出血、肌肉出血、肠道充血为主要症状.病原学研究表明,迄今在我国养殖草鱼中已发现三种基因型草鱼呼肠孤病毒,主要流行株以草鱼呼肠孤病毒基因型II型为主.

2. 鲤春病毒血症

鲤春病毒血症是一种急性出血和流行性败血症,主要感染鲤鱼及其变种,是养殖鲤鱼最为严重的病毒性疾病之一,其病原为鲤春病毒血症病毒(SVCV).鲤春病毒血症一般在春季水温8~20℃暴发,水温13~15℃时是流行高峰,死亡率可达70%.我国农业部发布的《一、二、三类动物疫病病种名录》中规定,将SVCV列为一类疫病.

3. 锦鲤疱疹病毒病

锦鲤疱疹病毒病是一种严重感染养殖鲤鱼、锦鲤和杂交鲤的传染性病毒病,其病原为锦鲤疱疹病毒(KHV),又称鲤疱疹病毒3型(Cyprinidherpesvirus 2,CyHV-3).锦鲤疱疹病毒病的发病水温为16~30℃,患病鲤鱼呈现暴发性死亡,感染种群患病率100%,死亡率70%~80%,有时可高达90%~100%,是近年来鲤鱼和锦鲤养殖中最为严重的一种疾病.潜伏感染、水媒传播是锦鲤疱疹病毒感染养殖鲤鱼的重要特征,也是病原传播的主要途径.

4. 鲫造血器官坏死症

鲫造血器官坏死症是近年来我国养殖鲫鱼中暴发的一种严重的病毒性疾病,其病原为鲤疱疹病毒Ⅱ型(Cyprinidherpesvirus 2,CyHV-2).鲤疱疹病毒II型主要感染观赏鱼金鱼、养殖鲫鱼及其变种,其流行范围广,传播速度快,死亡率高,危害严重.异育银鲫鱼苗、鱼种以及成鱼对鲤疱疹病毒Ⅱ型敏感,死亡率高达90%以上.患病鲫鱼以鳃丝充血、出血、胸腹鳍基部充血为典型特征.近年的CyHV-2监测结果显示,鲫造血器官坏死症流行范围存在不断扩大的趋势,鲫鱼繁育苗种场CyHV-2检测阳性样本数量有所增加,暗示苗种带毒以及病毒的潜伏感染特性是该疾病传播的主要风险.

二、防治措施

鱼类病毒性疾病的防治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系统工程,养殖过程中的各环节都对疾病的发生有显著影响.一般而言,投放不携带病毒的优质健康苗种、池塘清塘消毒杀灭病原体、水质调控与科学投喂、适当的药物防治与免疫预防,能较为有效地控制鱼类病毒性疾病的发生与流行.

在投放苗种方面,要加强苗种产地检验检疫,确保投放的鱼苗鱼种不携带致病性病毒病原,避免将病毒病原通过苗种引进途径而输入养殖场点,在投放鱼种前,对鱼体进行消毒处理,也是比较有效的控制病原输入的方法.

在清塘消毒方面,冬季养殖间歇期间,要采用阳光曝晒、药物清塘等措施,尽可能杀灭淤泥或水体中的病毒病原,不仅清除传染源,而且改善池塘底质环境.

在养殖过程中,控制水环境稳定,避免池塘水体温度剧烈变化,投喂优质饲料,切忌高温期间过度投喂,可有效防止鱼体因环境变化产生的应激或过度营养而导致免疫力、抵抗力下降,给病毒病原提供感染或快速增殖的机会,而导致疾病发生.

药物防治,在现阶段的鱼类养殖过程中,药物防治技术依旧是控制其疾病发生的主要方法,适当的药物预防与治疗措施可以比较有效地控制鱼类病毒病的发生.但是,在使用药物的过程中,要避免外用药物对池塘养殖环境稳定的破坏作用以及内服药物对鱼体的毒性作用,尽可能选用对养殖水体中浮游动、植物与益生微生物破坏作用小的药物进行水体消毒,选用毒副作用小的药物进行内服,且避免长时间高剂量使用药物.内服药物要多以刺激鱼体免疫力、改善鱼体代谢环境与提高鱼体健康水平的多糖、维生素以及天然植物药物,促进与提高鱼体自身的免疫力与抗病力.其中天然植物抗病物,如大黄、板蓝根、鱼腥草、黄芪等,不仅具有明显的抑制病毒复制增殖的能力,而且对于提高鱼体免疫力有显著作用.

免疫预防技术代表了当今国际上防控水产养殖动物病毒病的先进生产力,其效果显著,持续时间长,对鱼体与水环境无负面影响.目前我国已经有草鱼出血病疫苗批准生产,可应用于草鱼出血病的免疫预防.

三、病毒病防控今后的发展方向

我国是世界性水产养殖大国,大宗淡水鱼养殖占绝对支配地位.大宗淡水鱼养殖业不仅为国民提供了丰富的蛋白质食物来源,而且为我国农村社会经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大宗淡水鱼病毒性疾病问题已经成为我国大宗淡水鱼养殖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因素之一.因此,开展大宗淡水鱼病毒病防控技术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极大的推广应用前景.参考国际上发达国家在水产养殖病毒病防治技术研究领域所取得的进展,结合我国当前大宗淡水鱼病毒病的现状,病毒病防控专家曾令兵研究员认为,未来我国大宗淡水鱼类病毒病的发展动向应包括:

①在应用基础理论研究方面,应注重疾病发生的内在原因与流行规律研究,重点研究病毒病原与宿主相互作用机制、环境对宿主抵抗力的影响机制等问题,彻底查明疾病发生的原因与病毒病原的致病机理.

②在关键技术研究方面,应重点突破疫病的实用化诊断技术、水产药物创制与安全使用技术、疫苗制备与免疫预防技术以及水产动物养殖管理与保健技术,切实落实疫病诊断技术在养殖现场的实用化问题,努力缓解水产专用药物缺乏,主要借鉴或借用人药或兽药的局面,重点突破水产疫苗规模化制备与产业化应用的关键技术,建立系统的水产养殖水环境调控、科学投喂与健康管理保健技术体系,预防与控制疾病的发生.

③在产业化方面,重点推动大宗淡水鱼病毒病实用化诊断技术产业化、水产疫苗商品化进程;加强大宗淡水鱼免疫增强剂、代谢改良剂、水环境调控微生态制剂的生产应用;积极推动无特定疫病苗种场、良种场建设,加强无特定疫病苗种、预免疫苗种的生产与推广应用工作,构建基于生物安保与健康管理的从源头抓起的大宗淡水鱼病毒病防控体系.

(摘自科学养鱼)

病毒论文参考资料:

上文评论:本文论述了关于经典病毒专业范文可作为四种危害严重和病毒性疾病和病毒性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病毒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