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稀土类论文如何怎么撰写 与稀土限量标准终成历史有关毕业论文的格式范文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稀土范文 类别:电大论文 2024-04-15

《稀土限量标准终成历史》

本文是关于稀土类论文如何怎么撰写与稀土和限量标准和历史方面论文如何怎么撰写。

Text_义芳君

2017年4月14日,国家卫计委在其宫网上正式公布了两项新国标,其中明确规定:取消包含茶叶在内的植物性食品中稀土限量要求.至此,这项曾经令国内外众多知名茶企无所适从的茶叶安全卫生标准终于退出舞台,成为了历史.这对于中国茶产业来说,真是一场“及时雨”.

稀土超标的前世今生

我国茶叶稀土含量超标,这个曾经是我国茶叶“老大难”问题,在国内已经存在了26年之久.然而,就在这26年当中,令众多茶叶从业者,尤其是知名品牌茶叶生产商们愤愤不已的是:在国家有关部门的例行食品安全卫生检查中,茶叶逢检必超.

因稀土含量超标被而成为热点新闻事件,近年来也是不绝于耳.普通消费者们看的是“胆战心惊”,茶叶从业者感到的却是“尴尬与懊恼”.无形之中,茶叶稀土含量超标已经成为爱茶之人的心头之痛.

那么问题来了,茶叶稀土含量超标究竟是如何界定的呢?1991年,当时的国家卫生部发布了GB13107-1991《植物性食品中稀土限量卫生标准》,规定了茶叶稀土限量≤2mg/kg的标准,为国茶划下了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

2005年,原国家卫生部出台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标准GB2762-2005和《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2763-2005,继续沿用了1991年版的国标.

2005年至2015年,原国家卫生部根据茶叶界多次反应现有稀土限量标准对产业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及标准本身存在不科学等问题,多次召开专家座谈会广泛听取意见,并多次现场调研,讨论是否撤销这个标准.

经过多方持续努力,以及国家有关部门组织的科学论证,2016年2月,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上审议通过了膳食稀土元素暴露风险评估项目技术报告,茶叶中稀土标准经表决,通过撤销意见.

2017年4月14日,涉及取消茶叶中稀土限量要求的两项新国标,终于在茶界人士的期盼中呱呱坠地.

事实上,自从茶叶稀土限量标准出台后,一方面,我们完全可以理解国家有关部门保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建立健全国家食品安伞71牛标准的良苦用心;另一方面,这个让国茶长达26年来陷入“作茧自缚”境地的稀土含量限额,不仅仅引起了众多茶叶从业者的抱怨,甚至使得一些资深茶学专家站出来质疑这项标准的科学性、合理性.

中国工程院院士、茶学专家陈宗懋就是其中最具代表陛的—位.在陈老看来,旧国标缺乏充足的调查基础和科学的测量方法,对茶叶中的稀土含量的本底值(指没有进样品时检测器的信号值)没有科学掌握.

此外,他特别提到,茶叶中有那么高的比例超标本身就说明旧国标限额定得太低;再者旧国标并没有经过稀土元素的毒理学研究,缺乏安全性风险评估结果.

稀土超标后果真的严重吗?

果不其然,茶叶从业者的抱怨、茶学专家的质疑并非没有道理.

根据上世纪八十年代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的研究成果显示,人体日均可摄入量控制在14-24mg,是旧国标规定限额<2.Omg/kg的7-12倍.

此外,陈老组织团队测算的—组数据表明,按照每人每天最大饮用茶叶量13g计算,一般饮茶人群和长期饮用稀土元素含量较高茶叶的人群每日摄,入屋分别为0239 mg/kg和0668 mg/kg,也远低于旧国标限额.

我们知道,茶叶稀土含量一方面来自于茶树生长本身所处的土壤、水文、大气等外在环境,尤其是土壤.在适宜种茶的砂岩、页岩类风化物所形成的土壤中,稀土元素普遍存在.茶叶每天从土壤中吸收各种元素养料,包括稀土元素,这是自然界的成长法则.另一方面,茶叶成长离不开人们施肥喷药,受这些外在元素影响,稀土元素在茶叶中的残留也不可避免.

此外,—般来说,茶叶越嫩,加工工艺越简单,内含稀土元素含量就越低;而茶叶越成熟,加工工艺越复杂,内含稀土元素溢出值越高,内含稀土元素含量也就越高.通常隋况下,乌龙茶、黑茶类的稀土含量要比绿茶、白茶、花茶等来得高.

如此,以含量限额20mg/kg的标准来衡量,那么中国大部分茶叶稀土超标则是铁板钉钉的事实.

有意思的是,执行高标准、严要求食品安全卫生标准的发达国家及国际组织,如美国、欧盟、日本、联合国粮农组织( FAO)、世界卫生组织(WHO)等等,至今为止尚未对植物陛食品中的稀土含量加以明确限额.

说明现如今—般的植物隆食品中的稀土含量还达不到对人体身体健康构成重大威胁.恰恰相反,适量稀土元素对人体健康是大有益处的,表现在抗凝血、抗肿瘤、抗动脉硬化、消炎杀菌等药理功能上.

因此,过于苛刻的茶叶稀土含量限额,对于茶叶从业者来说还真不是一件好事.

由此,给众多茶企生产销售带来的不仅仅是因触犯国家行政法规而带来的行政处罚,还在于对整个产业发展带来了长期负面的影响,例如:消费者信任度持续下降、国茶内销出口均遭遇自身壁垒、茶叶从业者信心不足等等.

看来,我国茶叶稀土含量限额这个“无中生有”的硬指标,其实就是个障论,取消那是势在必行.

新国标能否助推国茶轻装上阵

如今,经过长达26年“马拉松式”的实践和探讨,在充足科学论证和实验验证的基础上,国家卫计委终于出手了,新国标应声落地,主动给国茶“减压”.

这个好消息的到来,自然让茶叶从业者们欢欣鼓舞.于是,茶农笑了,茶商也笑了,但是茶叶消费者们是不是笑了呢? 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新国标取消茶叶稀土限额标准并不意味着长期存在于消费者心中关于茶叶稀土超标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固有认识能够在短时间内烟消云散,也并不意味着国家主管部门对于茶叶稀土可能严重超标的监管就此撒手不管,更不意味着茶叶从业者们从此可以高枕无忧,忽略稀土元素超标可能对人体造成的危害.

事实上,稀土含量过高的确会对人体肝肾功能、神经系统等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因此,对于茶业从业者们来说,还需紧绷食品安全卫生这根弦,以业界良心、科学态度,为广大消费者提供安全、可靠的民生好茶.

对于茶叶消费者来说,也无需过分“谈土色变”,毕竟新国标的出台,已经从国家政策层面及药理学上印证了茶叶含有的稀土元素,基本属于正常范围值,理论上并不会对人体身体健康构成重大威胁.

那么,国家主管部门与时俱进,主动与国际接轨,推出新国标,能否助推国茶实现轻装上阵,进入发展的新阶段呢?

不可否认,这至少具有十分重要的双重意义:

其一,顶层设计上,重塑产业链信心.从“谈土色变”到“谈土淡定”,消费者及从业者信心的回归不仅仅需要依靠消费者的认识提高,茶叶从业者们的努力,更需要国家公信力的背书.因此,新国标的出台,无疑对消费者及从业者信心的回归起到重要的方向标作用.

其二,源头管控上,厘清国茶内销外贸通道.从“限定”到“撤销”,如同“柏林墙”的设立与拆除,主动与国际标准接轨,彻底消除自身人为设置的贸易壁垒,不给对外贸易国制造政策口实,为国茶发展扫除“莫须有”的障碍,促进国茶内销外贸的发展.

稀土论文参考资料:

该文评论:此文为一篇关于对不知道怎么写稀土和限量标准和历史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稀土本科毕业论文稀土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的作为参考文献资料。

热门有关优秀论文题目选题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