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去向不明的事物类有关函授毕业论文范文 和那些去向不明的事物方面函授毕业论文范文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去向不明的事物范文 类别:毕业论文 2024-04-02

《那些去向不明的事物》

本文是关于去向不明的事物自考开题报告范文跟去向不明和事物类自考开题报告范文。

一头被春风蛊惑的叫驴,在夜晚悄悄地开溜了,焦急的主人满仓四处寻找无着,就在他估摸着凶多吉少的时候,那驴子却一路昂咯、昂咯地叫着,撒着欢儿跑了回来.满仓曾发过誓,若是找回那个畜生,要好好收拾它一顿.可是当驴子失而复得时,他却连一句狠话也没有骂出口.陈百步家的那只狗就没有这么幸运了.自从狗突然失踪之后,陈百步每天出门打猎就少了一个得力的帮手. 天晚上,绑腿还没有解下的他跟我父亲说,今天在三条冲打伤了一只兔子,看样子足有五斤重,追了一里多路,最后还是让它给跑掉了.奶奶地,要是雪尾在,那东西逃不出三十步.言说者的惋惜之情溢于言表.第二年秋后收完庄稼,陈百步照例又扛着进山了,晌午他到一户人家讨水喝,无意中发现那户人家的主妇正在用一张纯黑色的狗皮呱哒、呱哒地为灶膛鼓风,狗皮尾巴尖上有 撮纯白色的毛, 摇 摇的,吸引了他的目光.于是,陈百步装作无事人的样子,侧面打听那张狗皮的来历,那位主妇也不掖不藏,向他道出了实情,说是那只狗咬死了他家的一头猪崽.陈百步二话没说,咕咚咕咚喝下一瓢水后,抹抹嘴角,便默然地离开了.

乡村里的事物,大的如 条小河, 座山丘,小到 只鸡刍或 只鸟窝,你别以为它们杂乱无章,理不出个头绪,可每 样东西都有它们自己的路数,不会无缘无故地多件,也不会突兀地少 件,即便是多了或少了,人们也晓得它们的来路和去路是怎么回事.譬如,我家门前的棠橡树上,每年都会出现三只伯劳窝,一到黎明时分便把人们从睡梦中叫醒,比司晨的公鸡还守时.可是后来这种鸟突然就消失了.我祖父说,都是那个喜鹊窝作的怪.哦,原来是强悍的喜鹊把伯劳赶走了. 后来,随着村里像祖父这样能够自然的老人 个接着个离世,新人一茬茬地冒了出来,过去乡村的许多禁忌,被他们当作旧瓦罐一样打得粉碎,原先固守的那些陈规旧俗,像随手丢弃的烂绳头开始在风雨里散解,甚至连 些起码的常识也不再遵循了.你可以说这是 种时代的进步,时序有更替,花落花又开.但只是在这种“进步”过程中,乡村的面貌渐渐变得模糊起来,那些原本充斥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事物,接二连三地消失得无踪无影,而且没有谁会为它们的消失轻轻地问一句为什么,

在庞杂的乡村,有些东西的消失,现在回想起来,应该算得上是大事件了.譬如红稻与红麦,在那块土地上盘踞了很久,阵容也够强大的,它们养活了多少辈人的生命,包括我,然而说没就没了,跟一阵风似的,走了就走了.它们走的时候,乡村平静得令人不可思议.

那时候,我们豆村有两百多块水田,除了留下仅有的几块种植糯稻(预备端午节包粽子),所有的水田都种红稻,所有的旱地都种红麦.红稻这种作物,秸秆细长细长的,有点像《红楼梦》里弱不禁风的林黛玉,站在水田中微风一吹摇摇晃晃,诗意无限.那时候我还不知诗为何物,但已隐约能够感觉到它摇曳多姿、风情万种的美.红稻脱去壳后,籽粒宛若玛瑙,它们躺在我的手掌里,身材修长,红润光洁,用此米做出的饭,不仅颜色好看,松软,还散发着 股纯正诱人的清香.吃这种米饭,没下饭莱我也能扒拉两大碗.现在我的这副硬朗的骨骼,就是红米、红麦打下的底子.红稻在生长期,只需施少量的土杂肥.这是它的优点,也是它的缺陷,若是肥料施过了头,它就会倒伏, 倒就是 大片.这种稻,本来产量就不高,加之易倒伏,人们种植时总是小心翼翼.小时候,我经常跟着祖父在稻田里走来走去,他负责稻田的水情,什么时候烤田,什么时候灌满水或半水,全在他的掌控之中. 次,我出于好玩,将祖父扒开的田埂水口给堵死了,没出几天,那块正在扬花的水稻便矮了下去,原来是被我灌满水的水稻生长过快,秸秆支撑不起沉甸甸的稻穗,全倒伏了.当时不明就里的祖父自责地拍着脑袋 你看我这记性,你看我这记性.吓得我大气都不敢出.

娇惯的红稻虽然难以伺候,但它毕竟是人们的命根子,没有谁能够离开它.后来,我离开了豆村,当我再回到那片土地时,发现红稻已经销声匿迹了.那么大的一个家族,仿佛一夜间就彻底断了与豆村的血脉.据说,红稻是被一种新的水稻品种打败了,拱手让出江山,从此退出江湖.然而,那个新品种好像也没有占据多久,脚跟还没站稳,又被更新的角色挤走了.庄稼的这种不流血式的改朝换代,随着科技的发展,似乎比翻书还快.如今,在我的故土豆村,那些原住民的庄稼已经断子绝孙了.

我现在怀念红稻、红麦,就像怀念亲人,不,我们怀念自己的亲人起码还有 条可供回忆的路径,至少还有 拯黄土,可那些曾经深深契入我们生活乃至生命的东西,当它们从我们身边消逝之后,连个残骸都不曾留下.近些年来,我不断地返回豆村,就是想找回一点儿什么.

在豆村那些消失的事物中,红娘子是其中之一.

在百度上搜索红娘子词条,会跳出以下文字药用昆虫,形似蝉而小,又名么姑虫、红女、红姑娘.味苦,平,有小毒,不可近目.苏颂《车草图经》中记载六月后出,飞而振羽,索索作声,人或畜之樊中,有翅数重,上翅黑色,下翅企赤,头方腹大.(“人或畜之樊中” 句,不得其解)此虫多生于丘陵地带,成虫栖息于低矮树丛中,不能高飞.

豆村的昆虫种类繁多,数不胜数,这里独独拈出红娘子,是有缘由的.一是早年家境贫寒,父母常常为自己的几个儿女学费犯难,是这个小虫子化解了我们全家的忧愁.二是与《西厢记》有关.在这部经典戏曲的第四折里,崔莺莺小姐为其心上人张君瑞开的那副治疗心病的处方里,就有红娘子的身影“桂花摇影夜深沉,酸醋当归浸,忌的是知母未寝,怕的是红娘撒沁.”稍有点中药常识的人不难明了,这段唱词里的桂花、当归、知母、红娘(子)皆为中药,剧中人物借用它们,可谓一语双关,别有深意.你看,经戏剧家王实甫这么一点化,红娘子就从我的豆村一下跳上了都市的大舞台,摇身一变成了一只“文化虫”了.这只不起眼的虫子,在中国的戏剧舞台上“唧唧”叫了几百年,叫得扣人心弦,感人肺腑,叫湿了多少人的眼睛,想必它还将继续叫下去.只是,叫归叫,现在许多人已不知真正的“红娘子”早已灭种绝迹了.一种昆虫的消失,会不会影响一部传统戏剧的艺术效果,事体倒小,假如屠呦呦没有了那“青蒿一握”(晋代药学家葛洪语),非洲几百万生灵将何以拯救呢,我有时候胡乱地想,那些曾经被我们轻视甚至鄙弃的东西,说不定许多年后,它们会改写我们人类的命运.

我的家乡豆村一带,丘陵起伏,灌木丛生,出产的中药材有百余种,沙参,天冬、苍术、柴胡、龙胆草、沙参、紫花地丁、茵陈、鬼箭羽、红茜、半边莲…—其中就有王实甫的红娘子——这种带有某种巫气的小虫子.

红娘子出现在忙碌的麦收时节,此时大人们腾不出手去捉它们,捉虫的 般都是村里的老人和孩子.在那些夏露沾衣的清晨,天麻花亮我就起床,去村后的墓地捉虫子.不知为什么,那里聚集的红娘子最多,今天捉了明天又会出现.也许是清晨的湿气太重,趴在低矮灌木上的红娘子一动不动,捉起来特顺手,跟捡豆子似的.我发现,这时的红娘子正贪婪地吸允着清露,细长的噱管轻轻地颤抖着,偶尔发出一两声唧唧的低吟,有点类似巫师含混不清的咒语.我将所捉的虫子装在只布袋里,回来用滚水 烫,晒干后即可拿到小镇上的药材收购站去卖了.随着太阳的冉冉升起,笼罩在墓地上的雾气渐渐消散,此时己晾干翅膀的红娘子就不安分了,它们在短暂的生命里开始忙着觅偶、交配.起初是三三两两地飞,从一个坟头飞向另 个坟头,红娘子飞过的地方,空气中仿佛弥漫着幽冥的气息.我在捕捉时,会屏住呼吸,将手慢慢地伸过去,在接近虫子的一刹那,迅速向前 捏,就将虫子捉之在手了.红娘子不像豆娘那么温顺,它使劲耸动着被捏住的翅膀,就势将一泡尿液撒在我的手上,算是对我的报复.这时,兴奋和恐惧常常会使我忘记常识,不经意间用沾着尿液的手去揉眼睛,眼睛就会立刻红肿起来.就在我无所适从时,成千上万只红娘子振翅而飞,它们似乎同时打开发声器,咯咯咯响声一片,给墓地蒙上一层阴森恐怖的气氛,吓得我出了一身虚汗,拔腿就往村子里跑

如今,这种曾经助我完成学业又使我惊魂的小虫子,再也见不到了.小镇上的那个药材站尽管还在,但红娘子已从名录中消失了.我问站里的一位年轻人,为什么不收购红娘子,他却反过来问我红娘子是什么草药.也许,现在渐渐富裕起来的乡村,不再需要捉虫子来解决孩子们的学费问题,但我不知道中医少了红娘子这味药后果会如何,更不知道随着地球上许多物种的加速灭绝,会给我们人类带来多大的挑战和危机.

在时下的乡村,像昆虫红娘子一样不知去向的事物比比皆是,譬如纺车、织布机、石磨、石碾、犁耙、布鞋、老房子、古井等,似乎 眨眼,世界就不是原来那个模样了.村庄里每消逝一样东西,虽然都有新的东西来取代和填充,然而,就像一只捏惯了筷子的手,突然改用西餐的刀叉,总觉得陌生和不自在.甚至还不止于此.由此我怀疑“永恒”这个词,觉得它越来越不可靠,更经不起推敲.像亘古的月球与火星,悬在我们的头顶己亿万斯年,而当它们被我们人类轻率地翻动之后,你还能再说“永恒”吗,

我曾经笃信,乡村有些东西是可以走的,唯独炊烟不能走,也不会走,它会留下来继续陪伴着我们,直至地老天荒.道理非常简单,在这个世界上,人活着,总得吃饭吧 就连最能看得开、放得下的佛家人都说,饥了吃饭困来眠,何况我们这些俗根很深的人呢?

然而我又错了.

炊烟的消失相对要慢 些.它先从鸡鸣声开始.在我的印象里,早年的豆村和比邻的村庄,夜晚一过了三更,远远近近的鸡鸣声此起彼伏,像潮水一样漫过所有的村郭、山丘、田野和河流,它们貌似乡村的抒情歌手,可是那单调的歌声却有着改变天地秩序的力量.这不,在繁密而富有乐感的鸡鸣声中,厚重的黑夜被撕开一道道裂缝,彼此枉顾,接着像残冰一样开始迅速地融化与变薄,于是, 座座村庄的轮廓渐渐地从夜幕中蝉脱出来,这时炊烟的旗杆被最后的几声鸡鸣竖了起来,起先只是寥落的几根,不 会儿工夫,满村飘荡的都是炊烟的旗帜了.那一炷炷炊烟似乎就是村庄的魂,当它被鸡鸣声唤醒之后,村庄又重新焕发出了活力.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乡村的鸡鸣声渐渐变得稀疏、孤单起来,有的村庄竟然出现了空白,而那些被鸡鸣声唤起的炊烟,每年都在减少,原先那些炊烟密集昀衬庄,如今也只剩下寥落的几炷,像招魂的幡影显得孤零零的.我的豆村也好不到哪里去,十年前随着最后 声鸡鸣的结束,整个村庄已不见一炷炊烟了.是什么东西熄灭了灶火,掐断了乡村的炊烟,似乎谁也去思考,大伙都卯足劲地向前奔跑,生怕自己的脚步太慢,成为生活的落伍者.我曾问过母亲,村庄里那些熟悉的人都去了哪里,她风趣地说,兔子满山跑,还不都是为了能吃到 口嫩草.是的,一个急剧变革、城乡大融合的时代,许多生命个体被巨大的时代潮流裹挟其中,他们身不由己地到处迁徙.你要摸清他们的真实去向是不可能的,就像那些消失的红稻、红麦和红娘子 样,成为谜团.

看来,那些谜一样去向不明的事物,今生今世,我可能再也寻找不到它们的下落了,只能留 份怀念,与生命俱老....

(选自《散文》2016年第9期)

去向不明的事物论文参考资料:

上文汇总:上文是大学硕士与去向不明的事物本科去向不明的事物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优秀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关于免费教你怎么写去向不明和事物方面论文范文。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