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有关高考历史论文范文数据库 和高考历史主观题的审题和答题技巧类论文范文数据库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高考历史范文 类别:本科论文 2024-04-04

《高考历史主观题的审题和答题技巧》

该文是关于高考历史类本科毕业论文范文和主观题和答题技巧和高考方面硕士学位毕业论文范文。

内容摘 要:新课程标准以马克思主义历史哲学为指导,凝练出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五个历史学科核心素养.通过五个方面核心素养的培养,使学生逐步具备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达到历史课程的立德树人要求.五个核心素养是一个整体,其中时空观念是诸素养中历史学科的本质体现,也是我们读题审题的关键.

关键词:历史主观题 审题 答题技巧

近几年高考历史试题越来越贴近高中历史教学,越来越贴近现实.贴近现实,就是贴近《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新课程标准).新课程标准以马克思主义历史哲学为指导,凝练出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五个历史学科核心素养.通过五个方面核心素养的培养,使学生逐步具备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达到历史课程的立德树人要求.五个核心素养是一个整体,其中时空观念是诸素养中历史学科的本质体现,也是我们读题审题的关键.

与前些年相比,高考历史试题的难度大大下降.在这种情况下,对于优秀的考生来说,要想考高分,历史选择题很难与其他人拉开差距.历史主观题就成了决定分数高低的关键.历史主观题是文科综合考试中历史试题的重要题型,在100分的历史试卷中达到52分.这种题型具有取材广泛、考查功能全面、设问灵活等特点.它对考生的能力要求较高,注重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归纳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笔者以2018年高考全国I卷41题为例,从不同角度分析高考历史主观题的审题与答题技巧.

(2018年高考全国I卷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中国基层社会治理历史悠久.改革开放以后,村民自治成为中国亿万农民的伟大创造.

材料一:

宋代一些地方实行乡约制度,其功能主要是扬善惩恶,制定规约进行道德教化,并建立民间组织和相关的赏罚制度.明清时期,宣讲“圣谕”成为乡约最重要的内容.当时,由地方官吏广泛推行乡约制度,设立乡约组织,每月召集百姓宣讲、教化.康熙九年颁布了乡约组织必须宣讲的《上谕十六条》,内容包含“重农桑以足衣食”“训子弟以禁非为”等.

——据杨开道《中国乡约制度》等

材料二:

清末,时人认为“地方自治者,为今世界立国之基础……于救亡之事,至为切要”.1909年,清政府颁布《城镇乡地方自治章程》,地方自治大致按行政区划分城镇和乡两级,设立议事会为议决机关,议员由选民互选充任.

——据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

材料三:

20世纪80年代后,村民自治迅速发展,到1997年底,全国共有91万个村民委员会的村干部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大部分农村有90%以上的选民参加了选举.1998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村民委员会是我国农村基层社会的群众自治组织.

——据郭德宏等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专题史稿》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到明清时期乡约制度的变化,并说明乡约制度的积极作用.(12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清末城镇乡地方自治的历史背景.(9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村民自治的意义.(4分)

解答高考历史主观题,主要从以下几个步骤着手:

第一步:读.最好先读设问,后读材料.

高考试卷不在阅读材料和设问上设置难度,所以读懂设问和材料是比较容易的.以上题目,没有地图、统计表格、漫画绘画等,也没有注释、作者所处的时代、著作出版的时间等,阅读起来没有太大的障碍.

本题的导语很重要.题目的导语(即题目的引言材料),体现命题者的立意和命题意图.阅读导语,我们能够快速明确命题意图和题目想要考查的内容,阅读导语有利于我们揣摩命题意图,找到正确的答题思路.导语中的“中国基层社会治理”、“村民自治”明确告诉我们本题要考查的内容就是中国历史上的基层社会治理,特别是要考查改革开放后的村民自治.所有的材料都是围绕这一主题展开的.

另外,本题三问都有“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这最能说明高考历史试题越来越贴近高中历史教材、贴近高中历史教学.同时也告诉我们作答的时候既要提炼材料中的要点,又要联系平时课本上学到的知识.

第二步:找.就是从题目所提供的材料中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

什么信息是有效信息呢?一个是和设问有关的关键字、词、句就是有效信息,另一个就是能够反映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信息就是有用信息.时空观念最能帮助我们审题.题目中的时空观念有:导语中“改革开放以后”;材料一中“宋代”、“明清时期”和“康熙九年”;材料二中“清末”和“1909年”;材料三中“20世纪80年代后”、“1997年底”和“1998年”.这些都是审题的关键.

再看和设问有关的关键字、词、句.

第一问,和“宋代到明清时期乡约制度的变化”有关的信息有宋代“扬善惩恶”、“道德教化”和“建立民间组织和相关的赏罚制度”.明清时期“宣讲‘圣谕’”、“地方官吏……推行乡约制度”和“必须宣讲《上谕十六条》”.依据内容可以归纳出“乡约制度的积极作用”.

第二问能够说明“清末城镇乡地方自治的历史背景”的内容有“世界立国之基础”和“救亡”.

第三问能够“说明村民自治的意义”的内容有“村干部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90%以上的选民参加了选举”和“1998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还有导语中的“农民的伟大创造”.

第三步:联.联系所学知识准备作答.

本题的三问都有“结合所学知识”,充分说明仅仅利用材料中的有效信息作答还远远不够,还需要联系所学知识,重新组织、完善答案.联系所学知识时,一定要依据材料中的时空观念联系所对应的历史阶段知识:根据材料信息和设问要求,对应相同时期的历史知识,回顾学过的历史事件和阶段特征,重组考点知识来解答.根据设问,材料一可以联系的知识有宋代“理学的兴起”,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材料二“清末”“历史背景”可以联系的知识还有“民族危机”、“西学东渐”和“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材料三可以联系的知识有“改革开放”、1992年“南巡讲话”和“十四大”.

第四步:答.使用规范的历史学科语言,书写高质量的答案.

依据以上的分析,笔者做出以下答案:

(1)变化:由宋代以道德教化为主到明清时期宣讲“圣谕”成为乡约最重要的内容;由宋代建立民间组织到明清时期由地方官吏广泛推行;由宋代一些地方实行到明清时期广泛推行;明清时期宣讲内容增加了发展经济和遵守法律等内容.

积极作用:有利于加强对地方的治理,有利于社会稳定;有利于经济、特别是农业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在基层形成崇尚道德和遵守法律的传统;有利于巩固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

(2)西方列强侵略,民族危机加深,清朝统治分崩离析;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革命派要翻清朝的统治,立宪派要求清政府变革;西学东渐,西方思想的传入;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的开展.当时有人认为地方自治是西方国家强大的基础,推行地方自治可以救亡.

(3)保障了村民的(选举)权利,调动了村民的参政积极性;是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是新中国政治的具体体现;保障了改革开放的顺利进行;有利于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有利于法治社会的形成.

公布的标准(参考)答案是:

(1)变化:宋以道德教化为主,明清增加了宣讲“圣谕”的内容;乡约组织从民间自发建立到由地方官吏推动设立.

积极作用: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加强基层社会治理,有利于发展生产,促进了儒家文化和传统道德的传播.

(2)内忧外患;西方思想传播;清末新政,改革政治制度.

(3)乡村治理的创新,国家治理体系的健全;推动基层,促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改革基层社会治理制度,适应社会主义建设的要求.

细心的读者会发现,两份答案并不一样,甚至可以说差别较大.笔者多年前曾经参加过两次高考阅卷,近年也接触过一些参加高考阅卷的教师.高考阅卷教师看到的答案与我们看到(公布)的答案是不一样的.阅卷教师开始改卷前制定的评分细则与他们看到的答案又是不一样的.阅卷教师在阅卷过程中坚持的阅卷标准与他们得到的评分细则仍然不一样.所以自己做的答案与公布的标准(参考)答案不一样并不可怕,也并不意味着不能获得高分.

(作者单位:湖北省襄阳市第一中学)

高考历史论文参考资料:

历史论文怎么写

高中历史教学论文

中学历史教学期刊

历史杂志

初中历史小论文范文

如何写历史论文

此文结束语:本文是一篇关于经典高考历史专业范文可作为主观题和答题技巧和高考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高考历史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