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小岞林场方面有关毕业论文格式范文 跟小岞林场类硕士论文范文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小岞林场范文 类别:本科论文 2024-03-13

《小岞林场》

本文是小岞林场方面硕士论文范文和岞和小岞林场和林场类电大毕业论文范文。

在福建东南沿海的小岞半岛,长达2 公里的海岸线矗立着一片郁郁葱葱的防护林带,它犹如一幅巨大的屏风,挡住了风沙长年的侵袭,护卫着小岞镇、净峰镇和惠东一带村民的生活和近万亩耕地的耕种生产.这就是绿荫环绕,空气清新的小岞林场,坐落在惠安县小岞镇七里湖.

小岞林场,现全场有场员20 人,均为惠安女,管辖防护林带总面积1135 亩.林场经营养鸡场、蔬菜基地、育苗基地和森林氧吧天然休闲项目等,是全国“三八绿色工程”示范基地、全国“三八红旗”单位,全省沿海防护林系建设先进单位、绿化模范先进单位.

地处惠安东面沿海突出部的小岞镇北接湄洲湾,东邻台湾海峡,地理位置独特,曾是全县最大的风沙口.该镇的七里湖,并非波光粼粼的一片水域.50 年前,这里是飞沙走石、寸草不生的一片荒郊盐碱滩.每年月份开始,一直到年底的这段时间,三天两头昼夜猛刮东北季风.每每大风一来,风呼啸着狂飙而来,霎时遍地黄沙乱卷,庄稼树木覆地而倒,附近的居民长年饱受风沙侵蚀的煎熬.

为改变生存恶状,1963 年,当时的小岞乡政府在七里湖创建了小岞林场,开始植树造林.

由于恶劣的气候对树苗的生长危害极大,那时植树成活率不足20%,年年种树却一直无法成林.植被防沙、保护家园成了人们心中无法企及的梦想.

就在大家一筹莫展的时候,1972 年陈丽英来到小岞妇女林场.面对终日不停地遭受着风沙摧毁的家园,望着这渺无人烟的苍茫荒野,看着这一片难以生长的盐碱滩地,想着乡亲们辛辛苦苦一年到头的耕耘,却被这风沙无情吞噬大半的状况,二十刚出头的陈丽英,在心里暗暗地下定决心,无论多大困难,也一定要在这里筑起一道“绿色长城”.

凭着一股惠东女特有的顽强精神,她义无反顾地投身到建设绿岛家园的劳动中去.每天起早摸黑,不辞辛劳,她以凡事以身作则、遇事沉着冷静、吃苦耐劳的品格,很快就赢得了林场姐妹的喜爱和信任.

经过几年摸索和细心观察,陈丽英在总结前人的经验教训下,意识到:栽树育林,成活率是关键.她提出了“要种树,先防风”的设想,推动一场别开生面的造林改革.

有志者事竟成,成功并不是偶然的.经历了一次又一次植树失败的陈丽英却从不轻易放弃,而是以坚强的毅力继续探索、默默坚持着,寻找着成功的路径.然而要在这全县最大的风沙口防住肆虐的海风又谈何容易?

机会总是青睐有心之人.

1981 的春天,有一次,陈丽英偶然看见海滩有一个被村民挖沙挖出了的大窟窿,当时随意种下的几颗树苗,在时光匆匆从指尖滑过后,大坑已被风沙填平,树苗却奇迹般地活了下来.陈丽英从这几棵奇迹般存活下来的树苗受到启发——不就是这大窟窿挡住了风沙吗?看来要“挡风”必须先“挖沟”.她马上把这想法告诉了场里的姐妹们,并着手对几十年不变的植树方法进行了改进.

首先,陈丽英和姐妹们在沿海边选择一亩多东西向的沙地,挖出7 条长20 米、宽1 米、深1.5 米、行距3 米、株距0.5 米的开条沟,沟土垒在两岸作为防沙壕,然后在沟底造林.为了确保树苗的成活率,赶在9 月的季风来临之前让树苗尽快的成长,陈丽英决定把二三月份的雨季作为植苗时节.这段时间雨水充足,适合树苗成长.但春寒料峭,雨水冰冷,海风犀利,植树造林异常艰苦,然而却挡不住陈丽英造林的毅力和坚心.“只要树能活下来,我们风里来雨里去,算不了什么.”陈丽英简短的话语激励着每一位场员.初春刺骨的雨依然在下着,然而她与在雨中植树的姑娘们却没有一个停下来,因为她们知道把这些树种活最重要.在植树最紧张的日子里,顶风冒雨植树已是家常便饭.为了抢时间,陈丽英同志把刚出生不久的儿子寄在娘家,日夜蹲守在实验地里,十多天都未回去一趟.

功夫不负有心人,一年过去了,在她们日夜细心观察、精心照料下,深沟虽被风沙填平大半,但树苗在寒风中,已经冒出绿芽茁壮成长起来了.这一亩试验地的植苗获得成功,经县林业局验收鉴定,成活率达95% 以上.10年栽不活的树,终于栽活了,全场姑娘们欢呼雀跃,喜极而泣.

从1980 年到1994 年,姑娘们在七里湖的盐碱滩上,运用“挖沟防风植树法”,造林1000 多亩.省林业厅多次组织各地同行到小岞林场参观,并向全省推广了她们的种树办法.

荒滩终变绿洲.回想起这一切,陈丽英撂下一句话:“惠安女只有病死的,没有累死的!”

上世纪90 年代,林场渐渐成型,不免引来一些盗伐者.为护林,这些惠安女组成巡逻队,每天早中晚三趟,每趟要一个多小时,有时深夜还得加班,工作包括捡垃圾、防烧烤、防盗伐.

12 月,是沿海渔民捕捞鱿鱼的季节.新鲜的鱿鱼要晾晒成干,木麻黄粗壮的树枝是最好的晾晒架.每到这个季节,深夜里,盗伐者从四面八方潜入林场,最多时一个晚上有10多棵树被砍,这让林场的20 名惠安女绷紧了神经.

砍树不知种树难.那阵子,20 名惠安女从未离开那片林.她们先是5 人一组巡逻,后来干脆带着棉被在林子里守夜.天亮后,她们才回到住地,赶紧喝一下水,然后又挑着一桶淡水继续巡逻.

一次巡逻中,李亚美和陈丽英与盗伐者狭路相逢.陈丽英扯住砍下的树枝不让走,盗伐者见状挥起了长刀,没有砍到,又用短刀切了下去,陈丽英的一根手指顷刻间鲜血直流,她痛得倒在了地上.盗伐者刚要抱走砍下的树枝,陈丽英又跳了起来,紧紧地抱住树枝,说:“就算把我砍死,也不会让你把树带走!”

鲜血,染红了树枝.闻讯赶来的巡逻队员将盗伐者团团围住.陈丽英去卫生所包扎完后,又急忙返回现场,怒斥盗伐者:“这些树我们种了20 多年,你不知道其中的辛苦.这片林是我们的命根子,砍树就是要我们的命啊!”盗伐者最终灰溜溜地走了.

随着树木林龄增大,木麻黄防护功能逐渐下降,病虫害严重威胁着林场的树木.林场不断引进新苗种,扩大苗圃,对老龄化的树木进行更新,2010 年以来,共更换老病树木和补植新苗400多亩,进一步巩固了林场防风固沙的能力,既有效地遏制了病虫害,同时也有效地减少水土流失.为了提高防汛能力,在小岞党委、政府的领导支持和新老林场场员的共同努力下,2000 米的海岸线已筑起海堤,海岸线安全基本得到保障.40 年来,陈丽英和小岞林场20 名惠安女用青春和生命守护着这片用自己的双手造出的“绿洲”.

近年来,惠女林场开始新一轮“创业”,先后建起养鸡场、养猪场、牛棚,建起育苗基地,种起五谷杂粮.惠安女正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赢得林场更光明的未来.

入城进厂,务工赚钱,本应是1987 年出生的李玲花的生活轨迹.然而5 年前,当身边大多数同龄人涌向城市时,她却挥别针织厂里轰鸣的机器声,转身投入小岞林场的怀抱.现在,她成了队伍里最年轻的姑娘.

“总有人喜欢城市,也总有人不喜欢,我就不喜欢.”李玲花如此解释.李家在林场隔壁的后内村,2008 年,一次偶然的机会,这位针织厂女工发现小岞林场很美很清静,让人很安心.她马上找到场长陈丽英,要求加入护林队,彼时,林场刚好有个空缺岗位.

“这里比工厂还累,还要晒太阳,你不怕苦吗?”

“你们可以把荒地变成树林,我也可以.”

两人之间的几句对话,就把李玲花的新工作给定了.

无风时,打理树林、巡逻;起风时,丈夫会从茫茫大海上归来相聚,这是新一代护林员的日常生活.5 年来,队员们渐渐老去,可除了李玲花,再无人加入.

如何吸引更多的“李玲花们”?这是陈丽英一直思索的问题.

改革开放前,护林队员们领工分,一个月3 块钱不到.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大家没有工分领,只能一边开垦荒地种粮,一边讨小海维持生活.肚子饿了,就用地瓜、粉丝就着海里讨来的小鱼,煮一大锅,全部吃光.

市场经济时代来临,出外打工的收入可观,一些队员嫌没收入陆续走了.怎么办? 2000 年以来,她带领队员们开始了新一轮“创业”.如今,这里的土鸡、土鸭和农作物成了城里人的“宝贝”.现在,护林队员们不仅要巡林、护林、补植苗木,还要当饲养员,每人的月收入也有2000 元.

虽然林场的副业搞得有声有色,但增加护林员们的收入,仍是陈丽英目前面临的最大的难题.

“有人才有林,我希望林场这支20 人的队伍,能永远保持下去.”陈丽英说,“木麻黄生长快,寿命短,30 年到50 年即衰老.每年都要在老树旁补植一些新苗,让它自然生长淘汰.如果队伍不稳定,林场的生态就会慢慢失去平衡.”

“没有什么是绝对的.难题就是难题,不能回避啊!”陈丽英说.为了林场的前景,她正在继续摸索更好的办法.陈丽英希望林场不仅仅维持50 年,而是100 年甚至更长.

临风站在小岞后海的堤岸上,眼前是天高海阔、碧波万顷;身后便是密密匝匝的木麻黄林带,犹如千军万马整齐列阵,雄视着那巨大的风口.林带后面,极具现代气息的住宅楼、酒店、美术馆、商铺尽展风姿.

当初,20 位惠安女建设林场的艰难历程,仅仅是时间长河中的一道小水波,但她们所缔造出的惠女林场,无疑已成一座绿色的丰碑!

小岞林场论文参考资料:

小论文排版与格式

小论文查重

初中历史小论文范文

小论文格式模板范文

数学小论文三年级

大学生小论文范文

该文总结,本文是关于对写作岞和小岞林场和林场论文范文与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小岞林场本科毕业论文小岞林场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有帮助。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