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保罗有关电大毕业论文范文 和《儿子和情人》中保罗身份危机的拉康式解读相关自考开题报告范文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保罗范文 类别:专科论文 2024-04-17

《《儿子和情人》中保罗身份危机的拉康式解读》

该文是保罗方面有关自考开题报告范文和保罗和拉康和《儿子与情人》类大学毕业论文范文。

○ 刘恬

(湖南商学院 外国语学院,湖南长沙410205)

[摘 要]劳伦斯是英国备受争议的现代主义小说先锋,他的成名作《儿子与情人》描绘了主人公保罗在畸形母爱下遭遇的情感纠葛、精神困惑和身份危机.学界常常用弗洛伊德的“俄狄浦斯情结”来阐释保罗的悲剧命运,拉康由于颠覆了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的核心理念,将人自出生起就置于“他者”的世界,否定主体的自主性,更深刻地揭示了“自我”与“他者”的关系,为现代人寻找迷失的主体、建构自我提供了新的理论指导.本文运用拉康的自我说和主体论,分析保罗身份危机和自我建构失败的成因.

[关键词]《儿子与情人》;主体论;身份危机

[中图分类号]I10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610(2016)09-0034-02

戴维·赫伯特·劳伦斯(1885~1930)是英国文学史上一位天才的作家,也是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的先驱.他细腻的笔触,独到的视角以及对关系的大胆探索奠定了他在西方文坛的特殊地位.《儿子与情人》是劳伦斯创作的第三部长篇小说,是劳伦斯小说创作进入成熟阶段的标志.小说中,劳伦斯用半自传体的创作方式,通过描绘主人公保罗在人生道路上遭遇的精神困惑和身份危机,反映出作者早年的生活经历、情感冲突和心理历程.

尽管劳伦斯本人否认自己是弗洛伊德主义者,学界对劳伦斯小说研究的视角鲜少脱离弗洛伊德心理学和他所创作的术语“俄狄浦斯情结”, 《儿子与情人》更被广泛认为是研究“俄狄浦斯情结”最深入的作品,难逃“恋母情结”和“恋子情节”的漩涡.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也常常用于阐释保罗在畸形母爱的压抑下,遭遇的精神困惑和身份危机:从根本上说,正是本我与自我之间的尖锐冲突上导致了保罗自我建构的失败.笔者认为,除了弗洛伊德主义可以用于阐释劳伦斯现代主义小说中人物的精神困惑和身份危机,拉康的主体论由于颠覆了老师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的核心理念,对主体进行去中心化并强调“主体间性”,能够更好揭示人自出生起就开始在“他者”的世界里,不断挣扎于“自我”和“他者”之间,寻找迷失的主体、建构自我的过程.

一、拉康式的主体论

20世纪20年代,弗洛伊德提出了三重人格结构学说,认为人格结构由三个层次构成:本我、自我和超我.本我是与生俱来的无意识的结构部分,基本上由性欲内驱力(libido)组成,按“快乐原则”活动;自我代表理性,按“现实原则”活动;超我代表社会道德准则,按“至善原则”活动.[1]拉康运用现代语言学理论对弗洛伊德精神分析进行改造革新,拓宽了后者关于主体发展的理论视野. 他认为,主体发展可以划分为真实界、想象界和象征界三个层次,这些层次分别与婴儿1至5个月、6至18个月或3至6岁时出现的母子统一的幻象阶段、自我辨认的镜像阶段和母子分离的恋母阶段大致对应.[2]

拉康的“三界说”具有更为开阔的理论视野体现在他关于“无意识是他者的话语”、“人的就是他者的”的断言.[2]可见,拉康式的“主体”不再是弗洛伊德的所谓本我、自我和超我的心理层次的叠加,也不再是认知过程的基础或本源,它在一个复杂系统中生成、发展、消解和重建.[3]拉康的镜像理论指出,幼儿自我的建立始于镜子中看到的一个虚像,人自我的形成就建立于这样一个虚妄的基础上,从镜子阶段开始,人始终在追寻某种性状某个形象而将它们视为是自己的自我.[4]人由驱使,自出生起便在“他者”的世界中不断寻找自我的形象,并将之据为己有而形成“自我”. “自我”形成的过程就是对“他者”投射在人心理的“虚像”持续认同的过程, 而主体的发展就是一个不断异化的过程.可见拉康的“三界论”和“镜像理论”是有关主体在“他者”的世界中自我认同和建构的学说,对分析现代人在现代社会中经历的精神困境和身份危机有着深刻的指导意义.

二、保罗的身份危机

《儿子与情人》勾勒了主人公保罗在畸形母爱下遭遇的认同危机和情感纠葛,最终导致他无法建构完整、独立的自我而走向灵魂的孤独和毁灭.许多学者将保罗的悲剧归结为“俄狄浦斯情结”,对于弗洛伊德来说,人的心理认同的生成性原型就是俄狄浦斯情结关系.在这个父、母、子三元关系中产生出人以后的一切心理动势.而在拉康看来,儿童在前语言阶段,在进入俄狄浦斯关系之前心理原型就已经产生.早在母子统一的幻象阶段和自我辨认的镜像阶段起,幼儿就开始了他与幻象认同而建立“自我”的历程.笔者认为拉康的理论能更全面透彻地阐释保罗自我建构的失败.

早在母亲腹中,保罗就与母亲一起遭遇了父亲的冷漠和粗暴,开始成为母亲的精神寄托和慰藉.在一次激烈的争吵后,莫瑞尔太太感觉到“胳膊和腿都在发抖,腹中的胎儿随之不停地翻腾”,当她在月夜和花香中寻得一丝内心的宁静时,“她觉得腹中的胎儿也随着她熔化在月光的熔炉里”[5]. 婴儿时期保罗就总是神情阴郁,似乎“目光里含着怨恨”,“仿佛他对世事已有所领悟,灵魂受到了震荡一样”[5],这些笔触似乎说明保罗早在前语言阶段,也就是在想象界时,就深受父母不和谐关系的影响,初步显现出对母亲的病态依恋以及对“父亲”形象的认同失败.

儿童时期的保罗终日与母亲为伍,不喜与同龄人玩耍却乐于帮助母亲料理家务,只要一看到母亲,心里就由爱意萌生出一种责任和志向.敬慕母亲的同时,保罗对父亲却怀着既痛恨又依恋的矛盾情感,保罗每晚都要这样祈祷:“主啊,让我父亲死掉吧.”可是时间晚了父亲还未回家,他又会祷告:“可别让他在井下丧命啊.”[5]随着语言的习得,这一时期的保罗已逐步进入象征界.由于缺乏一个强大可靠的父亲形象,就没有一个“父亲之名”这样一个象征法律与秩序的能指符号来制约母子之间的亲密关系或倾向. 无处不在的母亲和不被认同的父亲进一步强化了保罗对母亲的依赖,对父亲的敌对,也延迟了母子分离的过程,阻碍了保罗独立完整自我的形成.

成年后,保罗自我建构的道路中又出现了两位重要的女性——“米丽安”和“克拉拉”.作为“他者”,他们分别对保罗的精神自我和肉体自我的成长起到了重要的影响.米丽安极端注重精神生活,狂热于宗教,追求知性,主张“柏拉图式的爱情”.与米丽安的交往让保罗的精神自我越来越向她靠近,莫瑞尔太太意识到了这点,不久就对米丽安产生敌意,认为她会把保罗从自己身边夺走,“她不给我留下一点位置,一点也不留”.[5]她毫无保留地向保罗表达自己的嫉妒和愤怒,甚至向保罗痛诉:“我从未有过丈夫.真的,从未有过.”[5]保罗在母亲和米丽安之间左右为难,最终放弃了与自己精神契合的米丽安,因为在他心里,只有母亲所在之处才“固若金汤,不会化为虚无”[5].米丽安代表宗教信仰、道德约束和精神追求,代表规则和秩序,属于象征界的范畴,而保罗与米丽安的决裂实际上是拒绝到达象征界而停留在母子合一的想象界.难怪米丽安在与保罗分手时斥责他是“四岁的孩子”.小说的后半部分克拉拉的出现唤醒了保罗压抑已久的肉体自我,与她谈话时,他“全身的血液顿时就会变稠,流速也会加快,他的心就会奇异地收缩,仿佛那里有了某个活的东西,一个新的自我,或一种新的意识中心.”[5]然而与克拉拉的交往却没有遭到母亲的反对,因为莫瑞尔太太清楚克拉拉只能满足保罗的肉体自我,而她自己依然独占着保罗的精神自我.由于母亲的影响始终盘踞在保罗的心中,保罗甚至认为“只要母亲还活着他便碰不上合适的女人”[5],他的肉体虽然能在与克拉拉的关系中得到满足,却始终无法与她构建精神的和谐与统一,他们的关系最终也只能无疾而终.母亲作为保罗世界中最强大的“他者”,通过将“她需要他”的不断投射在保罗的精神世界里,使他在成长过程中无意识的按照母亲的意愿生活,即无法完成母子分离,也无法与他人构建健康和谐的关系,最终束缚在想象界的藩篱,而无法完成自我的建构.

三、 结语

保罗在自我建构过程中,母亲莫瑞尔太太无疑是最强大的“他者”,在病态母爱的笼罩下,保罗难逃被“他者”(母亲)“异化”的厄运,母亲的“意愿”和“”不断投射在保罗的精神世界,最终成了保罗的“意愿”和“”.权威父亲形象的缺席和无处不在的母亲,阻碍了保罗进入象征界,将其束缚在想象界,最终导致保罗自我建构的失败.

【 参 考 文 献 】

[1]弗洛伊德.弗洛伊德后期著作选[M].陈泽川,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

[2]雅克·拉康.拉康选集[M].褚孝泉,译.三联书店,2001.

[3]黄汉平.拉康与弗洛伊德主义[J].外国文学研究,2003(1).

[4]褚孝泉.穿越拉康的魔镜[J].国外社会科学,1998(6).

[5]劳伦斯.儿子与情人[M].张禹九,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

保罗论文参考资料:

罗密欧和朱丽叶论文

本文总结,此文是一篇关于对写作保罗和拉康和《儿子与情人》论文范文与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保罗本科毕业论文保罗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有帮助。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