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发展大学毕业论文范文 与语境思想 轨迹与意义观的演变类学术论文怎么写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发展范文 类别:专科论文 2024-03-21

《语境思想 轨迹与意义观的演变》

该文是发展方面有关论文范例跟语境和语境思想和发展轨迹相关学术论文怎么写。

[摘 要]语境和意义是语用学研究的两个重要概念.语境是语言使用的环境,在研究话语意义时必须考虑语境因素.语境观的发展主要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语境概念的提出,第二阶段涌现了不同的语境思想及语境观分类,第三阶段以动态语境观为主要特征.语用意义观的演变与语境观密不可分,意义的建构离不开对语境的理解.随着语境观的发展,意义观的发展经历了从抽象意义到语境意义、从字面意义到会话含意、从静态意义到动态意义的发展过程.

[关键词]语境;语用;意义;演变

[中图分类号]H0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610(2016)05-0142-05doi:10.3969/j. issn 1672-8610.2017.01.018

语境是语用学研究中的核心概念之一.语境不同,对于意义的理解也就不同.当语言学家对语用学进行定义时,经常用到语境的概念.如Levinson(1983)认为“语用学就是研究语言和语境之间那些对语言理解具有重要性的关系”、“语用学就是研究语言使用者恰当地匹配语句和语境之间关系的能力”.Mey(2001:14)认为语境是“典型的语用学概念”,无论是口语还是书面语的理解都依赖于语境.对于意义的了解不仅在于把握其真值条件,还必须关注语境因素.本研究从历时角度梳理国内外语境观发展状况,并对语境观基础上的语用意义观发展过程进行分析,进而揭示语境意义观的发展特点.

一、语境思想的发展轨迹

(一)国外语境思想的演变

自1923年Malinowski正式提出语境概念以来,语境思想主要经历了以下三个发展阶段(朱永生,2005:3).

第一阶段是1923年Malinowski首次提出语境概念开始,到20世纪60年代Firth的语境理论为止,这是语境理论的初步发展阶段.在此阶段,语言学家Wegener(1885)提出了语言学意义上的语境概念,他认为语言的意义在使用过程中产生,意义的确定依赖于语境.Malinowski(1923、1935)还分别提出了“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的概念”.从Malinowski关于“情景语境”的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语用意义的产生和理解依赖于具体的语言环境,受语境环境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这是最初的基于语境观的意义观.英国语言学家Firth(1957)发展了Malinowski的语境观,认为语言环境既包括上下文,也包括整个环境、文化、信仰、参与者的身份及相互之间的关系.此外,他创造了“典型语言环境”的概念,将其定义为人们在特定环境下遇到的环境.Malinowski和Firth都是伦敦功能学派的代表,他们认为意义就是语境,意义只有在语境中才能得以解释(何自然,2011).

语境理论发展的第二阶段从20世纪60年始,到20世纪80年代结束.这一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学者有Halliday,Fishman,Jakobson,Hymes,Lyons,van Dijk等.Halliday(1956)认为语境是人们常说的上下文,其语境概念主要指语言层面上的语言环境,不包括语篇之外的其他情景特征.在后来的研究中,Halliday又将语境概括为话语范围、话语方式、话语风格,这三部分共同构成语境的概念.同一时期的Fishman(1965)认为语境是在言语活动中受共同行为规则制约的社会情景,包括地点、时间、身份、主题等.Jakobson (1960)则认为语境包括以下六个要素:说话者、受话者、语境、信息、代码和接触.他抽象地归纳了语境因素,指出语境因素和语言功能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Hymes(1972)进一步发展了语境理论并提出了“交际能力”的概念.与Chomsky强调语言能力不同的是,Hymes强调语言的实际使用. Lyons(1977)指出研究者有必要关注那些对语义理解产生作用的语境,他将语言能力视为说话者根据语境要求有效传达意义的能力.van Dijk(1977)提出语境和语篇密不可分,相互制约.他将语境分为“可能语境”和“真实语境”两大类.前者指可能出现的各种语境类型,后者指在话语中真正出现的语境.

第三阶段的语境研究从20世纪80年始到21世纪初.这一时期的语境观的主要特点是动态语境观的提出,即将语境因素和交谈过程都视为动态过程.代表学者有van Dijk、Verschueren、Thomas、Sperber & Wilson等.

Sperber & Wilson(1986)指出语境就是“认知环境”,既包括上下文、即时的物理环境等语境因素,也包括交际者的个人知识背景知识,如信念和认知能力等.Thomas(1995)将语用学定义为“对互动意义的研究”,她认为词语的意义不是固定的,而是交际双方在交际过程中动态构建的;意义决定于语境;语境是不断变化的,交际化的成分都有可能成为语境的成分.van Dijk(1997:191)指出“语境的第一个特征就是它的动态性”、“语境不是由单个的可能状态组成,它至少是由一系列的状态组合而成”.他还提出了社会认知理论,认为语境不是客观的事物,而是人们的一种主观认识,是交际者在交谈过程中形成的心理过程.人们在交际过程中会形成各种心理模型和情景模型,随着交际目标、交际环境、交际者身份的变化,语境也会随之发生变化,从而具有动态性.Revenuer(1999)也对语境进行了论述,他将语境区分为交际语境和语言语境.前者指语言使用者、心理世界、社交世界和物理世界等;后者指我们通常所说的上下文.Verschueren(1999)的著述Understanding Pragmatics第二章对语言的表意功能进行了论述,探讨了语境和语言结构之间的关系,强调了动态关系语境论.动态性(dynamic)和凸显性(salience)是语言使用过程中的核心概念,是选择语言结构也是理解语境特征的重要组成部分.Halliday 曾多次对动态语境观进行论述,例如,他(1978:139)指出,“在语篇和所处的环境之间,无论是纵聚合环境还是横组合环境之间,都存在着一种经常变化的关系”.

进入新世纪以来,语境观的发展更为迅速.研究者从分类、功能等角度展开了系列探讨.Miller & Leacok (2000)将语境分为局部语境和主题语境,前者指出现在关键词前面或后面的一个或两个词语,后者指关键词所在的篇章的主题.Dash(2005)对Miller & Leacok (2000)的语境观提出了异议,认为在某些情况下仅仅通过局部语境和主题语境,我们并不能了解某个词语意义的多种形式.他(2005a)将语境分为以下四种类型:(1)局部语境(local context);(2)句子语境(sentential context);(3)主题语境(topical context);(4)整体语境(global context).

这一时期代表性的语境观还有Kecskes 的互竞语境观和van Dijk(2008,2009)的多学科语境理论.Kecskes(2008)提出SCA语境思想,前语境—涌现语境、语境的个体差异性—语境的涌现性构成了社会—认知语用视角(SCA)的核心语境思想(周红辉、冉永平,2012).van Dijk(2008、2009)从社会认知的视角构建了系统的多学科语境思想,认为语境是基于社会文化共有的知识的、动态的心理模型.

(二)国内学者对语境的研究

从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末,国内有关语境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语境概念的界定上.陈望道(1979:7-8)将语境称为题旨情境,提出有六种语境因素影响着修辞的题旨:何故、何事、何人、何地、何时、何如.王德春(1983:64)指出,语境是指使用语言的环境,即言语环境,而不能称为语言环境,他还强调了语境的动态性.在“情境语境”和“文化语境”的区分上,国内学界的观点存在争议.例如,石云孙(1983)认为情景语境不是语言本身的,而是民族的文化传统、历史传统、风俗习惯等.张志公(1985)提出语言环境是现实的语言环境,即说话和听话时的场合以及话语的前言后语,这是狭义的语言环境;广义的语言环境由社会的性质和特点、生活经验等构成.

尽管在界定及涵盖的内容上看法不一,但国内学者都强调了语境的重要性.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语用研究和语境研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研究者从不同视角对语境进行较为详细的讨论,相关研究主要围绕在以下方面: (1)语境的构成和分类(王建华,2002;彭利元,2008); (2)动态语境的研究(熊学亮,1996;何兆熊、蒋梅梅,1997;冉永平,2000;廖美珍,2000;朱永生,2005;曾方本,2006);

(3) 动态语境与静态语境的比较研究(曹京渊,2005;林大津,2012);

(4) 语境社会-认知语用的研究(何自然,2011;周红辉、冉永平,2012);

(5) 语境与意义关系的探讨 (蔡芸,1997;白解红,2000;胡壮麟,2002;肖好章,2009;刘梅,龚晓斌,2013;沈园,2015)

学者从不同角度对语境现象展开了探讨,语境的多元化研究丰富了语境的内涵,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第一,指示语的意义只能通过语境才能得以确定,离开了特定的语境便没有语境信息,话语的指示信息就无法得到确定;第二,语用意义的推导依赖于语境,要理解话语的言外之意或会话含意,交际者需要借助语境因素加以推导.第三,言语行为的“言外之力”的表达需借助于具体的语境,同一话语在不同语境中产生不同的言外之力.

二、基于语境观的语用意义观的演变

通过对语境思想的历史进行回顾,我们看到了语境的广泛性和动态性的特点.语境思想广泛存在于语言哲学、语义学、认知语言学等研究领域中.随着哲学的语用学转向,研究者逐渐将意义理解和语境联系起来,弗雷格提出“一个词在特定的句子语境中才有意义”.维特根斯坦(2003:31)关于“意义即使用”的著名论断出自以下表述:“在大多数,尽管不是全部,使用‘意义’一词的情况下,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意义’这个词:一个词的语义就是它在语言中的用法.”.语用学家们历来重视对语境和意义关系的探讨,如Yule(1995:3)认为语用学是研究语境意义的学问;Leech(1983:13)指出语用学是研究话语如何在情景中获得意义;Fasold(1993:119)认为语用学是研究如何使用语境来推断意义.综观语境观的发展轨迹,我们发现基于语境思想的意义观呈现以下特点:

第一,从抽象意义过渡到语境意义 所谓抽象意义是指词、短语或句子可能具有的意义,例如词语在字典中的语义.抽象意义的概念不仅局限于某个单词,这一概念同样适用于短语或整个句子.例如在某个聚会中,我们听到如下话语:Pearson are on coke.根据字典的解释,coke至少可以表达可口可乐、可卡因、煤的衍生物这三种抽象意义.相对应的,to be on coke意思是以下三种抽象意义的一种:喝可口可乐、使用可卡因,或者使用固体燃料加热.词语的意思只有通过具体的语境才能确定.一般而言,熟练的本地语言使用者不会每次都如此费劲地去寻求词语、短语或句子的意思.在大多数情况下,语境意义非常明显,我们根本不会去考虑其他替代性解释.例如,某个朋友说从丽江给我们邮寄一张卡片,我们不会苦苦思索这是一张风景明信片(a picture postcard),还是牌(a playing card),抑或是名片(a business card).除非你的朋友非常古怪,否则听话人一般不会考虑后两种解释.

话语的理解过程就是不断对意义、指称和结构进行消歧,去判断这些词语在特定情境下的含义,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语境意义或话语意义.意义并非是词语的固定属性,既不能通过说话人、也不能通过听话人单独产生.意义的产生是动态的过程,涉及说话人和听话人双方对于意义的协商,话语的物理性、社会性和语言性语境以及话语的意义潜势都在这一协商过程中发挥作用.

第二,从“字面意义”过渡到“会话含意” Grice对话语的“字面意义”(literal meaning)和“会话含意”(what is meant)进行了区分.前者通常指词语的字典意义以及话语使用中句法规则的标准语义效果,是“独立于语境之外的意义”或“在所有使用的上下文中都固定的意义”;后者语境中的话语所传递的全面信息或“上下文中传达的意义”. “字面意义”和“会话含意”构成了语言交际的重要语义特征.语境的存在使得交际者可以从字面意义跨越到话语含义,对会话含意和言外之意进行区分.刘焕辉(2007)认为话语含义是语言本身的意义在具体语境中由一定意义氛围与相关因素融合而成的产物,离开了交际语境,话语便失去了具体的意义.话语含义对交际语境具有绝对依赖性,就如同鱼儿对水的依赖一样.意义和语境的融合,是语言在交际语境中的一种自然融合,是从具体到抽象又从抽象到具体的必然现象.

第三,从静态意义到动态意义 Malinowski(1923,1935)、Firth(1957)、Lyon(1977)的语境观主要是静态的,之后的研究者认为语境和意义之间呈现动态的关系,代表学者有Thomas,Sperber& Wilson, van Dijk,Verschueren等.Sperber& Wilson(1986,1995)认为语言交际是演绎和推理过程,交际者将新信息置入语境中处理,从而得出结论.Thomas (1995)将语用学定义为“对互动意义的研究”,她认为意义不是词语固有的属性,也不是说话者单方面形成的,而是在语境动态协商过程中产生的.在她看来,语境具有动态性的特点,语用意义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语境的改变呈现动态的发展特点.Verchueren(1999)也认为语境是动态发展的,语用意义的构建也处于动态的过程之中.

三、结论

语境是语用学研究的重要议题,贯穿语用学研究的始终.语境在语用学中的所用随着语用学研究的发展得到了进一步的强调,研究的视角从静态性到动态性及多元性,对语境的了解更加全面和客观.语用意义的识解离不开语境,语境和意义之间存在着固定的对立统一关系,二者的对立统一关系体现在语境对意义的限制和意义对语境的依赖上,从语用学的角度来看,离开了具体的语境,语言意义的生成和理解是不可能发生的,语境在意义实践过程中处于辩证的运动状态.【 参 考 文 献 】

[1]Dash, N. S. 2008.Context and contextual word meaning[J].Journal of theoretical linguistics, 2.

[2]Firth, J. R. P. 1957. Papers in Linguistics, 1934-1951[M].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3]Fishman, J. A. 1965. Who speaks what language to whom and when?[J].In La linguistics, 2.

[4]Kecskes, I.,. F. H. 2008. Dueling context: a dynamic model of meaning[J].Journal of Pragmatics, 40.

[5]Levinson, S.C. 1983. Pragmatics[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6]Lyons, J. 1977. Semantics[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7]Malinowski, B. 1923. The problem of meaning in primitive languages[C]//Supplement 1 to C.K.Odgen, I. A. Richards, The Meaning of Meaning. London: Kegan Paul.

[8]Sperber, D., D. Wilson. 1986. Relevance: 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M].Oxford: Blackwell.

[9]Thomas, J. 1995. Meaning in interaction[M].London: Longman.

[10]van Dijk, T. A. 2008. Discourse and context: A Socio-cognitive Approach[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1]Verschueren, J. 1999. Understanding Pragmatics[M].London: Arnold.

[12]陈望道.修辞学发凡[M].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

[13]白解红.语境与意义[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0(4).

[14]何自然.语境新论[J].外国语文研究,2011(1).

[15]冉永平.语用学:现象与分析[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16]张志公.现代汉语[M].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

[17]朱永生.语境动态研究[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发展论文参考资料:

本文点评,这是一篇关于对写作语境和语境思想和发展轨迹论文范文与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发展本科毕业论文发展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有帮助。

相关免费毕业论文范文

热门有关优秀论文题目选题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