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武侠有关本科论文范文 跟透过武侠片看中国古典审美哲学有关专科毕业论文范文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武侠范文 类别:职称论文 2024-04-09

《透过武侠片看中国古典审美哲学》

本文是武侠专科毕业论文范文与古典和武侠片和审美类学术论文怎么写。

摘 要:中国的哲学思想源远流长,从哲学里生发出来的理论在美学里转化为审美观念,从而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通过对两部当代武侠片《英雄》和《刺客聂隐娘》艺术风格的分析,指出它们的拍摄理念由于深受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引领,电影的艺术风格蕴含了古典文艺美学的精髓并予以发扬传承,特别在观赏之余亦能让人感悟到人文精神的高贵和传统哲学的深邃.在文化领域本质依然是欧洲中心主义的今天更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中国古典审美哲学;武侠片;艺术风格;影响

对于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古老国度而言,即使经历过“五四运动”的洗礼和“文化大革命”的劫难,也无法抹去强大的传统文化对于中国人思维的持续影响,深邃厚重的审美哲学意识仍旧悄声无息地沁润着社会的各个领域,中国人欣然地接受其精髓并以一种自由的态度传承着.一个国家的艺术领域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继承,体现了一种文化成熟和自信,经济上的“一带一路”是有形和可估量的;精神上的“一带一路”却是无形的和无价的.

一、中国审美哲学体系之形成

中国的哲学文化从周朝起渐渐具有一定规模,从春秋时始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这是中国历史界公定的.在众多的哲学思想中对文化审美产生重要影响的多以老子和庄子的哲学观念居多.

老子曾用“无”字来解释“道”这个抽象的问题.他以车轮为例,指出如果车轮没有中间的圆洞,便不能转动.这个虚空无形无声,整个为一统一体,不可分离却又无所不在.这种由哲学里纯粹生发出来的理论在美学里转化为一种观念,叫做“计白当黑”.例如在国画中会经常出现大小、位置不同的空白,这并非画家没有画完,而是有意识地保留,成为画中的“气眼”,让画面产生虚虚实实的效果.从西方设计学角度来看,正形和负形相结合将产生更多的造型语言,从而在有限的画面里产生一种意犹未尽的风韵,给观者以无限的遐想.

庄子的学说是出世主义或达观主义,他虽与世俗处,却追求“独与天地精神往来…,上与造物者游,而下与外死生无终死者为友”的精神境界,如在《齐物论》中描述“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的人生超然态度.庄子的思想之所以被视作绝妙的美学,就因为他提供了反异化而追求本然自由的审美智慧.这种思想外化为追求恬淡素净、诗意本真的图像风格.

中国审美哲学对绘画、诗词、建筑等有着强大的引领作用.中国画自不用说,早在南齐时的谢赫六法就成为中国古代美术品评作品的标准和重要美学原则,气韵生动、形神兼备,达到主客体为一的内在特质;古典诗词,以优美隽永的情感表达,连接着久远的文化底蕴,铸就着中国人的心理结构;建筑作为一个民族凝固了的历史文明,体现了中国悠久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特色中最精彩、最直观的传承载体和表现形式.

二、以张艺谋、侯孝贤两位导演的作品为例

和其它艺术类别比起来,中国电影的发展历程很短.虽然是舶来品,但无一例外地也深受中国古典审美哲学的影响.电影之所以能最大化地还原故事情节或历史事件,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里面整体的艺术风格和多维场景氛围能创造出一种特定的情境,传达出人物的情绪,抒发强烈、感人的渗透力和感染力,使观众受到触动.优秀的美术设计会使人物的情感、故事的意义悄然无息地寓于环境之中,产生情境交融、触景生情的观感体验.中国导演都极为重视艺术风格对电影氛围的烘托,尤其是武侠片.如果说金庸、古龙的小说用文字描绘出古代侠客的奇妙世界,让读者对其遐想连篇,电影则采用了现代的科技手段在视听感官上满足了观众对武侠世界的所有幻想.

张艺谋对《英雄》美术风格的形成有着独到的解读.电影开始时无名和长空对打的场面,本来应该是刀光剑影、龙腾虎跃,却拍得云淡风轻,一旁还有琴师抚琴吟唱.不仅如此,在后面多场对打戏里同样处理得富有诗意,将情节里的杀戮场面褪至最浅的色彩,只取其意,删其形,是中国审美观照的法则之一,看似矛盾实则和谐.无名和残剑在湖面上的打斗也是电影里最精彩的地方之一.他们在山水之间纵横,欲令众山回响.山水,此时对观者表现出一个无声的音乐的境界.中国的诗人画家是用俯仰自得的精神来欣赏宇宙,而跃入大自然的节奏里去游心太玄,用心灵的俯仰的眼睛来看空间万象,镜头中所表现的空间意识,是节奏化的、音乐化了的中国人的价值观,不经意间有一种天人合一的境界.在这里张艺谋宛若一个遁世的诗人在湖边观景.

秦王宫则是以中国最传统的宫殿结构来搭建的,却比真实的宫殿更高更宽,以显示王权和霸道.高大空旷的殿堂,硕大的斗拱,疏朗的庭柱,飘逸的薄纱迎风摇曳,亦真亦幻,让人物在其中显得弱小无助且有一种压抑感.由于中国古代建筑的采光都不太好,在拍摄中大量地使用烛台既提高亮度又增添了诡秘的氛围.藏书阁的设计,则是以典型的厅内装置方式去摆放书简,人物在中间活动.这个空间位置的摆放或许借鉴了古代八卦图形.孔子曰:八卦之序成立,则五气变形.故人生而应八卦之体;得五气以为五常,仁,义,礼,智,信,是也.影片也正是在诠释这种人文精神,由此可见,中国传统审美哲学并非仅仅是图像风格这么简单,它同样隐含在电影主题里.整部影片充满心理张力、所有镜像都充满隐喻的诗意.

《英雄》也不止一处有对水的描画.武打的阳刚之气与水的阴柔之美在一起对比本就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老子在《道德经》里曾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有静,居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这些品质就是侠客们的精神写照——沉静正直,为利他而宁愿放弃利益牺牲自我.

传统的审美意味对武侠片不仅表现在场景、建筑上,也表现在服装道具上.秦国崇尚黑色,所以电影里秦始皇和大臣、士兵及宫殿的颜色都是黑色,只有侠客们的衣服分别有红、绿、蓝、白.红色代表浓烈执着;蓝色代表宁静;绿色代表和平希望;白色代表纯净.它们既是五行的颜色,又正好体现了谢赫六法中随类赋彩的法则.

虽然《刺客聂隐娘》的情节并不新奇,但里面的艺术设计的确让人惊艳.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经济繁荣,文化发达,加之域外少数民族风气的影响,唐代的服饰款式众多,色调艳丽,成为唐文化的重要标志之一.聂隐娘的故事发生在安史之乱以后的中晚唐时期,当时的女子往往褒衣博带,宽袍大袖,色彩靡丽,如电影里嘉诚公主和田季安的夫人及侍女们就是这种装扮.反之聂隐娘的人物造型选用的是皂荆道袍延伸过来的黑衣样式,最外面是坎肩,中层为及膝的长袍,里面是水衣.单单这样的造型在电影里极为凸显其侠客、隐士的高冷孤傲之气.她沉静冷清,似围棋中的黑子受制与人,殊不知内心坚韧,秉持原则,当风掠过她的坎肩,既显刚强又似柔弱,既冰冷又不失温暖.黑色在五行中代表水,正所谓“何意百炼刚,化为绕指柔”,聂隐娘的品性体现了中国理想化了的侠士形象,身上闪烁着悲天悯人的人性光芒.电影的美术指导黄文英解释道,为了黑而富有层次,所以她加了一些网状的材质在人物身上,还加了一点红.因为《说文解字》里讲黑是火熏过后经过转变而留下的颜色,选择它是有一层隐喻在其中的.我理解为聂隐娘从将军之女转为刺客又复归成普通人,这也许就是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含义.

黄文英曾经说过,通过唐宋诗词他们可以对古人的生活空间有一定的了解,平时是由屏风、垂帘、帐幔构筑出来的空间格局.侯孝贤导演不希望关在密不透风的摄影棚里拍,他希望在户外去搭内景,所以他们拍摄的时候,就在台湾中影搭了两个木结构的建筑物.户外有时候垂帘挂着、风吹进来的时候,光影也会流动,特别漂亮,正像唐诗所呈现出来的感觉:香雾薄、透重幕,红烛背,绣帘垂……透过层层的帐幔,风吹动,光影变幻,《刺客聂隐娘》就充分利用了这些自然的效果.

传统的大门、长窗、宽进深、高屋檐,给人以大气舒展的感觉,高大的屋檐下形成的半封闭空间,既视野开阔,直通大自然,有利于演员的调度,同时随处垂下的轻纱幔帐及屏风隔断空间,遮蔽视野,又暗含杀机四伏的情势.这种内向层次型的建筑空间模式不但是形式的,更是意境的.园林之中的廊、亭、轩、厅等建筑或粉墙,加之以树木、假山、池水分割空间,有一种“庭院深深深几许”的婉约美,令人心旷神怡,让人不禁想到了五代时南唐画家顾闳中的名作《韩熙载夜宴图》.古代审美崇尚的含蓄、隐晦、欲说还休,以蜿蜒曲折、重重叠叠为美的特点被表达得淋漓尽致.随着人物的调度,步移景换,情随境迁,主动将自己和自然融合在一起,尽显一种画中神韵.除了人工搭景外,电影的外景选择也如画般优美.湖边清晨天蒙蒙亮的时候水上的雾气慢慢上升,大片的空白恰似水墨画一般如梦如幻.当阳光洒在树林里,有一种神清而气肃的感觉,和主人公的境遇不谋而合.《刺客聂隐娘》的美术设计有着古典文人画的气质.

这两位导演的片子虽然都涉及武侠的题材,但风格却不太一样.擅长拍长镜的侯孝贤出生在广东梅州,一岁时就随家人移居台湾.或许有地域和历史上受到日本殖民统治的影响,他的影片总是有种淡淡的乡愁和说不清道不明的悲情.在解放前夕,中国许多知识分子精英如胡适、东方美、南怀瑾等国学大师被裹挟去了台湾,加之国学传统从未间断过,台湾的文化底蕴十分深厚,不断涌现出龙应台、刘墉、林清玄、余光中等文化名人.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刺客聂隐娘》的美术设计很清楚导演的意图,所以能不遗余力还原着盛唐衰落之前的风华物茂,作品总体上有着类似唐初“派”词人温庭筠辞藻华丽,秾艳精致的风格,其间又不可避免地受到日本电影的影响,依稀有着小津安二郎作品的影子.

反之生于大陆西安的张艺谋,作品里毫不掩饰地有着西北人的豪迈.不管是《英雄》还是之前他主摄的《黄土地》,都有一种苍凉悲壮的仪式感,宛如唐代诗人王维的边塞诗“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或宋代豪放派诗人苏轼的“大江东去,浪淘尽”的的景象,涌出一种磅礴的浩然之气和燕赵侠士慷慨赴死的野性和悲沧之美.

从2002年的《英雄》到今年的《刺客聂隐娘》,时间已经过去了十几年,导演们对拍摄风格的理念也有了很大的变化,如果说张艺谋的电影很多地是带有中国画里一些符号化和程式化的东西,还有些生硬,那么《刺客聂隐娘》的艺术风格则更为自然和含蓄,更具有空灵的诗意和美学趣味.在电影里出现中国元素并不是一件新鲜事,当然这种融合不仅仅是停留在视觉层面,而是要融进电影的情境中.它在精神层面对主题的影响甚至高于表现形式,只有我们深深彻悟了传统的审美价值取向之后才能自由地驰骋在中国历史文化的语境里,在现代武侠片里展现东方的文化之美,既不古旧也不突兀,而是恰如其分地在电影里参与构建主题、凝炼情节、诗化意境.当今的哲学思想与电影的关系展示着一种新生机与活力,把审美哲学融贯于影像中,在电影里渗透出国学思想,这是现在中国古典文艺美学值得重视的文艺现象.

三、结语

作为中国美学的最高理论和艺术原则可能是顾恺之提倡的“以形写神”和“气韵生动”八个字,这也是深受中国哲学观念的影响.中国书画、诗词等作为文人雅士的生命创造趣味之一,它成了生命的对应物.它既有纯粹艺术的追求,又有纯粹生命真意的呈示.对中国武侠片而言,传统的审美哲学始终处在电影艺术的上游,导致它会自然而然地传承其文化品味和审美风格,它以意境为创作核心,使画面富有诗情画意,同时,拍摄布局的自由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儒、道两种思想在中国文化领域内的交替互补,足以说明艺术家们期待在追寻传统审美价值的过程中,憧憬返璞归真的意愿.

不管导演是谁,身在何处,只要置于民族语境的大范围中,他的思想必然受到民族文化的深刻影响.艺术的表现形式只是思想形态的外延,它不仅需要面对艺术的感性体验,而且需要超越具体的生命艺术形式之上,对人生和世界形成深刻的哲学反思.中国的儒家思想、老庄哲学的精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很难用一两句话总结,但它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倡导生生之德确是显而易见的,它的内涵通过对艺术审美的影响可以用“气化和谐原则”和“生命交融原则”来表述.导演遵循这种精神,即使采用不同的形式,仍然能在精神呈现方面表现出外显和内隐的方式,让审美意识在志与情、雅与野、义与侠之间显示出无穷的张力.

今天的文化领域本质依然是欧洲中心主义,如何让更多人看到作品,如何适应全球化,又如何保持地域性是一个值得我们探讨的问题.虽然影像作品都是采用了共同的视听语言讲故事,但支撑它的文化思想却各不相同.西方中心主义和影像流通的背后都是资本问题,镜头画面是为了把自己想要表达的部分以图像编码的方式传递给别的语言的人,而不是兑换.不少西方人推崇张艺谋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他们希翼透过他这样的人接触到与西方截然不同的具有神秘意象之美的中国文化.虽然中国的哲学思想体系文本语境与西方相比有着较大的区别,但它有着普世的价值观和生命精神意义,以具有高度审美价值的文艺美学的承载方式透过电影这种传播途径释放出来.人们不仅在观赏电影的同时也能切身沐浴到中国文化的魅力,是一件极有意义的事.

武侠论文参考资料:

武侠故事杂志

武侠杂志

此文评论:此文为适合不知如何写古典和武侠片和审美方面的武侠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武侠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