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政治哲学相关论文例文 跟李觏《易》《礼》之学中经世济民的政治哲学方面论文范文检索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政治哲学范文 类别:职称论文 2024-02-04

《李觏《易》《礼》之学中经世济民的政治哲学》

该文是关于政治哲学类论文范文检索和经世济民和政治哲学和《易》类论文范文检索。

摘 要:李觏继承了宋初儒者对“积弊”反思的“忧患意识”,强调政治变革.但与胡瑗等人不同的是,他并没有过分强调“王道”主义的政治理想,而主张改革的基本面向应该是“经世济民”.基于此,他的政治哲学侧重于对《周易》《周礼》的诠释中,一方面从“天命”“人性”的角度强调事功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借助《周礼》表达其“礼乐”“刑政”并用的制度哲学建构思想.李觏是庆历诸儒中偏重事功的个体存在,他的事功政治哲学显示了北宋初期经学政治哲学蕴含的多元化特征.

关键词:李觏;《易》;《礼》;经世济民

李觏(1009—1059 年),字泰伯,号盱江先生,北宋建昌军南城人,是庆历年间重要的经学家、思想家、教育家,范仲淹称其“讲论六经,辩博明达,释然见圣人之旨;著书立言,有孟轲、扬雄之风”[1].其后经范仲淹等人多次举荐,乃授为太学助教,历任太学说书、海门(今江苏海门)主簿、太学直讲等职;著有《礼论》《易论》《删定易图序论》《周礼致太平论》《潜书》《富国策》等书.其著作被编辑为《直讲李先生文集》(又称“《盱江先生全集》”)37卷.现存由中华书局整理出版的《李觏集》.李觏一生尤重《易》和《周礼》,并在对此二经的诠释中发展出了“经世济民”的事功主义政治哲学.

一、“忧患意识”与“经世济民”的政治哲学指向

据史料记载,李觏自幼聪敏,五岁调声韵、习字书,勉勉不忘,十岁知声律,十二近文章.[2]但屡次科举不第,后在庆历年间创办盱江书院,一边潜心研究经典,一边教学授徒,传播儒家思想.由于其主要学术活动集中在宋仁宗年间,这时期国家进一步加深的“积弊”和内忧外患引起李觏深深的“忧患意识”.他28岁时作《易论》十三篇,盖急乎天下国家之用,并强调《易》中蕴含的忧患意识:“作《易》者既有忧患矣!读易者其无忧患乎?苟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以忧患之心,思忧患之故.”35岁时又在《上蔡学士书》中谈及:“觏不肖,郡县之得失,军民之利害,非所能知.然有事虽似小,而患则甚大,愤愤于心,弗能自已者,愿一言焉.”这种忧患意识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担当意识正是庆历儒者学风的真实写照.

在这种忧患意识和担当意识的引导下,李觏的政治哲学表现出了鲜明的“富国强兵”“经世济民”的指向.他强调财政对于国家的重要性,“人所以为人,足食也.国所以为国,足用也.”在一篇向范仲淹的上书中他说道:“《洪范》八政,首以食货.天下之事未有若斯之急者也.”他将“食货”问题看成是治理天下的首要问题,是治道之“本”.天地不会自降财利,需要人们自行创造.但当世一些儒者将财用之“利”与“王道”政治理想对立起来,反对言“利”,其实是舍本逐末的行为.在他看来,“不言利”是造成天下积贫积弱的重要原因.所以李觏虽然也认同当时儒者对“三代之治”政治理想的推崇,但他认为在历史上只有“三代”圣王实现了所谓王道,随着社会的变化,一味主张回到王道是不现实的.“儒生之论,但恨不及王道耳,而不知霸也,强国也,岂易可及哉?管仲之相齐,桓公是霸也,外攘夷狄,内尊京师,较之于今何如?是天子有帝王之质,而天下无强国之资,为忠为贤,可不深计?”在李觏看来,像管仲辅佐齐桓公称霸这样的强国行为,也是不容易做到的.况且桓公之霸做到了“外攘夷狄,内尊京师”的功业,于国家社稷有大功劳.“外攘夷狄,内尊京师”是很明显是在委婉地对北宋外患、内忧之政的讽刺.所以在他看来,追求人主的“王道”之心和建立强国之资,二者并行不悖.他认为“王道”为“常”,“霸道”为“权”,二者之间不存在绝对的冲突:“常者,道之纪也.道不以权,弗能济矣.是故权者,反常者也.事变矣,势异矣,而一本于常,犹胶柱而鼓瑟也.”

李觏特别重视《易》中“时”的观点,主张因“时”而变才是对“常”的最好坚守:“先王有作,我可以作;先王有变,我可以变.而不知先王之所以作而变者,有所为也.”“因时立事,事不局于一时,可为百代常行之法.”与庆历诸儒一样,李觏从“强国”之“时”的需求入手,在《庆历民言》中为改革提供了“开讳、备乱、审奸、防蔽、效实、虑永、谨听、辨儒、广意、损欲、本仁、慎令、考能、止幸、裁举、精课、懋节、崇卫、省盗、释禁、南略、敌患、柬士、储将、远私、正局、厚农、复教、孝原、天谕”等三十个议题,基本上都是围绕现实政治实践而展开的.

二、基于《易》《礼》之学的政治哲学形上致思

为了进一步说明其经世济民的改革方案的合理性,李觏在其《易》学思想中试图通过对“天命”“人性”的层面为其改革做学理论证.在《删定易图序论》一书中,他指出《系辞》所言“太极”为宇宙之本体,其本质不是佛、道所说的空、无,而是“有”,这个有就是“气”.整个宇宙就是由阴阳二气所构成、发育而来.在气化宇宙论思想基础下,他强调了“天道”的自然属性:“天道之变,日星循环,占之而不舛者,以知其数也.人事之动,情伪交错,应之而不谬者,以知其势也.”所谓“天道”就是“日行循环”的自然规律,所谓占卜,也是根据易数来推演天道运行的自然规律.他反对汉代以来的天命灾异论,认为“天命”与人事之间并无必然联系,现实政治中的父子、君臣关系完全取决于人,与天命没有任何必然联系.而所谓“天命”的意义,是其与人性的内在关联:“命者,天之所以使民为善也.性者,人之所以明于善也.观其善则见人之性,见其性则知天之命.”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李觏试图用《中庸》的“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对《系辞》中“一阴一阳之为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进行解读.在他看来,所谓“天命”并不是主导人事吉凶祸福的主宰,而是指导人们潜心向善的自然规律.“命”即人们依据阴阳运行之“天道”规律而向善的一种必然规定性;而“性”则是人们使自身的“向善”的必然性转变成现实性的一种可能性.我们可以看出,“明于善”表明李觏只是将“性”看做是人之“向善”的一种可能性.如果一个人“不明于善”,那么其就可能会表现出趋恶的可能性,虽然这与人道法则是背道而驰的,但的确存在这种可能性.所以,在人性论问题上,李觏认同韩愈的“性三品”说,并在其基础上发展出了“三品五类”说:“古之言性者四……今观退之之辨,诚为得也.”

在他看来,现实社会中的人大都是“中人”而已,学得其“本”则可达于圣人之道,不得其本则迷惑于中人而已.所以,他强调对百姓进行“教化”:“本乎天谓之命,在乎人谓之性,非圣人则命不行,非教化则性不成.是以制民之法,足民之用,而命行矣;导民以学,节民以礼,而性成矣.则是圣人为天之所为也.”李觏在此又一次强调“制民之法,足民之用”是本之于命的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坚持了其“经世济民”的政治哲学指向.而在此基础上,他则强调用“学”和“礼”来督促人们将“向善”的可能性变成现实性.为此,他借对《周礼》的诠释进行了礼乐、刑政并用的制度哲学建构.

三、《周礼》与“礼乐”“刑政”并用的制度哲学建构

正如有学者所言:“对《周礼》的重视体现的是北宋儒者锐意进取,力图以儒家理想政治范型构筑现实政治的诉求.”[17]李觏试图通过对《周礼》的诠释,为现实的政治变革提供一套制度设计.李觏关于《周礼》的著作主要是《周礼致太平论》和《礼论》等文章.在《周礼致太平论》一文中,他对《周礼》一书“致太平”的地位予以了充分的肯定:“觏窃观《六典》之文,其用心至悉,如天焉有象者在,如地焉有形者载.非古聪明睿智,谁能及此?其曰周公致太平者,信矣.”

李觏已经把《周礼》中的制度建构思想看做与天、地同等重要的存在.因此,人类社会的政治变革要法天道,就要从《周礼》中寻求“致太平”的制度建构思想.因此他“作《礼论》七篇.推其本以见其末,正其名以责其实.崇先圣之遗制,攻后世之乖缺.邦国之龟筮,生民之耳目,在乎此矣.”

在李觏的礼学思想体系里面,“礼”并非传统的“礼乐”与“仁义”道德的代表,而具有更高的、更重要的内涵:“礼者,虚称也,法制之总名也.”“礼”是一个虚称,并不指代具体的各种理解仪式.它是“法制”的另一种说法,而“法制”则是庆历诸儒所强调的“纲纪”“法度”等最高治国理念和原则.所以,李觏之“礼”是一个政治本体的概念:“人道之准则,世教之主也.圣人之所以治天下国家,修身正心,无他,一本于礼而已矣.”“故知礼者,生民之大也.乐得之而以成,政得之而以行,刑得之而以清,仁得之而不废,义得之而不诬,智得之而不惑,信得之而不渝.”换言之,“礼”就是人道之最高准则,同时也是圣人治国平天下之本,百姓生活之大本.乐、政、刑、仁、义、智、信等治国手段都本于礼.

在这里我们发现李觏进而对儒家传统之礼的内涵做了重要转换,“礼”不仅是儒家“仁义礼智信”之五常之本,同时也是“刑、政”之本.换言之,李觏之“礼”中既包含了儒家“乐”和“仁义智信”的道德伦理内容,也包含“刑、政”的政治法令内容,李觏之“礼”是儒家仁义道德和法家法令制度的综合体.在《礼论》中,他对此又进一步地解读:“饮食、衣服、宫室、器皿,夫妇、父子、长幼、君臣、上下、师友、宾客,死丧、祭祀,礼之本也.曰乐、曰政、曰刑,礼之支也.而刑者,又政之属矣.曰仁,曰义,曰智,曰信,礼之别名也.是七者,盖皆礼矣.”

在他看来“乐、政、刑”和“仁、义、智、信”都是“礼”.但在这“七礼”之间,基于“仁义智信”等儒家伦理道德基础之上的各种礼乐制度和人伦法则是“本”,而“乐、政、刑”是“支”.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李觏试图以儒家之“礼”为中心,试图将儒家三纲五常的伦理道德思想和法家的刑政手段结合起来,为现实的政治实践服务.

所以在他的“礼制”思想中,我们既能看到他所述“礼”之于人“性”的内在关联和基础地位:“圣人率其仁义智信之性,会而为礼,礼成而后仁义智信可见矣.仁、义、智、信者,圣人之性也.礼者,圣人之法制也.性畜于内,而法行于外,虽有其性,不以为法,则暖昧而不章.”还有他认为“刑政”对于“礼”具有补充作用的重视:“刑罚之行尚矣,积圣累贤,未能去者也.非好杀人,欲民之不相杀也;非使畏己,欲民之自相畏也.”[3]

总之,李觏是庆历诸儒中偏重事功的个体存在,他的事功政治哲学显示了北宋初期经学政治哲学蕴含的多元化特征.他基于现实忧患意识和儒者的担当意识,通过对《易》《礼》的经学诠释,建构起“经世济民”的事功政治哲学.这种政治哲学既有对儒家经典的依赖,又有从“天道性命”层面的义理创新;既有对儒家传统的坚守,也有对“刑政”等治国方法的因时权变的吸收.学界认为其思想对王安石变法有很深的影响,我们从其“言利”“重礼”的事功指向和偏向自然规律的“天道”“性命”观中可以看出其与王安石思想具有较强的联系.

参考文献

[1]范仲淹.范仲淹全集:荐李觏关录进礼录等状[M].清同治正谊堂本.

[2]李觏.李觏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1.

[3]王心竹,吴亚楠.宋代经学哲学研究·理学体贴卷[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5.

[基金项目: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宋代政治哲学研究”项目编号:(2013BZX007)]

政治哲学论文参考资料:

哲学论文范文

思想政治教育论文

世界经济和政治期刊

政治杂志

世界哲学杂志

马克思哲学论文

简而言之,这篇文章为大学硕士与政治哲学本科政治哲学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优秀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关于免费教你怎么写经世济民和政治哲学和《易》方面论文范文。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