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谁家吹笛彝山中类有关本科毕业论文范文 跟谁家吹笛彝山中类论文范文数据库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谁家吹笛彝山中范文 类别:职称论文 2024-04-13

《谁家吹笛彝山中》

本文是关于谁家吹笛彝山中相关论文例文和吹笛彝山中和吹笛类论文范例。

李树华 文/图

民族众多的云南,是一座蕴藏着丰富民族器乐艺术的宝库,而彝族小闷笛则是这座艺术宝库中的一件珍品.听南涧县文联的同志说,叶春龙是大理州第一个把彝族小闷笛搬上舞台的人,于是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我在今年的夏日的一个清晨来到南涧,实地采访了省级非物质文化传承人叶春龙.

阳春三月吹闷笛

百闻不如一见.到了叶春龙家,一见到他,我便毫不客气地要求他用小闷笛给我来上一曲,叶春龙爽快地从怀里拿出小闷笛,将管身竖起,放到嘴边,含住管首上端的虫哨,瞬间,一阵优美的笛声便从他嘴里飞出来.

我静静地聆听着,奇妙的笛声,仿佛让人一下子就置身于悠长的的意境,让人陶醉、兴奋.

“彝家人的闷笛是不能随便吹奏的,大多数时间是在阳春三月时才能吹.”叶春龙告诉我.

“这是为什么?”我不解地问叶春龙.

“因为阳春三月,春耕刚结束,气候炎热,闷笛的乐声能给人们消除疲劳苦闷,带来吉祥欢乐.”

“哦,原来是这样.我还以为吹闷笛还有什么规矩呢.”

“规矩倒是没有.但就是平时不能想吹就就吹.”

1958年12月,叶春龙出生在大理州南涧县宝华镇拥政村委会的一个普通彝族家庭.如果说这个家庭和其他家庭还有什么不同之处的话,那就是叶春龙的爷爷会吹闷笛,不过,他吹的只是单管闷笛.

叶春龙现在还清楚地记得,自己十一岁时,就跟着爷爷学吹闷笛了.那时,闷笛除了独奏外,还常与竹笛、三弦和木叶等器乐组合在一起进行合奏,在无量山和哀牢山的一些节庆场合中为歌唱伴奏,这样一来,在彝家男女唱山歌、对调子的时候,自然就有了闷笛的影子.

叶春龙笑眯眯地告诉我:“我们彝族人特别喜欢在阳春三月吹闷笛,闷笛一响,人们就开始在欢畅的闷笛声中春播了.那时,山林间百花争艳,田野里笛声飞扬.闷笛常与竹笛、三弦和木叶等乐器组合在一起进行合奏,还经常为歌唱伴奏,出现在彝家唱山歌、对调子的场合里.在彝族青年男女恋爱和‘打歌’时,小闷笛成了形影不离的‘红娘’.小伙子就是用闷笛来约会心爱的姑娘的.在恋爱中,男青年用笛声向自己的情人倾吐内心的感受,抒发纯真的爱慕之情,在我们地方,许多美满婚姻就是伴随着笛声缔结而成的.这样一来,许多民间艺人就把要表达的意思用小闷笛吹奏出来,把情感融于吹奏的乐曲之中,所以在许多不便用语言表达的场合里,小闷笛其实就成了我们彝家的代言人.”

“是吗?这个我还是第一次听说呢,小闷笛还有这么神奇的作用?”我问他.

“当然了.因为小闷笛制作简单,携带比较方便,音色圆润明亮,表现能力较强,所以呢就受我们彝家男女老少的喜爱,在我们地方得到了长期的流传.”

“按你这么说,除了南涧,这种小闷笛还在哪些地方流行?”

“这种小闷笛在我们大理州的南涧最为盛行,当然了,除了我们南涧,还有我们省的彝族聚居地区,比如楚雄州的南华、双柏一带也流行,另外,我听说在黔西的彝族地区也有小闷笛在流传着呢.”

说实话,在听完叶春龙的介绍后,我对这种用小小竹管制成而又能发出美妙音乐的闷笛更加好奇了,便一把从叶春龙手里拿过他爱不释手的双管闷笛想仔细看个究竟.

“这个是你自己做的吗?是怎么做成的?”

“一般采用我们当地生长的有笔管粗的凤尾竹或苦竹梢制作,由管身和管哨组成.你看,它的管身完全用竹子做成,而这个管哨则是用虫茧制成.笛管上端这个是用虫茧制作的‘哨子’,是河谷地带橄揽树或野蒿树上结的一种蓑蛾囊.”叶春龙接着介绍说:“你看它的管身上下通透,内径统一,管长7—15厘米,下口内径1厘米左右.管身上端开有三四个或七个圆形按音孔,双管都有一个背孔.另外,还要在这个管身的上端管口插上一个双管哨子.这是闷笛音质的关键.”

“用虫茧还可以制作成‘哨子’?”

“是的,虫茧要到山上去找,有时一天都找不到几个.”

我仔细看了看“哨子”,它的外形像蛇头,哨长要一公分多一点.

叶春龙告诉我说,做“哨子”的虫茧,把它放人菜油浸泡一段时间后还要取出烘烤,再贴在瓦片上,小心地烫平才能用.

听了叶春龙的介绍我才明白,怪不得当地民间把这种双管小闷笛称为“皮哨子”,彝族话叫做“耶哈鲁”、“奔麦黑的”,其实说白了,它就是一种彝族的双簧气鸣乐器.

从外形结构来看,彝族民间的传统小闷笛是一个竹制的双簧竖吹乐器,既可以用来独奏、合奏,也可以用来伴奏.它广泛流行于云南彝族聚居地区,尤以楚雄州和大理州为盛,富有田园风味,适于表现山歌风格的曲调.传统的小闷笛由管身和管哨组成.有单管和双管两种,规格尺寸大小不一.笛身一般多采用当地生长的笔管粗细的凤尾竹或苦竹梢制作,也有使用芦苇或膺翅羽管制作的.管身上下通透,正面管身上开有三、四或七个圆形按音孔,但都有一个背孔.民间较为流行的是单管四孔小闷笛和双管七孔小闷笛.正面所开的音孔,孔距均为1厘米,背孔开在第二、三两孔之间,管身上端管口内,插有一个双簧哨子.单管笛全长8—10厘米,双管笛全长10~13厘米,内径均不到1厘米.双管闷笛用两支音高相同的七孔闷笛,削平管壁一侧,并列捆扎而成,笛管下端还系有丝线穗子作为装饰.

“老叶,吹小闷笛有什么技巧么?”我问叶春龙.

“技巧?当然有了.”叶春龙拿起小闷笛比划着告诉我说:“你看,在演奏时,要将管身竖置.口含着管首上端的这个虫哨,运用适中气息吹奏.如果演奏四孔呢,就要用单手拿着笛按放音孔,一些民间艺人多用左手拿笛按孔,有的专业歌舞团乐手则多用右手拿笛按孔,食指、中指、无名指要按正面这三个孔,拇指要按背孔,然后用另一手掌辅以闷、放、扇、合等动作,以便控制和调节音色、音量的变化.”

“哦,是这样.那么如果要吹奏七孔的小闷笛呢?手又要怎么控制?”

“这样,如果吹奏七孔的小闷笛,就用双手拿笛按孔,右手无名指、中指、食指按正面下的三过孔,左手无名指、中指、食指则要按正面的上三孔、拇指按背孔.”

“七孔的小闷笛和四孔的小闷笛有什么区别?”

“七孔的小闷笛音准、音域比四孔闷笛好,但不能发挥闷、放、扇、合等技巧.因为小闷笛管身的长短、粗细,管哨的大小、软硬,口含管哨的深浅、唇齿的位置,还有用气力度的变化等,都会控制或影响到发音的高低.一般民间的传统演技是‘喷吹’,当然,我们近年来还借鉴吸收了花舌、单吐、双吐、指颤音等多种其它气鸣乐器的演奏技巧.四孔小闷笛的音域是从d2到f3,运用控制气息的方法,可吹奏出A、B和C调的乐曲.七孔小闷笛音域从c2到e3.音色清脆悠扬,富有田园风味,适于演奏委婉抒情、优美动听的曲调,可用来独奏、合奏或伴奏.”

“老叶,说真的,我确实没想到这支小小的闷笛吹奏起来竟然还会有这么多的讲究.”

“是的.其实小闷笛也和那些其他民间艺术一样,有着久远的历史,但究竟起源何时何地?现在已经不能考证了.据彝族地区的民间老艺人讲,我们彝族远祖曾用小闷笛吹退了洪水,拯救了彝家人的性命.所以说,我们彝族人对小闷笛与生俱来就有一种尊重.小闷笛也是由我们彝族祖先世代相传下来,一直流传到现在的.”这个富于浪漫色彩的传说,赋予了小闷笛神奇的力量,让我不能不感到惊奇.

我凝视着眼前桌子上小小的闷笛,思绪似乎已经穿过了岁月的时空,回到了遥远的过去.

叶春龙见我突然不出声了,便缓缓地把手中的双管闷笛放到嘴边,只一瞬间,笛声就由近及远,在四周飘荡开来……时而高亢激昂,时而欢快有趣的笛声,如潺潺流水般绵绵不绝,又如淳淳溪水般清脆欢快,我不可抗拒地一下子便陶醉在了美妙的笛声之中,不能释怀.

“李老师,刚敢于这个是《过山调》,下面我给你再来一首《马樱花》.”

说话间,一曲幽怨婉转的笛声又从叶春龙嘴边流出,我坐在小凳上一动不动,侧耳倾听,生怕美妙的声音从耳旁流走.独特的笛声在室内像一道彝乡地地道道的原风景,没有任何雕饰,清新自然.我只觉得分明有一股深沉的情感,随着叶春龙笛声渗透到了我的心扉.我已经被它所感染.这样的乐曲实在绝妙,让人感动,有一种拨动心弦的魔力.

“老叶,我可以肯定,你的童年一定是伴随着笛声度过的.”

“是的,那时,我经常是一边放牛一边随手掏出形影不离的小闷笛,想吹就吹,想唱就唱,现在想起来,小时候的日子因为有了闷笛跟随,还是很快乐的.”

“许多人可没有你那么幸运.比如我自己的少年时期就基本上是在读书中度过的.”

“那也不错啊,李老师,要不然你现在怎么能当作家呢.”

“呵呵呵……”我们两个人不约而同地一起笑了起来.

“东方魔笛”的创新

淳朴的叶春龙,通过几十年的吹奏,成了当地无人可比的吹闷笛高手,在上世纪70年代,他有幸被推荐参加了在北京举行的“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英国、美国、日本等国家领导人的接见.从那时起,被彝家人誉为“会说话的乐器”的小闷笛也有了“东方魔笛”的美称.

自从爷爷那里学会吹闷笛后,叶春龙就在心里暗暗发誓,今生今世不仅要成为一个吹闷笛的高手,还要亲手改良制作小闷笛,把这个“会说话的乐器”推向全国,推向四面八方,让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接受.

说干就干,从1980年起,在不断的艺术实践中,叶春龙一门心思地研究起小闷笛来.他发现,这种彝族特有的传统乐器,也有一些短处,一定要着手改良,最好的办法是把单管变成双管,这样就可以拓宽它的音域,还可以增强它发音的稳定性并融入了管乐演奏的技巧,只有这样,其他乐器演奏的一些器乐曲才能用小闷笛来演奏.除此之外,叶春龙还发掘改良了哔噜、芦管等多种民族乐器,并将它们介绍到大理州外的地区,增强了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

“老叶,你现在用小闷笛能演奏出多少个曲子来?”

“这个嘛,如果以闷笛作为主打乐器,同时配上牛角、筚篥、补热、巴乌等各具特色的云南少数民族乐器的话,我可以演奏出白、彝、傣、佤、藏、景颇等许多少数民族的曲调来.”

“能不能说具体一点?”

“可以啊,比如《小河淌水》《绣荷包》《放马山歌》《蝴蝶泉边》《月光下的凤尾竹》等云南经典民歌,另外还有《阿哥阿妹跳起来》《彝山春早》等器乐曲.”

“据我了解,在上世纪80年代初,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的歌舞团,就创作了闷笛独奏曲《彝家乐》和《乌蒙的春天》等.1980年9月,在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中,小闷笛加入到彝族小乐队,演奏了器乐《接亲路上》,并在其中担任领奏,充分发挥了它欢快优美的山歌特色,增加了民间喜庆的热烈气氛,收到了较好的艺术效果,获得音乐界的好评.作为色彩性乐器小闷笛,它还多次用于民族乐队和中西混合乐队以及为合唱、领唱伴奏的乐队中,从不同角度显示了它的鲜明特色和艺术魅力.是这样吗?”

“是的.1982年,在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和北京管乐器厂的支持和帮助下,我们省里的有关部门对小闷笛进行了改革探索,先后制成了有前四后一五个孔的小闷笛(音域gl-e3)和前六后一、加键七过孔的小闷笛(音域fl-f3).加键七过孔的小闷笛,增加了两个按键,解决了单手演奏手指不够用的困难,另外还在管身下部增开了一个笛膜孔,提高了低音的明亮度,哨与管身之间增加了调音管,还在管尾设置了辅助持笛的笛钩.”

“按你这么说,这种改革后的闷笛有什么好处呢?”

“当然有了.这种改革后的闷笛既保持了民间闷笛的音色、音量、传统的单手持笛演奏方法和闷、放、扇、合的演奏技巧,又保证了音准,特别需要说明的是,它使音域扩大到了两个八度,并能转调,成为富有彝族特色的独奏乐器,这种改革后的闷笛后来经常用于民族乐队的合奏.在1982年云南省首届“聂耳音乐周”民族器乐演奏会上,用加键七孔闷笛演奏的李汉杰编创的独奏曲《秋收的喜悦》就收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1986年,我们云南省的楚雄州歌舞团,又改革制成了八孔的小闷笛.管身用凤尾竹制成,管长12.5厘米、内径0.7厘米,管身开有前六后二八个圆形的按音孔,背孔分别为第四和第七孔,正面第八孔距上端管口1.5厘米,在管尾还设置了带拉环的塑料制滑动架,这样一来,在演奏中就可以用小指钩住拉环,完成闷、放动作.这种闷笛在保持民间闷笛原有音色和闷、放等传统技巧的基础上,还可以双手持笛演奏,音域扩展了纯四度,显著提高了乐器的表现力.”

“哦,原来是这样.”我换了个话题,继续说道,“老叶,你吹闷笛也算吹了一辈子了,你觉得你最喜欢的曲子是哪一曲?”

“这个嘛,我还要想一想.”叶春龙抓了抓脑袋瓜,不好意思地说道:“应该是《心中的阿妹》.”

“《心中的阿妹》?”

“是的.”叶春龙肯定地回答.随即不由自主地随手掏出双管小闷笛,润了润嘴唇,试了几次笛音后,神情凝重地即兴吹了起来……

笛声清脆,明亮,让人沉迷.我在心里想到,如果此时是静夜,悠扬飘荡、绵延回响的笛声,在星辰与皎月的深空里,一定会萦绕着情人无限的遐思与牵念,缓缓地飞升到远方,让心中的阿妹敞开爱情的心扉.

“李老师,你信不信?我刚敢于吹的这个小闷笛可是跟随了我30多年呢!还获得过全国大奖.”叶春龙突然停了下来,问我.

“我相信.”我不假思索地回答.随即问道:“我听说小闷笛还有公笛和母笛之分呢,有没有这回事?”

“有有有.”叶春龙有点不好意思地回答:“公笛细短而音高,母笛粗长而音低.”

“那现在在南涧,到底有多少人还在吹小闷笛呢?”我好奇地问道.

“有多少人?这个我没有统计过.不过呢,好像我们南涧的彝族人,人人都喜欢吹呢.”

“人人都喜欢吹?为什么?”

“因为小闷笛小巧玲珑,带在身上很方便,可以随时随地使用.

“想不到这个小闷笛还有这么多的好处.”

“是的.小闷笛可以独奏,也可以用来伴奏.在我们南涧彝族地区,不管是在高山深箐,还是在田间地头,天天都能听得到小闷笛清脆悦耳的声音.”

“那你们平常一般都吹些什么曲调?”

“传统的独奏曲有《出工调》《阿苏则》《顺宁调》《沙街调》《马樱花》……

不难想象,如果有一天,我们行走在喧闹的大理或者某一个都市,蒙蒙烟雨中突然飘来一段优扬恬淡的短笛声,那时,我们的脑海里一定会出现一幅无声的灵动画卷,一曲清新的玄妙天籁……笛声会将城市渲染得诗意迷茫,很容易让人想到贾平凹小说《废都》中来自古城墙的那一阵阵埙声.其实,这样的声音,唐朝人早就形容过了,不信,请看唐代赵嘏在《闻笛》里的描写:“谁家吹笛画楼中,断续声随断续风.响遏行云横碧落,清和冷月到帘栊.兴来三弄有桓子,赋就一篇怀马融.曲罢不知人在否,余音嘹亮尚飘空.”这是我知道的一首描写笛声的传神之作,每次听到笛声,我都能够想起来.

我问叶春龙:“老叶,我看过彝族作家基默热阔在《金沙江文艺》1980年第3期上发表过的《闷笛泪》一文,其中记述了一个富于浪漫色彩的传说:……白胡子老人摆出长者的姿态说:‘是阿普阿波(作者注:彝族圣祖的名字)子孙的人们,你们听我说,我们彝家的命是闷笛救下来的.在天下发洪水那年,水淹到了纳乌山的半山腰,眼看着大水就要把我们彝家洗净了.是我们的远祖用闷笛吹退了大水,我们彝家才得以传宗接代到今天.那个故事对闷笛的艺术魅力大加赞颂,赋予了闷笛巨大而神奇的力量.作为南涧有名的闷笛传承人,老叶,你知道这个事情吗?”

“我当然知道了,不仅我知道,我们彝族人几乎都知道这个事情.”

五十年的传承路

从1965年小学毕业亲手制作成第一支闷笛到现在,50年来,叶春龙前前后后已经制作了数百支闷笛.

1990年,叶春龙进入村委会工作,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他总是忙里偷闲地做闷笛、吹闷笛,成了远近闻名的“会吹闷笛的村干部”.

“那时,我根本就没有想过什么传承不传承的事情,只要有人喜欢,我就把自己做好的闷笛送给人,从来不要什么钱,呵呵……”说道这里,叶春龙笑了起来.

“那后来呢?”我问他.

“后来么,由于喜欢闷笛的人越来越多,要闷笛的人也越来越多,基本上可以说供不应求,只能多多少少收上一点成本费了.最早是收五六块钱一支,再后来收到一百块钱一支.”

“做闷笛需要一些什么材料、工具呢?”我想详细了解闷笛的制作工艺,就问他.

“说起来也简单,就需要一把刀,一个火柱,这个不算困难,但材料还是有讲究的.”

“到底是怎么个讲究法,老叶?”

“要用自己家里栽的细金竹做笛管.那种长到一两年的竹子算是最好的.一般来说,用一整天时间可以做成五六支,当然了,也会有做废掉的.”叶春龙接着问我:“李老师,你是见多识广的人,你觉得像我们这个小闷笛、还有其他民族音乐,在传承上会出现一些什么样的变化呢?”

“这个嘛.我也说不好.不过,我最近看过几本音乐方面的书,只能算是知道一点.”我不是谦虚,对音乐,我虽然了解一点,但是个外行.

“你说说看嘛.”叶春龙追问道.

我只好接着说道:“我最近读了王耀华的《中国传统音乐概论》一书,其中写到:民间音乐往往是口耳相传的艺术,当人们接触到它的时候,不是靠文字记载,而是靠听觉、视觉,从具体的音乐音响中得到感受.我们不难想象,千百年来的音乐流传,基本上是听别人唱,然后再跟着学唱的.这主要是由于劳动群众长期处于被剥夺享受文化的权利,无法以书面记谱的方式进行传承.还有一个原因,可能是由于书面方式不利于传统艺术的风格、神韵和细微的感情体验及艺术表现的传播和继承,而这种口头性的传承不仅便于即兴创作,也便于思想感情的表达,使民间音乐可以获得更为丰富的音乐形式.当然,不能否认,这种口传心授形式的出现,从传承方面来说有利也有弊.一方面使民间音乐至今没有完善的记谱方法,另一方面又使大量的优秀歌手和艺人有机会在传承下来的民间音乐中发挥自己的智慧,并对传统的音乐能够进行加工和改编.这就是事物的两面性吧.”

我喝了一口水,继续说道:“另外,在《乐府杂录》中还有这样一个记载,说的是唐代大历年间,有位名叫张红红的女子曾随父沿街卖唱乞食,经过韦青将军住宅,因‘喉音嘹亮,颖悟绝伦’而被韦青赏识,并纳为姬妾.有一次,有一位乐工将古曲《击命西河女》改编后进献给朝廷,先唱给韦青听,韦青让张红红躲在屏风后听记音乐,等乐工歌罢,韦青笑着说:这哪是新曲子,我家女弟子早就会唱了,接着叫张红红隔着屏风演唱一遍,竟然一声不失,使这位乐工佩服得五体投地.这说明极强的音乐记忆之人在历史上不仅有,而且不只张红红一个.也正是因为有了这样一些人,才使得我国的传统音乐得以发展、延续和继承.”

“呵呵.李老师,你说的这些,让我耳目一新.”叶春龙高兴地说道.

“这个我也有感受.俗语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传统音乐也是这样,特别是在不同时间、不同地区,由不同的人表演,就会产生出不同的风格.这个是不可避免的事情.音乐本来就是无地域、无国界的.可以说,只要有人走过的地方就会留下音乐的痕迹.不过这种具有时空性的艺术体在传承过程中就很容易出现变异.另外,不同地域的人,在长期的生活中,形成了不同的审美习惯和常用的音乐语汇,他们在演唱同一首民歌、戏曲曲调或演奏同一首器乐曲牌时,往往会用自己所惯用的音乐语汇来改造它,这就形成了同一曲调的地域性变化.就像我,在制作和吹奏闷笛的时候,也会在流传下来的传统音乐中,用不同的情感加以吹奏,这个是为了表达情感的需要,这样一来,就会使曲调发生变化.”

我接着说:“是的,同一乐种中,在不同地区或同一地区的不同阶层,或同一地区的同一阶层的不同人之间,由于审美观点的不同,往往会形成不同的艺术流派,这些流派对艺术的不同处理会形成曲调的变异.还有一个,就是人们在即兴表演时,由于受表演者情绪、兴致、身体、嗓音条件等方面的影响,同一人在不同时候表演同一曲调时,往往也会有不同的变化.”

据叶春龙介绍,吹奏小闷笛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小闷笛没有固定的曲谱,整个南涧县能吹奏的也只有四五十个人,而能够完整吹奏完一支曲子的才有他和五十二岁的李怀忠两个人.1980年,民族学院和国家民委曾经邀请叶春龙到北京人民大会堂等地演奏了40多场,观众达到数千人.虽然叶春龙的节目每一场只有短短不到三分钟的时间,但每一场叶春龙都全力以赴,为少数民族音乐的传播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我到北京演出回来,那时生产队给我每天记10分公分,还给我误工费五角钱,呵呵……”说道这里,叶春龙得意地笑了起来.我也跟着他笑了.

叶春龙接着说:“这么多年来,我前前后后也带了十多个徒弟,有本乡的,也有外地的.除了到北京演奏,我还到过昆明、大理三月街演奏呢.”

叶春龙告诉我,他今年已经有58岁了,吹奏一支曲子也只能坚持到两分钟时间左右,而在他20多岁的时候,可以坚持到五分钟左右.

“真是年岁不饶人啊.”叶春龙突然感叹地对我说,“我现在希望有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上我们的彝族小闷笛,我也愿意好好地把我们的小闷笛传承下去……”

1999年6月,鉴于叶春龙在继承和弘扬优秀民族民间美术传统方面的成就,云南省文化厅命名叶春龙为“云南省民族民间美术艺人”.2009年,南涧县文体局和教育局授予叶春龙为“民间文化传承教师”,负责本地区小闷笛技艺的传承.2010年3月,大理州政府认定叶春龙为“民族民间美术艺人”.

改革开放促进了外来文化的交流与借鉴,但与生俱来的新奇感在使一些现代人热衷追求新潮、新艺术形式的同时,却忽视了本民族固有的艺术精粹.尽管民族民间音乐还在静静地流传繁衍,然而不可否认的是,民族民间音乐的重要性和社会作用在一些层面已经慢慢开始被人们淡忘甚至忽视.

“其实,李老师,现在新一代的文艺工作者要认识到民族民间音乐的博大精深,重视我们民族民间音乐的生存与发展,要把创新植根于民间音乐.你说对不对.”叶春龙问我.

我说:“是的,老叶,现在,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电子音像制品使民众的音乐视听变得无限广阔,不再像过去我们小时候那样只依赖于简单、直观、本地的民间音乐来满足精神生活了.淳朴的民族民间音乐在新生代的传唱中越来越少,甚至只有在穷乡僻壤才能听到原汁原味的原生态民歌,一些少数民族音乐面临着失传的危机.”

叶春龙说:“其实,按照现在的科技手段,要想保留住这些民间音乐也不难,但如果意识不到继承和保护它的价值,这些宝贵的遗产就会在不经意间消失.我们国家是世界上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项目最多的国家.说明我国的民间艺术已成为世界人类的共同遗产受到重视和保护,那作为炎黄子孙来说,我们就更不应该淡漠和遗弃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了.现在值得注意的是,在一些音乐院校中,重视西洋音乐的教学,轻视民间音乐学,很多音乐院校的学生不了解梅兰芳、冼星海及古代诗词歌曲和传统民歌.所以,从民间到舞台,从民众到课堂,都要警醒我们的民族民间音乐必须重视继承和保护,不能让属于民族的、大众的民间音乐在不经意间就消亡掉.”

“说真的,我今天也没有想到你说得这么好,今后我们两个有时间的话还要继续交流.’

“谢谢李老师.”

“不客气,我也祝你在民间音乐传承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越来越好!”

大理艺苑:

小闷笛,俗称“皮哨子”,是彝族聚居地区流传悠久的一种民族乐器.由于它具有制作简单、携带方便、音色圆润明亮、表现力强等特点,受到彝家男女老幼的广泛喜爱而流传至今的.民族器乐技艺的传承与保护是一个涉及面广,影响大的社会系统工程,面对民间艺人群体老化和后继乏人这一现实,从乡间到舞台,从群众到课堂,南涧县省级非物质文化传承人叶春龙一直在为南涧彝族小闷笛这一独特的少数民族器乐的技艺传承而努力.

谁家吹笛彝山中论文参考资料:

概括总结,这是关于吹笛彝山中和吹笛方面的谁家吹笛彝山中论文题目、论文提纲、谁家吹笛彝山中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