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发展类论文范文数据库 与中原城市群协同的建议类在职毕业论文范文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发展范文 类别:职称论文 2024-02-13

《中原城市群协同的建议》

本文是关于发展类论文范文文献和中原城市群和协同和对策建议类毕业论文范文。

[摘 要]大城市群是区域经济发展进入成熟阶段的标志之一.中原城市群作为大城市群,一直致力于搭建城际协同机制,注重发挥交通枢纽优势,现阶段产业有集聚,基本呈现错位分工.但也存在利益分享机制不完备、企业转移和生产要素流动障碍、市场配置基础障碍等协同阻力.应强化中心城市地位,明确其他中心城市的功能定位,重点培育市场产业协同的内生动力,建立中原城市群协同创新机制.

[关键词]城市群;协同;产业

[DOI]1013939/jcnkizgsc201809020

城市群协同发展根本在于通过生产要素在区域内的自由流动,促进区域内各地形成各自新的比较优势,形成各地经济联合发展的新格局,有助于为区域经济提升产业水平和提供新的发展动力.坚持市场引导和政府推进共同结合的原则推进中原城市群的协同发展,突出郑汴一体化、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北部跨区域协同发展示范区等区域发展示范区的先导示范作用,形成城市群协同发展的内生动力,从而引导市场进行功能和产业再分配及有序转移.

1发展现状

11交通设施协同逐步完善

中原城市群积极推进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城市群内交通协同逐步完善.航空枢纽方面,目前河南省内共有3个运输机场和9个通用航空机场.至2016年10月底,河南省通航飞机的数量位居全国第四.郑州机场的货运航线已通达全球主要货运集散中心,郑州航空经济综合实验区是中国唯一的国家级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铁路枢纽方面,目前已形成以郑州为中心,南北一小时高速铁路交通圈和东西半小时高速铁路交通圈.2016年郑济高铁郑州至濮阳段开工建设,标志着以郑州为中心贯通南北、连接东西的“米”字型快速铁路网战略构想全部落地实施.郑开、郑焦城际铁路已建成,并规划在“十三五”期间内实现所有省辖市通快速铁路.2017年郑许轨道交通项目开始政府招标.公路港枢纽方面,国家高速公路网河南境段全部建成,2016年,河南省高速公路总里程6448公里,通车里程、路网密度均居全国前列.可见,中原城市群注重发挥交通枢纽优势,城市群内各城市间交通协同网积极稳步推进.

12初步搭建城际协同机制

中原城市群确立和形成了以郑州为首位中心城市,洛阳为副中心城市的城市群发展模式,并以“三区”为平台,实现对整个中原城市群的经济引领作用.中原城市群一直致力于搭建城际协同机制,并以郑、汴一体化为先导和示范,郑州“1+4”大都市圈为重点,九城协同联动为核心,促进省际相邻城市合作联动的“四区”(即北部跨区域协同发展示范区、东部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西部转型创新发展示范区、南部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区)建设为基本框架,并以此为基础拓展和覆盖至中原城市群全部城乡.

13社会发展协同

目前,中原城市群内,郑、汴两城在社会发展方面的协同成为整个城市群的示范和先导,两城“五同城一共享”即交通同城、电信同城、金融同城、产业同城、生态同城和推进资源共享已基本实现.郑汴已经形成“铁路、公路、高速公路、城际铁路、高速铁路、快速通道”多路并行的交通大格局.2013年起,郑州开封实现两地电信同城同价.2013年起郑汴享受和存折业务同城、资金汇划同城、票据业务同城、分支机构同城4种金融同城待遇.郑汴三大产业(汽车产业、郑汴旅游业、郑汴产学研)实现对接.郑汴两市共建有沿黄生态农业及都市农业项目、郑汴间重要交通干线沿线绿化廊道、开封黑岗口引黄灌区调蓄水库、贾鲁河治理工程、开封新区运粮河组团等重大生态实施项目.可见,在金融、电信、生态环保、教育、医疗保险等社会发展方面,中原城市群的整体协同发展相对缓慢,主要成就集中在郑、汴两城的一体化协同方面.

2存在的问题

21缺乏完善的协同机制支撑

政府在城市群协同发展过程中,杠杆效用最为明显的政策就是打破城际间的行政壁垒和分割,以促进生产要素在更大区域内进行配置,达到引导和加速产业自然转移的政策效果.行政壁垒的打破必然是需要过程的,各方利益的分享机制构建需要多边参与和交流才能得以实现,搭建完善的协同机制来支撑协同的逐层推进.现阶段,中原城市群没有明显的跨省区域性中心城市,由于中原城市群的范围是以河南省为主体,其余四省只涉及少数区域,因此,省际间协同目前显得比较薄弱.目前,只有《中原城市群规划》和河南、山西、安徽三省《实施方案》作为城市群发展的顶层设计和发展框架,协同发展细则和落实方案没有出台.五省省级层面、各主要职能部门之间、30个省辖市之间,都没有搭建起相关促进城市群协同发展的协调机构.目前城市群城际交流仍以城际间会议集体协商为主,没有制度化的规范协调平台和决策机构,相对比较松散,对各城市的执行力约束性不强,不利于构建协同发展的长期规划.

22区域内创新能力不足

创新是产业升级和产业转移的动力源泉,是区域竞争力的保障.城市群的经济协同发展,最终还是以培育区域市场驱动的协同发展为目标.中原城市群只拥有1所211大学,河南省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4家,而湖北是45家,山东是56家;郑州高新技术企业185家,而武汉,单是一个东湖高新区就有1063家,合肥高新区是460家,济南高新区是271家.可见,中原城市群内的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相较于中部地区其他省严重不足.

23中心城市的经济引领力不足

目前,中原城市群城际产业协同的市场配置基础存在局部障碍,产业自然转移和联动发展的内生动力不足.主要表现在首位中心城市在城市群内的经济引领力还不足.2016年郑州的生产总值仅相当于武汉的671%、重庆的455%和成都的657%.郑州的省会经济首位度199%,在全国省会中处于中下游位置.三次产业比20∶473∶507,是郑州历史上首次第三产业超过第二产业.可见郑州作为区域中心城市的首位度是不够的,这直接导致郑州对中原城市群的产业外溢动力不足,影响区域内以市场为主要驱动力的协同发展模式形成.

24生产要素流动存在局部障碍

市场主体(即企业)和人才、投资资金、科技研发、信息等生产要素在城市群内流动不畅.中原城市群内很多三、四线城市人口很大比例直接向郑州转移,“十二五”期间,郑州净流入人口规模为185万,这也导致河南的城镇化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城市群内的各地经济发展协同不足,主要原因在于城际间相关的利益分享机制不完备,导致生产要素流通体制受到很大程度的非经济因素影响.

25城际间产业协同发展不足

现阶段,中原城市群各城市发展均有主导产业,相互间存在一定的分工,但相互间产业存在产业结构趋同、投资重复化和同质竞争的现象,即产业内分工不充分,城际产业间互补性发展不足.城际产业的互补和链式分工也需要市场为主导来完成,目前中原城市群各城市外溢连接区的城际共建区域数量也相对不足,影响市场驱动下的产业集聚和产业内分工深入调整.同时,城区人口百万以上的大城市数量不多,中小城市现代化水平程度偏低,以郑州为中心洛阳为副中心的圈层结构不明显,各城市产业发展和投资建设的仍以完成经济增量为主,对协同发展考虑不足.

3对策建议

31明晰核城市及节点城市的产业分工协作关系和功能定位

强化郑州的自我增强的集聚效应,发挥郑州对中原城市群的云状协同作用.第一,进一步推进郑汴一体化,并推动郑州与新乡、焦作、许昌的同城化,把开封、新乡、焦作、许昌建成郑州的功能城市,为四城对接郑州产业提供条件,建立郑州“1+4”协同发展大都市圈.第二,培育并引进技术、知识等高端生产要素向郑州集聚,打造高端要素驱动的创新型产业集群.第三,剥离非首位城市功能,为郑州提升第三产业比例、打造总部经济提供空间.强化洛阳支撑郑州发挥经济辐射作用的副中心地位,顺畅洛阳和豫西北各市的联动发展机制,突出现代装备制造业和文化旅游产业优势,并与郑州形成产业互补.借助同为“一带一路”节点城市的优势,进行产能合作.明确其他节点城市的功能定位,促使专业生产要素向节点城市聚集,在中原城市群协同发展带来的产业空间重组中培育新的区位比较优势,延长核城市的产业链条,打造与核城市的链状协同发展.

32优化城市群产业协同,发展内生动力机制

产业融合发展实现显著突破是促进中原城市群协同发展的重要内容,而构建市场协同发展的内生动力机制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具体措施有:第一,完善兼并收购机制,让市场通过高效的兼并收购渠道进行产能重复和过剩的自动消化,通过市场竞争实现企业主动协同发展.第二,突出示范区的示范和先导效应.在市场没有全面实现协同发展的当前阶段,郑汴一体化、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北部跨区域协同发展示范区、洛阳和开封国家级产城融合示范区等试点区域和试点项目的成功效应对于市场尤为重要.第三,引导和推动民间资本参与的多形式多主体的跨区域协作,以工业“互联网+”、智慧农业等领域为重点,突破企业单一空间集聚的局限,突出企业间的配套协同,实现企业更高质量和更灵活的集聚协同.

33改善协同发展环境

从意识协同、规划协同、交通协同等方面进一步改善协同发展网络环境,优化中原城市群协同发展形象,培育市场主体的协同发展使命感,逐步打破行政壁垒,为市场消除产业自然转移的阻碍因素.第一,增加各地方高层的磋商频度和形式,重点加强核城市与节点城市的互动,通过政策链的深度融合让市场看到各地政府协同发展经济的决心.第二,各个城市从城市群全局谋划经济发展,坚持有进有出,防止产业空心化风险,合理布局跨区域重大项目规划,建立协同发展规划体系.第三,完善城市群内和连接国内主要城市群的综合运输通道.积极推进郑万、郑阜等高铁建设.

34把创新技术、创建新区域的协同发展作为重要突破口

不断创造经济竞争的新机会是中原城市群提升产业水平的持续动力,新市场、新技术应用更容易突破当前的行政壁垒实行跨区域协同.第一,在核城市或者节点城市各自都市圈外溢的连接区建立共同市场或者新城.第二,以区域联合招商等形式积极吸引外资和承接京津冀等城市群的产业转移,实现在国内外市场全面拓展.第三,推进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区域协同创新市场建设和孵化,培育协同创新的整体规模效应.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原城市群发展规划\[Z\].2016-12-29.

\[2\]王东东中原城市群辐射带动作用研究——以郑州等九城融合发展为路径\[J\].商业经济研究,2015(11):133-134.

发展论文参考资料:

该文点评,这是适合不知如何写中原城市群和协同和对策建议方面的发展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发展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相关免费毕业论文范文

热门有关优秀论文题目选题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