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中华方面有关硕士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跟主题驱动:在循象探意中激活思维《中华意象:太阳》课堂实录和反思方面论文范文资料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中华范文 类别:学士论文 2024-02-22

《主题驱动:在循象探意中激活思维《中华意象:太阳》课堂实录和反思》

本文是关于中华本科论文范文和思维和《中华意象:太阳》和反思有关论文范文检索。

摘 要:教学《中华意象:太阳》,探寻不同主题下的“太阳意象”.通过聆听《击壤歌》、讲述神话故事、整合经典古诗词、传唱歌曲《种太阳》等主题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在循象探意中激活思维.对本课教学进行反思,总结出三点可供参考的策略:整合“独立而互联”的课程资源、探索“主题探究式”的教学路径、跟进“印刻文化意象”的对话.

关键词:主题驱动循象探意文化意象

一、课堂实录

(一)导入

师(出示“日”字的甲骨文)同学们好,老师有个问题想要请教大家,这是什么?

生这是中国古代的“日”字.

师是的,这是甲骨文的“日”字,它是根据太阳的形象创造出来的.太阳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你的心目中,太阳带给你什么样的感受呢?

生太阳是温暖的、明亮的、快乐的.

生充满希望,很美好.

师大家对太阳的感受是丰富的.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它,走近中华意象:太阳.

[设计意图:立足学生,是一切教学的出发点.上述教学以学生已知的“日”字的甲骨文导入,将汉字的意象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勾连,搭建由象到意的认知联系,在学生心田植入汉字文化发展与传承的意识和情感.]

(二)探寻不同主题下的“太阳意象”

1.主题一:聆听《击壤歌》.

师(播放《击壤歌》)首先,请大家听一段4000多年前的远古歌谣,边听边想,“太阳”给远古时期的先民们带来了什么呢?

生太阳给远古时期的先民们带来了温暖和光明,让他们形成了日出开始活动、日落开始休息的生活习惯.

师(板书:温暖、光明)是的,正因为太阳能发光、发热,农作物才能够生长,人类才能够生存.

生太阳为人们带来了幸福.因为要是没有太阳,人们就没有光明,动植物也就无法生长,人们不但不能取暖,还只能天天饿肚子;有了太阳,动植物蓬勃地生长,人们就能打猎,不会挨饿,不会寒冷,生活才会幸福.

师你说得很完整.(板书:幸福)是的,太阳给人们带来了幸福,这种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自然、古朴的生活,是他们引以为豪的生存方式.

生我感觉太阳跟人类息息相关,因为从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可以看出,要是没有太阳,他们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出来工作,什么时候休息.

师太阳就像一个作息时间表.还有没有别的想法?

生太阳给先民们带来了希望,如果没有太阳,他们就没法耕田,也没法开井,这样他们就吃不了、喝不了,生活不下去.

师(板书:希望)看到了太阳,先民们仿佛就看到了希望.请你翻开课本17页,读一读第一句话.

生太阳光芒万丈,普照大地,万物生长,给人类带来了光明、温暖和力量.

师太阳给人类带来了光明、温暖、力量、幸福、希望.那在先民们心中,太阳是一种怎样的形象呢?

生我觉得太阳是一种神圣的形象,因为它给予了人类力量.如果没有太阳,人类就只能生活在一片黑暗里,没法耕田、没法生活,更无法生存了.

师(板书:神圣)是的,太阳代表着“神圣”的形象.

生我认为太阳是美好的,因为从四幅图里可以看出,“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都和太阳息息相关.“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说明了太阳带给先民们时间观念,“凿井而饮、耕田而食”说明太阳让先民们能耕田凿井,过上丰衣足食的日子.

师(板书:美好)你的表述很清晰.是的,正因为有太阳,先民们才过上了美好的生活.大家知道吗?在远古时期,许多原始部落的先民们都认为自己就是太阳的子孙,十分崇拜太阳.他们经常会通过祭祀、祷告的方式,祈求太阳能为他们带来幸福.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教学意在引导学生围绕歌谣中的太阳意象,运用循象探意的方法,按照人类对太阳进行认知的发展顺序,引导学生对太阳展开从古至今、由象到意的探究.]

2.主题二:讲述神话故事.

师可是,太阳是捉摸不定的.当太阳烤焦了农田,晒干了河水,人们实在无法生活了,他们会怎么办呢?

生他们应该会找一个人带领他们做一件可以让他们变得幸福的事情.

师没错,有两个神话故事就告诉了我们答案.

生是《夸父追日》和《后羿射日》.

师谁来讲讲第一个故事呢?

生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年,天下大旱,太阳像火焰一样炙烤着大地,人们的生活非常困苦.有一个名叫夸父的巨人决定要为人们讨回幸福的生活,便去追赶太阳,想让太阳听从人们的意愿.他就上路了.夸父历经千辛万苦,就在快要追赶上太阳的时候倒下了.虽然夸父死了,但是天地被他勇于牺牲的精神感动了,便惩罚了太阳.后来,夸父的子孙后代过上了幸福的日子.

师你的表达能力很强,故事说得非常完整.我们用掌声表扬表扬他!

(学生鼓掌.)

师谁来讲讲第二个故事?

生在上古时期,有一年,天上出现了十个太阳,霸道无比,把庄稼都晒死了.人们生活非常困苦.后羿看了很不忍心,便拈弓搭箭,一连射下了九个太阳.最后一个太阳不停地求饶,但后羿气愤至极,想把它也射下来.就在他准备结果最后一个太阳时,一个农夫忙拦住他说:“如果把第十个太阳也射下来,大地上就会一片黑暗.”后羿想想也是,就为地球留下了最后一个太阳.大地恢复了安宁,这个太阳每天按时工作,勤勤恳恳,给大地带来了温暖和希望.

师你的故事不仅说得完整,还很形象.我们也掌声鼓励鼓励他!

(学生鼓掌.)

师同学们想一想,这时候太阳的形象对于先民们来说有没有变化?

生我感觉有变化,有时候太阳也很无情.

生我也感觉有变化,因为太阳带给人们的不仅有好处,还有坏处.

师是的,当太阳炙烤着大地,人们实在无法生活时,他们就想通过英雄的神力来征服太阳.其实啊,在远古时期,人们对太阳的认识是非常模糊的,太阳给人们的感觉也是非常矛盾的,既崇拜它,又想征服它.随着时间的车轮向前迈进,人们对太阳的认识便由初步的了解慢慢走向了研究和运用.(出示日晷、阳燧的图片)有谁认识它?

生第一个是日晷,日晷中间有一个大圆盘,中间穿着一根金针,人们用它来判定时间.

生日晷原本的意思是指太阳的影子.据此,人们在大圆盘上立了一根针,这个针能用来判断太阳的起落,在上面留下影子,人们就根据这个变化确定时间.

师是呀,影子会随时间变化,所以日晷就能用来判断时间,它就像我们现在的钟表,是远古时期人们的计时工具.谁来介绍一下第二个工具?

生第二个是阳燧,是古代人们的取火工具,用金属做成一个尖底杯,当太阳出来的时候,热量就会聚集到尖的地方,形成焦点.焦点温度不断升高,火苗就会被点燃,在尖底杯下放一些引火物,火就会旺起来.

师于是,阳燧便成了那时候人们的取火工具.我们的老祖先们多么富有智慧啊!他们巧妙地利用太阳的变化制作出日晷和阳燧为自己的生活服务,生活就越来越好,历史也向前进了一大步.

[设计意图:神话是民族的历史记忆,承载着华夏儿女对太阳的情感态度,表达的是人类征服自然的愿景,也体现出先民们对太阳的认识和情感开始发生变化.此环节教学的设计,旨在引导学生通过故事交流的形式感受远古先人对太阳的不同认识和情感,让学生多角度地体悟上古以来太阳与人类生活世界和精神世界的关联,感受远古先人对太阳的膜拜、敬畏、征服的认识和情感,不断丰富学生对太阳这一“象”所蕴含的“意”的认识.]

3.主题三:整合经典古诗词.

师同学们,你学过的古诗一定有不少与太阳有关.诗人笔下的太阳带给你哪些感受?先和组内的伙伴们说说自己的想法.

(学生小组内交流.)

生我想说的是:“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这句诗中的“日”是暗淡的,给人离别的感觉,再配上“北风吹雁雪纷纷”的景,更加深了离别时的伤感.

师所以这首诗的名字是《别董大》,是的,它带给你离别之感.

生我觉得“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中的“迟日”带给我温暖、有希望的感觉.春风是温柔的,所以,这里的太阳是温暖的、温柔的、充满希望的.

师是的,春天的太阳就给人这样的感受.

生我们都熟悉的“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中的“白日”呈现的是黄昏夕阳快要落下的时候的景象,这个太阳是昏暗的.

师据老师了解,鹳雀楼旁边有一座高山,太阳还很亮、很暖和的时候,就已经被山挡住了,所以这首诗中的太阳被称为“白日”.

生我想补充,这个日还带给人太阳虽明亮但时间很短暂的感觉.

师同意你的理解.

生我想说的是“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中的太阳给人火辣辣的感觉,因为它是在中午,中午的太阳是最热的.

师所以我们要珍惜农民伯伯的粮食.

生《寒食》一诗中的“日暮汉宫传蜡烛”带给我们不太温暖但很美丽的意境,夕阳西下的太阳,真美.

师这时候的“轻烟”和“烛火”便形成了对比.

生我选的是“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这里面的“残阳”,给人不太完整但又把江水渲染得非常美丽的感觉.

师“瑟瑟”是像玉石一样的绿色,一半绿一半红,景色非常美丽.

(出示诗句:①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②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③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④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师诗人笔下的太阳往往带给我们多元、丰富的感受.看看这几句诗,大家有什么发现?

生这几句诗中都有颜色.

师都和颜色有关.猜一猜,这些颜色是从哪来的?

生这些都是太阳颜色的表现.

师你是一个很会思考的孩子.不错,色是光之子,光是色之母,而变幻着的光和色背后的魔术师,就是太阳.它挥动着手中的七色彩绸,将世界装点得五光十色、多姿多彩.这里的太阳又带给你什么样的感受呢?

生美丽、缤纷多彩.

师(板书:美丽)这里的美有没有那么一点点的与众不同?

生这里的太阳很神奇.它像一个魔术师,把世界变得多姿多彩.

师是啊,那就让我们带着对太阳丰富的感受再来读读这几句诗.

(学生有感情地诵读诗句.)

[设计意图:开展经典古诗词的交流,意在引导学生在对比辨析和有感情的诵读中感受太阳的丰厚情韵,体悟诗人寓情于景的表现手法.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已经积累了许多与太阳有关的古诗,但从未思考过作品背后的太阳意象是什么.通过问题驱动学生循象探意,让他们自觉梳理古诗词中的太阳意象,不仅能够助力体悟寓情于景的表现手法,还能感受到太阳这一意象所蕴含的文化精髓.而这,也恰恰是教学重点和难点.]

4.主题四:传唱歌曲《种太阳》.

师其实,太阳的形象不仅仅存在于古诗中,在歌曲中也有所体现.有一个女孩,10岁的时候就写下了一首关于太阳的歌,你们小时候就会唱,猜猜是哪首歌?

生《种太阳》.

师没错,就是这首,咱们一起来唱一唱吧!

(学生合唱.)

师老师想问问大家,这个女孩种下的是“太阳”吗?

生(异口同声)不是.

师那是什么呢?

生希望.

师(板书:希望)看看黑板上的这些词,是我们在不同情境下对太阳的不同感受,这些都是太阳的代名词.当然,太阳的意象不仅限于此,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大家可以继续去探索,去发现.课上到这里,老师想问一问,大家有什么收获吗?

生太阳是中华民族不可缺少的东西.

生太阳给人们带来了温暖,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生太阳给我们带来了希望.

师看来此时同学们心中的太阳和刚上课时已经不一样了,变得更加独特、丰富.这节课,我们一起研究了“中华意象:太阳”,它对我们中华民族来说,有着独特的意义.其实,月亮这一意象也独具含义,课后,大家可以用今天学到的方法探究月亮这一意象,相信你会有独到的发现.

[设计意图:结课处适时引入学生耳熟能详的儿童歌曲《种太阳》,不仅能够再次唤醒学生的记忆,激发他们更加浓厚的探究兴趣,强化熟悉而亲切的体验,还有助于他们形成适时迁移、举一反三的学习能力.]

二、教学反思

《中华意象:太阳》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江苏版)》四年级读本第一单元“上古传说”中的一课.如何通过意象课程激活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亲切感与感受力,是我课前着力打磨的节点.细读文本、查阅资料、不断研磨、现场执教的过程中,我对中华意象的教学产生了几点思考.

(一)整合“独立而互联”的课程资源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课程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于是,从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太阳神,到古希腊、古波斯、古印度神话中的太阳传说;从原始时期的太阳崇拜,到洪荒时代人类对太阳复杂而又矛盾的情感态度;从诗歌里描写太阳的各类句子,到与太阳相关的各种意象……究竟哪些资源可以被纳入教学,为我所用,是首先要考虑的问题.

正值笔者一筹莫展之时,著名特级教师高林生老师给了我悉心的指导.在他的指导下,笔者按照人类对太阳情感发展的时间顺序,将“走近太阳”专题分为“敬畏太阳”“初识太阳”“欣赏太阳”“亲近太阳”四个主题,并将与太阳相关的知识精准、巧妙地编入各主题,如祭祀太阳神之谜(敬畏太阳),描绘原始人类对太阳认识的《击壤歌》(初识太阳),由颜色入手将描写太阳的诗句归类(欣赏太阳),阅读《海上日出》《登泰山记》,童声合唱《种太阳》(亲近太阳)等.这样的梳理,对之前独立而又互联的课程资源进行了整合,在深入占有资料的同时,找到了适用于教学实际的切入点,可谓“提领而顿,百毛皆顺”.

通过这次尝试,笔者意识到:意象课程对教师本身的语文素养提出较高的要求,教师要亲自研究相关的意象,全面深入地占有课程资源,还要站在高处统观全局,梳理出“独立而互联”的意象课程资源,为教学所用,又要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学科知识等相互联系,将知识散点变成教学要点,超越狭小的范围,才能认清意象全貌,带领学生有目的地走向深处.

(二)探索“主题探究式”的教学路径

中华文化讲究意象,意象是凝聚着中华各族人民智慧结晶和历史印记的文化符号,具有相对固定、独特的文化含义.“意象”一词对于四年级的学生而言,是生疏的,仅停留于感受层面,没有进行过深入的联系和建构.作为教师,应在这方面做专项研究,引领学生对主题意象进行针对性探究,让意象思维得以有效传承.上述教学中,笔者围绕“太阳”这一意象,主要采用主题探究式的引导方式,带着学生在循象探意的体验中,搭建已有经验和主题意象之间的联系.

1.立足学生,确立教学主题.

一切教学的出发点,都应从学生立场出发.上述教学中,笔者采用学生已知的“日”字甲骨文进行课堂导入,将“日”象与学生生活经验无缝勾连,悄无声息地在学生心田植入汉字文化发展与传承的意识和情感,实现了由象到意的认知联系,为本课教学奠定了认知基础.

文化意象是民族共感,也是传统文化教育的一部分.基于学生生活中能够感受到的文化元素,笔者将太阳这一意象作为线索,按照人类文明的发展顺序,顺势引入“聆听《击壤歌》”“讲述神话故事”“整合经典古诗词”“传唱歌曲《种太阳》”等学习活动主题,把与太阳相关的传统文化元素整合在一个“文化场”中,引领学生走进不同主题下的太阳意象,自觉、自主开展对太阳从古至今、由象到意的探究.

2.问题驱动,激活意象思维.

(1)设置适当的问题.

好的主题活动的推进,离不开关键问题的引领;关键问题的牵引,是打开学生思维活水的必要手段.太阳是人类的生命之源,象征着光明、温暖、神圣、希望,庇护着人类,给人类以无限的遐想.对中华儿女来说,太阳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另外,学生也熟知太阳这一物象,对此有着丰富的生活体验.因此,教学中播放富有韵律的远古歌谣《击壤歌》,并提出与主题相关的开放性问题:“‘太阳’给远古时期的先民们带来了什么呢?”一下子就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开启了他们想象的闸门.在韵律声中,学生感受着太阳和人类生活的关系,感受着远古先民对太阳的认识和情感,借助视频中的图像,学生对太阳的寓“意”之象进行初步探究,感受到了太阳与人类心灵融合而成的情意.从“太阳给远古时期的先民们带来了温暖和光明,让他们形成了日出开始活动、日落开始休息的生活习惯”“太阳给先民们带来了希望,如果没有太阳,他们就没法耕田,也没法开井,这样他们就吃不了、喝不了,生活不下去”“太阳是一种神圣的形象,因为它给予了人类力量.如果没有太阳,人类就只能生活在一片黑暗里,没法耕田、没法生活,更无法生存了”“太阳是美好的,因为从四幅图里可以看出,‘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都和太阳息息相关.‘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说明了太阳带给先民们时间观念,‘凿井而饮、耕田而食’说明太阳让先民们能耕田凿井,过上丰衣足食的日子”等就能看出,学生思维碰撞后的语言表达,已经显现了一定的文化意识,他们对身边的文化现象“太阳”,已经生发了由象到意的文化认知.

(2)展开适切的追问.

有效追问是联结学生思维脉络的必要方式.《夸父追日》与《后羿射日》是学生熟知的经典神话故事,但仅仅是作为故事个体存在于学生的脑海中.如何让独立的故事与“太阳”意象建立联结,激发学生的自觉意识,触发他们的情感.

上述教学中,教师以“当太阳烤焦了农田,晒干了河水,人们实在是无法生活了,他们会怎么办呢”设问,当学生回应“他们应该会找一个人带领他们做一件可以让他们变得幸福的事情”时,教师适时呈现神话故事《后羿射日》《夸父追日》,引发学生思维.当学生讲完故事,对“太阳”意象有了初步感知后,教师追问“这时候太阳的形象对于先民们来说有没有变化?”以此引导学生在故事交流中感受远古先人对太阳的不同认识和情感,助推学生多角度体悟上古以来太阳与人类生活世界和精神世界的关联,进一步丰富对太阳的认识.

(三)跟进“印刻文化意象”的对话

就古典诗词而言,诗人所写之“景”、所咏之“物”,是客观之“象”,而借景抒情之“情”,咏物所言之“志”,是主观之“意”.客观的景物,经由主观的情志,便能创造出“艺术形象”,使之抽象升华到更有深度的意象.上述教学通过对话帮助学生回忆、整合经典古诗词.当谈到《别董大》《绝句》《登鹳雀楼》《锄禾》《寒食》几首诗时,教师与学生展开了多角度对话,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运用诗文与诗题结合、与诗意结合、与现实环境结合等形式进行想象、思考、感悟、表达,建构属于自己心中不同的太阳意象.在丰富的体验和多彩的活动中,学生对主题意象的认知不断深入.在此基础上,又引入《望庐山瀑布》《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忆江南》《暮江吟》四首出现许多颜色的诗,仍然通过对话的形式猜测这些颜色源头.根据教学主题以及之前的整体感知,学生自然而然地说出:这些色彩背后的魔术师是太阳,正因为有太阳,万事万物才呈现出五光十色、多姿多彩的神奇景象.在循循善诱、步步深入的对话中,学生对太阳特殊的寓意有了别样的认知.

《周易·系辞传》中说: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而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辞焉以尽其言.在听歌谣、讲神话、聊古诗这几个教学环节中,学生的思维已经逐渐成熟,所以,当教师问:“这个女孩种下的是‘太阳’吗?”时,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不是,是‘希望’.”由此,“太阳”的文化意象在学生心中更为深刻.

课内得法,课外用法.基于主题探究的教学路径,引领学生循象探意,在不同的主题文化场中穿梭,较好地激活了学生的思维.结课后,学生心中的太阳便不仅仅是一种自然现象,更成为“希望”“温暖”“智慧”“幸福”“热情”“美好”等的代名词,成为具有文化内涵的属于每个人的“太阳”.

传统文化教育培养的是有时代眼光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人,意象课程的推进,对于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究意识,形成文化认同和文化自觉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应围绕不同的主题,在学生学习生活的氛围中营造多样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场”,使学生逐渐形成“日用而不知,日用而不觉”的思维样态,逐渐学会用现代的视角发现身边的文化,用时代的语言表达身边的文化,让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越走越深远.

中华论文参考资料: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中华少年杂志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

中华物理医学和康复杂志

归纳上述:此文为关于对写作思维和《中华意象:太阳》和反思论文范文与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中华本科毕业论文中华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有帮助。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