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阿司匹林方面有关毕业论文格式模板范文 与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有关毕业论文格式模板范文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阿司匹林范文 类别:论文模板 2024-02-02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

本文是阿司匹林方面有关开题报告范文和心肌梗死和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类函授毕业论文范文。

吴康智 何 婧 邱凌峰 裴景飞

青队医院心血管科 青海省西宁市 810000

【摘 要】目的:观察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对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实施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2 年4 月至2015 年4 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心肌梗死病人124 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62 例.对照组患者全部使用阿司匹林实施治疗,观察组病人则使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实施治疗,对比分析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通过治疗之后,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对心肌梗死病人实施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可以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关键词】氯吡格雷;阿司匹林;心肌梗死;疗效分析

所谓急性心肌梗死实际上就是由于人体中冠状动脉出现了持续性以及急性缺氧缺血而诱发的疾病,该疾病的主要特点是临床发病极快,病情发展也较为严重,同时并发症的出现率也相对较高,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心律失常为急性心肌梗死较为常见的并发症[1].此次研究选取2012 年4月至2015 年4 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病人124 例作为对象,分析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对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实施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2 年4 月至2015 年4 月在院接受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病人124 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62 例.所选取的患者全部符合急性心肌梗死的相关诊断标准.观察组62 例患者中,男性患者38 例,女性病人24 例,患者年龄各不相同,其中年龄最大的患者83 岁,年龄最小的患者31岁,平均年龄54.3&plun;2.5 岁.对照组62 例患者中,男性患者39 例,女性病人23 例,患者年龄各不相同,其中年龄最大的患者84 岁,年龄最小的患者33 岁,平均年龄55.3&plun;2.8 岁.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上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患者在入院接受治疗之后,首先对其实施最基本的检查,对病人的病情有一个基本的掌握,同时对所选取的患者实施调脂、抗凝以及扩冠等基本治疗,对照组患者则在睡觉之前口服阿司匹林药物,每天1 次,每次100 毫克,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氯吡格雷药物,每天1 次,每次75 毫克,所有患者的治疗时间均为28 天.治疗结束之后对比分析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效果.

1.3 疗效判断

治疗显效:心肌损伤标志完全消失,且没有心肌坏死情况.冠状动脉造影和血管内超声检查为正常;治疗有效:心肌损伤标志基本消失,且心肌坏死情况基本消失或者改善率达到60% 以上,冠状动脉造影和血管内超声检查基本恢复正常;治疗无效:心肌损伤以及心肌坏死等情况更为严重,冠状动脉造影和血管内超声检查和治疗之前基本相同.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6.0 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 )表示,组间差异、组内差异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 检验,P<0.05 时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效果对比分析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达到了

93.55%,优于对照组的74.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 所示.

2.2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出现率对比分析

通过治疗之后,观察组62 例患者中不良反应出现人数为0 例,不良反应出现率为0%,对照组治疗之后不良反应有8 例,不良反应出现率达到了12.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不良反应优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剧,心肌梗死的发病率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2].多数患者在初期用药阶段依从性较差,继而加剧疾病的进展,加大了治疗难度.心肌梗死病人的临床症状主要为:心律失常、心力衰竭以及心绞痛,如果病情较为严重则可能会诱发死亡.

氯吡格雷是新一代抗血小板药物,是血小板聚集的有效抑制剂.氯吡格雷在肝内经细胞色素生物转化成活性的代谢产物,不可逆转选择血小板膜表面的受体结合之后,隐藏与受体相耦合的蛋白受体与纤维蛋白原接合点间接地抑制了纤维蛋白原与糖蛋白受体之间的结合[3].目前国际上将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双重抗血小板聚集作为介入治疗术中的标准应用方案,能够有效降低介入治疗术后血栓发生率.影响氯吡格雷药效的因素有许多,例如年龄、糖尿病、吸烟等因素以及质子泵抑制剂与氯吡格雷相互影响等方面,导致氯吡格雷的抗血小板效果降低.随着近些年对氯吡格雷临床不良事件研究的不断深入,多项研究发现血小板聚集过程中的相关功能蛋白基因多态性与氯吡格雷临床不良事件有一定的相关性,不同CYP2Y19 基因型能够使氯吡格雷产生不同的反应,最终对临床事件造成不同的影响.

此次研究通观察组使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实施治疗,对照组单纯使用阿司匹林实施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达到了93.55%,对照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仅仅为74.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不良反应优于对照组,P<0.05.因此,使用氯吡格雷结合阿司匹林对心肌梗死病人实施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可以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杨俊, 凌峰, 张召才等. 冠心病患者在双联抗血小板治疗过程中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及影响因素[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1,20(11):1183-1186.

[2] 扈秀丽, 李予文. 华法林与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三重抗栓治疗的安全性[J].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2012,26(01):58-60.

[3] 苏宏宁. 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对心肌梗死病人治疗的影响分析[J]. 河北医学,2012,18(06):814-816.

阿司匹林论文参考资料:

综上而言:这是一篇关于对不知道怎么写心肌梗死和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阿司匹林本科毕业论文阿司匹林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的作为参考文献资料。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