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课堂提问方面论文怎么写 和利用文本矛盾之处设计课堂提问类论文范文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课堂提问范文 类别:论文格式 2024-04-10

《利用文本矛盾之处设计课堂提问》

本文是关于课堂提问方面本科论文怎么写和课堂提问和文本矛盾和设计相关函授毕业论文范文。

【摘 要】本文论述初中语文教师利用文本矛盾之处设计课堂提问的策略:问在标题的矛盾处,点燃学生探索;问在词句的矛盾处,发展学生语感能力;问在情节的矛盾处,直达文本情感内核;问在人物的矛盾处,培养学生辩证思维.

【关键词】初中语文文本矛盾课堂提问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8)02A-0105-02

课堂提问是语文教学最常规的互动方式,是师生共同探索文本的一次互动之旅.然而在教学中,大多数教师的提问对学生没有吸引力,课堂沉闷乏味,影响了学生思维的发展.

从某种意义上说,课堂提问的优劣决定了教学艺术的优劣.那么,该如何突破平庸、常规化的课堂提问呢?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善用文本矛盾之处设计课堂提问,将会给学生提供质疑、辩论的机会,从而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其深刻理解文本.

一、问在标题的矛盾处,点燃学生探索

文似看山不喜平,语文教学也不例外.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利用文本的矛盾之处设计课堂提问,将会引发学生的好奇心,点燃学生的探索.教师可就课文标题的矛盾处提问,激活学生的语文思维.

语文版语文教材九年级上册课文《愚公移山》标题当中的“愚公”和“移山”具有十分尖锐的矛盾,为此,笔者设计了这样的问题:“‘愚公’就是傻子的意思,而移山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一个傻子为什么要移山?他到底是怎么移山的?能否移山成功呢?请从文中找出答案,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个问题让学生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循着这一矛盾对立的问题展开探究,很快对文本的脉络有了清晰的了解.

当然,教师也可以巧妙依托课文标题设计一些矛盾对立的点,点燃学生的探索.例如,在教学语文版语文教材九年级上册《中国人真的失掉自信力了吗?》这篇课文时,笔者故意在板书时写成“中国人真的失掉自信力了”,引发学生的纠错,此时笔者提问:“加‘吗’和没有加‘吗’有什么区别?作者到底要表达什么意思?”学生认识到原句是一个反问句,表明作者并不认同这个观点,有“吗”没“吗”两个意思完全背道而驰.

由此可见,善用课文标题设计矛盾对立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索,不失为一种新奇有趣又催人思考的教学艺术.

二、问在词句的矛盾处,发展学生语感能力

初中语文课文中常会有一些矛盾性的词句,这些词句具有丰富的内涵,十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教师可以就这些词句的矛盾处提问,引导学生对这些词句展开分析和解读.

例如,在教学语文版语文教材八年级下册《孔乙己》最后一段“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时,笔者提问:“这里的‘大约’和‘的确’分别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放在一起?”学生展开分析和解读,认识到“大约”是表示一种猜测,未亲眼证实;“的确”是表示一种确定性、必然性.对于孔乙己来说,死亡是他最终的必然归宿.两个词语意思相悖,但组合在一起却意味深长地勾勒出了孔乙己这位末路知识分子可悲又可怜的一生,恰恰表现出了鲁迅先生对这位可悲可叹的末路知识分子的态度: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又如,语文版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有这样的句子:“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笔者提问:“为什么既‘似乎’又‘确凿’?从这两个矛盾的词语,你体会到了什么?”学生经过解读和分析后发现,“似乎”是从记忆的印象而言,年深月久,难免模糊;“确凿”是从心境而言,百草园留在心里的快乐记忆是确定无疑的.这样的词句表达,正是鲁迅先生鲜明的文字风格的体现.

上述案例中,笔者借助文本当中的矛盾词句,引导学生有意识地进行解读和分析,让学生读出文本背后的深刻内涵,敏锐地捕捉到了矛盾的语言信息,从而对文本的语言特色有了深刻的感知.

三、问在情节的矛盾处,直达文本情感内核

初中语文课文情节存在一些看似矛盾之处,这正是课文富有深意的地方.教师可以由此打开文本的探究通道,带领学生深入文本,展开自主思考,细细品味文本,梳理文本的情感脉络,领悟课文丰富的情感意蕴.

在教学语文版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老王》这篇课文时,笔者引导学生思考文中几个有矛盾的情节:其一,开头写道:“我常坐老王的三轮.他蹬,我坐,一路上我们说着闲话.”蹬车人和坐车人通常都是不说话的,老王是一个卖苦力的蹬车人,“我”是一个学者,两人应该是没有共同语言的,可是居然能够说一路,这似乎不符合常理.从这个矛盾处你体会到了什么?其二,中间部分有一段写道:“看见一个破破落落的大院,里面有几间塌败的小屋;老王正蹬着他那辆三轮进大院去.后来我在坐着老王的车和他闲聊的时候,问起那里是不是他的家.”按理说,“我”和老王已经很熟悉了,应该直接就问这是不是他的家,可是“我”却是在后来闲聊时才问的,这里似乎也有些矛盾,从这个矛盾处你体会到了什么?其三,结尾写道:“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作者一直都在关爱着老王,心里应该是问心无愧的,不但不应该感到愧怍,还应该为自己曾经关心过老王而感到欣慰、自豪.为什么作者反而说感到愧怍呢?

学生仔细梳理这三处情节,透过这些看似违背常理的矛盾之处,体会到了作者在字里行间寄予的情感:其一,按照常理,老王作为一个蹬三轮车的苦力,和作者这个学者不应该有那么多闲话可说,而作者却能与他说一路,这恰恰表明了作者对老王这样的社会底层人物的关心、抚慰和尊重,也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表明一种平等的社会温情.其二,作者之所以没有当时追上去问老王那几间塌败的小屋是不是他的家,是为了避免让老王难堪,照顾老王的自尊心,表明了作者对老王的尊重和理解.其三,作者内心的愧怍,是因为感到自己没有真正关心过老王的内心需求.从这个矛盾之处可以体察出作者那种剖析心灵、严于律己的内省精神.

在上述案例中,笔者带领学生剖析文本中违背生活常识的种种细节,揭开其中的真相,让学生透过字里行间展开思考、领悟真谛,感受其中丰富的情感意蕴.

四、问在人物的矛盾处,培养学生辩证思维

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价、分析课文中的人物形象,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而人物形象往往是多元、复杂甚至是矛盾的.为此,教师可以问在人物的矛盾处,引导学生对课文中的人物展开分析和概括,从而培养辩证、发散的语文思维.

语文版语文教材九年级下册《故乡》这篇课文中有一个非常有趣的情节,笔者根据这个情节,提出了一个充满争议的问题:“那十来个碗碟真的如杨二嫂所说是闰土埋的吗?”这个问题立刻引起了学生的争论.有的学生认为:“根本不可能是闰土埋的.因为前文交代,母亲说,凡是不可搬走的东西尽可以送他,由他自己去拣择,他犯得着偷埋吗?”有的学生认为:“闰土生性忠厚老实,怎么可能做这样的事?”也有学生认为:“这是杨二嫂的栽赃.她故意埋在灰堆里,想等大家都走了她再拿走,没想到闰土早到了,要将灰堆运走,她见阴谋败露就信口胡说.”但是也有学生认为:“有可能是闰土埋的.原本那么天真诚实的人变成了现在的偷偷摸摸,鲁迅先生这样写,就是为了控诉这个万恶的旧社会.”最后一种说法立刻引发了集体思考:“闰土这个人物的品行和杨二嫂的品行是一样的吗?”

笔者借助人物形象的矛盾点,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让学生领悟到,不管是善良、勤劳、本分的闰土,还是尖酸刻薄、自私自利的杨二嫂,都逃脱不了被社会压榨和迫害的命运.

总之,初中语文教师要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师的提问要问在能够激发学生求知欲的矛盾之处,只有这样,才能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责编秦越霞)

课堂提问论文参考资料:

高效课堂论文

父母课堂杂志

课堂内外杂志社

新课堂杂志

课堂内外杂志

父母课堂杂志订阅

此文结论,上文是一篇适合不知如何写课堂提问和文本矛盾和设计方面的课堂提问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课堂提问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