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大学生相关论文范例 和有留守经历大学生的群体调查和教育策略王景珍杨晓英陈肖东方面自考开题报告范文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大学生范文 类别:论文范文 2024-03-12

《有留守经历大学生的群体调查和教育策略王景珍杨晓英陈肖东》

本文是关于大学生相关本科论文怎么写跟杨晓英和王景珍和陈肖东有关本科论文怎么写。

王景珍1a,杨晓英2,陈肖东1b

(1.大连理工大学 a.马克思主义学院;b.建设工程学部,辽宁 大连116023;2.大连理工大学盘锦校区,辽宁 盘锦 124221)

摘 要:目前的中国,有很多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在各高校就读.此项研究选取辽宁、北京、武汉、云南、贵州等十所高校,发放问卷800份,回收有效问卷732份,其中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问卷52份,数据显示了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在宗教信仰、受关注度、享受资助、学习成绩、人际交往、使用网络、择业意向等方面的特征,文章针对这些特征提出了教育策略.

关键词:留守经历;群体特征;调查;教育策略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7)10-0120-03

心理学研究表明,在儿童个体早期发展中,父母的关爱、支持和鼓励容易使其建立起对初始接触者的信任感和安全感,而这种感情的建立,保证了儿童成年以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留守儿童因为父母的外出务工,缺少早期的社会支持.从2008年开始,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较大规模地进入高校.根据数据公司麦克思研究分析,按研究结果比例推算,随着90后大学生的入校,2013年有约124万农民工的孩子进入高校,其中约80万曾是“留守儿童”.

此项研究将研究的对象“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界定为:在我国农村地区,童年阶段父母双方或单方外出务工半年以上即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18岁以上,主要分布于大学).同时,因为留守儿童(18岁以下,主要分布于小学、初中、高中),是留守经历的大学生成长的先期阶段,具有研究的参照性,作为辅助研究对象.有针对性地做好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的培养教育工作,首先要熟悉这个群体的总体特征,进而研究其教育策略.

从本次的调研及已有的相关研究成果来看,近年来对“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对该群体的关注其实是留守儿童问题研究的扩展和延伸,只有将二者很好地进行衔接和联系,且同“无留守经历的大学生”相比较,才能更加有效地帮助人们清醒和客观地认识这一特殊群体,同时为高校管理者、专家学者及相关政府部门提供参考和借鉴,为其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干预和解决措施提供依据.

一、研究背景与方案设计

研究依托“2015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二类课题:《有留守经历大学生的人格特征调查与人格塑造研究》,对10所高校中有留守经历大学生教育现状进行抽样调查.选择参与调查的高校覆盖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重点高校和普通高校,随机抽取学生参与调查以保证调查样本的代表性.从微观到宏观、从个体到群体、从表层到深层地研究该人群的群体特征.

社会调查的具体实施办法:调查辽宁、北京、武汉、云南、贵州等地高校,选择调研及访问对象,搜集典型案例,重点采集有留守经历大学生的成长经历、社会支持、亲子关系、保护政策等.设计的访谈提纲将主要包括四个因子:第一因子:对该群体的关注程度;第二因子:该群体对教育的期待和满意程度;第三因子:该群体参与人格塑造教育的意愿和接受程度;第四因子:该群体开展保护培养教育的载体.

完成调研后,按照:(1)提出问题;(2)查阅文献;(3)形成假设;(4)制定研究方案;(5)搜集数据和资料;(6)数据和资料的统计处理;(7)结果分析;(8)提出措施等8个步骤开展对策研究.

二、研究规模及区分设计

(一)研究规模

课题组选取辽宁、北京、武汉、云南、贵州等10所高校,发放问卷800份,实际回收737份,回收率92.13%;其中有效问卷732份,有效问卷比例99.32%.

(二)对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的区分设计

区分“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采取在问卷中设计策略性提问的方法,以分辨该群体.在问卷的第一部分“基本情况调查”中,第4个问题为,你的家庭所在地,回答为“农村”,且童年时代的抚养人为父母亲中的一人,或除父母以外的其他亲人,我们筛选为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在调查中,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为52人,占填写有效问卷人数的7.1%.

在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这52人中,男生17人,女生35人;在无留守经历的大学生这680人中,男生321人,女生359人.样本均为随机选择,在年龄和性别比较方面无明显差异.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童年与父亲生活的有10人,童年与母亲生活的有21人,童年与其他亲人生活的有21人,其他亲人主要为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隔代抚养.

三、获取的主要数据与分析

(一)调查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与无留守经历的大学生获取的主要数据比较

1.宗教信仰情况.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宗教信仰人数为7人,占13.46%;无留守经历的大学生宗教信仰人数为59人,占7.65%,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宗教信仰人数比例高于无留守经历大学生宗教信仰人数比例.

分析:在宗教信仰方面,因我国城乡发展不均衡、公共服务不平等、社会保障不完善等因素的影响,有留守经历大学生因为童年时代缺乏亲情关爱和有效监护,从而更容易将精神寄托转向宗教信仰.

2.在受关注度方面.当询问“你认为所在学校是否关注你个人的发展与成长?”无留守经历的大学生回答十分关注的人数为113人,约占17%;一般关注人数为443人,约占65%;不关注人数为124人,约占18%.有留守经历大学生回答十分关注的人数为10人,约占19%;一般关注为34人,约占66%;不关注人数为8人,约占15%.

分析: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因为童年抚养人的外出,在升入大学后的受关注感相对更容易得到满足.高校应该把握这一成长规律,由辅导员、班主任等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开展一对一的关心和关怀教育,让他们感受到学校和家庭对其关注度的对比,成长于充满爱心的教育氛围.

3.在享受资助方面.本次调查发现当问及目前享有哪些资助的时候,无留守经历的大学生获得国家助学贷款的人数为180人,约占26%;伙食补助的人数为87人,约占13%;校园勤工助学的人数为59人,约占8%;其他校园内资助78人,约占11%;社会企业或个人资助人数为23人,约占3%;无相关资助的人数最多为330人,约占49%;选其他的人数为44人,约占5%.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享有国家助学贷款的有17人,约占33%;享有伙食补助的人数为9人,约占17%;享有校园勤工助学的人数有4人,约占8%;其他校园内资助的人数为9人,约占17%;社会企业或个人资助的人数有1人,享有其他资助的有5人,无相关资助的学生有15人,约占29%.

分析:有留守经历大学生家庭经济状况相对贫困,获得资助的人数相对较多,这与高校建立的对其扶助体系及相关制度有关.据了解,各高校奖助学金、勤工助学等学生资助政策向该群体倾斜或覆盖,是帮扶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成长的有效途径.

4.在学习成绩方面.无留守经历的大学生学业成绩等级为优的有99人,约占15%;学业成绩等级为良的有329人,约占48%;学业成绩等级为中的有203人,约占30%;学业成绩等级为差的人数为49人,约占7%;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学业成绩等级为优的有9人,约占17%;等级为良的有28人,约占54%;等级为中的有14人,约占27%;等级为差的有1人,约占2%.

分析:有留守经历大学生学习成绩相对较好.在某种程度上,能上大学的学生成为农村孩子中佼佼者,普遍勤奋好学、自立自强,心怀“知识改变命运”的信念并立志成才,往往具备较高的智力水平和较强的意志力水平,从而靠自己的力量走进大学.

5.在人际交往方面.无留守经历大学生选择朋友很多,相处融洽的人数为296人,约占44%;选择交往一般,有伙伴的人数为354人,约占52%;选择基本独自活动的人数为30人,约占4%.有留守经历大学生相对应的情况为26人、25人和1人,分别约占50%、48%和2%.

分析: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显示出更好的乐群性.对新鲜事物比较感兴趣,内心极度渴望同他人交朋友,对待人际关系和周围事情敏感性更强.一方面由于童年时期缺乏必要的引导,加上隔代教育的弊端,使得他们在性格上存在胆怯、沉默内向,在与他人交往时隐约有些自卑感;另一方面由于他们往往比无留守经历大学生更易表现出吃苦耐劳、懂得关心体贴照顾他人,而深得周围人群的认同、赞扬和喜爱.

6.在使用网络方面.当问及每天使用网络情况(包括手机和电脑)时,无留守经历的大学生回答经常(3小时以上)的人数为341人,约占50%;选择一般(1-3小时)的人数为288人,约占43%;选择偶尔(1小时以内)的人数为42人,约占6%;选择从不的人数为9人,约占1%.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相对应的情况分别为24人、23人、4人和1人,分别约占46%、44%、8%和2%.

分析: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相比无留守经历的大学生,未显示出明显的网络依赖.我们认为随着高速、便捷的现代信息网络的发展、完善与普及,人类社会的各种经济与社会活动,都将越来越多地利用计算机网络.严峻的网络信息安全形势下,针对该群体的正确使用网络的安全文明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7.在择业意向方面.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更多地想要到大城市里去工作,其次是回家乡所在地工作和考取研究生,然而却没有学生愿意出国进修.对于无留守经历大学生来说,大多数学生想考取研究生继续深造,其次是到大城市工作、回到家乡所在地工作,有一部分学生想要出国进修、自主创业.

分析: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两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我们认为该群体由于我国基础教育阶段城乡教育资源配置失衡,城市化的办学思维使他们很难享有优质的高等教育资源,从而往往在就业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然而部分成绩优异且在家庭经济状况不好的情况下,被迫选择读研.

(二)小结

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与无留守经历的大学生,在部分调查因素的数据上看无明显差异.有差异的特征主要表现为:在宗教信仰方面,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因为童年时代缺乏父母陪伴的儿童,更容易将精神寄托转向宗教信仰;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每月的生活费更为节俭,大部分同学的生活费控制在1 000元左右;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的学习成绩也更为优异,同时显示出较好的乐群性.同时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表示更乐于接受针对大学生的人格塑造教育,这为课题的研究提供了可行性,在他们喜欢的载体中,社会实践、艺术熏陶是他们最为喜爱的形式.

四、群体教育策略与建议

(一)设计留守儿童的安全保护体系

调研中,发现部分政府、高校缺乏对有留守经历大学生群体的关注和针对性教育.建议形成政府加强领导、社会齐抓共管、父母担当责任,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保护政策;扩大社会的宣传,充分发挥主流媒体以及各种宣传媒体阵地的作用,让他们宣传保护有留守经历大学生的方针政策、法律措施;依法维护权益,提高执法力度,有效地加强保护有留守经历大学生的安全及隐私;各高校重视有留守经历大学生培养和教育,选拔大学生志愿者深入同学中,长期工作,加强联络,从基层建立金字塔形的联系网络.

(二)构建有留守经历大学生的教育模式

1.加强理想信念教育.调研中发现在宗教信仰方面,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因为童年时代缺乏父母陪伴的儿童,可能更容易将精神寄托转向宗教信仰,所以,在工作中要针对此类学生开展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避免此类学生受到极端宗教主义的侵袭.

2.开发、利用、整合教育资源.调动校内外各种力量开展教育,协调政府、高校联动,与家长互动,共同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良好人格.

3.形成一支保护培养的队伍.在选拔、培训、考核等环节把关,提高高校学生培养队伍和志愿者队伍的责任心和工作技能.

4.挖掘学习及创新潜能.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成绩优、良比例更高,即成绩好于无留守经历的大学生,侧面反映了有留守经历大学生学习愿望、成功动机更强,更希望通过学习改变命运.高校要做好此类学生的学业指导工作,通过成立学业指导中心,加强导师制,开展创新创业计划等,激发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的学习和创新潜能.

5.创新教育载体.调查中,有留守经历大学生比无留守经历大学生朋友交友动机更强,交往更为频繁、密切,相处更为融洽,具有较好的乐群性,且愿意接受人格塑造类活动.针对这项特征,可以以活动、环境建设为切入点,在教育中加入群体性活动,如团体辅导、朋辈辅导、社团活动、社会实践、文化建设、沙盘游戏、音乐赏析等载体,增强教育的吸引力.

6.增加针对此类学生的奖、助力度.调研中有留守经历大学生每月的生活费更为节俭,大部分同学的生活费控制在1 000元左右,有留守经历大学生的学习成绩也更为优异,对其进行助学金支持可以缓解经济困难,增加奖学金力度,可以形成正向激励.

7.开展有留守经历大学生道德和行为实践.将理论内化为自身的思想和素质,真正促进被教育者的人格完善和提升.

8.为开展保护培养活动提供保障.制定政策,增加对有留守经历大学生的培养,完善长效机制,增加针对此类学生的短期出国交流和交换学习机会,开拓学生视野,拓展学生能力.

9.增加培养自信心方面的教育.调查中,在自信心得分方面,无留守经历大学生在《自信心量表》测评中,36-40分(高分)区间的学生比例明显高于有留守经历大学生的学生比例,这说明,虽然样本中大多数学生均为自信者,但是有留守经历大学生极度自信者更少.可以通过开展才艺展示、素质培养、朗诵演讲、素质拓展等活动,促进此类学生增强自信心及领导力.

(三)培育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调研中发现,学生对于父母的依恋现象是正常的,而迫于外出的父母应对学生给予适度的关注、适量地满足学生物质和心理的双面需求,这些关爱行为可以有效地缓解留守经历带来的负面影响.建议家长及老师经常与有留守经历大学生交流,加强亲子沟通和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传递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让他们感受到温暖的关爱.

(四)给予适当的心灵陪伴

调研中发现,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对于人际交往需求较为迫切.学校作为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成长中尤为重要的教育场所更应承担起相应的责任,让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在校园里找到“家”的感觉,对于存在特殊情况的学生多加关注,引导他们成长成才,利用辅导员谈心活动,为有留守经历大学生群体答疑解惑,并对遇到的困难给予疏通和引导.建立长期互动的机制,争取做到师生共同成长.

做好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的特色教育,可以促进社会公平、教育公平和制度公平,是教育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很好体现;而作为有留守经历大学生,内心也是非常渴望得到各界的关注和帮扶.希望通过研究更加科学地掌握该群体的特征,通过高校教育工作特别是辅导员工作不断发扬这部分学生优势,克服其弱势,优化有留守经历大学生的成长环境,保障该群体身心和谐、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陈肖东,杨晓英.有留守经历大学生的安全保护体系研究述评[J].管理观察,2016(10):96.

[2]赵苗苗.贫困农村地区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健康差异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宁夏固原市实证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2.

[3]杨雪岭.大学生的留守经历与心理韧性、心理病理症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4,28(3).

[4]申继亮.留守儿童与流动儿童心理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5]国务院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发[2016]13号[EB/OL].[2017-02-04].http://news.xinhuanet.com/

politics/2016-02/14/c_128717518.htm.

大学生论文参考资料:

大学生发表论文的期刊

大学生毕业论文格式

大学生投稿

大学生小论文范文

大学生时间管理论文

大学生职业和就业指导论文

小结:这是一篇关于大学生方面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杨晓英和王景珍和陈肖东相关大学生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