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德国教育类在职研究生论文范文 和我眼中的德国教育类毕业论文的格式范文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德国教育范文 类别:发表论文 2024-02-23

《我眼中的德国教育》

该文是德国教育类本科论文开题报告范文与德国教育和德国相关在职开题报告范文。

Waldorf中学坐落在米尔海姆市Eichbaum站附近,每次坐地铁经停这里,总能看到三三两两的学生上车或下车.他们看上去年龄跨度很大,有的还无比稚嫩,有的已人高马大.了解德国教育体制后才知道,德国的小学实行4年制,小学生毕业年龄也就在10岁左右.随后他们将进入不同类型的中学,开始长达6~9年的中学生涯.

  德国的小学毕业生将根据个人成绩、自主意愿和教师建议,开始中级教育的初级阶段,并分流到几种不同类型的中学里:(1)学制6年的职业预科中学,毕业生往往从事较为底层的工作,诸如超市收银员、环卫工人等,没有大学入学资格;(2)学制6年的实业中学,学生毕业后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Ausbildung(技术培训),经历2~3年的培训后正式上岗,从事诸如理发师、银行职员、文职秘书等方面的工作,他们同样没有大学入学资格;(3)学制9年的文理中学,学生将在11年级时进入中级教育的进阶阶段(又称为文理中学高级部),读完文理中学13年级并通过Abitur(高中毕业会考)后,自主申请进入德国高等院校就读;(4)包含以上三种类型的综合性中学,给予学生在中学期间再次努力、重新选择的机会,近年来,综合性学校以其灵活性深受欢迎,规模越来越大.

  看到这里你有没有觉得头疼,德国中学教育体制的复杂性,在世界范围内都是少见的.德国儿童从小就要对未来负责,10岁开始进入不同层次的中学学习,命运也从那时开始悄然改变.

  成绩较好的德国小学生通常会选择去文理中学就读,这是通往高等教育的必经之路.但也并不绝对,如今愈来愈多的文理中学毕业生选择直接进入职场实习、接受职业教育.经验丰富的蓝领工人,依旧能收入颇丰,生活体面.

  一件小事让我对德国蓝领技术工人印象颇深.我居住的顶层套房建于上世纪70年代,搬入后发现,卧室那老旧的窗户根本无法抵御冬季的严寒.房东特地预约了工人上门更换窗户.初次来的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工人,穿着整洁的工作服,进门与我问好握手,随后拿着工具认真测量,把数据记录在排版严格的表格上,并与房东签署了条款详细的安装合同和后续质保条例.来安装窗户的是两位年轻工人,他们体贴地给卧室的床铺上了防尘罩,利落地换完两扇窗户后,又仔细清理了卧室地面的垃圾,才向我友好告别.期间房东太太特地准备了咖啡和点心,向他们表示感谢.由此,我深切认识到德国人对自身职业的负责和对他人劳动的尊重.没有大学背景并不难以启齿,人们依据自身的特点与兴趣来确立自己在社会的立足点,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历经半年克服语言关,我终于如愿以偿地进入了杜伊斯堡-埃森大学,攻读经济信息学专业认知与多媒体科学领域的硕士学位.

  在德国,大学主要分为学术性大学和实践性大学两类.学术性大学更注重理论研究,追求学术上的高深造诣.而实践性大学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注重学习内容与未来职业的紧密结合.近几年国内对德国的实践性大学的误解不浅,大多将它与国内的职业技术院校或专科院校归为一类,但实际上,德国实践性大学毕业的学生更受雇主的青睐,并未“低人一等”,而且实践性大学的学生获得学士学位后,同样可以攻读硕士学位.

  办完入学注册手续以后,我开始努力适应在德国大学的生活,原本已经陌生的校园渐渐变得亲切熟悉起来.不比不知道,出了国才觉得国内大学的课时安排十分“人性化”:每个科目的授课通常由两堂45分钟的课组成,中间有10~15分钟休息时间.而德国教授上课往往会持续两个小时,中途不下课,有时候还会遇上持续三四小时的课程,前面由教授讲课,后面由助教讲题,中途休息10分钟已是万幸.

  小组讨论课在德国大学中相当普遍,这是让学生又怕又爱的一种授课形式.在学期初,教授就会给本学期的小组讨论课拟定大主题.这个大主题往往涉及与专业相关的新兴领域.比如,我们这学期要讨论“区块链”和“神经网络”,每个学生都要认领其中的一个小主题,根据教授建议去查找和阅读大量文献资料,充分发挥自主学习能力,写出一份专业性很强的报告并作课堂演讲.我们的小组讨论课,按照每周一位同学的次序轮流进行,每个人都要充分准备,因为除了专题演讲,还要应对来自教授和同学们的自由提问.这样的课程形式,对个人综合能力而言是一个非常巨大的挑战,也正是在不断的磨炼中,我们更加成熟自信.

  都说德国人严谨,这点也充分体现在大学校园里.尤其在实验课上,所有的操作都必须一丝不苟,以保证数据的真实有效.对前人实验数据的引用必须进行规范的标记,很多教授的要求非常严格,连日常作业都会经由机器或者人工判定查重,未标注的文献引用或者同学之间的成果共享会被判定为学术,情节严重者将失去注册期末考试的机会,无法顺利毕业.

  在德国大学,学术氛围又是开放的,在校学生每学期都有很多机会去工厂实地考察,或者参加一些专业性展览,大部分费用由学校补贴.德国大学更像是一个目标明确的训练场,这里没有关心你学习成绩的班主任,没有担忧你心理健康的辅导员,也没有评定你活动积极性的学生会……所有的课程、实验和考核,都是为了训练出一名在学术上合格、在职场上达标的专业人才.都说德国大学是不好“混”到毕业的,这张沉甸甸的高含金量的书,在给你的未来发展带来巨大助力的同时,也要求你有同等的付出.

  几乎所有的德国大学生都拥有至少一份工作,在经济上比较独立,较少依赖父母的资助.其实大多数德国人在中学时代就有打工的经历,即使家境优越,父母也会鼓励孩子尽早进入社会体验各类工作:餐厅服务、报纸派送、流水线的简单工作、洗盘子、看孩子,等等.德国青少年拥有相对强烈的独立观念,18岁成年后就要对自己的学业、职业和生活负责,德国人始终相信,你能成为什么样的人取决于你自己.

  独立是要付出代价的.想要均衡学业和工作,德国大学生往往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加之德国大学异常严格的教学和考核模式,常规6个学期的本科攻读时间,大多数人需要花费7~8个学期才能顺利完成.待到硕士和博士阶段,同学间的年龄跨度更大.怀着宝宝来上课的女同学,带着娃来上课的新手爸爸,在大学校园里并不罕见.

  为了更好地服务这些已婚已育的学生,德国大学往往都在校园里开设幼儿托管中心,学生可以免费(或以低廉的)把孩子托给专门的工作人员照顾,有家庭方面的困难也可以向学校的相关部门寻求帮助.德国大学虽然要求严格,但也很人性化.

   毕业后进入求职阶段,专业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德国企业非常看重员工的专业匹配度,在德国,想要跨专业求职几乎是不可能的.“专业的事就要交给专业的人去做”,这种观念在德国人头脑里根深蒂固,说他们古板都未尝不可.即使是在国内认为普适性最广的销售工作,在德国也要求应聘者具有与产品或业务相关的专业背景.

  我时常会看到在电车里不停哭闹的婴儿,年轻妈妈担心影响周围的乘客会立刻安抚;打着鼻钉、奇装异服的小青年,耐心扶着陌生的老人过马路;荷实弹的执勤蹲下身,拥抱一个非裔小孩……这些美好的画面让我对选择德国留学感到庆幸.高素养的公民,离不开高素质的教育.

德国教育论文参考资料:

关于教育的英语论文

教育杂志投稿

师德教育论文

教育杂志社

医学教育管理杂志

教育教学论坛期刊

概括总结,本文是一篇关于德国教育和德国方面的相关大学硕士和德国教育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德国教育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