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世界相关参考文献格式范文 与世界目光中的虎门类参考文献格式范文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世界范文 类别:发表论文 2024-03-19

《世界目光中的虎门》

该文是世界类论文写作参考范文跟目光和虎门和世界目光相关硕士学位毕业论文范文。

  掀过5月的日历,6月就会高扬起两个日子:3日与26日.

  6月3日,是国际禁烟日;

  6月26日,是国际禁毒日.

  这两个日子,必须用一个词语形容,也只能用一个词语形容:扬眉吐气.辞典里对扬眉吐气的解释是:“吐出怨气.形容摆脱了长期受压状态后高兴痛快的样子”.是这样,这两个日子里饱含的历史风云,有凛然正气,有悲情怨愤,还有雾霾散尽后心花怒放出的欢欣.倘若借用李白的诗句表达扬眉吐气的心境,应该写下“仰天大笑出门去”,中华岂是受辱人!

  毫不夸张地说,这两个日子是由泪水与鲜血凝结成的.那泪水,有喜悦的,也有悲苦的;有中国英杰的,也有英国鹰隼的.同样,那鲜血有中国英杰的,也有英国鹰隼的.用泪水和鲜血滋养这两个日子的地方就是:虎门.

  要感受那悲催的往事,以及往事留给世人的启迪和警示,必须驱动脚步,去虎门聆听历史的跫音.

  昂扬的销烟

  时光临近1839年6月3日,虎门威严得犹如虎踞龙盘,万余名民工龙腾虎跃,昼夜辛劳,掘开沙滩,贯通大海,挖走泥沙,舀干渗水,铺垫石板,镶嵌壁板,争分夺秒抢建销烟池.两个五十丈见方的大池,每分每秒都在加深,每分每秒都在加宽.时而细雨濛濛,时而骤雨阵阵,民工们头顶斗笠,身披蓑衣,冒雨苦干.如此辛劳,不仅毫无怨言,还感念阴云遮盖了烈日,雨水浇灭了燠热,天公作美,天随人愿.

  天随人愿,真真是天随人愿,到了正式销烟的6月3日,满天乌云被北风吹得了无踪影.连日的阴雨消散了,长空碧蓝,海天辽阔,山腰刚刚用竹子搭建成的礼台豁然敞亮于辽远的大海.一面黄绫长幡高挂在礼台前额,“钦差大臣奉旨查办广东海口事务大臣节制水陆各营总督部堂林”大字庄严凛然.午时过后,钦差大人林则徐虎步登场,两广总督邓廷桢紧随身后,广东高官及外国领事、遵法商人、记者、传教士鱼贯而入.顿时,台下响起欢呼声、鼓掌声.此时,林则徐当作何感?

  岁月远去,我们无法听到林则徐的声音,我们也无需听到林则徐的声音,只要看看他抵达广州后的行迹举止,就可明晓落坐这个竹棚礼台是何等不易.1839年3月10日,林则徐正式抵粤,礼炮九响,隆重欢迎.当然,有真心欢迎的,也有打探风声的.真心欢迎的是广东民众,打探风声的是外国商人.美国商人威廉·亨德也在打探的行列,林则徐留给他的印象是:“气度庄重,表情相当严厉”.这威严气势自然对不法商人有所警示,但是,最受震慑的不是林则徐的外表,而是他为越华书院题写的那副对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这哪里是题给书院的,分明就是林则徐咄咄逼人的禁烟宣言.

  只是这一幕犹如一片秋叶漂过水面,平静得并没有引发海波的动荡.久经沉浮的商贩明白,自雍正七年,即1729年,朝廷宣布禁烟,可说是烟波浩渺,越禁越烈.哪一任官员不在高响禁烟之雷,哪一任官员又在践行禁烟之实?其中的奥秘,无外白银通道.这白银当然不是装进国库,而是塞进官员的腰包.他们以为林则徐的那副楹联,不过是打雷而已,不过是变相索贿的手法.外国商人如此看待,中国商贩也如此看待.3月18日,林则徐传讯中国行商,告诫他们不要“巴结夷人”.怡和洋行的老板伍绍荣当即表示:“愿以家资报效.”好个“家资报效”,谁不知道这是“报效家资”的隐语.然而,林则徐不吃这一套,厉声喝斥:“本大人不要钱,要你脑袋尔!”

  随即传谕外国烟贩:限令三日将趸船尽数交官,并保证永远不再夹带.倘若再带,一经查出,货尽没收,人即正法.而且宣布:“若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诚可谓,义正辞严,掷地有声!

  林则徐钢骨铮铮亮出铁腕,外国烟贩却企图瞒天过海,蒙混过关.三日期限已过,仅仅收缴1037箱.他们试图蒙混过关,也不是没有因由,林则徐初临乍到,哪能摸清海水深浅.岂不知林则徐前往越华书院,绝不是题写楹联,而是召集越华、粤秀、羊城三大书院的645名学子考试,试题四道:集散地及经营者姓名,乃一道;列出零售商贩姓名,乃二道;过去禁烟弊端何在,乃三道;第四道则是禁绝之法.这岂是考试?分明是当今最盛行的问卷调查.如此一来,林则徐对烟商及贪官污吏了如指掌.企图蒙混过关,只能是异想天开,只能是一厢情愿.

  礼仪之邦不会无理取闹,林则徐先礼后兵,既然你们不受敬意,不主动配合,那就不能责怪本大人不客气,当即传讯英国大烟贩颠地.颠地并不顺从,居然还想开溜.颠地开溜不是个人行为,而是英国不法商贩合谋而为.英国商务监督义律公然命令所有商船全部开出珠江口,自个儿则从澳门跑到广州叫嚣要武力声援.乌云压顶,林则徐站到了风口浪尖,稍有萎缩禁烟就会流产.紧急关头林则徐挺直脊梁,毫不畏缩.他不孤立,身后簇拥着广东民众,渔民们驾驶渔船,不仅将试图逃走的颠地堵截回来,而且协助兵丁封锁了十三行,撤出全部佣工.十三行是官府特许经营对外贸易的总商行,顿时350名外国商贩困守住处,一筹莫展.且不说断水绝食,平日烹调、洗涤、铺床、擦灯、挑水、挤牛奶这些事,全由中国佣工操持,如今商贩们不动手只能忍饥挨饿.苦不堪言的商贩们,尝到了林则徐的厉害.

  林则徐也不是油盐不进的冷面杀手,也是血肉之躯,也有垂悯之情.收缴是目的,困死商贩不仁义,他和邓廷桢等高级官员一商议,退让一步,当即宣布:外商每缴一箱,由高官捐赠茶叶五斤;缴出四分之一,允许恢复雇员;缴出二分之一,酌准水上往来;缴出四分之三,可以开舱贸易.这等于给尴尬的外商一个下坡的台阶,若是再不识相,那可是敬酒不吃吃罚酒.果然,外商相继从命认输,英商缴出20283箱,美商缴出1540箱.收缴,初战告捷,林则徐不满现状,继续扩大战果,售烟与抽烟两面打击,拘捕1600名违禁令者,收缴烟44741杆.成箱成箱的,堆得虎门水师提督署再也装不下,只好借助庙宇堆放;庙宇堆满了,只好借用附近民房堆放;民房堆满了,只好临时搭盖帐篷堆放……

  如此艰难,如此坎坷,一步步走来,直至登上虎门竹棚礼台.虽然步步镇邪恶,扬国威,但是,步履维艰,实在不易啊!或许,这就是林则徐威严端坐时应有的心态.下午两点,稳坐麒麟帐中的林则徐挺身站起,朗声宣布:销烟开始.一声令下,500名民工将石灰撒入烟池,立时水波沸腾,销蚀,迷雾缭绕,缓缓飘升.海岸上围观的广众欢声雷动,一起为禁烟大举取胜喝彩助威!

  悲壮的炮台

  地址还是虎门,时光仅仅向前推进了一年多点,空气中散发的昂扬气势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飞溅的血色和悲壮的呐喊.关天培和他手下的将士,正与英军进行一场殊死搏斗.

  本来这场战争是可以避免的,即使开战也不至于让中国壮士喋血搏杀.还在收缴的时候,林则徐就做好了两手准备,对手软就和,对手硬就战,反正有言在先,“若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一边以缴烟赠茶示好,一边布陈固若金汤的防御工事.36只木排、309丈大铁链,连通了沙角和大角,此为第一道防线;44只木排、372丈大铁链,连通了横档山和武山,此为第二道防线;第三道防线是,用木排、大铁链连通了大虎山和小虎山.层层设防,封锁了由南海进入珠江的航道.各道防线间均配有4只木船、240副棕缆和铁锚,再由数百名官兵把守.海面戒备森严,山头也不虚空,炮台连绵,六千斤、八千斤的大铁炮一门一门巍然安卧.

  军械严密布防.

  将士严阵以待.

  地处广东前沿的虎门,虎视眈眈,时刻准备释放虎威.

  然而,不待虎威释放,海障清除了,将士撤走了.形势急转直下,虎门徒有虚名,沦为兔门.

  清除海障、撤走将士的是新任钦差大臣琦善.他能当上钦差大臣是因为林则徐被罢免.罢免的原因是刚正强硬的林则徐,部署了坚不可摧的海防,入侵的英军无懈可击.

  虎门销烟的热浪排空而起,冲击并撕碎了不法外夷的嚣张气焰.英国商人颠地、查顿狼狈逃回伦敦,以狼狈为导火索引燃战争的火焰.英国外交大臣帕麦斯顿更是火上浇油.战争不可避免的爆发了.道光二十年,即1840年2月,英国内阁正式举行会议,通过了发兵中国的决议.战争迫在眉睫,6月懿律率领的英军进入中国海域.懿律是义律的堂兄,凶狂的哥哥要为倒霉的弟弟出一口恶气,16艘三桅双层炮舰、4艘蒸汽战船、27艘运输船和1艘满载4000士兵的轮船,将540门大炮瞄准了虎门,瞄准了海岸.只要一声令下,大炮就可以射出罪恶的炮弹.然而,懿律迟迟不敢下达轰击的命令.他的面前是中国军民的铜墙铁壁,说不定罪恶的炮弹尚未落地,正义的炮弹就会让侵敌的船只化为灰烬.懿律不憨不傻,思忖,掂量;掂量,思忖.终归不敢让“轰击”的命令轻易出唇.

  懿律畏葸作难,英军滞留海面.不,飘泊海面!携带的淡水用完了,无法补给,干渴难忍,士兵们在甲板上祈雨.一旦雨滴降落,赶紧张开帆布,兜接雨水,润湿生烟的口舌.杯水车薪,难以救困,无法解危.爬上小岛汲水,先喝下去的士兵率先倒下,中毒了.英军危在旦夕,懿律愁锁双眉!

  看看在广东、在虎门没有生存的希望,懿律便命令调转船头北上求生.6月23日,英军抵达定海,“照会”知县姚怀祥交出炮台.姚怀祥严词拒绝,英军恼羞成怒,即令3000士兵乘坐4只军舰、3艘汽船,围攻定海城.定海不是广东,姚怀祥不是钦差大臣,权力有限,装备落后,士兵仅有2000,即使如此也赴汤蹈火,万死不辞.血战一场,姚怀祥以身殉国,以身殉国的守城军民难以数计.定海一战,虽然英军获胜,但是,侵略者也受到重创,心生余悸.

  倘要是英军所到之处,都遭到如此打击,那战争的胜负还真是未知数.遗憾的是,英军再往北去,不仅没有遭受打击,还敬受礼遇.8月11日,英舰驶入天津大沽口,直逼京都.直隶总督琦善,非但不抵抗,竟然奉上美酒肥羊,像孝敬父母一样去巴结魔鬼.恳求英军回师广州,谈判解决问题.随即隐瞒味,带着花露水,报奏道光皇帝,不动一兵一卒,不费一一弹,即解除京都危机.一番花言巧语,博得皇帝欢心,琦善取代林则徐,成为钦差大臣,走马上任.

  无耻的琦善,此后将无耻暴露得淋漓尽致.1940年11月29日,琦善到达广州,还未谈判,就自毁长城.颁令四条,条条无耻:一、撤裁水师三分之二;二、遣散壮丁;三、拆毁海防工事;四、允许英舰进入内河探测航道.条条丧权,条条辱国,条条都在引狼入室!

  撤裁水师,兵士不足;遣散壮丁,孤立无援;拆毁海防工事,虎门剥唇露齿,暴露在英军的大炮射程范围.

  1841年1月7日,英军10艘战舰、3艘汽船,向关天培所在的靖远炮台发动猛攻.敌众我寡,关天培请求增援,琦善仅派200人给予敷衍.明明知道,拼掉全部将士的性命也守不住炮台,关天培还是要拼命一搏.敌舰一次次迫近,关天培率将士一次次打退.炮声隆隆,硝烟弥漫,敌炮从上午轰到晚上,也没有摧毁我军炮台,更重要的是没有摧毁将士们钢铁般的意志.英国司令发出最后通牒,令守将放弃虎门各个炮台,关天培不予理睬.炮弹打光了,就放敌兵近前,挥刀砍杀,杀得敌兵血肉横飞.鲜血溅满关天培浑身,他已受伤10多处,仍然咬牙杀敌,最后遍体鳞伤,倒在血泊中.虎门将士,全部壮烈殉国.

  硝烟散去,虎门炮台躺满了关天培将士怒目圆睁的尸体!

  屈辱的记忆

  虎门失守,相当于国门失守.失守的不仅仅是海域防线,而是清朝的胆量底线.历朝历代不缺少林则徐、关天培这样的忠义英烈,也不缺少定海知县姚怀祥“位卑不敢忘国忧”的志士仁人.然而,当政治昏庸、官员腐败,再钢骨铮铮的好汉也扶不起崩塌的冰山.更何况即使有林则徐这样甘于献身堵塞敌人炮筒的忠烈义士,也不见得能获得拼死一搏的机遇.

  放下林则徐不说,再看看此时道光皇帝派出的钦差大臣是何举止.虎门失守,英军气焰嚣张,琦善闻风丧胆.赶紧打发鲍鹏前去和谈,此时侵敌成为强敌,面对强者,弱者除了屈从,哪有对等的权力?结果可想而知,签订了臭名昭著的《穿鼻条约》,赔偿600万元、实行通商,还要将香港割让给英国.

  屠刀架在脖子上,道光皇帝感到了心疼.在国土上泛滥,不是始自于他登基之后.雍正时期,就已开始泛滥,不过每年只有200箱.到了他下定决心禁烟时,数字已飙升到40200箱,大量白银外流,国内银库几乎枯竭.几乎动摇了他统治的根基,不禁不行.这才有钦差大臣林则徐广州禁烟,虎门销烟.喜讯传来时,他是何等的欢欣.然而,英军兵临国门,道光皇帝马上慌了手脚,竟然想以撤换林则徐的办法息事宁人,说穿了是讨好洋人.岂料,在国际交往上一直实用的是丛林法则,低三下四地讨好,只能沦为强食者大口咀嚼的弱肉.每况日下的情势,居然沦落出个割地赔款的《穿鼻条约》.

  道光皇帝心疼了,这一心疼,就把琦善下狱治罪,查抄了他的门庭.现在就是把琦善凌迟处死,也于事无补.但是,他还想弥补.为他补洞的是侄儿奕山.奕山胆小如鼠,英军炮轰广州,他吓得面如土色.卫兵打了个喷嚏,竟然以为炮弹飞来,浑身战栗,颤抖不止.他没有补住漏洞,还把伤口捅大,捅出个《广州和约》,军队由虎门后撤,再赔偿英方白银600余万两.

  和约能和吗?英军的胃口不会这样填满,只是吞噬弱者的开端.英军再度北上,处于前沿的将士浴血奋战,贡献出可歌可泣的血染风采.定海守将葛云飞受伤40处,仍然带兵与敌人肉搏,直到炮弹洞穿胸膛,才悲壮地倒下.吴淞口守将陈化成被打得腹破肠出,依旧咬牙督战,再次射中,他喷血而死.镇江守将海龄面对强敌,带领将士拼死抵抗,虽然全部捐躯,却打死侵敌185人,英国海军司令也差点被击毙.

  前线的将士如此英勇,战争何至于失败?

  诡异的是,前线的将士浴血奋战,深宫的道光皇帝却吓破了胆,竟然再次变脸,宣布“兵勇杀一黑、白夷,即正法”.这岂不是命令缴械投降,任人宰割?!同时派出大臣耆英、伊里布前去“羁縻”.羁縻,多么圆滑的用语.羁,是马络头;縻为牛靷,引车前进的皮带.这不就是笼络控制英军吗?且看如何笼络控制.笼络的办法是“一切惟命”,控制的办法是《中英南京条约》.看看那个辱没先祖的场景吧,身患重病的伊里布被抬上英舰,在趾高气扬的英国国旗下,歪歪斜斜签下了名字.这个屈辱的条约比《穿鼻条约》屈辱得更甚:割让香港不变,实行通商,竟具体到要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和上海等口岸,赔款猛增加到2100万元.

  英国图谋得逞,美国、法国趁火打劫,威逼清朝签订了《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从此,主权不整,山河破碎,中国滑落进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可悲社会.

  羞愧的追思

  打开人类文明史,每一次较量未必都是正义战胜邪恶,未必不是邪恶战胜正义.战争就是野蛮战胜文明的典型战例.林则徐所以一身正气赴任禁烟,是因为祸害苍生,祸害世人.他不是冒然行事,特意翻译了《国际法》中有关禁止违禁品和宣战权利的章节,详细阅读,更觉正义在身,因而无所畏惧.抵达广州,他不仅义正辞严地警告不法烟贩,而且,义正辞严地至书英国维多利亚女王:“诱惑华民以致流毒各省……以中国之利利于夷,岂有反以毒物害华民之理?试问天良何在?闻该国禁食甚严……贵国王自不肯以己所不欲施之于人”.本国严禁,大肆贩售华民,己所不欲,却施于人?真真是天良丧尽!

  林则徐何止是站在清朝的立场发言,而是站在道义的立场对不法劣行作出审判.可惜,代表正义的清朝败下阵来,而且一败涂地,割地赔款.更可悲的是,清朝还没战败,林则徐就已被撤,就已失败,不是失败在英军手下,而是失败在自家人手里.这里面潜藏了多少令人深省的道理啊!

  正缘于此,我才分外关注6月的这两个纪念日.

  1928年,国际禁烟会议在日内瓦召开.的泛滥再不禁止,将成为世界性的大灾难,禁烟已是摆在全球刻不容缓的要事.如何警钟长鸣?各国代表一致认为有必要确定一个国际禁烟日.选定哪天为好?一时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此时,中国代表王景岐缓缓站起提议,林则徐早于1939年就在虎门禁烟,销烟的那一天是6月3日,为何不将这一天作为国际禁烟日?话音刚落,掌声响起,代表们一致通过.

  时光驶进1987年,又一个重大命题摆在各国面前,吸毒、贩毒成为不可小觑的问题.138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集聚维也纳,参加“麻醉品滥用和非法贩运问题”的部长级会议,3000名代表一致倡议“爱生命,不吸毒”.为了让倡议付诸现实,也为了纪念这次具有历史意义的国际禁毒会议,决定设立一个“国际禁毒日”.选定何日为好?代表们又一次将目光投向遥远的虎门.既然虎门销烟的首日已确定为国际禁烟日,为何不把结束那天警示为“国际禁毒日”?提议又在掌声中得到通过.同年召开的第42届联合国大会,其中有一项决议,就是将每年的6月26日确定为“反麻醉品的滥用和非法贩运国际日”.

  真是扬眉吐气!

  尘埃落定,拨云见日,笼罩在中华儿女心头的阴霾终于散去.世界总算还正义以公道,还中国以公道,还林则徐以公道.这确实令人扬眉吐气,亢奋无比.

  只是亢奋过后,我总有难以驱散的隐忧.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随着世事的演进,这种隐忧非但没有减轻,竟然日渐加重.加重隐忧的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撰写的《中国通史》中的一组数字:战争后,贸易变得愈加猖獗.战前的道光十八年(1838年),进口为40200箱;战后的道光三十年(1850年),进口竟然增加到52929箱,每年外流白银达到1000万两以上.白银外流加剧了经济混乱,扰乱了白银和铜钱的兑换秩序.

  真令人痛心,真令人羞愧.而且,羞愧大于痛心.痛心失败,痛心正义败于邪恶.但是,当6月3日和26日镌刻进人类文明史册,邪恶得到审判,正义得以伸张,痛心自会减轻.然而,羞愧却丝毫没有减轻,总是被现实激活,再度脸红心跳.正如前文所说,“战争后,贸易变得愈加猖獗”.贸易是互为的,是买卖双方两相情愿的交易.你不买,他何奈?总不至于牛不喝水强按头吧?英国烟商再坏,还没有坏到掰开嘴巴灌的地步.说到底是有人缺少自律,自甘吸食毒品;是有人贪图利益,自甘贩卖赚钱.这些人用自身的堕落迎合了外国商的利益,出卖了国家的利益.

  如果说,战争之前,我们尚很蒙昧,那么在挨打之后总该惊醒了吧?如果说,战争之前吸食那是个人懵懂的行为,那之后不就是丧失良知的卖国行径吗?更深一步反省,倘若战争之前,国人能够觉醒,人人不食,烟商卖给何人?滞销,没有市场,岂不是不禁自绝?说到底,设置外在的护栏,远不如强大自身的抗体.“亡秦者,亦秦也”,此乃千秋世理.

  我为此而羞惭,而汗颜.

  我渴望不再羞惭,不再汗颜.

世界论文参考资料:

科幻世界杂志在线看

海洋世界杂志

世界经济和政治期刊

体育世界期刊

中国和世界的关系论文

世界哲学杂志

本文结束语:上述文章是关于目光和虎门和世界目光方面的世界论文题目、论文提纲、世界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