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长沙类论文怎么撰写 和《沁园春长沙》中怅应释为恫怅相关论文范本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长沙范文 类别:发表论文 2024-03-29

《《沁园春长沙》中怅应释为恫怅》

本文是长沙类有关论文怎么撰写与《沁园春长沙》和恫怅和沁园春长沙方面自考毕业论文范文。

普通高中人教版语文教材中《沁园春·长沙》的注释是这么说的:

“怅”,原意是失意,这里用来表达由深思而引发激昂慷慨的心绪.[1]

这个解释源于“”期间出版的《诗词笺释》,该书“怅寥廓”词条释云:

原义为心中若有所失,不称心,不痛快.这里不是指消极的情绪,而是一种由思索而激动的愤慨心情.面对宇宙中自然界万物竞争不息的景象,想起右倾机会主义者对敌人的妥协投降,因而感到无比愤慨.[2]

人教版教材可能对之略作改动,但我们认为仍不太恰当,“怅”字,应该按原义解释为“失意、惆怅”.考虑到“怅”字在整首词中的地位,不得不对其含义进行辨析考证,本文从以下四个方面论述.

一、所有古今汉语字典、词典都无教科书上的解释,所有的古典汉语诗词里也没有“激昂慷慨的心绪”这样的解释.《新华字典》中“怅”是“失意,不痛快”的意思;《现代汉语词典》中“怅”解为“不如意”;《古代汉语词典》中“怅”是“失意,懊恼”的意思;《汉语大词典》(二零零零年世纪集团出版)解释为“怨望、失意”;《说文解字》解释为“望恨也”[3],即“望其还而不至为恨也”;《辞源》释为“失意、恼恨”.举以上几例可以看出,“怅”字古今意义没有变化,而且只一个义项.这是很奇怪的事情,也是很尴尬的事情——你的注释在字典里找不到依据.我们知道的古典语文修养极好,他不可能不知道“怅”的准确含义,因此他不可能用“怅”字表达“慷慨激昂”的意思.寻找一个意思是“慷慨激昂”的字不是难事,实在没有必要把“怅”字另造一个义项.也不可能平白硬造出来一个义项,因为语言的本质是约定俗成,只有在大家共同认知的前提下才能表情达意.说到底,作者没有用错这个字,是相关注家曲解了这个字的含义.

二、为什么出现于字典之外另设一说的奇特现象呢?我想这恐怕和当时“个人崇拜”有关.这首词最初发表在一九五七年一月《诗刊》上,随后郭沫若、马茂元、周振甫等纷纷注释,我们发现当时的人借解释诗词争着表现高大的一面,谁稍微评价低了一点谁就挨批判.著名古典文学研究者马茂元当时写了一篇论文《诗词解析(两首)》,对的词给予极高评价,其中说:

主席的词,……作品形象所体现出来的思想意义,作者艺术天才的独创性,则是人类最崇高、最伟大的共产主义理想的万丈光芒,以及在这种光芒照耀下绚烂无比、壮丽非凡的意境,这就不是苏、辛词里旧的人道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以及他们“清雄”或“豪放”的风格所能比拟于万一的.……这在文学史上是应该大书而特书的.

从这里可以看出无产阶级革命者和旧时代有“大志”人物本质上的区别.

读主席此词,真令人开拓万古心胸,不仅是推倒当年的崔颢.[4]

以马茂元教授的古典文学修养,能作这样的判语,恐怕已经算是极高评价了.但不久自称诗词学习小组的大学生们写《关于〈沁园春·长沙〉与〈菩萨蛮·黄鹤楼〉》,狠批马茂元对词作评价太低.他们说:

马老师所说的“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这种观点实际上是和资产阶级文学家所说的“表情表得好,达意达得妙就是文学”的论调想通的.……犯了形式主义错误.……贬低了主席的诗词.……决不可以把我们的伟大领袖的作品和苏、辛一派词人的作品相比.……主席的诗词是亘古未有的优秀文学作品.……总之,马老师这种研究学问的态度,我们认为是有害的,应该彻底加以纠正.[5]

在这样一种政治话语控制下,诗词中偶或出现的“消极情绪”都被掩盖了,不止《沁园春·长沙》一首这样.

三、事实上,当“惆怅”讲无损作者高大形象.我们先从这首词本身看,如果我们熟悉中国古典诗文,就应该承认这首词一上来就点明作者的心绪,“独立寒秋”中“独”和“寒”两字的运用再清楚不过了,“寒秋”未必是深秋,只不过用它表达作者的主观感受罢了.四个字连在一起鲜明地点出作者孤独、伤感的心境.当然作者的情绪在变化,看到湘江自然景物后特别是自然景物中蕴含的无限生机、勃发英气,这不能不影响到作者内心,或者说作者有意在寻找这种“壮美”来充实自己.但奇妙的是,作者这时思绪又回到人间了.从“寥廓”这个词句看,体现作者一向习惯的关心“大题目”的情怀,而不是个人小我、私我,应该说这已体现出的人格之伟大.可是请注意从行文技巧上讲以上只是铺垫,关键是下面的几句抒情.作者用了一个“怅”字来表达其内心最深处的东西.“怅”让我们联想到“惆怅”、“怅然”等词语,但意思一样,都是失意伤感.为什么在此时此地出现“失意、伤感”的情绪呢?从下两句“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我们知道作者的思想最终落在中国的政治走向问题上.作者后来自述道:“在北伐以前,军阀统治,中国的命运究竟由哪一个阶级做主?”[6]这已经充分体现出一个伟大政治家的“心忧天下”伟大而悲悯的情怀.要理解的伟大,首先要明白作者的言路省略了一个逻辑环节:由自然的美好联想到人间也应该美好,但是现实人间却不美好,包括农民在内的国民处于苦难中.怎样变得美好?困难重重,谁能解决这个“不美好”的问题呢?中国未来将向何处去?当时还不太明朗,所以很自然在心底出现“怅”字.

现在我们已经知道牵绕作者情怀的是什么问题了,也明白这个“怅”字告诉我们什么了,概括地说,就是指革命征途常常遇到的挫折感和迷茫感.

其实这也是很正常的,如果我们将目光从词的文本回到历史(十九世纪二三十年代,甚至上溯七十年到一八四零年),我们就会发现“挫折、迷茫”感贯穿中国革命始终,从最早的龚自珍、林则徐、魏源到孙中山、严复等无不如此.的遭遇也一样,一九二五年(有论者认为此词写于一九二零年或者一九二六年,本文采纳文献出版社的观点)尽全力投身中国农动,还在此前后撰写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湖南农动考察报告》等文章,明确提出了农民问题是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发动农民参加反帝反封运动,是中国革命的第一任务.但是这个革命方向不被当时的最高层认可.相关历史文献告诉我们,之前曾经受到陈独秀超常信任,但是陈独秀不认可农动,搞农动那就等于犯了路线错误,“四大”最终也没有邀请参加.有论者认为这表明陈独秀对的排斥.我们认为这也是作者伤感失意的一个原因——得不到当时党内高层的认可,“谁主沉浮”成了问题,用“忧时伤怀”一点不夸张.本人当时患有神经衰弱症,病得很厉害.在湖南一次开会回来的路上,别人体力尚好,他却走不动了.那时候才三十二岁,正当壮年,可见内心伤感忧虑之深切.另外引起“怅”的原因是来自反革命——时任湖南省长的反动军阀赵恒惕,当他知道在湖南搞农运时,下令手下“立即逮捕,就地正法”.[7]这是很危险的事情,湖南农运一时遭受挫折.农运方向是正确的,但具体怎么革命?当时还没有找到正确的办法.武装夺取政权是等到一九二七年八一南昌起义才明确的.此时只能离开湖南.一个将农动视为革命最重要方向的人在敌友双方于己不利的情势下,产生“怅”的情绪实在太正常不过了,应该说这是一种伟大的“怅”.

所以,“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既不是“慷慨激昂”也不是“纳闷地寻思”,[8]而是因悲悯心而产生的伤感(包括痛苦地思索).虽然如此,作者绝没有放弃一丝一毫的革命意志,相反,作者认识到自己的消极情绪后,在下阙不断用各种往事激励自己,告诫自己不忘初心.

四、从下阙词的内容也证明上阙中的“怅”是“伤感、失意”的意思.下阙一上来就转入对往事的追忆,作者追忆的目的是什么呢?是用“峥嵘”“少年”“挥斥方遒”“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等词群连缀一起,排山倒海般祛除作者心中的阴霾.最后用“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将全词情绪调动到最,完全摆脱先前的伤感,在自我激励中洋溢着激扬澎湃之势.从中可以看出词的上下两阙在情绪上是紧密相联的,在节奏上起伏跌宕,如交响乐般先抑后扬.如果没有上阙的“怅”,下阙的自我激励从逻辑上就显得莫名其妙了.一个人如果在感情和理智上什么情况没有发生,平静如水,那怎么会自我激励呢?只有先产生压抑等“消极情绪”,才可能进行自我激励.如果不承认先前的“怅”(伤感、失意),将上阙视为情绪上的激昂,这不仅不符合词作内容本身,更是低估了词作的美学价值.

总之,“怅”字是这首词的词眼,透过这个词眼,我们更加深刻体会到作者悲悯的情怀,以及为拯救苍生于水火而产生的困惑、无奈、不懈地探索和自我激励等高尚人格.

注释:

[1]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1(必修)[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3.

[2]思想红卫兵福建师范学校中文系《飞雪迎春》战斗组编.诗词笺释[M].福州:福建新华印刷厂,1968:3-4.

[3]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63:222.

[4]马茂元.诗词解析(两首)[J].上海:上海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60(1).

[5]关于《沁园春·长沙》与《菩萨蛮·黄鹤楼》[J].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60(4).

[6].诗词集[M].北京:文献出版社,1996:250.

[7].年谱[M].北京:人民出版社、文献出版社,1993:133.

[8].诗词集[M].北京:文献出版社,1996:5.

长沙论文参考资料:

该文点评,该文是适合不知如何写《沁园春长沙》和恫怅和沁园春长沙方面的长沙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长沙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