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非正式类有关论文范文数据库 和技工院校学生非正式群体调查和分析方面论文范文数据库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非正式范文 类别:毕业论文 2024-03-29

《技工院校学生非正式群体调查和分析》

该文是非正式类有关论文范文数据库和非正式群体和技工和院校类硕士学位毕业论文范文。

文/陈秀华 叶青林

摘 要:技工院校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非正式群体”就是其中之一.本文对浙江建设技师学院“非正式群体”的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希望通过调查分析,了解学生加入“非正式群体”的原因及其开展活动的情况,并寻找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非正式群体”调查 分析 对策

技工院校学生的“非正式群体”一直以来都受到学校和家长的关注.关注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人们认为它对中职生的健康成长所起的负面效应较多.其实“非正式群体”的存在自有它的土壤,开出怎样的花朵,也不能一概论之,要区别对待.如何有效管理“非正式群体”,充分发挥它的积极作用,是学校德育工作管理部门和我们班主任们探索和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非正式群体”管理得当,引导到位,校园违纪情况就会减少,校园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学生在校内也会更安心.

一、技工院校学生“非正式群体”调查

为了掌握学生加入“非正式群体”的第一手资料,更好地了解笔者学校“非正式群体”的情况,我们设计了一份调查问卷,并从全校四个专业系、部中分别抽取了一个班级开展抽样调查.并就调查数据进行了分析,以期找出学生加入“非正式群体”的原因,了解“非正式群体”给学生成长带来的影响,给学校的学生工作提供翔实、可靠的第一手资料,给学生管理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1.调查方法

问卷调查,本次共发放调查问卷200份,收回有效问卷188份.

2.调查对象

15楼宇(2)班、15环艺班、15施高(2)班、15造价高技(2)班.

3.调查结果

从被调查对象的成长环境来看,有65.35%的学生从小和父母生活在一起,有21.73%偶尔生活在一起,有12.92%的学生几乎没有生活在一起.

从自我认知来看,有27.5%的学生认为自己的性格是外向的,有31.23%的学生认为自己是内向的,认知不明确的有41.27%.

对于人际关系的自我评价,有78.7%的学生认为和父母亲关系是好的,有16%的学生认为较好,有5.3%的学生认为一般.有51.48%的学生认为和同学关系是好的,有39%的学生认为较好,有9.52%的人认为一般.在师生关系上,有46.15%的学生认为是好的,有29.59%学生认为较好,有23.08%的人认为一般,只有1.18%的学生认为是不好的.

关于目前参加的“非正式群体”的类型,选择社团的占12.5%,选择闺蜜好友的占35.5%,选择老乡校友会的占16.2%,选择群的占46.575%,选择微信群的占10.85%,选择宗教的占0.625%,选择其他的占1.275%.关于目前参加的群体组织个数,选择1个的占27.8%,选择2个的占18.18%,选择3个的占11.18%,选择3个以上的占42.84%.一个都没有加入的为零.

关于参加的“非正式群体”具体活动内容,选择文体艺术类的占13.75%,选择社会实践类的占17.9%,选择公益服务类的占23.6%,选择游戏娱乐类的占42.73%,选择其他的占6.66%.关于所在群体组织的主要活动形式,选择开会的占18.1%,选择聊天的占58.9%,选择吃饭、唱歌的占30.3%,选择其他的占12.9%

关于加入“非正式群体”的主要目的,选择增长知识、提高实践能力的占56.08%,选择休闲娱乐的占36.58%,选择施展个人特长、才艺的占24%,选择拓展社交范围的占55.9%,选择打发时间的占21.33%,选择其他的占31.33%.

关于更喜欢哪个群体组织,选择正式群体组织(学生会、团支部等)的占64.8%,选择“非正式群体”组织(社团、老乡会等)的占35.2%.

关于“非正式群体”的成因,认为自然形成的占21.28%,选择兴趣爱好的占27.5%,选择别人都参加的占16.5%,选择想交更多的朋友的占16.3%,选择丰富业余生活的占11.03%,选择增加社会经验的占7.39%.

关于所加入的“非正式群体”活动状况,选择“活动开展丰富多彩,且质量较高”的占35.25%,选择“活动开展频繁,但质量不高”的占20.13%,选择“活动较少,但质量可以”的占35.83%,选择“活动少质量差”的占6.53%.

关于对所加入的“非正式群体”活动参与的程度,选择“每次都参加”的占14.7%,选择“经常参加”的占16.55%,选择“有时间就参加”的占42.975%,选择“很少参加”的占25.15%,选择“从不参加”的占3.1%.

关于更喜欢加入的“非正式群体”类型,选择“社会实践、实习活动,以提高自身的社会实践能力为主”的占27.73%,选择“生动有趣的娱乐活动,以丰富校园生活,放松身心为主”的占52.28%,选择“特长培训等活动,以拓展能力,提高综合素质为主”的占16.68%.

关于在“非正式群体”活动中,大家是否都可以随意发表自己的意见,选择完全可以的占43.67%,选择可以的占43.95%,选择偶尔的占6.9%,选择不可以的占5.48%.

关于在“非正式群体”活动中出现争论时,你们是否习惯性地听从“小头目”的意见,选择总是的占3.5%,选择经常的占15.3%,选择偶尔的占58.6%,选择从不的占22.6%.

关于所在“非正式群体”的成员是否遵守班级或学校制定的规章制度,选择全部遵守的占30.2%,选择大部分遵守的占45.8%,选择少部分遵守的占7.5%,选择从不遵守的占16.5%.

关于学校、院系的老师对于自发形成的团体的态度,选择非常支持的占40.9%,选择支持的占25.5%,选择反对的占9.94%,选择非常反对的占13.48%,选择不管的占10.18%.

关于“非正式群体”活动与学校活动发生冲突时做法:选择“服从大局”的占28.88%,选择“基本服从”的占18.13%,选择“视情况而定”的占37.74%,选择“参加自己团体活动”的占15.25%.

关于“非正式群体”的消极影响,选择“有时会限制其他成员与非正式组织之外的同学的交流”的占23.73%,选择“影响正式组织内部的团结,不利于正式组织凝聚力的形成”的占24.33%,选择“影响其成员对一些人和事的正确评价,缺乏客观性”的占28.18%,选择“导致‘非正式群体’的成员缺少自主选择权,个人屈服组织,没有主见性”的占23.75%.

关于参加“非正式群体”的收获,选择“生活、感情上的依托”的占15.48%,选择“找到有相同的兴趣爱好的成员”的占34.25%,选择“扩展人脉,拓宽信息获得的渠道”的占35.63%,选择“通过‘非正式群体’扩大其成员在正式组织中的存在感与影响力”的占14.58%.

对于目前加入“非正式群体”干部的总体印象,选择“有创造力,组织管理能力较强”的占38.08%,选择“有热情,但管理能力稍差了点”的占35.03%,选择“没什么大的作为,较平庸”的占20.29%,选择“无作为,根本就是‘混’的”的占6.6%.

二、调查结果分析

学生加入“非正式群体”与他的成长背景、人际关系、性格和兴趣爱好有一定的关系.大部分学生加入的是积极型的或者不具破坏性的群体(聊天工具).从小不与父母一起生活,亲子关系不亲密或者紧张,与班级同学、老师关系一般的学生,更容易加入消极型的“非正式群体”.因为这些人在家庭中得不到关爱和重视(如二孩家庭中的大宝),在正式组织(班级)中没有找到归属感,容易被“非正式群体”所吸引.

从学生加入“非正式群体”的类型上看,主要与群、微信群等网络虚拟世界为主,其次是闺蜜和朋友,这说明虚拟世界对学生有很大的吸引力.而且有近一半以上的学生加入了3个以上的“非正式群体”.部分学生因为性格较为内向,不敢在公共场合发表自己的看法,但是在网上却能够侃侃而谈,与平时判若两人,这会让他很有成就感.

从“非正式群体”的活动类型和活动内容来看,近一半的学生主要是奔着游戏娱乐去的.从具体的形式上看一半以上是选择聊天,1/3的人是以吃饭、唱歌为主.这也从侧面说明学生渴望有社交活动,也渴望有一定的娱乐活动.

关于“非正式群体”的成因,选择兴趣爱好的最多,近1/3.这就是所谓的“志趣相投”.因为正当的兴趣爱好而聚集在一起的学生,如果他们这个组织的活动能够始终围绕着积极健康的兴趣爱好(如体育、文艺、书法、编织、写作等),将是一个充满正能量的“非正式群体”.

从加入“非正式群体”的目的上看,选择“增长知识、提高实践能力”和“拓展社交范围”都超过一半,这与前面的兴趣爱好似乎矛盾.这也正反映了学生矛盾的心理,说明在主观上学生已经意识到两者的重要性.

对于参加“非正式群体”的一些活动及其质量,学生本身还是非常积极和认可的.这与我们以往看到学生参加学校的一些集会的表现恰恰相反.

对于“非正式群体”的认同,近一半学生认为可以随意发表自己的意见,这也是学生自愿加入的一个原因,因为很自由,不受约束,想说什么就说什么.而且近一半人认为是遵守学校规章制度的,并不是我们老师认为的是违纪行为.

对于学校老师对“非正式群体”的态度,学生也有自己的看法,且比较正面,有60%以上认为老师是支持的,但是也有10%左右的学生认为老师是放任不管的.

当学校活动与“非正式群体”活动有冲突时,近1/3的学生选择服从学校的活动,这说明学生还是比较分得清主次的.而且对组织中的民间领袖的领导能力比较认同.

学生同样也看到了“非正式群体”中存在的消极影响.说明加入“非正式群体”的学生并不像我们所认为的那样感情用事.

三、对策与建议

加强家校合作.学校应该与家长多沟通、多联系.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特别是单亲家庭)、成长轨迹,这样可以更好地做好学生管理工作.据了解,部分加入“非正式群体”的学生家庭背景比较复杂,来自单亲家庭、再婚家庭的比例较高.他们和同龄人相比更加敏感、自尊心更强,中小学的学习经历会直接影响到他们对正式组织的接纳,应该在入校之初做一个深入的调查了解.

学生加入“非正式群体”的一个客观原因是封闭式的校园缺乏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要把学生牢牢地吸引在学校里,应该开展更多的课外活动,成立更多的兴趣活动小组、组建社团、开展比赛等等,使每位学生都能在课外找到一个第二课堂.

对于已经出现的“非正式群体”要区别对待,不要一棍子打死.对于产生消极影响的“非正式群体”要积极引导.

做好“非正式群体”中的“老大”的思想工作,尽量把他吸纳到正式群体中,发挥他的积极作用.

学校在新生入学之初,分班、分配寝室时应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不要局限于老乡、老同学关系,要让自己适应新的环境,融入新的集体,尽快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利用互联网组建的虚拟群体,替代非的虚拟群体,并对这个群体加强管理、引导.让它成为学生与学校、老师沟通的一个渠道,而不是单纯地发牢骚、聊游戏的平台.

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当代的技工院校学生“非正式群体”和人们之前的认识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对于它对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进行辩证分析,区别对待,做好引导,慎贴标签.

参考文献:

[1]许文惠.重视中职学生非正式群体的影响及教育引导[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9(12).

[2]李燕飞,冯武强.中等职业学校班级中非正式群体管理[J].卫生职业教育,2006(24).

[3]陈利民.学生中“非正式组织”的产生原因及应用对策[J].中学时代,2013(20).

[4]鲍桂君.浅谈班级中的非正式群体[J].现代教育科学,2011(3).

[5]刘立林,周广侠.初中校学生“非正式群体”管理策略的研究[J].天津教育,2013(15).

[6]张颜颜,李志勤.试论班集体中非正式群体的管理[J].教育论坛,2006(3).

(作者单位:浙江建设技师学院)

非正式论文参考资料:

此文结论:此文为关于经典非正式专业范文可作为非正式群体和技工和院校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非正式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