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以其昭昭使人昭昭相关毕业论文模板范文 与以其昭昭使人昭昭类硕士学位论文范文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以其昭昭使人昭昭范文 类别:专科论文 2024-04-05

《以其昭昭使人昭昭》

本文是关于以其昭昭使人昭昭类毕业论文模板范文跟使人昭昭和以其和昭昭相关论文范文资料。

陈涛

摘 要:《小学语文教材七人谈》一书收录了7位不同学术背景的专家,围绕小学语文教材存在问题、语文教育是语言教育还是文学教育等7个话题展开的讨论与分析.阅读此书,从小学语文教材的缺失与成因、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语言教育和文学教育、选文和选文的背后等入手展开思考,提出:教材,是重要资源但不是课程的全部;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人.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材儿童视角课程资源

多年前,我读过一些文章,听过几场讲座,主要是关于对当前语文教材的评论.如今,捧起《小学语文教材七人谈》,一些熟悉,几许共鸣.

本书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属点灯人丛书系列.读这样一本书,可以收获一些知识与做法,也能引发一些疑问与思考,更能明确一些目标与方向.小学语文教材究竟出了什么问题?语文教育是语言教育还是文学教育?选文和选文背后有何动机与标准?教材与儿童,课程与教材,教材体系和结构,编写队伍和编审用制度,又有着怎样的内外联系?2009年,当百余家媒体聚焦小学语文教材,质疑教材“真实性”问题之际,亲近母语研究院邀请了7位不同学术背景的专家展开了讨论.他们之中,有儿童文学专家,有儿童阅读推广人,有学者,有校长,有一线教师.他们是:朱自强、王荣生、徐冬梅、李庆明、郭初阳、周益民和张学青.7个话题次第展开,层层深入;7位专家旁征博引,惠及教师.孟子云: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7位专家,即是贤者,以洞明之智使人对小学语文教材有了清晰、客观的认识.

读书的过程,一直感觉亲切,有关小学语文教材的热点和难点,就在7位专家的能言快语中点点延伸开去.近几年,我致力于“基于教材的小学语文拓展阅读研究”,有不少困惑在此书中找到了答案,有不少做法在此书中找到了理论依据.

读书的过程,也并不轻松,因为要从话语中提炼专家观点,做出自我评价、甄别.为此,我选择了绘制思维导图和文字记录感想两种方式,如遇上汁水丰富的新鲜桑叶的蚕一样,逐页地读,细细地读.

一、小学语文教材的缺失与成因

《珍贵的教科书》是我小学时读过的一篇课文.书上插图中那浸染着指导员鲜血的珍贵教科书,文中“我”对奄奄一息的指导员的声声呼唤,至今令我记忆犹新.话题讨论伊始,郭初阳老师以此文为例,联想到当今小学语文教材在孩子心目中的感觉定位:烦人、无聊、没劲、讨厌等,从而提出问题:为什么战争年代这么珍贵的教科书,到了现在,在很多孩子的心目中是如此的不珍贵.是书本身出了问题?是老师出了问题?是我们这个时代的问题?于是,专家们围绕着小学语文教材的缺失与成因展开了谈论.

(一)被忽视的“儿童视角”

麻省理工学院史迪芬·平克在其《语言本能》一书中指出:儿童是天生学习语言的人.幼儿是一个天生的文法家,两三年时间就能把一个非常复杂的母语系统的口语掌握得差不多,说明学习语文的能力是不成问题的.

为什么上了小学,语文学习变得难了,变得没有趣味了呢?

朱自强老师认为,一是所谓的功利主义应试教育体系的桎梏,二是教材没有很好地应对儿童的话语系统,没有契合儿童的语言发展规律,没有很好地提供儿童语言发展需要的条件.在他看来,孩子到了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需要的是用童谣、童诗、故事、童话等文本实现优质的转化.所以,挖掘、重组资源,建立孩子学前与学后的联系,自然过渡,是值得思考与实践的课题.

儿童不是一张白纸.他们6周岁入学,站在小学语文学习开端的时候,已经具备了在生活中进行会话和在一个复杂的母语情境当中生活的基本能力,已经拥有了一层家庭底色.丰富一点的,受到了大量文本材料的浸润,包括儿歌、童话、故事等;简单一点的,留下了日常生活会话的线条.小学语文教学应该是在儿童掌握了简单口语以后发展复杂的高级口语,帮助学习初步的书面语,并进行初步的文学的教育、文化的启蒙.可是在小学语文教材中,他们只能面对一些非常短、非常简单的语言材料.对很多孩子来说,这样的起点实在是索然无味的一种学习.徐冬梅老师结合对学生的研究,从一个妈妈和一个老师的角度娓娓道来,让人感受尤为深刻.

有一套教材的一年级开篇,有写给小学生的话:“小朋友,从现在开始,我们就要学习语文了.”郭初阳老师认为这句话完全抹杀或者完全割断了学生入学前的母语学习经验.

缺乏儿童视角,缺乏儿童本位的教育理念,太多顺从教育,缺少启发开放性思维、观点碰撞的空间,以致小学语文教材与小学生的心灵常常相隔膜.

(二)尴尬的“教材体”

教材,是从完整的知识体系和构建出发,更多的是考虑知识的呈现方式,是一种特殊形式的书.张学青老师在谈论中提到,为了让学生获得准确的规范的表达方式,编写者往往对文本进行一个格式化、规范化的改写.如:写景的文章,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写,从三年级一直学到五年级;《莫高窟》《秦兵马俑》都是总分总结构,便于学生从读到写模仿的同时,也抹杀了文章千变万化的个性,更不能构成学生认知上的冲突和挑战.此外,教材文本还存在内容扁平化现象.如苏教版的一篇说明文《神奇的克隆》,最后一句是“神奇的克隆技术正向人类展示它诱人的前景”.同样的题材,《不久就有两个我吗?》的结尾是:“大自然远比我们更有远见,所以我们必须保持它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这种多样性导致不同的种族、气质、文化和社会,因为正是由于我们大家都如此的不一样,才使得人类在这个星球上存活了这么久.”相比之下,读后文更让读者脑中不断冒问号、句号、感叹号.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一些名家名作被修改、删节,没有得到尊重.应该选入的是自然天成的美文,而不是似是而非的“教材体”儿童文学.看着好像语句、文法都规范,但是文义不规范,充斥着非常多的虚假的、非真情实感的文章.

是不是“教材体”都不好呢?周益民老师以台湾教材为例说明,都在写“教材体”文章,不同之处在于编写者的水平、编写的教育指向.

(三)被淡化的口语文化

海德格尔说,语言的本质是声音.关于口语文化,李庆明老师展开了具体的阐述.孩子置身于自己的一个母语系统,而他最初是从口语文化开始的,这是真正的母语,可能没有主谓宾,句子主语不停变换,是一种情境性的语言.然而现有教材按西化的语言标准将句子改得非常规范,让孩子离开自己生长于斯的母语环境,来学习一套与他格格不入的西化的语言体系,颠覆、解构语言天性,不喜欢语文学习和这方面也是有关系的.

朱自强老师也认为在小学一、二年级要重视口语化的课文.相比看似优美抒情的散文化语言而言,适合低年级学生的口语化作品,如口语化的童诗、有对话与反复语言形式的童话故事等,更利于帮助学生从口头语言向书面语言过渡.

二、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

如果说以前的教学大纲是规定一个学习的内容、学习的方式和一本教科书,课改后实际上是开放了一个课程的形态,开放了一个教材的形态.可是老师还是沿袭原来的教学习俗,没有在日常教学中体现这一变化.

王荣生老师在谈到小学语文教材时,提到选文本身要吸引孩子,要具有儿童语言的学习的价值,具有儿童的人文情怀和熏陶感染的价值.同时也指出我们的教材里面严重缺失的,就是对于学生丰富多样的、多种学习方式的指引.课堂上存在“老师假装很有趣”的现象,或是老师基于某种目的灌注某种趣味性,或是老师在表演.学生看来没什么表示,没什么趣味,只有听老师假声假腔地读,同时也配合着跟读.

由此,朱自强老师谈到自己做过的调查:小学语文老师在大学阶段或中师阶段,真正选修过儿童文学课的,不到百分之十.由此调查,朱老师提出两个缺失,一是非常严重的知识结构的缺失,二是教师本人“缪斯心性”的缺失.没有相关的阅读历程,不能挖掘文本的价值,不懂儿童心理,也就不能与儿童站在同等的高度交流.编写教材的人没有掌握这一点,选文难免不够准确.用教材的老师,一方面受教材所限,被动讲授;另一方面,也受教学思维定势、课堂固定流程等所限,把所有的课文都上成了一个味、一种套路.

周益民老师以王立春写的《木雕语文》为例,十分形象地道出了当前语文课堂普遍存在的对文学作品的文学性把握的误区的问题.

受教材所限,当前语文课堂,大多是科学主义、工具主义占主导地位,设计目标清晰,上课过程严谨,听课的人一目了然.然而,堂课表现出来的冷静,让我有些质疑:这是我们语文课的样态吗?怎么都像是在听别人讲故事或对别人故事品头论足的围观者?

我想,更多的是因为孩子的本能被压抑,他们承受的是一份有压力的阅读,“被”提问,“被”思考,“被”考试.试想,一个想在操场上自由奔跑的孩子,总是被大人叫住停下脚步,总是被大人呼来喝去做些事情,最终定会感觉索然无味.孩子需要的是什么?是“被”点燃思考的火花,是“被”激发兴趣点.一个好的文本,必须契合儿童的语言规律和模式,必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学生一拿到手,一拍即合.一个好的老师,必须引着学生去发现文本创作的秘妙,如创作背景,如表现手法,如情感价值等,再带着他们去发现、去阅读更多“类”文章,习得、迁移、深入、了解,这样探索式的学习经历,或许是依据本能展开教学的好方式,孩子会更乐于学.

针对课堂教学中教学习俗的问题,王荣生老师以一个较专业的术语——教师的学科教学知识(简称PCK)切入,说到了教师所受到的两方面影响:一是受自身学科知识影响,二是受教材的影响.这意味着我们老师一方面要提高自身文学素养,加强对文本的解读和处理能力,另一方面要在理解课程、教材、教学、学生的过程中进行转换.

三、语言教育和文学教育

百度百科中对“语言教育”的解释是:泛指任何语言的教导行为与学习行为.其内容涵盖文字形态、语音、语汇、语法、听解、会话、阅读与写作等.一般人提起语言教育的时候,多半会联想为外语的教学;而在提及中文的语言教育时,多用国文或中文等字词.对“文学教育”则有如下阐述:文学即人学,对人的教育离不开文学教育.

但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却忽视了文学教育这个重要的方面,导致广大的受教育者文学修养偏少,鉴赏能力偏低,审美趣味偏淡,写作功底偏差.

可见,语言教育主要是对学生进行工具性教育的行为,而文学教育偏向对孩子审美情趣、道德情操的培养.

(一)一个破碎的梦

1951年,胡乔木曾提出语言、文学分科.1954年的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同志亲自参加专门讨论并最终认同了语言、文学分科.1955年到1958年编著大纲——语言教学大纲和文学教学大纲,然后编著教材,试用了一部分后最终中断.

谈起这段新中国成立以后短暂的语言与文学分科的历史,李庆明老师把它称为“一个破碎的梦”.李老师认为,这种分割是中国当代语文教学改革上最大的一次改革,价值也许超过现在的语文新课程改革;当时决策层次、编写人员水平之高,也超过建国之后任何一次语文教研活动.这次改革,抓住了语文教育的根本问题,既兼顾对学生进行工具性教育,又注重对学生的审美情境、道德情操的培养.那为何难以为继呢?李老师谈了三方面的原因:一是编写的文学教学大纲脱离实际,难以学以致用,不利于读写结合;二是教师的文学素养难以跟上这种文学教育的要求;三是一些政治原因.

“目前的语文教材里有比例很小的文学作品,但并不是用来进行文学教育,而是用来进行‘读写训练’的,连古典文学作品也不例外.这样的语文教学、语文教材,实际上也是一种互相掣肘、两败俱伤的做法.” 1984年,张致公先生在《关于改革课文课、语文教材、语文教学的一些初步设想》一文中留下了这样的评价.

关于这段历史,王荣生老师恰好也进行过相关研究.他指出,这个基本事实就是汉语、文学分科主要体现在初中阶段,高中实际上就是文学,小学阶段是综合课程.汉语、文学分科时,也不是把实用性的文章和文学性的文章分开来教.由于政治形势变化,文学分量越来越少.因为汉语、文学分科,从开始到最后都是党决定.党决定实际上是一个意识形态的行为,是学苏联的结果.

(二)一个钓鱼的启示

两位老师梳理历史过后,朱自强老师表示很受启发.朱老师首先明确的是,所谓分科也不是说教材要分开来编,只是反对把它们混杂在一起的那种尴尬处理,而现在的语文教材就有这样的尴尬.即语文教材在文学上出现简略化、压缩化倾向,把文学本来特有的复杂演进过程、曲折发展、细腻的心理描写都去掉,剩下清晰、平面化的语言,认为易读易懂.朱老师举了一个把文学作品当作应用文章教学的例子,课文是众多版本教材中都有的《钓鱼的启示》.在朱老师看来,这样一篇文章应该从文学的层面入手,诉诸学生的情感,将最初的道德意识、人格、人性传递到学生手中.可文后的阅读练习是为湖边的木牌写一则“钓鱼须知”.文学性课文的阅读练习变成写一篇应用文,同一单元“语文天地”和“笔下生花”是“为你喜欢的游戏玩法写说明和游戏规则”,对此,朱老师表示很难理解和接受.

其实,在小学语文教材中,类似语言训练项目不少.脱离文本落实其他语言训练,教师又没有拿出专门的时间来指导,学生只能盲目地凭借经验完成练习.紧扣文章表达特点,以相关句段为范本,设计语言训练,才是有效且有用的.

王荣生老师认为,在小学语文课程里面,要强化文学的教学,尤其要强化儿童文学的教学,但同时也要加强实用文的读写训练,强化小学语文的读写.王老师旁征博引,娓娓道来.其中,提到了日本的说明文教材就是两本,且专门请作家来写;美国教材中写航海日志、写小实验、画图表、做表格等,形式多样,带有极强的综合性学习性质.

(三)一场并不幸福的“婚姻”

朱自强老师提出小学阶段语言教育的两种形态:一种形态是偏重于感性化语言的,形象化的、情感的、想象的,这是所谓的文学语言的系统;还有一个系统就是偏重于逻辑的、科学的、实用的语言.但是,后来也有人文精神的体现:不同的观点,不同的立场,通过学习这样的文章来了解,如法布尔的《昆虫记》,科学与人文互通,共同得以呈现.朱老师还以《小蝌蚪找妈妈》《问答调》等文为例,分析得出:文学语言的教育也是具有多元功能的.感性中有理性的一面,理性中又有感性.又以郑渊洁、王朔、沈从文等大家为例,从另一种角度来表达对文学教育的看法:文学并不虚无缥缈,文学教育也能让孩子学好语文.

关于语言教育和文学教育,在郭初阳老师看来是难以为继的,就像是生活中“同房分床”般非常不幸福的婚姻.张学青老师认为此比喻非常形象,小学学习两套教材是不大可行的,但是教材编写的学习活动要有明晰的指引,老师操作起来心里就有底了.

由此,这样既可以避免教师不知道教什么的问题,也可以让学生通过教材的学习,既能习得语言的应用,又能欣赏文学的魅力.鱼和熊掌兼得,是理想,值得我们去奋斗.

四、选文和选文的背后

教材的差异,取决于编者的眼光、思考和视野.选文的背后,值得我们去探讨.关于选文,专家们观点一致,希望进入教材的文章呈现这样的样态:名家名篇,文笔经过锤炼,适合孩子品读,值得珍藏一生.

朱自强老师首先表明观点:语文教育就要用优质的资源,教材要用经典、优秀、典型的作品.那些为了要教特定生字,或为达到自己设定的教学目标,来量身、编写、改写作品,从而生出的“教材体”文章,不适宜进入小学语文教材.现在教材在整体质量上存在短小轻薄的问题,也就是篇幅上短小,思想性、艺术性上轻薄.对此,我深有同感.日常教学中读到一些课文,颇有读内容梗概之感.花时间找来原文,深入解读文本,更是发现课文略去或改编许多内容,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也存在一定的表达断层.如李庆明、朱自强两位老师所言,选名家名篇,朝应用的方向去发展,让学生在学扎实、能模仿的过程中,慢慢寻求思想的科学与厚重.

王荣生老师在《语文科课程论基础》里曾对课文做了四种价值定位:一是定篇,二是例文,三是样本,四是用件.这是根据教材中文本的不同功能进行的分类.据资料显示,“定篇”应该是指语文课程规定的内容要素之一.但语文课程标准并未对小学生必学篇目做出明确规定,只是在附录推荐背诵的古诗文.

教材应不应该有定篇?

徐冬梅老师提出话题后讨论由此展开.她先用排除法说明定篇的重要性:教材里面没有出现鲁迅的作品,行不行?答案自然是不行.再是怎样选定篇.同样以鲁迅文章为例,不同版本呈现方式不同,利弊各现.由此,徐老师指出需要一个定篇标准:语言有母语的特质.

朱自强老师认为,定篇有的时候不一定是某一个作家的某一篇作品,也可能是某一个作家的另外的作品,甚至是其他作家的作品,但是一定要优秀,足够典型.优秀作品的语言规范,也会有自己对语言世界的独特创造.

选文的底线在哪里?王荣生老师提出,小学语文教材,首先要有一个选文底线,一是教育价值,即对儿童的、人文的、修养的、思想的教育价值;二是语言价值,即灵魂的、有光泽的、有文学趣味的语言感觉.郭初阳老师认为还有一个特别重要的底线,就是真实的底线.

对此,我想,不光是教材编写者需要遵循这些底线,认真选取优质、良好的语文资源.作为语文教师,更应该具备丰厚的文学素养,应该拥有一定的甄别能力,从而对教材去粗取精,去伪求真,充分挖掘教材中丰富的育人价值,同时也能针对一些有欠缺的教材体进行相应的拓展阅读补充.

郭初阳老师指出,选文时要做一个相当程度的学术规范.接着这一话题,张学青老师提出选文应该注明出处,有些文本还须提供作者,且有作者简介.读到这里,不得不提提《小学语文教材7人谈》,这本书就具有一定程度的学术规范,讨论中提到的文章均有标注,让人读后可以查询到文章出处,便于查证.

五、思考和期待

对于理想的小学语文教材,郭初阳老师提出了一个感觉、两个起点、三种期待.一个感觉:我们希望有一套小学语文教材是能够有人打着手电在被窝里面读的,或者是小学毕业以后能够放在书架上陪伴一生的.两个起点:一是儿童情感的起点,要有童心,要符合儿童的生活,教材要从他们的生活中来,并且契合他们的成长规律;二是逻辑起点,也就是要符合语言学习的规律.三种期待:一是希望有一套口语化的、文学的、接近人心的、很感性的、很柔软的教材;二是无论文本本身,还是学习活动的设置,都能启迪孩子原发性的创造力,让人一看就喜欢,能够激活、点燃他们;三是能够摒弃僵硬的成人意志的强行灌输.

打着手电在被窝里读,是我学生时代常做的事.每次拿到一本书在手,总想在第一时间内读完.白天,吃饭时读,走路时读;晚上,熄灯后则打着手电躲在被窝里悄悄地读,夜深犹未有困意.现在,我自不再需要以这样的方式去读书,但当年那种对书的渴望犹在,正如7位专家对优质语文教材的渴望.

合上书本,我记录下如下思考:

(一)教材,是重要资源但不是课程的全部

教材是语文课程观念和教育思想的载体,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重要凭借,也是语文课程的重要资源,要用好学好,通过引导学生感知、品味、积累与运用教材的语言形式和语言内容,帮助学生提高语用能力.对于教材,教师要统筹兼顾,努力做到以下三点:一是具有正确的理解能力,基于课程标准解读教材,充分开发文本育人价值;二是具有敏锐的洞察能力,基于学生立场解读学生,探测学生的学习经验,准确把握学生学习文本的落脚点与提升点;三是具有清晰的判断能力,基于教材和学生情况定位目标,做到目标清晰,要求清晰,赋予“以学定教”实质意义.

然而,教材并不是唯一的教学资源,不能单纯地把语文教材看成语文课程的全部,使学生的阅读学习囿于一本教学之中.必须将更多的优质资源引入课堂,拓宽学生阅读视野.2017年,部编一年级语文新教材把延伸阅读纳入教学体制,并尝试设置一些检测评价,给一线教师推广阅读提供了抓手,让大家可以在这方面有所作为,去探索、研究适合本班学生的可行办法.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引入相关资源时,以教材或生活为切入点,在教学中进行“把课文读厚”等相关实践,值得推崇.

(二)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

不读书,无以教;不读书,无以言.要提高文本解读能力,要补充相关优质文本资源,教师须博览群书,开阔视野,获取信息,提高文学素养.由此,才能为学生提供适合的单篇和群文阅读,引导学生自主选择有利于自身成长的书籍,帮助学生提高课外自主阅读能力,实现阅读方法的有效迁移与运用.

“在学校里,最可怕的是一群不读书、缺乏智慧的教师在辛勤的工作.因为这样的教师往往会辛辛苦苦地把本来聪明的孩子教得不会学习.”“语文老师的课堂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他的阅读史.读书越多,教师在课堂上就越自在.”“目前语文教学的主要问题是语文教师自己不读书.”江苏省特级教师王栋生曾在《让学生跟着真正的读书人学习》的主题报告中一针见血地提出观点,略显尖锐,却不无道理.语文教师要想做好一名“教书人”,首先自己就要成为一名真正的“读书人”,“读书破万卷”或许难以实现,但只要“开卷”,就会“有益”.

(三)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人

身为教育人,必须拥有真正把学生放在心中第一位的那种真实、朴实的情愫,必须具有对生命的真正尊重.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装进另一个头脑,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心灵的交流,进行心灵的接触.”基于教材开展教学也好,进行拓展阅读教学也好,都是心与心之间相互的碰撞与融合,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相互的给予与温暖.李政涛教授说过:“课堂应该是一段旅程,是一段温暖的旅程.”就让我们教育者毕力躬行,提供优质教材,丰富阅读方式,陪伴学生在与教材的深度交融里,在与生命情感的碰撞中,过上幸福温暖的语文生活.

读《小学语文教材七人谈》,于昭昭中见无穷,不亦乐乎……

(陈涛,上海市闵行区实验小学语文教师.致力于“大量阅读、随机习作”的行动研究,追求“读写结合,有效融通”的和美之境,在《小学教学参考》等报刊发表教育教学论文数十篇.)

以其昭昭使人昭昭论文参考资料:

上文结束语,这篇文章为关于对不知道怎么写使人昭昭和以其和昭昭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以其昭昭使人昭昭本科毕业论文以其昭昭使人昭昭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的作为参考文献资料。

热门有关优秀论文题目选题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