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陶渊明大学毕业论文范文 跟高人陶渊明有关大学毕业论文范文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陶渊明范文 类别:专科论文 2024-02-07

《高人陶渊明》

该文是关于陶渊明方面学术论文怎么写与高人陶渊明和陶渊明相关论文范文。

家世·夫人·孩子

鲁迅说过:“家是我们的生处,也是我们的死所.”想要认识一位作家和他的作品,非了解他的家世和家庭不可.

陶渊明( 365-427)出身于一个显赫的家族,他的曾祖父陶侃(字士行,259-334)是两晋之交的风云人物,建立过很大的功勋,后来官至东晋大司马,封长沙公,堪称位极人臣.陶渊明的祖父陶茂官至武昌太守,见于《晋书·隐逸传》;父亲据南宋邓名世《古今姓氏书辨证》引据陶茂麟《家谱》所记,名逸,官至安城太守;而民间所藏陶氏宗谱或谓其人名“敏”,官至姿城太守.记载略有出人,而其人曾任太守一事则基本一致.这应当是可信的.陶渊明说过,他的父亲“寄迹风云,冥兹愠喜”,前一句表明其人曾登仕途,后一句用典故表彰他老人家意态潇洒,或出仕或,都无所谓(《论语·公冶长》:“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因为父亲去世比较早,陶渊明小时候比较清苦.

在陶侃的后代中,陶渊明这一支为小宗,到他这一代尤有破落之势,但他的感情仍然完全是世族式的,只是多了些破落户的感慨,集中地见之于《赠长沙公》诗,又见之于《命子》诗——当陶渊明的长子俨(求思)出生时,陶渊明历叙自家祖先显赫的历史,叹息自己这一辈的衰落,希望儿子以圣贤为榜样,长大以后光大门楣,诗中纯然一派破落世族的口吻.鲁迅先生说过,中国文坛上的作家“首先还得求之于破落户中”.近现代如此,古代大抵也是如此.

陶渊明的母亲孟氏是名士孟嘉的女儿,而孟嘉乃是陶侃的女婿,这两家亲上做亲.这种情形在讲究门阀的中古时代非常多见.

孟嘉是那个时代的风云人物,他先事庾亮,为庐陵从事、劝学从事,后事庾翼,终事桓温,为长史,关系非常密切.二庾和桓温都是那时权势很大的人物,桓温有不臣之迹,孟嘉的地位自然也就很不一般.他如果不是死得比较早的话,将在政坛上扮演更大的角色.

隆安五年(401)冬天渊明母孟氏去世,他立刻从官场退出,回家守制.他此前本在桓温之子桓玄手下任职,而在渊明退出政局后,桓玄带兵东下,稍后夺取了皇位,而又很快失败被杀.陶渊明因为居丧没有卷进这一番变化折腾之中.

除了生母孟氏,陶渊明还有一位庶母,生有一女,后来嫁给武昌程家,陶渊明称为程氏妹.程氏妹的生母死于太元元年(376),当时陶渊明十二岁、程氏妹九岁.这小女孩后来由主母孟氏带大,她同陶渊明关系非常好.程氏妹死于义熙元年(405),听到这个噩耗后陶渊明立即抛弃了彭泽令的官位,跑到武昌去奔丧,然后就回老家柴桑去隐居了.陶渊明归隐的原因当然不完全在于此事,但这根导火线也的确大有关系.陶渊明后来为她写了祭文.

陶渊明有不止一位叔叔,其中最为知名的叫陶夔,官至太常、尚书.还有一位叔叔不知其名,早死,其妻是陶渊明母亲孟氏的妹妹,于是她就带着儿子陶敬远到陶渊明家来,一起艰难度日.陶渊明与这位比白己小十多岁的堂弟兼表弟像亲兄弟一样关系密切,曾为之写过一首诗《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到义熙七年(411)敬远死,陶渊明写了内容丰富、情文并茂的《祭从弟敬远文》.渊明还有一位从弟仲德也死得比较早.

十年之中,陶渊明先后失去好几位亲人,心情很沉重,深感人世沧桑,变幻无常.

先前陶渊明出仕时,对他帮助比较大的是外祖父孟嘉和叔叔陶夔.孟嘉是桓温的亲密助手,陶渊明青年时代的初仕以及后来在桓玄手下任职,大约都跟他是孟嘉的外孙有关,虽然老人家已经去世,仍然可以在冥冥中发挥作用.照顾大人物的亲属,这是一种中国传统.

陶渊明最后出任彭泽令,主要依靠叔叔陶夔的力量,《归去来兮辞》的小序写道:“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饼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于时风波未静,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这里直截了当地说起“家叔”这一条关系学的链条.陶夔时任尚书,陶渊明动用过这种关系,但他后来不再依靠门第,毅然决定退隐躬耕,过清贫的生活,这在当年是不多见的.

陶渊明有过两次婚娴,其前妻不知姓什么,其人去世甚早,大约二十多岁,那时陶渊明也就三十岁,早逝的具体原因亦复不明.渊明有一句诗道“始室丧其偏”,关于他的这位第一任夫人,我们一共就只知道这么五个字.

陶渊明的第二任夫人姓翟.据说翟氏人品高尚,同丈夫很和谐,“志趣亦同,能安苦节,夫耕于前,妻锄于后云”.可是晚年陶渊明在《与子俨等疏》中说白己“室无莱妇”,刘向《列女传》记载老莱子之妻比她丈夫水平更高,坚决主张白力更生,不为人所制,老莱子听了她的话才不复出为官——对翟氏的评价好像并不甚高.大约翟氏起先不大赞成他抛弃官职回老家归隐.即使事情是如此,也还可以理解.一旦归隐,原先体制内的待遇就失去了.有几个夫人愿意丈夫如此?

当渊明出任彭泽县县令的时候,有三顷公田作为他的俸禄.陶渊明打算全都种上适宜酿酒的秫(黏高粱),他有诗云:“春秫作美酒,酒熟吾白酌.”对这一种植计划夫人提出,强调必须种些粳稻,一家人要吃饭呢.陶渊明做出让步,拿二顷五十亩种高梁,五十亩种水稻.陶渊明当了八十几天彭泽令就白行罢免了,计划中的秫和稻大约都没有拿到手.要叫翟氏一点意见没有,那是不可能的.无米之炊,不好办啊.

好在后来她还能面对现实,同丈夫一起白力更生,夫耕于前,妻锄于后,成为一对劳动夫妻.

陶渊明有五个儿子:俨(小名阿舒)、俟(阿宣)、份(阿雍)、佚(阿端)、佟(通子),分别出于前妻和续娶之妻.这些小家伙的共同点在于都不肯好好学习,陶渊明在作《责子》诗中一一点名予以批评,但态度很温和,最后甚至说:“天运苟如此,且进杯中物.”看来陶渊明远非严父,而是很温暖的慈父.当然他也望子成龙,但并不勉强孩子们读书.这样通达的家长古今皆不多见.在中古时代,凡世家出身者没有不希望后辈继承祖业并发扬光大的,陶渊明当然也曾抱有这样的希望,所以当长子陶俨出生时,陶渊明作《命子》诗,希望儿子长大成才,但该诗到最后却说“夙兴夜寐,愿尔斯才:尔之不才,亦已焉哉!”他一向不勉强下一代如何如何.这是他的旷达之处,也是他的高明之处.

翟氏对此事的态度史无明文,她恐怕也没有什么好办法来拨乱反正,何况丈夫满腹诗书又有什么用,还不是要“夫耕于前,妻锄于后”?

陶渊明很爱他的孩子们,既不逼他们成才,也不打算给他们留下多少财产.他本人因归隐而失去官俸,以后只能过紧日子.先前汉朝有一位疏广,曾经当过太子太傅这样的高官,退休时皇上颇多赏赐,他回家后一味请乡亲们喝酒吃饭,打算把钱都花光,不留给子女——他主张子女不依靠先辈的庇荫,自力更生,过普通人的生活.陶渊明作《咏二疏》来歌颂他,其意直指当下.陶渊明的五个儿子后来皆默默无闻,这又有何不好.鲁迅有一条遗嘱说“孩子长大,倘无才能,可寻点小事情过活……”,他也正是陶渊明型的旷达一派.

“乐琴书以消忧”

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里说:“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可知他归隐后有两大生活内容:读书和抚琴.

这其实也正是中国古代士人在从政以外的两大基本点,当然一般来说只能是业余的:而陶渊明离开官场以后,这两点仍为业余,他更多的时间用于干农活、喝老酒、赋新诗.

陶渊明弹琴的水平大约不算很高,同先前的高手、大名士嵇康不能比.而且《晋书》本传甚至说他“性不解音,而畜素琴一张,弦徽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日:‘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更早的《宋书》本传也有类似的记载,只是简略一点.

这样看来,陶渊明家是有一张古琴,琴弦弊坏,亦不复更张,没有办法弹了:有时便象征性地抚一抚,聊以寄意而已.

这大约可以看成是他深通玄学的表现.设筌的目的在得鱼,得鱼即可忘筌:因此得意即可忘象、忘言;同样的,意既已寄,也就可以不管那琴上弦和徽的情况如何了.达到预期目的乃是全部问题的关键,手段不过是手段而已,比较不那么重要.弹有弦之琴可以寄意,抚无弦之琴也可以寄意,意既已寄,则弦之有无大可忽略不计.

想通这个道理至关重要.将手段当作目的很容易使人异化,例如“金钱不是万能的,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这话未尝无理,渊明也曾为归隐而筹款,但他的目的不在成为大款,而是为了安排好归隐后的生活,为了精神上的平静和愉悦.他的抚无弦琴也是为此.我们当然不必弄一张什么古琴挂起来附庸风雅,冒充魏晋风度,但有一点超越物象、寄意空灵的意思恐怕是完全必要的.这样可以省却许多烦恼,平添一段风流.

不过陶渊明郑重其事地安排一张破琴放在家里,总是一件怪事.他曾白称“少学琴书”,作品里也常常并列地写下“琴书”二字,可见他是会操琴的:而后来竟然弄到“弦徽不具”,据此或可以推测,他大约不甚精于此道,成年以后特别是隐居之后,就将此事高高挂起了.我们白己小时候也学过一点琴棋书面,因为不精,又没有持久的兴趣,渐渐忘却;后来在尘俗里摸爬滚打,为时既久,更干脆不玩了——古人或者也有类似的情形:而高人也无须一味高雅,为豆苗锄锄草即足以见道,这也就是后来禅宗之所谓担水劈柴亦含禅味.陶渊明即使真的“不解音”,也不妨其为绝顶高人,正如酒量很差的人也可以是一位名士一样.俗务之中也可以有高级趣味——是否高人名士,主要看他有无洞见和玄心,而不在于其器乐演奏的水平如何.

关于此事颇有不同的看法.可惜谁也没有见过陶渊明的那张琴,有关的讨论争议恐怕只能不了了之.

陶渊明的读书也白有其特色.他曾白称“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这里讲了三条:一是真心爱好,并不是为了应付考试或争取其他眼前的功利:二是不钻牛角尖,不卖弄学问;三是确有领会,每当读书充了电,一高兴,饭也忘记吃了.

这里最要紧的是最后一条,读书要“会意”,要有白己的领悟.要了解这种境界,不妨看他的两首诗,一是《读(山海经)》十三首的第一首:

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众鸟欣有讫,吾亦爱吾庐.

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穷巷隔深辙,颇回故人车.

欢然酌春酒,摘我园中蔬.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

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

一旦有了时间(“既耕亦已种”)就迫不及待地来读书,感到非常快乐(“不乐复何如?”),而且多有体会:下面的十二首诗就都是他读《山海经》一书的体会、感想.

另外一首是《移居》二首的第一首:

昔欲居南村,非为卜其宅.闻多素心人,乐与数晨夕.

怀此颇有年,今日从兹役.弊庐何必广,取足蔽床席.

邻曲时时来,抗言谈在昔.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可知他曾白发地同邻居中的“素心人”开小型学术讨论会,探索书中那些有“疑义”的地方.由此可知他之所谓“不求甚解”决非囫囵吞枣,只是不去瞎动什么急转弯的脑筋罢了.此其所以为高人也.

陶渊明读书的收获,反映在他创作的诗文当中,也表现在于他为人处事的方方面面.

自传与自祭文

现在写白传的大抵都是名人,往往很长,一般不写单篇文章,总是整本的书,甚至很厚的一本书,将白己如何成名,如何结婚,如何离婚,如何了不起,又如何如何,一一详细道来.然后签名售书,到处送人.

古人写白传没有这么长,也较少白鸣得意的意思,大抵重点在于写出白己的特色,说明白己都看重些什么东西.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就是如此: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极其言兹若人之俦乎!酬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这份精神白传的正文讲了几点:白己的性格、关于读书、关于饮酒、关于写作,总之白己虽然很穷,却一向白得其乐.后面的“赞”将自己同古代的贫士黔娄相比,《列女传》载:“黔娄先生死.曾子与门人往吊之,其妻出户,曾子吊之.上堂,见先生之尸在牖下,枕墼席藁,绵袍不表.覆以布被,手足不尽敛,覆头则足见,覆足则头见……其妻日:‘昔先生,君尝欲授之政,以为国相,辞而不为,是有馀贵也.君尝赐之粟三十锺,先生辞而不受,是有馀富也.彼先生者,甘天下之淡味,安天下之卑位,不戚戚于贫贱,不忻忻于富贵,求仁而得仁,求义而得义.”’其人本事很大,可以当宰相,但他不干,宁可穷困潦倒而毫不在乎.陶渊明大约还不像他那样穷,他出任过几次小官,平时生活尚可,只是到晚年才真的穷了,而他的心同古代高尚的贫士黔娄是相通的.

《五柳先生传》不知作于何年,而到他去世的那一年,他写了一篇《白祭文》,总结白己的一生,其中有些内容与《五柳先生传》遥相呼应,他平静地写道:

自余为人,逢运之贫.箪瓢屡罄,稀络冬陈.含欢谷汲,行歌负薪.翳翳柴门,事我宵晨.春秋代谢,有务中园.载耘载耔,乃育乃繁.欣以素牍,和以七弦.冬曝其曰,夏濯其泉.勤靡余劳,心有常闲.乐天委分,以至百年……宠非己荣,涅岂吾缁?摔兀穷庐,酣饮赋诗.识运知命,畴能罔眷?余今斯化,可以无恨.寿涉百龄,身慕肥遁.从老得终,奚所复恋.

也是说白己的贫困与宠辱不惊的平和心态,其中的“酣饮赋诗”一句介绍自己的平生两大生活乐趣,总结得很准确,人生实难、死而无憾这一层意思也说得很好.“冬曝其日,夏濯其泉.勤靡余劳,心有常闲”,这几句归纳白己亲近白然,心平气和地从事农业劳动,大有特色——他的躬耕在隐士中是不多见的.《五柳先生传》没有提到参加农业劳动这回事,凭这一点来推测,该份白传似当作于归隐之前,甚至还在他的青年时代.

陶渊明论文参考资料:

此文点评:该文是一篇关于对不知道怎么写高人陶渊明和陶渊明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陶渊明本科毕业论文陶渊明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的作为参考文献资料。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