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民俗相关毕业论文模板范文 和年前年后话民俗方面毕业论文题目范文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民俗范文 类别:专科论文 2024-03-11

《年前年后话民俗》

本文是民俗相关开题报告范文和年前年后和民俗类毕业论文题目范文。

过去,忙乎了一年的人们,等到过年才算有一个喘息的机会,娃娃们也终于等到了一个穿新衣、吃美食的时候.实际上,大人小孩企盼的“年”是从腊八就开始了.

腊八

过去的儿歌中有“过腊八,宰瞎娃(指猪)”的词儿,每年“腊八”节前后,农村里家家户户忙着杀年猪,———这就意味着“年”(春节)快到了,怪不得那些盼望着过年的娃娃们编出了这样的词儿.古人把农历十二月“合祭众神”的祭祀活动叫做“腊”,由此而把十二月叫做“腊月”,腊月初八,自然就简称为“腊八”.腊八是腊月里的大节日,过此节令,“年味”就会越来越浓了.据说“腊八”的由来,起始于宋代,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了.这一天,我国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习俗上都要吃“腊八粥”,除了阖家团聚食用外,还要敬神祭祖、馈赠亲友.据史料记载,过去朝廷、官府、寺院也在熬“腊八粥”,因这一天据说是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成道之日,故又称“佛成道节”,所以佛徒们多托钵化缘,把化得的各种米、豆、谷和杂果共熬一锅,称之为“佛粥”,施舍给前来寺院就食的穷苦人,以广结善缘.为此,宋代大诗人陆游说:“今朝佛粥更相赠,反觉江村节物新”;清人夏仁虎曾直接以《腊八》为题作诗,说“腊八家家煮粥多,大臣特派到雍和;圣慈亦是当今佛,进奉熬成第二锅”;就连清王朝的道光皇帝也作《腊八粥》诗,说:“……谷粟为粥和豆煮.童稚饱腹庆州平,还向街头击腊鼓.”上至皇帝,下至黎民百姓,都说到了“腊八”粥,可见过去对“腊八”节的重视程度.

也许是“十里不同俗”的原因吧,青海人过“腊八”,吃的却是“麦仁”饭.寒冬腊月,河湟谷地滴水成冰,井口边、山涧旁、河沟畔,到处都有晶莹的冰滩.腊八的头几天,家庭主妇们就把打簸干净的麦子收拾好,打发家里人到冰滩上“剶(chuan)麦仁”.所谓“剶麦仁”,就是在冰上凿个冰臼,把麦子倒入其中,用木杵捣,直捣到麸皮脱落,然后拿回家去,簸去麸皮,即成“麦仁”,而在熙熙攘攘的城里,时近腊八,就有人带着“麦仁”走街串巷,给图省事而爱尝鲜的城里人送来过“腊八”的原料.……腊八的头天晚,主妇们把洗净的麦仁放入锅中,与切成块的牛羊(猪)肉同煮,外加姜皮、花椒、草果等佐料,经一夜文火,煮熟成乳糜状,此即麦仁饭也.原料虽略有不同,但与内地的“腊八粥”却有异曲同工之妙.

同样,河湟谷地还有“腊八”献水吃冰的风俗:腊月初七晚,家中长者虔诚地做过“燃表点香”仪式后,还要很庄重地敬献一碗或一碟清水,以揣测来年庄稼年成的好坏.经过一个严寒的夜晚,清晨一看,敬献的清水已成了晶莹剔透的一块冰块.长者们拿着冰块,就像古人能从龟甲的裂纹推测出吉凶福祸一样,对着冬日透过干冷的日光,端详着冰块里面的“奥谜”.也许是水结冰时物理变化的微小差异,也许是其它的原因,冰块里竟然有大小不同的圆形、长条形气泡状空隙,老人据此便煞有介事地预言:圆形泡状空隙多,暗示着明年豆类作物将有好收成;同样,如果长条形泡状空隙多,那就是预示着明年青稞、麦类的年景好.并以此作为来年春耕时种何种作物的参考依据.从这儿也可以看出,那些以种庄稼为生的父老们可怜的良苦用心.“占卜”完毕,然后敲碎冰,分给家人啃嚼,说“吃了腊八冰,一年肚不痛.”

腊八的早饭,自然是吃“麦仁粥”了.锅盖一揭,异香扑鼻,首当敬神祭祖,然后长幼有序,依次入座.“麦仁”饭不油不腻,食之可口,一家人其乐融融,共享天伦之乐.

就像五月端阳节送韭菜包子一样,作为馈赠亲友的“麦仁”,也给亲戚朋友带去了“腊八”主打食品的醇香和亲人的思念.麦仁饭制作简便,食后唇齿留香,虽是青海的一种节令食品,但作为青海的一种地方饮食文化,从心底里说,确实独具特色.

如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天天像过年一样,而作为传统意义上的“腊八”节,“麦仁”饭也渐渐失去了使娃娃们流口水的魅力,但“腊八”成为民俗文化的一个久远符号,还会给人们营造一个和谐的氛围,带来一个温馨的回忆———因为它毕竟是我们民族自己的节日.

小年

民谣里说:“腊月二十三,灶家娘娘要上天;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春节还未到,但从这天起,连空气中也充满了过节的气息.腊月二十三,人称是“小年”,是民间祭灶的日子,从此,春节的序幕渐渐拉开了.盼望着“过年”的娃娃们,早已等不及“年”的到来,街巷里已传来了稀稀拉拉的鞭炮声.

小年的主要节目是“祭灶”,即祭祀灶神爷.据说灶神爷是天上玉皇大帝封的,他专管普天下各家的灶火,官号是“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其他的神仙在天上各有各的官府,各司其职,惟独灶王爷他“插队落户”到人间,与老百姓“同吃同住”,每天对“东家”进行二十四小时的监督考察,看你一年内是否有善举,还是有恶行,然后等到腊月二十三,“灶神上天白人罪状”(《抱朴子·微旨》),回天宫向玉皇大帝“打小报告”.玉皇大帝根据灶神爷的禀报,然后对这家进行奖惩.“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主人家新的一年内是否平安,就看灶神爷汇报的好坏了.灶王爷短短的七天“述职假”满后,大年三十又打道回府,对这家再进行新一年的监察.正因为他会打“小报告”,人们对灶神爷是很敬畏的,近不得,远不得,生怕惹了他,就像《论语》中说的:“与其媚于奥,宁媚与灶”.———与其巴结内廷的,还不如巴结好灶神爷.过去,人家最圣洁的地方,都供着灶神爷的神位,有的人家还专门做有精雕细刻的“灶爷堂”,即使没有灶爷龛的人家,也要买张灶神的神像,恭恭敬敬地贴到墙上.两边还贴有对联:“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回宫降吉祥)”;或“东厨司命主,人间监察神”.横额一律是“一家之主”.———好一个“一家之主”,连家长的位置都让给了他.

民间诸神中,灶神爷的资格是很老的,基本上是神中的“元老”,据说早在我国上古的夏朝,他就成了民间尊崇的一位大神.关于灶神爷的来历,据大学者孔颖达说,上古五帝中的颛顼有个儿子名叫“黎”,后称祝融,被祀为“灶神”;而司马彪更具体地说:“灶神着红衣,状如美女.”而河湟谷地祭祀的灶神是夫妇,更信仰的却是“灶家娘娘”,所以有“腊月二十三,灶家娘娘要上天;腊月二十四,打发伙计家里去;腊月二十五,掌柜的宰下个大年猪”的民谣.也许是女性更能体谅民间的疾苦,所以有“灶家娘娘”在,人们对她“回宫”禀报是较为放心的.

祭灶之前,家中已烙好了“灶饼”,河湟谷地人家的灶饼是按家中人数准备的,人有几口,饼就准备几个;还准备了料瓣(磨碎的豆粒)、象征性的草捆(即两三寸长的小草捆),因灶神上天时“路途遥远”,所乘的坐骑一路上还得饮水、吃草料.正因为如此,城镇上这几天卖炊饼和“灶马”(即在纸上印有备鞍的马)的生意也很红火.二十三日晚饭后,人们在清扫干净的灶神牌位前敬献糖果(灶糖)、灶马、灶饼、清水、料瓣、草捆,然后点灯上香,并虔诚祷告:“今年又到二十三,敬送灶神上西天;有灶马,有草料,一路顺风平安到.……”内地还有用烧融的灶糖涂抹灶爷神像嘴的风俗,认为灶神的嘴甜了,就不会在玉皇大帝面前说他的坏话.———谚语说“小恩小惠能买转帝王的心”,以糖涂嘴这种风俗多少带有一些“行贿”的恢谐成分.庄重的祭灶仪式结束后,等到神像前灯灭香尽,人们便撕下上年的灶爷神像和两侧的对联,与草捆、料瓣等一起焚烧、抛洒,以“打发灶家娘娘快上天.”这时,屋外响起爆竹声,也就在这人间无“神”的几天日子里,“年”也一天天到了.

社火

春到河湟色彩新,锣鼓喧天闹西宁.正月里的城里乡下,处处色彩艳丽,充满着喜庆.尤其“社火”的出场,更增添了节日喜庆的气氛.据我省知名的民俗学者、已故的董绍宣老先生介绍,“社火”一词,似乎初见于宋代.因宋代诗人范成大在《上元记吴中节物俳谐体三十二韵》中注:“民间鼓乐谓之‘社火’”.在近千年的历史演变中,社火表演随时代而更新,形式多样,花样翻新,逐渐演变成一种边行走、边演唱的民间歌舞活动.它以场院、街道为舞台,既是一场群众性的服装大展示,也是一场舞姿、演唱的大表演,为万物迎春、天地同乐增添了一道最为壮观、最为绚丽的风景线.

“社火”的起源,缘为祭祀土神和火神.人类从蒙昧的远古起,就对土地怀有感恩之心.认为大地养育了万物,“群物皆土所载,故土为群物之主”;同样,人类从蒙昧的远古起,就对火怀有敬畏之心.认为火“炮生为熟,令人无腹疾”,但也能焚天毁地,使万物灰飞烟灭.所以过去人们贴春联时,不忘在厨房贴上“小心丙丁火”红纸条,以示告诫.按照汉字“六书”的意思,“社”字从示土,明确指出祭祀土神,再加上“火”在人类发展历史上产生的巨大作用,所以从远古起,就设有管理土和火的官员,让他们除了管理好土和火以外,还要负起祭祀土神和火神的责任,从此就有了“社火”.

过去,各村社火出场的日子略有不同,一般从正月初十后开始,分白场和夜场.白天里天气较暖和,场上人多.年轻人、老年人都以演社火为荣,好让大家看看,平时蔫头巴脑的人也有鲜为人知的“一手”.……只听得几声两响炮响过,有人骑马奔进场地,马挂彩球人披红,名曰“报儿”(马报子),随后有人手执木锨,木锨上贴有“肃静”、“回避”的字样,簇拥着一个歪戴纸糊官帽,身穿红袍的“官人”,说是“灯官老爷”.其后便是耍龙的、舞狮的.再随后便是翻穿皮袄,头戴特长尖形毡帽、手执“钱棍”(木棍两头凿有小孔,中穿麻钱,舞时发出声响),步行而舞的老秧歌.再后面便是正式的“身子”,一个个踩着高跷,装扮鲜艳,随乐而舞,极显庄重.“胖婆娘”怀抱“娃娃”,在人群中嘻笑打闹;“哑巴儿”提着打狗棍东奔西跑,专在姑娘媳妇堆里“乞讨”.……平时舍不得吃、舍不得喝的穷苦村民,在这热闹场里,也要端出几碗猪肉炒粉条、几包纸烟,殷勤地敬社火队,更有人拿出一瓶“白干”,让他们顶上两口.因为他们认为,社火队到门前,会驱散过去的晦气,带来新一年的吉祥.

如今,为祭祀而演社火的遗俗已消失殆尽,纯粹成了人们春节期间的一种娱乐活动.你看呐,富裕了的人们再也不像过去骑着瘦马当“报儿”,现代化的“报儿”早已换上了彩旗飞扬的摩托车;“灯官老爷”也甩掉了油渍斑斑的“大红袍”,戴着过去电影里才见过的官帽、蟒袍,在满面春风地“散人”哩.土墙下摆着的锣鼓早已搬上了汽车,颤颤巍巍的“高台”玄妙得让老奶奶吓出了一身冷汗.过去只在四乡八堡“自打自闹”社火队,竟然大摇大摆的走在省城的大街上!在喧天的锣鼓声中,就像当年宋徽宗写的“午夜笙歌连海峤,春风灯火过湟中”的诗句一样,真正地欢度着又一个太平年.

元宵节

喜庆的春节好像还未过去,元宵节又在连空气中也“充满着甜蜜”的时光里缓缓走来.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因正月为一年之首,首为元,夜为宵,也是新的一年里月亮头一回圆,故称元宵节.至于此节的来历,尽管说法不一,但比较认可的一种是:起始于我国汉朝.当年汉明帝刘庄提倡佛教,他听说佛教徒在正月十五日隆重点灯,瞻仰佛祖的“舍利子”,于是就命令这一天不但皇宫和各寺庙要点灯敬佛,士族庶民也要挂灯膜拜.由于皇帝提倡,从此这一风俗就传承到了现在.

在我国,元宵节实际上就是春节的延续活动,也算是一年里的大节日.这一天,人们都企盼能阖家团圆,共吃汤圆,喜猜灯谜,点燃彩灯,出门赏月,燃放焰火,把从除夕开始的节庆活动又一次推向了新的.作为一个充满喜气的节日,千百年来,元宵也成了文人墨客写作的素材,上至皇帝,下至平民百姓,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感人的故事和大量的诗词,像隋炀帝的“灯树千光照,花焰七枝开”、唐代崔液的“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宋朝辛弃疾的“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花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明代唐寅的“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等.这些诗词从不同的角度,淋漓尽致地描绘了古时元宵夜那流光溢彩、万民欢腾的热闹场面,而其中最别致有名的,我看就数唐宋八大家之一、号称宋代文人之首的欧阳修的《生查子·元夕》了:“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生查子》一词通俗易懂,简洁明快,意境缠绵悱恻,哀婉欲绝,简直成了元宵婉约词中的千古绝唱,怪不得人们又把元宵节称作中国的“情人节”.

河湟地区虽地处偏远,但“衣冠简朴古风存”.元宵节这几天,不要说一街彩灯流银河,满城珠翠过龙门的省垣,不要说民和官亭的“火把节”,不要说乐都七里店的“九曲黄河灯会”,不要说湟源、湟中的牌灯,就是地处穷乡僻壤山村,十五还没到,村里打碾场上也已栽好了秋千架,人家的屋檐下也已树起了高高的“灯杆”;村上新出嫁的姑娘也已按照古老的风俗,在正月十五前,带着面带羞涩的新女婿前来娘家“躲灯”;春节后开始的“社火”到正月十五就算达到了,尽管鞭炮的响声没有城镇里的那么密,就像空山放冷一样,这儿一声,那儿一声的两响炮,也烘托出了乡下正月十五的欢乐.社火场上,一年难得有几天清闲的人们脸上涂满了厚厚的油彩,穿着大红大绿的不合体衣衫,随着颠狂的鼓点在狂扭;拉花姐、“哑巴儿”、“胖婆娘”,或庄重,或诙谐,各呈风采.据说社火进家院能带来福气和平安,那些家里炒好粉条大肉的人家早已在门前摆好香案,以迎接那些耍龙、舞狮、跑旱船的,还有那些踩着高跷、头戴绢花的“大身子”.

你看哪,那些浑身冒着酒气的人们唱着“这一个庄廓四四方,四面八方的金砖镶;养哈(下)个姑娘戴凤冠,养哈(下)个儿子状元郎”的歌,正摇摇摆摆地向家里扭来……到处都在“闹”,正像清末西宁诗人朱耀南所说:“六街灯火最晶莹,锣鼓喧天闹满城;直与蟾光同不夜,疑是人在雪中行.”人说正月里闹元宵,果然名不虚传.

当月亮爬上东山、喇叭里正唱《难忘今宵》的时候,各家各户的灯笼里也发出了暖暖的红光,余兴未尽的人们又在自家的巷道里点起连成长串的一堆堆柴草,然后不分男女老少,在飞溅的火星中争先恐后地从火堆上跨过,俗称为“跳冒火”或“跳火落巴”,企盼能除去旧年的晦气,然后一身轻松地开始过新的日子.

民俗论文参考资料:

民俗文化论文

关于民俗文化的论文

本文总结:本文论述了关于民俗方面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年前年后和民俗相关民俗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