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珍藏麦柯里类论文范例 跟珍藏麦柯里有关论文范例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珍藏麦柯里范文 类别:专科论文 2024-03-22

《珍藏麦柯里》

本文是关于珍藏麦柯里类毕业论文的格式范文跟麦柯里和珍藏有关论文如何写。

当2009 年柯达停止生产其代表性胶卷Kodachrome 时,他们将最后一卷胶片给了摄影师史蒂夫·麦柯里(SteveMcCurry),这一“偏爱”之举可能比麦柯里简历上那些密密麻麻的奖项,更能说明他的“江湖地位”.

或许,麦柯里已经被人谈论得太多.他为《国家地理》拍摄的知名作品《阿富汗女孩》在世界各地的展览中频繁出现.人们称赞他照片中的那份光彩陆离;诧异于他那奇险的战地经历;佩服他在挖掘世界各地重大题材时的敏锐眼光……被这些光环笼罩的麦柯里写下自传——《珍藏麦柯里:深藏在照片背后的故事》,书中他首次向读者讲述了摄影生涯中去过的最重要的几个地方——他所有成就的起点.让我们一起了解麦柯里摄影生涯中的3 座里程碑,一起品味他那些经典作品背后的故事.《阿富汗女孩》  美国《国家地理》1985 年6 月刊的封面照片是一位阿富汗难民,一位用刺骨的绿眼睛盯着镜头的13 岁阿富汗小女孩.这张照片是史蒂夫·麦柯里摄于巴基斯坦白沙瓦难民营的一间小教室里.在美军击败阿富汗政权后,《国家地理》第二次寻找这个小女孩.很快杂志摄影部的人就找到了她,她于2002 年被确认是莎芭·古拉,普什图族妇女,已婚并同她的家人生活在一起,她根本不知道自己作为一个封面人物已经闻名世界了.史蒂夫·麦柯里再次为莎芭·古拉拍了一张照片,关于她的故事后来发表在2002 年4 月期的美国《国家地理》和国家地理电视纪录片中.莎芭·古拉表示这两张著名的照片,是她至今为止仅有的两张照片.一个以古拉为名的基金在《国家地理》资助下建立了,此后在众多的读者帮助下,《国家地理》同亚洲基金会建立了联系,并在阿富汗建立了一所女子学校,使得数千名年轻的女性得到了基础和职业教育,此外学校还为学生们提供热餐和健康上的照顾.此基金还在阿富汗首都喀布尔资助建立了一所女子公立学校.

  《阿富汗女孩》是20 世纪的经典摄影作品.

深入战地:摄影生涯的转折1979 年,在不断恶化的安全局势下,苏联军队入侵阿富汗,麦柯里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穿上长袍装扮成当地人,在革命派向导的带领下从吉德拉尔(巴基斯坦北部城市)偷偷进入阿富汗.“当我乔装打扮离开巴基斯坦,打算偷偷进入阿富汗的时候,我处在一种又恐惧又兴奋的情绪中,那里没有真正可以同外界沟通的通讯手段.”麦柯里写道,“我的所有财产就是一只塑料杯子,一把瑞士,2 台相机,4 只镜头,一包胶卷和一些花生米.”

那时麦柯里还没有成为美国《国家地理》的摄影师,也没有出版过什么画册,只不过是一个为一些小杂志提供照片换取旅费的无名小卒.他花了3 周时间跟带他入境的阿富汗同伴相处.由于语言不通,他就靠手语与阿富汗境内奔波的战士们建立友好关系.“我跟着不同的圣战组织成员和民兵队伍.我们通常都是赶夜路,以免被苏联的直升机发现.有时候我们一晚上会步行30 英里,靠茶和面包充饥.”同战士们相处的几周时间里,麦柯里拍摄了他们日常生活的点滴,留下数百张照片.他注意捕捉人物的眼睛,在这些早期作品中,人物的眼神中都充满了浓烈的豪情,因为他们决心要打一场持久战.10 年之后,当1989 年苏联撤出阿富汗时,累计约有100 万阿富汗人在这场战争中丧生,500 多万人流离失所.

第一次来到阿富汗时,为了以防万一,麦柯里将拍好的胶片缝进衣服里,将未的胶卷放在相机包里摆摆样子,将照片一点点带回美国.当他首次在《纽约时报》上发表当时最早记录阿富汗国内冲突的一组作品后,《时代周刊》的编辑意识到了这位尚未成名的摄影师有着与众不同的地方.

1980 年,麦柯里受邀为《时代周刊》执行拍摄任务,再次返回阿富汗.“前往阿富汗是有很大风险的,有时晚上在军营睡觉,炸弹就在营地几百英尺以外的地方爆炸,气浪将窗玻璃都震碎了;我还多次被人持抢劫,在检查站被武装人员开击中所乘坐的汽车……”可能所有的战地摄影师都有那么一点偏执,尽管与死神擦身而过,却将如此经历看成自己的“福地”.在之后几年里,麦柯里为美国《国家地理》、全美广播公司等新闻媒体拍摄项目,多次返回阿富汗.如果超越新闻属性来看待他在阿富汗的摄影作品,这些照片尤其是肖像作品显示出一种难以企及的深度和真实感.随着这些照片的发表,麦柯里也成为一名著名的纪实摄影师,这些照片让他在1980年获得了罗伯特·卡帕摄影奖金奖,该奖项旨在奖励“已经发表的最佳海外摄影报道,而报道本身需要超常的勇气和进取心”.同时,麦柯里也在阿富汗的拍摄经历中形成了强有力的“抒情风格”,并奠定了他未来数年的发展方向,即他自己所说的:“我力图用单张照片在人们的记忆中打下烙印.”

印度之旅:获得好照片的真谛麦柯里与印度结缘,时间上其实要比阿富汗早.1978 年,麦柯里辞去工作,实现自己到南亚次大陆旅行的梦想.“我有了积蓄,感觉是时候出发了.”于是他背着200 个Kodachrome 彩色胶卷前往印度.

麦柯里对印度纵横交错的铁路格外迷恋.他一边阅读美国作家保罗·泰鲁1975 年出版的经典游记《繁荣的铁路商店》,一边进行着自己的印度之旅.在前后几年中,麦柯里将目光锁定在日运量达3000 万名旅客的南亚铁路系统上.在1983 年的8 月~12 月,麦柯里从巴基斯坦境内古老的开伯尔山口出发,横穿印度北部,沿着英国殖民时期修建的铁路一路向东南行进.“每次火车进站的时候,我都试图捕捉那一刻呈现出的让人难以置信的生活漩涡,每一次我都要跨过露宿站台的人,穿过堆积如山的行李.”火车站一幕幕不断变化的日常生活场景,是麦柯里梦寐以求的画面.“印度的火车站是整个国家的缩影.在那里,鲜活的生活就在你的眼前上演——吃饭、睡觉、洗漱、带孩子和做生意.茶贩卖着茶,牛和猴子翻找着食物,人们争抢着,人群说话的声音听起来就像发生了斗争.”

在这样一个公共与私人空间的界线完全消失的环境中,总能看到令人震惊但又非常有趣的场景.印度社会的鲜明对比从列车本身的状况就可见一斑:生锈的发动机,老旧的火车吱吱作响,车厢内破旧不堪,而这些却自成一体.在麦柯里拍摄的很多画面中,时常可以见到同车的乘客陷入沉思或者沉沉睡去.拍摄刚开始往往很有难度,但是“如果在火车车厢里呆上6 个小时,人们最终会累.很多作品就是需要耐心等待,等人们度过最初的谨慎状态”.

麦柯里在印度所拍摄的一辆火车穿越印度103 隧道的照片,让他获得了1984 年世界新闻摄影比赛(WPP)日常生活类的金奖,从此他的声名在纪实摄影界如日中天.一直到1995 年,他依然会不时前往印度去深入了解这个国家,并拍摄了孟买贫民窟等题材.回忆起最初踏上这片土地,麦柯里说:“那段旅行让我明白了一个很简单的道理:仅仅注意到人们戴着的头巾,并不会给你带来好照片.当你因为陌生和好奇而按下快门的时候,往往一无所获,只有在那里生活几个月,深入了解那个文化后,才能真正捕捉到你想要的瞬间.

关注佛教:探索精神领域麦柯里的作品记录了很多改变人类文明的全球性事件(例如自然灾难、战争等),但他所拍摄的有关佛教仪式、人物和修行的系列却既记录下历史性的时刻,又再现了摄影师本身的个人生活,这就是他拍摄的既普世又个人的系列《越过佛的足迹》.

这个题材恐怕是麦柯里花费时间最多的.1978~2008年,他前往缅甸、柬埔寨、加拿大、印度、日本、老挝、尼泊尔、波兰、韩国、斯里兰卡、泰国、中国、美国……经过20 多年持续的旅行和考察,他的佛教题材作品可谓全面展现了佛教信仰的状况,对作为全球最大宗教信仰之一的佛教进行的记录可谓细致入微.1978~1980 年,在南亚生活期间,他萌生了拍摄佛教题材的图片故事的想法.期间,他还去了尼泊尔,随着他造访更多佛教国家,他对佛教的兴趣也与日俱增.“佛教国家有种东西深深地吸引着我.”他说,“我不断地被僧人的生活方式吸引,着迷于佛教教义所强调的同情心和佛教意象.”

1989 年的首次中国西藏之行成为麦柯里拍摄佛教故事的关键.他被喜马拉雅山的自然景观和西藏佛教文化深深感动.更重要的是,他感受到虽然那里大部分土地都很贫瘠,但流淌着的是沉静和冥想的力量,这也呼应了佛教的教义.随后,他又将镜头对准生活在美洲的佛教徒.在西方,佛教徒的日常生活方式与东方佛教徒有着较大差异.他造访了位于加拿大新斯科省偏远的甘不寺,拍摄了那些正在打棒球的僧人.麦柯里着迷于这种差异,逐渐清楚该如何把这些故事融入佛教主题的宏大叙事中.

在麦柯里看来,佛教与摄影的关系是紧密的,“你需要时刻提醒自己保持一颗对他人开放的心,活在当下,这是佛教冥想和摄影艺术的共同体验.”麦柯里说:“一支蜡烛可以点燃千万支蜡烛,但它的生命不会因此而缩短,快乐从来不会因为分享而减少.”

珍藏麦柯里论文参考资料:

论文里的参考文献怎么标注

麦田里的守望者论文

此文总结:这篇文章为一篇适合不知如何写麦柯里和珍藏方面的珍藏麦柯里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珍藏麦柯里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