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社会福利相关论文怎么写 跟小组工作在社会福利机构的介入途径以Z县社会福利院为例类论文范文资料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社会福利范文 类别:专科论文 2024-04-08

《小组工作在社会福利机构的介入途径以Z县社会福利院为例》

本文是社会福利相关论文范文资料跟社会福利机构和小组工作和社会福利院类论文如何怎么撰写。

摘 要:随着社会压力的增大,越来越多的子女将老年人送到社会福利院居住.通过以Z县社会福利院为例,对十六名老年人开展访谈,了解到老年人所体现的问题是缺乏社会交往,内心孤独;缺乏家庭关爱,自我认同感低;缺乏活动渠道,活动需求未满足等.小组工作因其专业价值观和工作方法可以帮助福利院老年人内心精神需求得到满足,从培育小组工作实务操作者,创建发展性小组和搭建子女和老年人沟通桥梁等途径,帮助老年人建立新的社会支持网络,促进自身发展,更好地适应新的社会环境.

关键词:老年人;小组工作;社会福利院

中图分类号:D669.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596(2017)05-0055-03

一、前言

随着老龄化的到来,我国老年人口数量增多,老年人的生存和发展问题逐渐突显.根据民政部《2015年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中显示,截至2015年底,全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2200万人,占总人口的16.1%,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14386万人,占总人口的10.5%[1].老年人口数量的增多给社会带来了一定的压力,子女无法在工作和赡养老人之间进行权衡,代际冲突逐渐增加,因此部分老年人因为自身的身体状况和家庭原因选择去福利院度过晚年.目前,社会各界对老年人的关注主要集中在城市社区和农村地区,关注的对象主要有失独老年人和空巢老年人,对福利院的老年人关注度较低.在福利院生活的老年人,虽然基本生活条件得到保障,但是因为环境和角色的转变,容易造成心理落差,无法融入新的社会环境,易形成低的自我认同,产生消极情绪.同时福利院将大部分的精力投入到老年人的起居方面,对于老年人的心理状态关注较少,管理制度还不完善,缺少组织者设计多样的适合老年人的活动.因此福利院的老年人发展问题仍值得人们的关注.

近十几年来,随着社会工作教育事业的发展和社会工作理念的普及,社会工作在我国各个领域逐渐产生影响力,社会工作专业方法被越来越多的人熟知.小组工作作为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之一被社会工作实务者应用到不同的群体中,通过创建不同类型的小组,开展不同的小组活动,解决不同群体所存在的问题.小组工作是指在专业的价值观和社会工作实务伦理原则的指导下,有目的地运用干预策略和小组过程,来帮助个人,小组和社会实现自己的目标[2].小组工作的价值观主要是指尊重组员、对组员赋权、助人自助等.小组工作的内容和价值观可以和福利院老年人的突显出的问题相联系,在社会工作者的组织下,尊重老年人的自身意愿,相信每一个老年人有自身的优势和潜力,为福利院老年人提供专业性的服务,创建发展性的小组,帮助老年人在多样的小组活动中重塑生活自信,建立支持网络,适应新的社会环境,促进自我实现.

二、资料来源和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以Z县社会福利院为例,了解福利院老年人的生活状态,分析老年人存在的问题.Z县社会福利院于1993年开始建院,1996年正式运行.院内基础设施比较完善,福利院整体分为社会托养区和五保供养区.五保供养区目前入住的五保老年人,年龄在50到90岁之间,失能老人占三分之二,男性多,女性少.社会托养区的老年人年龄在55到99之间,流动性较大,男女比例持平,均为全自理与半自理者.受部分老年人的健康情况所限,本研究选取16名老年人作为访谈对象,采取半结构式的访谈方法,了解老年人的生活状态,为小组工作介入社会福利机构提供途径.为解决老年人的发展问题提供对策.

三、福利院老年人所突显出的问题

通过和Z县福利院老年人进行接触和了解,多次开展访谈,分析福利院老年人所体现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是社会交往缺乏,内心孤独.福利院老年人在福利院中主要接触的群体主要是福利院工作人员和同居住的老年人.福利院基于安全和管理的考虑,老年人几乎没有自己出院的机会,只有家属来探望.在实际情况中,很多子女因为工作和自身的原因,对老年人看望频率较低,老年人接触子女的机会不多.福利院工作人员主要是负责老年人的饮食起居,因为年龄差异和工作压力较大,主动与老年人交流不多.同时,福利院老年人居多,各个老年人在身体条件和生活背景方面差异性大,特别是健康老年人与半失能的老年人差异性更大,难以进行沟通联系.因此,老年人接触的群体较少,社会交往缺乏,内心有孤独感和无助感.例如王大爷腿脚行动不方便,一般都是坐在轮椅上,由工作人员端饭,不集体行动.王大爷在访谈中提到“生活的一般.就这样吧,一般不和其他人来往,主要就是吃吃饭、看电视、坐着休息、听录音机,睡觉”.赵爷爷在访谈中提到,他中午午休,一般睡2个小时,没事就看看电视,很少下楼活动,行走不方便.他和邻居相处的还行,宿舍那个才来,还不熟悉,不能说话也没和他聊天.这层楼大部分人或聋或哑,总共两个人能说话,那个人住得远,他也很少和他说话.他现在行动不方便,很少参加活动,都是一个人呆着.

其次是缺乏家庭关爱,自我认同感低.福利院五保老年人大多数都是鳏寡孤独者,在生活中几乎没有依靠,没有情感寄托,缺乏家庭关爱,自我认同特别低.在托养区的老年人大多数是因为儿女工作较忙没有时间照顾,因此缴纳一定费用将老年人送往福利院,部分子女会定期看望老年人.在实际情况中,有一部分老年人不能理解子女将自己送到福利院的行为,觉得自己不再被儿女所重视,认为自己对子女而言是一种负担累赘,有的老年人依旧想和家里人一起生活.王大爷在访谈中提到,“来这里两年了,一般不来,他们不要我们了,老了我们就是负担了,他们不愿意我们在他们家”.鲁爷爷提到“家里没什么人,女儿结婚住在土门,不联系来往,都不知道我住在这福利院”.王奶奶在访谈中谈到“我有退休金,我可以把我的退休金拿出来给他们用,他们哪怕给我雇个保姆也行,但是他们这个不放心,那个不放心,还是觉得我在家太拖累,我身体也不好,嫌我麻烦,把我送到这里来,这里不自由,我想回去,我还想和他们一起住”.

最后是缺乏活动渠道,活动需求未满足.Z县社会福利院老年人的生活内容比较单一,主要就是吃饭和睡觉,一些身体较好的老年人可以打和看电视,再没有其他的娱乐活动.有些老年人比较活跃,很期待参加一些活动,但是福利院没有意识到老年人这方面的需求,没有积极组织一些适合老年人的活动,因此老年人缺乏活动渠道.宋爷爷在访谈中提出“我喜欢一个人呆着,邻里之间还不熟悉,如果有些比较安静的游戏,我还可以参加”.王爷爷在访谈中提到“我喜欢做活动,就是没什么人组织,你们也可以找我做游戏玩”.李爷爷说“我左半边身子不能动,每天坐轮椅推着转转,不会打,就坐在外面凉快凉快.我走不动啊,想参加活动,不过就只能看看,参加就算了,麻烦的”.梁奶奶提到“娱乐活动还挺少的,应该根据我们这些活动比较方便的老年人,设置点娱乐”.

四、小组工作介入途径

通过与福利院老年人进行访谈,了解到老年人主要体现的问题是社会交往缺乏,内心孤独;缺乏家庭关爱,自我认同感低;缺乏活动渠道,活动需求未被满足.小组工作可以利用价值观和工作方法,根据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创建发展性小组,为老年人提供互动的机会,营造和谐的社会环境,建立新的支持网络,从而使老年人获得关爱.

(一)培育小组工作实务操作者

小组工作方法可以通过小组活动开展促进组员自身改变,开展不同的小组活动可以使小组成员建立归属感,加深彼此的联系.通过与Z县社会福利院工作人员交谈,其工作人员对社会工作的认知度较低,没有学过社会工作专业知识,没有工作人员取得社会工作职业水平证书.小组工作的组织者对小组活动能否顺利开展具有重要的影响,组织者的实务操作能力、领导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评估能力都将会影响到最终活动效果.因此,福利院管理人员应当积极培育小组工作的实务操作者,让其系统地学习社会工作专业知识,获得和提高社会工作实务能力,考取社会工作职业水平证书.同时,福利院管理人员应当加强与高校社会工作专业老师的联系,进行资源的链接,提供实习平台,使得在校学生和一线工作者可以充分交流,工作人员和专业社会工作者共同设计实施小组活动,可以让工作人员更直观地学习小组工作的专业方法和操作流程,获得创意的小组工作活动想法与经验.通过培育小组工作实务操作者,可以针对性地给福利院老年人开展小组工作,对老年人的情况和实施效果进行评估,促进老年人社会交往,形成支持网络,更好地适应环境.

(二)创建发展性小组

在福利院管理人员学习的过程中,可以招募小组成员,宣传小组工作的理念,创建发展性小组.在创建小组之前应对老年人的需求进行评估,充分了解老年人的意愿、兴趣和健康程度,为日后开展针对性的小组活动奠定基础.根据身体健康情况将老年人分为若干个小组,小组成员保持在6-8名.确定小组组员之后,可以组织组员制定小组规范和小组名称,让组员彼此之间进行了解和熟悉,利用福利院的阅览室和广场,定期开展小组活动,逐步形成小组凝聚力.

在小组工作开展的过程中,组织者不能关注个别老年人的变化情况,要重视整个小组发展的情况,注重把控活动节奏,加强小组内部成员的沟通,通过小组的进步带动组员自身的改变.小组环节设计和开展流程可以采用发展模式,挖掘老年人的潜力,帮助老年人意识到自身的角色转变和环境的变化,学习适应新的生活.很多老年人在访谈的过程中提出对其他人不了解,因此在小组工作开展过程中注重促进老年人的互动,加强组员与组织者之间的联系,建立协调人际关系.老年人小组工作中工作内容要根据老年人的自身情况来设定,不宜使用复杂的和耗体力的游戏环节,以趣味性和互动性为主,保证每个组员可以有效参与其中,最终促进老年人的自我实现.

(三)搭建子女和老年人的沟通桥梁

福利院工作人员可以在平时与老年人的子女进行联系,通过微信、微博、等网络平台,将老人的生活情况向子女进行反馈,鼓励子女在空闲时间参与到福利院小组工作中,加强老人与子女之间的联系和沟通.在访谈过程中,部分老年人对子女把其送入福利院的行为表示不满,环境的变化造成内心的落差,而子女因为自身工作压力和时间经济条件等,将老人送入福利院,内心无奈,因此需要加强二者的互动,让双方了解彼此的意愿和困难,增加理解和信任.在小组工作开展的过程中,通过福利院管理人员的联系和帮助,子女加入到老年人的小组活动中,老年人因为有了子女的陪伴,在互动过程中更加了解子女的真实想法,自己重新被认可和重视,可以有效地减少和消除消极情绪.子女通过参加小组活动,可以了解到父母在福利院的真实生活状态,表达自己对老人的关爱,更好地照顾自己的父母.双方在互动中,不断进行协调和交流,可以减少代际之间的矛盾.在小组工作结束时,工作人员要提醒老年人和子女进行反思,分享自己的感受,让老年人和子女意识到互动的作用.小组工作的组织者还应当积极进行评估,分析活动效果,改善活动方法,为下次活动开展奠定基础.

五、结论

通过对Z县社会福利院的老年人的访谈和观察得知,老年人主要体现的问题有社会交往缺乏,内心孤独;缺乏家庭关爱,自我认同感低;缺乏活动渠道,活动需求未被满足.结合小组工作的专业价值观和工作方法,提出了小组工作介入社会福利机构的途径:培育小组工作实务操作者,创建发展性小组和搭建子女与老年人沟通的桥梁.福利院工作人员学习社会工作专业知识,掌握一定的小组工作开展技能,为福利院的老年人创建小组,通过趣味性的活动环节,加强老年人彼此之间互动,缓解代际冲突,建立新的社会支持网络,帮助老年人摆脱内心的孤独感和低的自我认同,促进自我实现和发展.在未来的生活中,随着工作压力和养老压力的增加,社会福利机构的会越来越重要,通过小组工作专业方法的介入,可以帮助老年人适应新的生活环境,加强子女与老年人之间的情感交流,使老年人获得幸福感.

——————————

参考文献:

〔1〕民政部.2015年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Z].2016-7-11.

〔2〕罗纳德·W·特斯兰,罗伯特·F·理瓦斯.小组工作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3.

〔3〕刘梦.小组工作[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70.

〔4〕田北海,等.福利院老年人生活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基于湖北省的调查[J].学习与实践,2010,(3):108.(责任编辑徐阳)

社会福利论文参考资料:

法制和社会杂志社

社会杂志社

社会语言学论文

社会科学家杂志

社会心理学论文

和谐社会论文

该文总结,这是一篇大学硕士与社会福利本科社会福利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优秀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关于免费教你怎么写社会福利机构和小组工作和社会福利院方面论文范文。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