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伦理学类有关论文范例 与《老人和猫》和《好邻居日记》的文学伦理学解读有关硕士学位毕业论文范文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伦理学范文 类别:职称论文 2024-02-10

《《老人和猫》和《好邻居日记》的文学伦理学解读》

本文是伦理学类论文范文数据库和《老人与猫》和《好邻居日记》和伦理学有关论文范例。

内容摘 要:《好邻居日记》是多丽丝·莱辛继《老人与猫》之后,又一次对“老年人”这一群体生活的关注,通过对以赫蒂和莫迪为代表的老人们孤苦无依的生活状态的描写,表现了多丽丝·莱辛对人性的哲学思考,即人在年老之后,尽管对很多事情无可奈何、甚至力不从心,但是他们渴望爱与被爱仍然是人性的自然流露.本文拟用文学伦理学的批评方法,从人与人、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三种伦理关系出发,通过文本细读的方式,探讨作品中所展示的伦理道德,即人与人之间的隔阂被爱融化,人通过被爱来重新认识自我,人在社会中将爱传递,这是一种爱的回归,是作者对人性的哲学思考.

关键词:老妇与猫好邻居日记文学伦理学人与人人与自我

《老人与猫》是英国女作家多丽丝·莱辛于1967年创作的一部短篇小说.小说讲述了赫蒂这位孤寡老人和其收养的猫蒂贝相依为命走完最后时光的故事,控诉了社会的冷漠无情和政府机制的不完善.《好邻居日记》是多丽丝·莱辛在盛名之下化名为简·萨默斯创作的,这部作品与《老人与猫》一样,作者将目光再次放在了“老年人”身上,希望能够让人们关注这个群体.《好邻居日记》的序言里有一种关于作家自我意识的表述,无论作家如何虚构,“我们笔下的人物总是我们的一部分,但是整整一本书又是另外一回事了,那意味着激活居住于我们每人心中各色人物中的一个,强化她或他,让她或他自由发展”.作家难免会把自己隐藏到小说中,但是简·萨默斯这个叙事的隐身衣激活了多丽丝·莱辛另外的潜能,而属于多丽丝·莱辛的部分也昭然若揭无法掩盖,比如《老人与猫》中强烈的、毫不掩饰的作家意图.

不难发现,《好邻居日记》是多丽丝·莱辛继《老人与猫》之后,又一次对“老年人”这一群体生活的关注,通过对以赫蒂和莫迪为代表的老人们孤苦无依的生活状态的描写,表现了多丽丝·莱辛对人性的哲学思考,即人在年老之后,尽管对很多事情无可奈何、甚至力不从心,但是他们渴望爱与被爱仍然是人性的自然流露.本文拟用文学伦理学的批评方法,从人与人、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三种伦理关系出发,通过文本细读的方式,探讨作品中所展示的伦理道德,即人与人之间的隔阂被爱融化,人通过被爱来重新认识自我,人在社会中将爱传递,这是一种爱的回归,是作者对人性的哲学思考.

一.人与人之间:各行其是与紧张的氛围

在《老人与猫》和《好邻居日记》中,作者所展现的并不是一种和谐的人际关系,它是一种背道而驰的人际关系,营造的是一种紧张的氛围.在《老人与猫》中,主人公赫蒂的丈夫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严冬不幸患病逝世,从此她便一直独居.在赫蒂所生活的世界里,人与人之间是背离的关系,子女们为了“面子”与赫蒂保持距离,害怕赫蒂连累他们,从而选择“背道而驰”的道路;拆迁的政府官员秉持着“省事”的原则,为了完成拆迁目的,对这位老妇人的生活毫不关心,哪怕她最后老死在快要拆迁的旧房子中,也无人问津.而在《好邻居日记》中,莫迪与赫蒂有着相似的生存环境.莫迪和赫蒂一样,她们都面临着这样一种窘境,没有了解她们的人、也没有人愿意去走进她们的生活,她们似乎会成为人际交往过程中的“累赘”,因为她们没有工作、没有家庭、没有健康的身体,她们需要被照顾、需要爱.

而在展现这种背道而驰的人际关系背后,多丽丝·莱辛并不是为了突出这种背离、反叛,也并不是为了体现世界的分崩离析、人的四分五裂,她所要提出的是一种“爱的回归,人性的感化”.在《老人与猫》中,猫蒂贝的出现似乎是作者莱辛有意安排在小说中仅有的温暖.莱辛巧妙地安排猫蒂贝的出现,与赫蒂相呼应,给人一种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沧桑无奈感.蒂贝浑身长满跳蚤,经常伤痕累累,同浑身污浊不堪、被身边的人各种嫌弃的赫蒂一样生活在社会的边缘.老妇人居无定所的流浪状态与流浪猫的流浪困境相互映衬,控诉了所谓主流社会对社会边缘人的排斥.赫蒂这个社会边缘人竟倾尽全力保护一只下等不体面的猫.在《好邻居日记》中,主人公简·萨默斯讲述了丈夫和母亲相继去世给她自己带来的情感的震撼和悔悟.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简所缺失的来自丈夫和母亲那份“爱”被她转移到了莫迪身上.在同莫迪的交往中,简克服了厌恶的情绪,从被动转为主动,最后到了无微不至.实际上,莫迪成为了简母亲的化身.在简和莫迪不同的相处模式变换之中,莫迪感受到了女儿对母亲的爱、朋友对朋友的爱、妹妹对姐姐的爱.总之,蒂贝和简成为了融化赫蒂和莫迪心灵的火焰,在背道而驰的人际关系中,重新开辟了一条道路.

二.人与自我之间:自我拷问与雕琢的天使

除了人与人之间的紧张关系,多丽丝·莱辛在这两部作品中还创造了人与自我之间对话的关系,这种对话不是通过莱辛经常采用的“日记”的形式表现出来,它更多地是人物内心的自我拷问,在遇见问题、不断化解问题的过程中,逐渐雕琢心中的天使.

在《老人与猫》中,当赫蒂的丈夫还在世时,因为赫蒂的吉卜赛血统,除了赫蒂的丈夫,其他的人对赫蒂就是持不理解的偏见态度.她欣然接受自己的吉卜赛身份,高傲而漂亮.她被附近几条街的人称为“那个吉卜赛女人”,她并不觉得这是贬低或是鄙夷.她一直有自己的行事风格,不为世俗而改变.在丈夫去世,子女陆续结婚之后,对于像赫蒂这样已把孩子抚养成人的中年女性来说,消磨时间的方式有很多种,那些人们眼中“喝酒、,再找个丈夫,搞一两件令人惆怅的风流的事”①是传统中的绝佳之选.赫蒂行走在人们价值观之外,被所有人不理解,依然是靠自己的毅力生存.赫蒂在这样人情冷淡、社会机制不完善的社会,不屈服于政府机器,不放弃自己的自由,选择在居无定所的流浪中追求尊严,得到自己存在的价值.而在《好邻居日记》中,我们可以将莫迪看成是简·萨默斯年老之后的样子.莫迪作为简需要女儿关爱与回报的晚年母亲形象的替代,代表着老龄化社会日益严重情况下老年女性的生存现状.莫迪因为身体的疾病和逐渐增大的年龄,使得她失去了独立生活自理的能力和正常的经济来源,甚至也因此失去了社会的尊重和价值认可.莱辛希望通过莫迪这一形象的塑造,来呼吁整个社会关注老年女性的生存状态,认同她们的情感和对生命尊严的需求,帮助她们渡过有尊严、有亲情、有独立、有价值的晚年生活.

赫蒂和莫迪的“自我认识”在莱辛笔下是借助人与动物之间、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活动完成地.赫蒂在与猫蒂贝过着相依为命的生活中,她逐渐认识到也许动物会比人更懂得感情的回报、更懂得她这颗孤独的心,因此即使她表面上对这只猫表现得十分嫌弃,但是她仍然将自己的感情寄托在蒂贝身上.在与蒂贝一次又一次的亲昵过程中,赫蒂也在心中不断地拷问自己,寻找身体和心灵的双重栖息地.而莫迪则是在与简的相处过程中,努力的去寻找自我,这种自我突破了身体残疾的局限,在心灵上达到与简的默契、与世界的和谐统一.

三.人与社会之间:背道而驰与矛盾的融入

20世纪是动荡不安的百年,英国在这近百年中更是伤痕累累.这个昔日的大英帝国在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经济危机之后一蹶不振.战争的残酷、经济的衰败使人们的价值观和世界观遭到了严重的冲击,更使得人们的生活窘迫不堪.老人赫蒂是在这个混乱社会中最底层人物的一个剪影.当时的社会价值观念就是“体面”二字,蒂贝含辛茹苦把四个子女抚养长大,步入老年之后却得不到应有的赡养,就因为赫蒂与社会主流下的“体面”格格不入.又因为赫蒂有一半的吉卜赛血统,吉卜赛在千百年以来就是一个无根流浪的民族,既没有家园也没有祖国,是一直被其他民族排斥的外来人,是欧洲土地上永远的异乡客.赫蒂在融入社会的过程中,这位可怜的母亲、孤寡老人,被子女遗弃、被邻居嫌弃、被社会忽视,在人心冷漠、政府机制无情的英国社会苟延残喘.赫蒂只不过是一界妇孺,她与社会的背道而驰,只能靠她自己在矛盾的心理中不断地去融入社会来解决.

而在《好邻居日记》中,莫迪似乎已经脱离了社会而成为独立存在的个体,她不愿意沦落成为社会上其他人的笑柄,也不愿意与社会上的其他成员有着过多的接触和交流.只是当是逐渐走进她的生活之后,她才慢慢地缠开自己的心扉,在矛盾中尝试着与人接触.莫迪虽然年纪大了,身体不好,但是从莱辛的字里行间之中,我们还是能够感受到她的自尊,感受到她年轻时的能干和坚强.小说中的另一位人物简·萨默斯可以看成莱辛对老年人进行思考的另一个化身,作为一个同样能干和倔强的单身女性,简有可能和莫迪一样,在年老之后变得与社会中的事物格格不入,在极端矛盾之中寻找自己的定位.

赫蒂和莫迪最终还是离开了人世间,但是故事并没有结束.在《老人与猫》中,在赫蒂去过世之后,她的伴侣猫蒂贝也失去了自己的家,这只流浪猫与赫蒂一样在生命最后的时光中,试图去让自己活得更加“体面”,但是还是失败了.而《简·萨默斯日记》中,莫迪的去世让简变得更加坚强,成为了她灵魂的影子和精神上的伴侣.

人与人之间、人与自我之间以及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共同交织在多丽丝·莱辛对生命的哲学思考之中,以赫蒂和莫迪为代表的两位老年人,体现了莱辛的生命哲学观.在与动物的互动之中,赫蒂感受到了爱、人间的温情;在与简的交往之中,莫迪体会到了爱的相互性;这包涵了赫蒂和莫迪在生命最后的时光中,对亲情、友情和爱情的反思,即用爱的回归是人性最初、也是最后的归宿,只有心中饱含着爱,生活才能更加美好,人与人之间、人与自我之间、人与社会之间才会营造出更加和谐的氛围,才会有更加完美的人生.

参考文献

1.张桂珍.试论多丽丝·莱辛短篇小说《老妇与猫》的象征叙事[J].福建论坛(社会教育版),2011(2):48-50.

2.多丽丝·莱辛.老妇与猫[M].王稼湘,译.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08.

3.聂珍钊.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批评方法新探索[J].外国文学研究,2004(5):19-20.

4.郭曼,王丽丽.灵魂的影子——论《简·萨默斯日记》中的双人物的特征和功能[J],济南:山东外语教学,2006年:(4)94.

5.王丽丽.从《简·萨默斯日记》看多丽丝·莱辛的生命哲学观[J].当代外国文学,2005(3):35-39.

注释

①多丽丝·莱辛.老妇与猫[M].王稼湘,译.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08:136.

(作者介绍:田玉铭,中南民族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研究生)

伦理学论文参考资料:

小结:上文是关于对不知道怎么写《老人与猫》和《好邻居日记》和伦理学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伦理学本科毕业论文伦理学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的作为参考文献资料。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