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新闻报道方面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和VR新闻对新闻报道的意义、局限和路径相关专科开题报告范文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新闻报道范文 类别:硕士论文 2024-02-29

《VR新闻对新闻报道的意义、局限和路径》

该文是新闻报道方面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跟新闻报道和局限和发展路径类硕士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传播新技术的发展,推动了媒体变革,带来了新型的传播方式和体验.VR(Virtual Reality,即虚拟现实)就是数量众多的新技术之一.自2016年以来,VR技术被媒体广泛运用于新闻报道,2016年也因此被称为VR元年.VR新闻的发展表明了媒介作为人的延伸的这一观点.随着媒体融合战略的推进,VR技术被众多媒体人士看好.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对虚拟现实及其产业化予以支持,使得新闻和VR的融合具有了更切实的政策支持.在政策支持、技术推进、媒体采用的基础上,VR新闻将越来越被采用、认可,但其存在的局限和面临的问题也应引起重视.

VR新闻的界定及其发展现状

VR是由拉尼尔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指的是可创建虚拟世界的计算机仿真技术,而这种技术可以创造出模拟环境,产生各类信息融合交互的三维动态视觉.通过该技术展现虚拟环境可以使用户沉浸到环境中.自2014年开始,国内外新闻界开始把VR技术运用到新闻报道中,从而产生了VR新闻这种全新的新闻报道模式.

V R 新闻的根本在于沉浸式体验.VR新闻是在网络技术基础上建立的虚拟场景,这种虚拟场景展现的却是较为真实的三维空间,并生成与现实中的视觉、听觉、触觉等高度相似的环境.借助必要的装备,VR用户可以与VR视频中人、物形成交互作用,进而产生身临其境的体验.在观看VR视频时,在VR设备的辅助之下,观众可以从“第一人称”视角去欣赏内容,并沉浸到“虚拟”的世界之中,享受着现实所无法呈现的现场.

在VR新闻的具体呈现形式上,学界有不同的理解.有学者把使用虚拟现实技术制作的新闻称之为“沉浸式新闻(Immersive Journali)”,即“一种使观众能够对新闻中的故事或者场景获得第一人称视角体验的新闻生产方式”.也有学者把运用3D建模和flash动画技术模拟新闻事件和深度分析的“动新闻”也纳入VR新闻范畴.

其中争议在于,VR新闻是否应该包括传统仿真类动漫新闻.VR技术强调的是人机交互,要具备视听感知、运动感知、方向感知,才能最终达到“第一视角”的体验,这就使得VR与传统的动画视频得以区分.对此,有学者指出,过度扩大虚拟现实的范畴,对探究VR技术对文化产业的影响是不利的.所以,VR新闻的界定还是要回归到是否给用户以第一视角的沉浸式体验.如果没有这种体验,无论其技术是否相仿,展现形式是否类似,都不能混淆边界.

VR新闻的探索与发展.尽管VR技术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已提出,但VR新闻最早在2015年才开始出现.当时,《纽约时报》推出了一款名为NYT VR的App,这款App能够让读者使用谷歌Cardboard体验沉浸式的虚拟现实内容.

2015年“9·3”大阅兵,《人民日报》厨房首次引进全景VR设备,全方位展示了阅兵式的精彩瞬间.但此时VR技术尚未广泛推开,人们更多的是好奇.2016年,报道中,央视、新华社以及新浪等网络媒体纷纷尝试VR新闻的报道模式.与此同时,有些媒体机构还组织很多关于VR新闻的专题研究与讨论活动,如新浪举办的“浸新闻时代媒体如何玩转360°全景新闻”的主题沙龙,专题研讨了VR技术对新闻的影响和前景.

2016年10月,我国发射神舟十一号宇宙飞船,并载着两名宇航员成功升天.电视台在直播神州十一号飞船发射时,在演播室采用了VR和AR技术.在介绍神舟十一号的时候,央视的演播室运用AR技术,让模拟的神舟飞船从屏幕里穿出来,主持人对着屏幕进行分析.当介绍到飞行器时,主持人“穿越”到它的内部,用虚拟技术给观众更加直观的内部细节展示.

至此,VR新闻成为媒体融合时代越来越多媒体的选择.由于其身临其境的效果,用户得到了前所未有的体验,VR正在变得越来越家喻户晓,“VR+”也逐渐成为一种新的跨界合作方案.如VR的应用场景,已经从开始的游戏、影视领域,进入教育、旅游、直播领域,并渗入到新闻报道之中.数据显示,目前投资VR产业的上市公司已超过50家,如百度、阿里、腾讯、网易、奇虎360等.《中国VR用户行为研究报告》数据显示,过去一年接触过或体验过虚拟现实设备的VR浅度用户达到1700万人次,购买过相关设备的用户已有近96万人.

而在国外, 《纽约时报》、CNN、CBS、BBC等媒体巨头也纷纷采用VR技术.在各类体育赛事中,VR技术如今已被广泛使用.

VR新闻对传统新闻报道的作用VR技术的高速发展,对新闻报道而言,到底能够产生多大影响,现在还不可判断.仅就V R 的技术开发和问题,目前来看尚无法推广普及被所有媒体采用.但由于VR还处于发展的处级阶段,各大媒体也在纷纷尝试使用VR技术报道新闻,因此VR在现实中已成为一个改革的机遇.运用于新闻直播中,给受众提供交互式体验.传统电视直播以现场视频为主,好处是与文字、声音、图片相比,能够还原现场,使观众能够看到现场,有助于还原事实本来面貌.但毕竟观众没有到过现场,无法体验视频带来的现场感.VR技术的出现,改变了传统电视直播的局限,给观众带来了全新的感受.

V R 技术的优势在于“ 沉浸感”.把VR运用到新闻直播中,可以让观众体验现场的气氛,得到交互式的体验.在VR技术支持下,未来,在繁忙的工作、生活和学习中,只要有了VR设备和互联网,我们就可以在家里享受体育赛事、感受新闻事件的现场,切身体验各类现场,并进行人与事件的交互体验.这对新闻报道而言,绝对是前所未有的体验.

运用于突发事件报道中,提高新闻报道的参与感.突发事件报道,即讲究真实性,也讲究及时性.对受众而言,真实与及时有时并不够,他们还需要现场的体验与参与,从而获得另一层次的满足.如在抗震救灾、科学技术等领域,受众无法体会现场的艰难或科幻,而只能凭借想象.这对受众而言,显然还是存在欠缺的,但限于传统媒体技术的局限,也没有更好措施.

VR技术的运用,可以凭借其独有的“参与感”,把传统新闻中的真实、及时、现场等各种融为一体.特别是在突发事件报道中,有些是新情况,此前没有出现过,比如“东方之星沉船事件”“天津爆炸事件”,现场具有强烈的震撼感,但传统新闻报道并无法让受众真正体会现场.VR新闻,给受众提供了身临突发事件现场的感觉,自然会带来不一般的传播效果.

运用于深度报道中,提高新闻报道的全景效果.深度报道是新闻报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报道而言,深度报道又包括调查性报道、解释性报道等类型.然而,调查性报道毕竟是事发后的调查,解释是材料的解释,缺乏现场的力量.就算是电视新闻调查节目,也只能采用现场还原的情景模拟方式,降低事件本身的震撼效果.

VR新闻弥补这一遗憾.把VR技术运用于调查报道,调查性报道就不必情景模拟,也不必借助空荡的现场配解说进行;解释性报道也不再只有干瘪的材料堆砌和解说.不仅如此,VR技术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可以拍摄全景视频,还原事发现场.这样,受众就可以借此全面掌握现场情况,作出更加准确的判断.

VR新闻面临的困境及发展路径尽管国内外已经有很多媒体对V R 新闻进行了尝试, 但是总体来看,这种报道方式还处于探索中.

即便是先驱者《纽约时报》,目前也还存在诸多的问题需要解决.因此,探索一条未来的可能路径十分必要.

“VR+新闻”的发展困境.首先,VR新闻的内容制作难度较大,制作成本较高.无论是何种类型的V R 内容, 从前期策划、拍摄到后期,都非常考验人力和财力.一个高质量的VR视频作品,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甚至出现“入不敷出”的结果.因此这种报道模式是有很大的风险.不仅如此,VR新闻制作有一定的难度,需要一定的周期,短平快的资讯不适合通过VR的形式来呈现.

只有体育赛事、演唱会直播等体验感、现场感强,难以复制的新闻事件适合VR,但这些事件又不是新闻媒体普适性的内容.所以VR新闻可选择的内容较少.此外,一些新闻事实现场过于、压抑,全方位展现也未必合适.

其次, V R 新闻不适合长期观看,且观看硬件的普及度不够,受众范围相对比较窄.目前,VR技术自身仍有很多不足之处,受众一旦长期观看VR视频就可能会存在眩晕.同时,由于观看VR新闻需要一定的硬件设备,且硬件设备不菲,导致受众面狭小.为此,《纽约时报》采用免费赠送VR头显来扩大受众群,但是,这种廉价的移动VR的体验会非常差,会影响视觉效果,甚至造成观看者的身体不适.

最后,VR新闻并非纯客观的表达,而是受众以“第一人称”视角体验新闻或感知现场,含有受众强烈的主观情感因素.VR视频是媒体工作者编辑制作出来的,受众所看到的表面上是第一现场,实际上却是经过编辑的产物.换而言之,媒体在制作VR视频时会融入主观因素,隐性引导舆论,而受众自行观看之后很容易受到潜在的影响.因此,VR技术构建的虚拟现实,到底是否能够属于“客观事实”,这是值得探讨的.

VR新闻的发展路径.就目前存在的各类问题来看,“VR+新闻”要想获得长足发展,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否则容易走偏方向.第一, “ 技术+ 内容” 缺一不可.在观看VR新闻时,观众需要借助一定的设备,但这种设备大众化程度较低,普及率也还欠缺,人们尚没有足够的精力和经济条件去额外增加这一支出.对此,有学者指出,说VR技术会对传媒业产生巨大变革还为时尚早.

发展VR新闻,要重视技术的发展.这一点上,媒体可以选择与专业的技术公司进行合作.《纽约时报》就和VR初创公司Vrse合作,把新闻内容的拍摄剪辑外包出去,将自身的采编能力和技术公司的前沿成果相结合.

发展VR新闻,也要重视内容建设.“VR+新闻”的内容选择需要考量的因素要比普通新闻报道多,必须要围绕受众的兴趣点展开.当前,各大媒体之间的内容同质化现象严重,而人们的好奇心则越来越难以满足.在这种情况下,VR新闻这一新的传播形态,正好为媒体突破同质化带来了新的契机.借此契机,媒体应在内容上继续创新.对此,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孙振虎教授指出,VR新闻制作在选题上需要更多的理性,不去盲目追求技术本身特效,而要高度重视内容的新颖度和深度.

第二,权衡好真实与虚拟的新闻伦理.无论技术如何发展,真实是新闻的生命,这是新闻的基本原则.VR技术的出现,在给新闻报道提供了叙事新模式的同时,也带来了虚拟现实与新闻真实的伦理困惑.毕竟,“新闻世界”与“现实世界”存在很多差距,无论是文字、图片、视频还是VR视频,在传递新闻信息的过程中,都有主观因素,都可能出现失真现象.因此,面对VR技术的挑战,新闻工作者更要扎好基本功,以高水平的采、写、编能力,降低新闻失真的可能性,尽量避免主观因素干扰新闻的客观事实.

可以说,VR技术对新闻报道的真实性提出了更高要求,传统的新闻伦理理念对VR新闻而言已不能完全适应.在观看VR新闻时,用户在“第一视角”中很容易会将新闻报道等同为事实真相,使假新闻更难以甄别.与此同时,新闻界对VR制作中的声音、图片、影像等要素,是否必须是实地录制和拍摄没有定论,对VR新闻制作的选择标准和剪辑程度等问题,也并没有科学的行业规范.

因此,在媒体纷纷运用VR报道新闻之时,科学的VR新闻制作规范、制作标准等需要尽快达成共识.

作者单位 长春光华学院电影学院广播电视编导系

新闻报道论文参考资料:

新闻杂志

新闻战线杂志

新闻导刊

新闻总署期刊查询入口

新闻投稿网站

中国国际新闻杂志社

此文结论:这篇文章为关于对不知道怎么写新闻报道和局限和发展路径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新闻报道本科毕业论文新闻报道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的作为参考文献资料。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