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浅析方面论文范文数据库 和内蒙方言相关函授毕业论文范文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浅析范文 类别:论文提纲 2024-02-09

《内蒙方言》

该文是关于浅析方面硕士论文范文跟内蒙方言和浅析和方言类论文范文数据库。

摘 要:内蒙古地区北同蒙古国、俄罗斯接壤,横跨中国东北、华北、西北三大地区,接邻八个省区,是中国邻省最多的省级行政区之一.占地面积广,东西跨度较长,受到多个地区文化影响,故内蒙古自治区内部地区没有统一的汉语方言,东西方所使用的方言差别较大.本文通过叙述内蒙古的地域形成历史和内蒙方言的含义、内蒙古自治区方言和普通话的对比、内蒙古东中西三个地区汉语方言形成的不同原因和严防呈现的特点、内蒙方言所反应出的文化特征等四个方面浅析内蒙方言这一大主题.

关键词:内蒙古地区;方言;文化特征

作者简介:苏雅瑄,女,内蒙古鄂尔多斯人,山东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2016 级本科生.

[ 中图分类号] :H17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002-2139(2017)-35-174-02

一、内蒙古地区形成的历史和内蒙古方言的定义

“蒙古”起初只是蒙古很多个部落中一个部落的名称,这个部落逐渐统一了其他部落之后才成为了这些部落共同的名称.约在公元7 世纪,蒙古部落从额尔古纳河流域向西部草原迁移,并建立起了一个新汗国.12 世纪,成吉思汗统一草原上的各个部落,建立了新的民族共同体.忽必烈继位后于公元前1297 年灭南宋,统一全国,国号为元.自此,中国成达到了领土史上最大的时期,元朝之后,中国遭到多次侵略,国土面积不断缩小.1945 年的雅尔塔会议,各国家首领为了使苏联同意出兵中国东北,迫使中国承认了“蒙古人民共和国的无理要求,在此之后,蒙古地区正式成为了内蒙古和外蒙古两个地区.1947 年4 月23 日至5 月3 日,在内蒙古人名代表会议上,正式决定5 月1 日为内蒙古自治区成立纪念日,成为了全国第一个实现民族区域自治的地区.因为这样的历史渊源,内蒙古才形成了如今东西跨度较长的特点,也才使内蒙方言有东西差距大的特点.

内蒙方言与内蒙古方言不同,内蒙古方言特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内蒙古自治区的蒙古语方言,内蒙古地区没有统一的汉语方言.而我们常说的内蒙方言是内蒙古地区使用的各类汉语方言.内蒙方言属于北方方言,方言种类众多,方言情况复杂,分为东部方言区、西部方言区、阿拉善方言区,三个部分的方言各有特点,将在后文中详细说明.[1]

二、内蒙方言与普通话的对比

内蒙方言虽然种类众多,但是由于各个地区之间的人口流动等原因内蒙方言还是呈现出一些共同点,这些共同点主要体现在词汇语法方面,我们通过内蒙方言与普通话的对比来总结内蒙方言在词汇语法发面的总体特点.

1、内蒙方言中常常有一些而特殊的“前缀”、“后缀”,构成一系列合成词.

(1)“圪”作前缀:

“圪”这个词,是内蒙方言中使用最多,特色最突出的一个前缀.

①动词:炒——圪炒;晃——圪晃;挤——圪挤;

②名词:尖——圪尖;弯——圪弯

③形容词:瘾——圪瘾;堆——圪堆;尖———圪尖尖

④象声词:嚓——圪嚓;嘣——圪嘣;噔噔——圪噔噔

⑤量词:一堆儿——一圪堆儿;一截儿———一圪截儿

(2)“忽”作前缀

①动词:点——忽点;搅——忽搅闪——忽闪;

②形容词:忽游游 忽处处 忽赛赛

③象声词:忽嗤 忽塌 忽喃喃

(3)“达”做后缀:

扭——扭达;跌——跌达;跳——跳达

(4)“见”做后缀:

吃——吃见;想——想见;思谋——思谋见

2.内蒙方言中常常使用叠词和词的重叠的方式.

(1)叠词:

① AA 式:小孩——娃娃;女孩——女女;男孩——小小;

② ABB 式:小羊——羊羔羔;莜面——莜面鱼鱼;土豆——山药蛋蛋;

③ AAB 式:硬邦邦——邦邦硬;有响声——当当响;

④ ABAB :聊天——捣拉捣拉;挤来挤去——圪挤圪挤;蹭来蹭去——圪蹭圪蹭

⑤少量数量词或者副词的重叠:表示糊里糊涂的做了某事状态——宽宽儿;乖乖呆着——停停儿

3、普通话的陈述句、疑问句中常使用“了”“吧”“吗”作为语气词,而内蒙古西部方言则习惯“兰”“哇”“呀”等表达语气.例如(括号内为普通话解释):

(1)我吃饭个呀.(我去吃饭了.)

(2)你快不要矫情兰.(你还是不要矫情了.)

(3)咱们下午去逛街哇!(咱们下午去逛街吧)

4,、内蒙方言中还有一些习惯用法.例如(括号内为普通话解释):

(1)甚:你刚刚和我说甚了?(你刚刚和我说什么了吗?)

(2)咋:你说这个事儿咋办呀!(你说这件事怎么办才好?)

(3)嗱(niá):你看看嗱,都考上山大了.(你看看人家,都考上山大了.)

(4)咋来来:你咋来来不高兴?(你为什么不高兴?)

5. 内蒙方言中有个别的语法成分位置不同,不同于普通话中各个成分有比较固定的位置.例如:

(1)普通话:明天到开学的日子了?

内蒙方言:明天开学了到?

此处的“到”作为谓语,在普通话中位于主语“明天”后面,而内蒙方言中的“到”童谣为位于则处于宾语之后,位于句尾的位置.

(2)普通话:你明天才写论文?

内蒙方言:你明天写论文呀才?

此处的“才”作为时间状语,在普通话中位于主语之后谓语之前,而内蒙方言中的“才”则处于整个句子的句末.

三、东部、西部、阿拉善方言区方言的成因和特点

(一)三部分地区方言差别较大的原因

首先最直观的影响因素是上文中提到的内蒙东西跨度较大,与多个省市相接,收到国内国外多种文化影响.其次,是内蒙汉语方言的来源众多.第一,内蒙方言的形成有古语词的继承.一些古语词虽然在普通话中已经消失不再使用,但是在方言中依旧被保留.如内蒙方言中的“瓮”就是从古语词中继承下来的.《说文解字》[2] 中:“瓮,罌也.从瓦公聲.烏貢切.”第二,内蒙方言中有很多外来词的吸收,分别来自于蒙语、满语、俄语[3].如下

1.蒙语借词

(1)音译:

①蘑菇(moku):是一种食用菌类.

②库伦(kulun):原指圆形的圈子、围墙(2)半音译半意译或音译兼译:

①乌兰木伦河,“乌兰木伦”为蒙语音译,“河”为意译.

2.满语借词

满语虽然已经接近消亡,但在方言中还多有保留,在地名中的保留较多.

(1)音译:“阿拉善”,满语原意指“驽马”,即现在阿盟一带.

(2)半音译半意译或音译兼译:“大兴安岭”中的“兴安”满语读为“兴干”意为白雪的山岭,即为长白山.

3.俄语借词

俄语借词大多出现在中国与俄罗斯接壤的东北和内蒙古东部地区.多为音译借用,如:布拉吉,意为连衣裙;伏特加,意为白酒.

其次,内蒙汉语方言的来源还有方言人民的自助创造,在长期的生活中,根据生活需要创造出的词语,如他们将“蛇”称为“长虫”,将“指甲”称为“指盖字”等等.

(二)东部方言区的成因和特点

东部方言区属北方方言区中华北次方言区的东北官话系统,包括呼伦贝尔市、兴安盟、通辽市、赤峰市、锡林郭勒盟东部.[4]

1.东部方言区特征的成因

首先,东部地区的方言形成有历史渊源.例如赤峰地区,“可以考证到的最早活动在赤峰地区的先民,是说东胡语言的游牧民族,而东胡语言属于阿尔泰语系.后来随着民族历史的发展变迁,远古华夏系、东夷系、东胡系等多民族都在这里陆续驻居.这些民族的语言也开始在这里生根发芽,不断发展.”[5] 这些语言文化之间相互影响、相互融合渗透,与汉语相交融.这些历史渊源为赤峰等地区的方言打下了良好基础.

其次是地理位置影响.内蒙古东部汉语方言区向东接连东北黑、吉、辽三省,向北与俄罗斯接壤.所以东部方言区的语言属于东北官话,地名等专有特色名词有俄罗斯特色,方言的读音中部分地区也会有俄罗斯口音.

2.东部方言区的特征

东部地区的方言特征与东北防疫的特征相似,有幽默风趣、活泼俏皮、直白尖锐、寓意丰富的特点.

较为特别之处有以下几点:第一,东部地区因为大多为东北官话,所以使用儿化音比较多,在名字的后边常常加上一个“儿”,例如:“三儿”、“玲儿”、“凤儿”.第二,句子较短,说出来时往往中气十足,例如:“撇了”、“干啥”,虽然听起来直爽甚至有些凶,但是其实只是正常交谈的一种习惯.第三,有一些特别的词汇组合,例如:用“贼”作为前缀组成的词“贼好”、“贼腻歪”、“贼刺激”等等.虽然有一些特别之处,但是东部方言区的方言还是较其他两个地区更接近普通话.

(三)西部方言区的成因和特点

西部方言区属北方方言区中华北次方言区的晋语方言系统,包括锡林郭勒盟西部、乌兰察布市、呼和浩特市、包头市、巴彦淖尔市、鄂尔多斯市、乌海市等地区[6].

1.西部方言区特征的成因

首先是由历史因素造成的.如从明朝中期到民国初年的四百多年时间里发生了近代著名的五次人口大迁徙之一的“走西口”.走西口是指山西人、山西人、河北人背井离乡去往蒙古草原打拼的事件.在迁徙和之后的生活中,走西口打通了中原与蒙古草原的沟通通道,不仅是带动了草原的经济发展,中原文化对蒙古草原文化的影响力也非常大.

其次是地理位置带来的影响.西部方言区靠近山西、山西一带,经济文化贸易往来较为频繁和密切,加之内蒙地区本没有自己的汉语方言,久而久之就被晋语方言所影响和同化.

2.西部方言区的特征

西部方言区最大不同在于方言的鼻音韵母的使用.内蒙中西部地区方言中的韵母和普通话中的韵母差别较大,尤其是在鼻音韵母方面.在内蒙古中西部地区的方言中,有时只有后鼻音而无前鼻音,有时前后鼻音混淆.例如:“贫困”在普通话中读“pinkun” 而在西部方言区常常被读“pingkong”、“人民”在普通话中读“renmin”而在方言中常被读作“renming”与“人名”混淆.

(四)阿拉善方言区的成因和特点

1.阿拉善方言区的成因

阿拉善方言区属北方方言区中西北次方言区的兰银官话系统,包括最西部的阿拉善盟,以左旗民勤话为代表[7].阿拉善方言毗邻甘肃、宁夏两省,受到以银川为代表的银吴片方言影响较大.

2.阿拉善方言区的特点

阿拉善盟内部方言的差别也比较明显,共有三种方言:一种被当地人称为“新巴音话”,以民勤方言为基础,融合了宁夏话和旗下话,是使用人口最多的方言;一种是左旗民勤话;还有一种被当地人称为“老巴音话”,即旗下话,发音语调基本接近于普通话[8].

四、内蒙方言所反应出的文化特征

首先,内蒙古虽然没有属于自己的汉语方言,但是在各类方言的融合下,内蒙古文化依旧不断向外展现自身风采,说明内蒙古文化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感染力.

其次,内蒙方言种类繁多,山西、陕西、东三省、宁夏、俄罗斯等地区的文化与传统蒙古文化相互交流、相互融合,使内蒙古地区文化的多种多样,促进内蒙古的文化向更丰富、更具特色发展,方言的多种多样,也表明了内蒙古文化未来的发展趋势和拥有更加完备的文化体系.

普通话是我主体性的语言,规范普通话有助于每个民族、各地区之间的交流,有助于国家文化的传播继承,也有助于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但是放眼于普通话之间的关系并不是相互对立的,而是相互补充的.方言增加了民族语言的丰富性,为普通话的发展丰富提供了很大的帮助.通过研究我们也可以发现,内蒙方言越来越趋同于普通话.保护、发展和研究内蒙方言有助于更好地规范普通话、发展地域文化,为方言的使用和发展保留必要的空间.

注释:

[1]参考《浅析普通话与内蒙古方言的语法差异》杨世斌和百度百科“内蒙方言”词条.

[2]《注音版说文解字》(汉)许慎,中华书局,2015年.[ 3 ]以下部分例子来源于《内蒙古汉语方言词汇特点初探》,杨世斌.

[4]引用《浅析普通话与内蒙古方言的语法差异》,杨世斌.

[5]引用《内蒙古赤峰方言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研究》湖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王贺繁.

[6]引用《浅析普通话与内蒙古方言的语法差异》,杨世斌.

[7]引用《浅析普通话与内蒙古方言的语法差异》,杨世斌.

[8]参考《阿拉善盟汉语方言的历史成因》,柯西钢.

浅析论文参考资料:

上文点评:上述文章是一篇关于对写作内蒙方言和浅析和方言论文范文与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浅析本科毕业论文浅析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有帮助。

相关免费毕业论文范文

热门有关优秀论文题目选题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