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剩余价值有关论文范文素材 和纵向跨越和文本剩余价值的再生性利用方面学年毕业论文范文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剩余价值范文 类别:发表论文 2024-01-21

《纵向跨越和文本剩余价值的再生性利用》

该文是剩余价值相关学年毕业论文范文与文本剩余价值和生性和纵向方面本科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周旬月

【摘

要】因其文体的独特性,即便是高中阶段,古典诗词教学也普遍面临着难以讲解,讲解肢解过度,缺乏拓展延伸,拓展延伸缺料等诸多困境.在“一课一得”的教学背景下,初中阶段的古典诗词教学留下了诸多的“剩余价值”,将这些“剩余价值”进行迁移与拓展的“再生”处理,运用到高中古典诗词教学中,在很大程度上将提高高中古典诗词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古典诗词教学;剩余价值;拓展延伸;再生性

中图分类号:G62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6)31-0012-02

作者简介:周旬月,苏州大学文学院.

古典诗词语言凝练而形象性强,具有鲜明的节奏、和谐的音韵、丰富的意境、多彩的想象,饱含着作者的思想感情.因其文体的独特性,在教学中,若能考虑到将文本的“剩余价值”进行开发,来个大幅度跨越,让初中的古典诗词教学有效地补充与拓展延伸到高中古典诗词的教学,这将在很大程度上提高高中诗词教学的有效性.

一、诗词教学中的困境

古典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是古人语言与思想高度凝练的结晶,因此,古典诗词成为语文阅读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部分.也正是因为这一点,古典诗词教学不同于现代文和文言文教学,呈现出教学难度大的特点.

先来看“教”.古典诗词语言凝练、思想内涵丰富,不容易理解.出于教学的需要,教师会进行翻译讲解,一字一句的串讲又受教师自身业务水平的限制,有的能讲解清晰,有的则云里雾里.值得注意的是,讲解不管是清晰还是糊里糊涂,古典诗词一旦被肢解,原有的意境将不复存在.这种为了解释清楚却偏离诗歌意境的做法,教师明知不对,却不得不做.当然,这种矛盾与高考的总导向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再来看“学”.古典诗词的艺术成就积累本就不在一朝一夕之间,一首经典的诗歌亦是反复推敲的成果,要学生在一堂课里去理解、感悟语言与思想高度凝练的精华,的确不易.学生认知水平有高有低,知识储备有多有少,文化熏陶有深有浅,要让每个人都清楚明白地理解和感悟一首诗,实在是颇有难度的一件事.

在理解古典诗词本身含义都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教师还要紧密联系高考实际,讲清各种艺术手法,让学生死记硬背知识点,这种生硬而“实惠”的灌输,难免会使学生对学习古典诗词产生“畏难”情绪.并且,我们还要求师生在古典诗词教学中关注古典诗词的拓展延伸,这无疑就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如果教师能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用初中学过的有关古典诗词的“旧知识”或古典诗词中没有讲解到的“剩余价值”来唤醒、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对所学的新文本产生一种亲切感,使他们愿意自主品读、感悟,对教材中的古典诗词形成更深入的,甚至是个性化的理解,古典诗词教学的课堂效率就会大大提高.

二、古典诗词中“剩余价值”的“再生性”分析

“如果我们充分挖掘入选教材的文本的潜在资源,多元利用文本的各项价值,就能实施‘语文’式的拓展延伸,展开循序渐进的教学活动.”的确,教学文本的价值是多元的.文本中没有利用过的是“剩余价值”,已经利用过的,通过教师巧妙的“再生”,也可以成为能够产生新价值的“剩余价值”,教师利用“剩余价值”的过程,也就是我们完成固有知识迁移与未知知识拓展的过程.

有些在初中阶段的古典诗词教学中已经学过的知识,我们可以在高中新的古典诗词教学中作为切入点,引导学生从“旧知”走向“新知”,这时已经学过的“旧知识”不是以知识的形态出现,而是以固有认知的形态出现,起到唤醒与激发作用.而曾经学过的古典诗词中出现过却未进行讲解的“剩余”知识,学生会因其“似曾相识”“已经学过”而产生亲切感,能够马上回忆并进一步理解,起到温故知新的作用.这就是“剩余价值”的“再生”过程.

不管是从“文”的角度,还是从“道”的角度,初中古典诗词教学的“剩余价值”在高中古典诗词教学中都可以进行“再生性”利用.

笔者以入选苏教版初中语文课本的杜甫的《登岳阳楼》(苏教版七下)为例进行挖掘和分析.杜甫的这篇《登岳阳楼》,以其“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一句闻名天下,一“浮”一“坼”,既是写实,又寓想象,诗人借景抒情,登楼时的喜悦之情,触景而产生的年老、孤独、重病、忧国忧民等哀情都可以是本诗的教学点.在“一课一得、文道各一”的主张下,如果教师在一堂课中选取其中一点作为“文”“道”方面的教学目标,那么剩下的几点便成了《登岳阳楼》这篇诗歌的“剩余价值”.作为“剩余价值”,该诗流露出的杜甫晚年的情感,既可以在初中阶段学习杜甫写下的《望岳》(苏教版八上)一诗时,对比诗人青年时期情感的拓展使用,又可以在高中阶段学习杜甫的《登高》(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等诗时作为“温故”点迁移使用.

同样在“一课一得”的背景下,一堂课教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苏教版七下)一词,若将“文”的课堂教学目标定为“学生通过反复诵读,基本掌握用典的修辞手法”,那么“虚实结合”“比喻”“夸张”等手法便成了该堂课的“剩余价值”.当然,以其他各点作为课堂教学目标亦然.这些“剩余价值”可以在教授《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和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中“龙腾虎掷”的稼轩词单元中迁移拓展使用.

李煜的《相见欢》(苏教版九上)堪称古人写离愁的经典.一般说来,教学这首词会抓住“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强调“比喻”“双关”“借景抒情”等几个点,但其实这首词的“意象”也非常值得学习.初中阶段,即便是学生能把握“月如钩”体会到词人抒发的那种人事缺憾,也未必能人人都体会到“西楼”“梧桐”的深意.从“道”的角度来讲,“别是一般滋味”也不是三言两语能说得清、道得明的.这“西楼”和“梧桐”作为“剩余价值”在今后高中的学习中还会碰到,而对李煜人生的背景介绍,在今后学习他的其他作品中将会起到“固有认知”的作用,继续发挥其“剩余价值”的作用.

面对以上三篇从唐到宋、从豪放到婉约的古人名篇,如果教师将这些“剩余价值”丢弃,岂不可惜?这些经典篇目,琅琅上口,也都是教师熟悉的作品.与其寻找与文本相关联的课外材料做拓展,不如轻轻松松地从学生熟悉的作品入手,在最熟悉的古典诗词中完成有效且高效的迁移与拓展.

需要强调的是,我们绝不反对向课外拓展延伸.

三、充分利用“剩余价值”,完善古典诗词教学的再生性利用

上文中,笔者已经分析了苏教版初中语文教科书中《登岳阳楼》《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和《相见欢》这三首古典诗词体现的“剩余价值”以及“剩余价值”再生性利用的可行性.那么,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如何将初中古典诗词中的“剩余价值”再生利用到高中古典诗词教学中,对高中古典诗词教学进行有效的补充与拓展延伸了.

比如教师在教授《登高》(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这首七律时,以“通过反复诵读,掌握借景抒情的手法”作为“文”的教学目标,告诉学生诗人通过“风急、天高、渚清、沙白、鸟飞回”“落木萧萧”“不尽长江”等凄凉的景象来抒发悲情时,正好可以迁移在初中时学过的同为登高诗的《登岳阳楼》.同一个作者,同一个体裁,同一时期,看到的景象不同,情感却一致.一个是乐景含悲,一个是哀景含悲,对借景抒情的内涵就理解得比较清楚且全面了.初一阶段强调过“借景抒情”的,此时再次利用固有认知的“剩余价值”进行迁移;若初一阶段没有强调过“借景抒情”的,此时是充分利用了“剩余价值”.两种情况都是对既有文本的“再生”利用.

还是《登高》一诗,以“通过反复诵读,感受诗人深沉的痛苦与无尽的哀思”作为“道”的教学目标,如果这一点正好是在教学《登岳阳楼》时,因学生认知水平限制而没有详细分析的“深沉的痛苦”和“无尽的哀思”究竟有几重情感,则完全可以拿这篇《登岳阳楼》作为理解《登高》情感的切入点,分析一下两首诗表现出的共同的情感,还可以对比一下两首诗的情感有哪些不同之处.

又如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苏教版必修二)一词,在讲授“寄奴曾住”“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佛狸祠”“廉颇”等典故时,如果初中阶段重点讲解过《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苏教版七年级下)中的典故,那么完全可以使用同为三国时期的“的卢”的典故作为引入,如果没有重点讲解过,那么此时可以当作拓展延伸材料使用,起到归纳辛弃疾词擅于用典的特点.同样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涉及的“比喻”“虚实结合”“夸张”等手法,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一词中均有体现.在苏教版初中阶段以课文形式出现过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作为高中课文学习的引入材料或是迁移拓展材料是再合适不过了.

“文”的方面可以这样“再生”利用,“道”的方面同样也可以.《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一词写于稼轩赋闲上饶时期,此时的词人既有“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的壮志,又有“可怜白发生”的无奈与痛苦,这与任镇江知府时期写下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所体现出的“壮志”一致,但因所处际遇的不同,最后的情感又是不同的.如此的横向与纵向的对比,不仅让学生充分地掌握了两词,也让学生对辛弃疾词作在“文”“道”两方面所体现出的共同特点有所了解,为今后学习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中“龙腾虎掷”的稼轩词单元奠定基础.

这样的对比,由浅入深,由已知到未知,充分将初中古典诗词教学中的“剩余价值”再生利用,教会了学生迁移使用课本教材的方法,实现了学生学习认识水平的螺旋式上升.

古典诗词阅读教学一直是困扰广大教师的一个难题,若能利用好初中语文教材中古典诗词文本的“剩余价值”,完善初高中古典诗词篇目之间的联系,那么,不但教材中的古典诗词文本能得到充分利用,语文古典诗词阅读教学的难题也将进一步得到解决.

参考文献:

[1] 高群,王家伦.论教材文本“剩余价值”的多元开发[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0,(11).

(组稿:王家伦

编辑:胡 璐)

剩余价值论文参考资料:

此文结束语,此文是关于对写作文本剩余价值和生性和纵向论文范文与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剩余价值本科毕业论文剩余价值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有帮助。

相关免费毕业论文范文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