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传统文化论文范例 与论同志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借鉴中国传统文化治国理政的实践方面专科开题报告范文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传统文化范文 类别:发表论文 2024-02-23

《论同志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借鉴中国传统文化治国理政的实践》

本文是关于传统文化论文如何写与中国传统文化和习近平同志和治国有关专科开题报告范文。

摘 要:党的十八大以来,同志多次论述中国传统文化,非常重视借鉴中国传统文化来治国理政,为我们正确对待传统文化树立了榜样.认真学习同志关于这方面的论述与实践,对于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对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独特价值;借鉴;治国理政

党的十八大以来,同志多次论述中国传统文化,非常重视借鉴中国传统文化来治国理政,为我们正确地对待传统文化、创造性地运用传统文化树立了榜样.认真学习同志关于这方面的论述与实践,对于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对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论述

同志高度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价值,认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重要作用;可以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全国人民的道德水平;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必须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方针;中国对世界文明作出了重要贡献.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

同志2012年12月7日至11日在广东考察工作时指出:“我们决不可抛弃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恰恰相反,我们要很好传承和弘扬,因为这是我们民族的‘根’和‘魂’,丢了这个‘根’和‘魂’,就没有根基了.”[1]25

“根”是指事情的本源,“魂”是比喻一个人或者一个民族的精神.同志借用这两个词,是在强调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极端重要性.这个比喻非常恰当,语言朴素,含意深刻,值得每个炎黄子孙深思.

为什么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呢?同志多次进行过论述.2015年5月30日他《在主持十八届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指出:“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2]1642015年10月15日他《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中华文化“使中华民族保持了坚定的民族自信和强大的修复能力,培育了共同的情感和价值、共同的理想和精神”[3]7,“中华民族能够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生生不息、薪火相传、顽强发展,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中华民族有一脉相承的精神追求、精神特质、精神脉胳.”[3]90

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确实起了巨大的作用.在中华民族的发展过程中,遇到了无数的困难,但是我们都走过来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有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力量.四大文明古国中的埃及、印度、巴比伦的文明中断了,为什么中国文明没有中断呢?就是因为中国没有抛弃传统文化,没有割断精神命脉,它的“根”和“魂”一直延续到现在.中国传统文化对推动中国的发展进步、形成和巩固中华民族的统一的国家、形成和丰富中华民族精神、激励中国人反抗外族侵略,都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传统文化培养了中华儿女共同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传统文化为中华儿女营造了共同的精神家园,传统文化为我们培养了共同的思维模式与行为方式.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源泉.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重要作用

同志多次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作用.2013年5月4日,他《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讲话》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一个没有精神力量的民族难以自立自强,一项没有文化支撑的事业难以持续长久.”[2]522013年3月17日,他《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爱国主义是把中华民族坚强团结在一起的精神力量,改革创新是鞭策我们在改革开放中与时俱进的精神力量.”[2]40

2014年10月15日,他《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没有中华文化繁荣昌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3]1“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3]132013年9月27日,他《在会见全国道德模范及提名奖获得者时的讲话》指出:“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道德的力量也是无穷的.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蕴育了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品格,培育了中国人民的崇高价值追求.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思想,支撑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今天依然是我们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精神力量.”[2]1582013年10月21日,他《在欧美同学会成立10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指出:“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绵延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爱国主义始终是激昂的主旋律,始终是激励我国各族人民自强不息的强大力量.”[2]582013年5月4日,他《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的讲话》指出:“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正所谓‘苟日新,新,又日新’.”[2]512013年12月30日,他《在主持十八届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指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关系‘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2]160“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要努力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2]161

要建设中国特色主义,必须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建立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之上的.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复兴中国传统文化.我们经常讲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而这三个自信是建立在文化自信的基础上的.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所谓文化自信,就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建立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的,独特的文化传统,决定我们必须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

同志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作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文化支撑,作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研究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他对于这个问题的认识站得高,看得远,表现了一位政治家的远见卓识.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全国人民的道德水平

2014年2月24日,他《在主持十八届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指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2]163“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精髓,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2]164“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2]164

2014年5月4日,他《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今天,我们提倡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中汲取丰富营养,否则就不会有生命力和影响力.”[2]170“我们生而为中国人,最根本的是我们有中国人的独特精神世界,有百姓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我们提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充分体现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升华.”[2]171“中国古代历来讲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从某种角度看,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是个人层面的要求,齐家是社会层面的要求,治国平天下是国家层面的要求.我们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涉及国家、社会、公民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169他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

他《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也同时指出:“中华民族在长期实践中培育和形成了独特的思想理念和道德规范,有崇仁爱、重民本、守诚信、讲辩证、尚和合、求大同等思想,有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正扬善、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传统美德.”[3]112同志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举了很多例子,言之有据,言之有理,令人信服.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道德问题的论述特别多,因为中国是伦理型社会.“怎样做人”是中国古代思想家思考的中心.其中有些论述,至今仍有价值,下面略举数例.

重视修身:“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孟子·公孙丑上),“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蜀志传》),“正心以为本,修身以为基”(司马光《训俭示康》).

重视气节:“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滕文公下》),“廉耻,士君子之大节”(欧阳修《廉耻说》),“名节重泰山,利欲轻鸿毛”(于谦《无题》),“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丹可磨而不可夺其色,兰可燔而不可灭其馨,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金可销而不可易其刚”(刘昼《刘子·大质》),“镜破不改光,兰死不改香”(孟郊《赠崔纯亮》),“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郑板桥题画《竹石》).

重视诚信:“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荀子·不苟》),“巧诈不如拙诚”(《韩非子·说林上》),“欺人亦是自欺,此又是自欺之甚者”(朱熹《朱子语类》卷十八),“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程颐).

以上只举几个例子,远远不止这些.

(四)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必须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方针

2013年8月19日,同志《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指出:“对我国传统文化,对国外的东西,要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经过科学的扬弃后使之为我所用.”[2]156

2013年12月30日,他《在主持十八届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指出:“要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以人们喜闻乐见、具有广泛参与性的方式推广开来,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把继承传统优秀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要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要以理服人,以文服人,以德服人,提高对外文化交流水平,完善人文交流机制,创新人文交流方式,综合运用大众传播、群体传播、人际传播等多种方式展示中华文化魅力.”[2]161-162“要继承和弘扬我国人民在长期实践中培养和形成的传统美德,坚持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基础上,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努力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传化、创新性发展,引导人们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让13亿人的每一分子都成为传播中华美德、中华文化的主体.”[2]160-161

2014年10月15日,他《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传承中华文化,绝不是简单复古,也不是盲目排外,而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辩证取舍、推陈出新,摒弃消极因素,继承积极思想,‘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实现中华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3]117

所谓“古为今用”,就是继承传统文化的目的是为现在服务,即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服务,不是为继承而继承,不是为了发思古之幽情.所谓“推陈出新”,就是要去掉一些陈旧的东西,创造一些新的东西.中国传统文化中确实有一些陈旧的东西,如封建迷信思想,重男轻女思想,强调“人治”的思想等.我们要提倡创新,创新的内容很广泛,包括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方面的创新.我们这里重点讲的是文化创新.

怎样“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呢?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根据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需要,对传统文化进行分析,分清精华与糟粕,对于糟粕坚决抛弃,对于精华则大胆吸收.到底有哪些精华呢?这里不可能全面论述,只举若干例子.

热爱祖国:“奋不顾身,以循国家之急”(司马光),“利于国者爱之,害于国者恶之”(《晏子春秋》),“捐驱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投死为国,以义灭身”(曹植),“烈士之爱国也,如家”(《抱朴子·广譬》),“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忧国孤臣泪,平胡壮士心”(陆游),“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以民为本:“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尚书·夏书·五子之歌》)“善为国者,顺民之意”(《战国策·齐策五》)“天子作民父母,以为天下王”《(尚书·周书·洪范》)“博施于民”(孔子),“圣人无常心,以百姓之心为心”(老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治国之道,富民为始”(司马迁),“民者,国之本也”(刘安),“去民之所恶,补民之不足”(《国语》),“德高莫过于爱民,行贱莫贱于害民”(《晏子春秋》),“民者,万世之本也”(贾谊),“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管子),“为国者以民为基”(《三国志·魏书·华歆传》),“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于谦).

积极进取,有所作为:“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为不朽”(《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孟子·公孙丑下》),“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汉高祖刘邦),“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孟子),“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后汉书·陈蕃列传》),“不饱食以终日,不弃功于寸阴”(《抱朴子·勖学》),“志当成高远”(诸葛亮《诫外生书》),“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世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张载),“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绝句》).

崇尚和谐:“中庸之为德也,甚至矣乎!民鲜久矣”(《论语·雍也》),“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位位焉,万物育焉”(《礼记·中庸》),“过犹不及,其余犹不足也”(贾谊《新书·容经》),“亲仁善邻,国之宝也”(《左传·隐公元年》),“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尚书·尧典》).

(五)中国对世界文明作出了重要贡献

同志多次强调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作出了重要贡献,要树立民族自尊心,要有自豪感.

2016年1月18日,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指出:“我国古代以农业立国,农耕文明长期居于世界领先水平.汉代时,我国人口就超过6000万,垦地超过8亿亩.唐代长安城面积超过80平方公里,人口超过100万,宫殿金碧辉煌,佛寺宝塔高耸,东西两市十分繁荣.诗人岑参就有‘长安城中百万家’的诗句.北宋时,国家税收峰值达到1.6亿贯,是当时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那个时候,伦敦、巴黎、威尼斯、佛罗伦萨的人口都不足10万,而我国拥有1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近50座.”[4]144

2016年5月17日,他《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中华文明历史悠久,从先秦子学、两汉经学、魏晋玄学,到隋唐佛学、儒释道合流、宋明理学经历了数个学术思想繁荣时期.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产生了儒、释、道、墨、名、法、阴阳、农、杂、兵等各家学说,涌现了老子、孔子、庄子、孟子、荀子、韩非子、董仲舒、王充、何晏、王弼、韩愈、周敦颐、程颢、程颐、朱熹、陆九渊、王守仁、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鲁迅等一大批思想家,留下了浩如烟海的文化遗产.中国古代大量鸿篇巨制中包含着丰富的哲学社会科学内容、治国理政智慧,为古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重要依据,也为中华文明提供了重要内容,为人类文明作出了重大贡献.”[5]

2014年3月27日,他《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指出:“公元前100多年,中国就开始开辟通往西域的丝绸之路.汉代张骞于公元前138年和公元前119年两次出使西域,向西域传播了中华文化,也引进了葡萄、苜蓿、石榴、胡麻、芝麻等西域文化成果.西汉时期,中国的船队就到达了印度和斯里兰卡,用中国的丝绸换取了琉璃、珍珠等物品.中国唐代是中国历史上对外交流的活跃期.据史料记载,唐代中国通使友好的国家多达70多个,那时候的首都长安里来自各国的使臣、商人、留学生云集成群.这个大交流促进了中华文化远播世界,也促进了各国文化和物产传入中国.15世纪初,中国明代著名航海家郑和七次远洋航海,到了东南亚很多国家,一直抵达非洲东海岸的肯尼亚,留下了中国同沿途各国人民友好交往的佳话.”[4]292

2014年10月15日,他《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中华民族有着5000多年的文明史,近代以前中国一直是世界强国之一.”[3]6“从老子、孔子、庄子、孟子、屈原、王羲之、李白、杜甫、苏轼、辛弃疾、关汉卿、曹雪芹……,从诗经、楚辞到汉赋、唐诗、宋词、元曲以及明清小说……产生了灿若星辰的文艺大师,留下了浩如烟海的文艺精品.”[3]8

怎样对待中国传统文化,近百年来一直有争论,也一直存在两种错误倾向:民族虚无主义与复古主义.民族虚无主义者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认为中国传统文化都是糟粕,阻碍中国前进,要实现现代化,必须抛弃中国传统文化,这种思潮流毒很深,直到现在仍然存在.复古主义者全盘肯定中国传统文化,认为中国传统文化都是精华,企图以传统文化代替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这种思潮流毒也很深,直到现在仍然存在.

同志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必须继承,但必须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同志关于这个问题的论述闪耀着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光芒,既看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又看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糟粕;既强调继承,又强调创新;既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又反对复古主义.看问题全面,符合实际.我们要认真学习同志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论述,正确对待中国传统文化,进一步肃清民族虚无主义与复古主义的流毒,努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

二、借鉴中国传统文化治国理政的实践

同志善于借鉴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治理国家经验来治国理政.如要有公心,要注意公平正义;要用心和细心;要尊重民族与国家的历史;要得民心,要以民为本,要关心老百姓;要依法治国,公正执法,严守规矩;要任人唯贤,要全面了解干部,选拔有丰富基层工作经验的干部,要选拔德才兼备的干部;提倡勤俭节约,反对奢侈浪费;要与时俱进,敢于创新;要重视修身,防微杜渐,节制贪欲;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提倡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等.下面列举一些例子.

2015年10月29日,他《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中引用了战国时期吕不韦《吕氏春秋》中的一句话:“昔先圣王之治天下也,必先公,公则天下平矣.”[6]360他引用这句话的目的在于强调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的重要性.2013年11月12日,他《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第二次会议上的讲话》中引用孔子《论语·季氏》第十六篇中的一句话:“不患寡而患不均.”[6]242014年1月14日,他《在十八届纪委三次全会上的讲话》中引用了北宋程颢、程颐《二程语录》中的一句话:“一心可以丧邦,一心可以兴邦,只在公私之间尔.”[6]340引用这句话的目的,是强调“公私”二字是衡量党性强弱的根本标准,要求党员领导干部公私分明、先公后私、一心为公、事事出于公心.2013年3月19日,他《在接受金砖国家媒体联合采访时的讲话》中引用了老子《道德经·第六十章》中的一句话:“治大国,若烹小鲜.”[6]308引用的目的,在于说明治理国家要用心与细心,了解国情,体察民意.2010年7月21日,他《在全国党史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引用了清代著名思想家龚自珍《定庵续集》卷二《古史钩沉论二》中的话:“知大道,必先为史”.“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6]205引用的目的在于说明历史虚无主义的危害性.

他引用古人关于以民为本的论述,强调以民为本的重要性.2015年10月29日,他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中引用了唐太宗李世民《晋宣帝总论》中的一句话:“天地之大,黎元为先.”[6]2922013年9月23日,他《在参加河北省委常委班子专题生活会时的讲话》中引用了白居易在《策林十四·辨兴亡之由》中的一句话:“邦之兴,由得人也;邦之亡,由失人也.”[6]112014年3月5日,他《在参加全国上海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指出:“提到八项规定精神,大家有希望也有担心.目前,首先要把这一步抓好,起‘徙木立信’的作用.这件事要牢牢抓住,善做善成,才能做其他的事情.”他引用《史记·商君列传》中“徙木立信”的故事,目的是说明必须说到做到,取信于民[1]234.2013年12月26日《在纪念同志诞生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引用了春秋时期管仲《管子·牧民·四顺》中的一句话:“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6]352014年3月18,他《在兰考县委常委扩大会议上的讲话》中引用西晋陈寿《三国志·魏书》中的一句话:“与民共其乐者,人必忧其忧,与民同其安者,人必拯其危.”[6]348引用这句话的目的,是强调要高度重视人民群众的利益.

他引用古人关于法治的论述,强调依法治国的重要性.2014年1月14日,他《在第十八届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引用了《孟子·离娄章句上》中的一句话:“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6]332013年11月12日,他《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中引用了诸葛亮在《便宜十六策·治乱第十二》中的一句话:“故治国者,圆不失规,方不失矩,本不失末,为政不失其道,万事可成,其功可保.”[6]3702014年1月20日,他《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第一批总结暨第二批部署会议上的讲话》中引用了马迁《史记·殷本纪第三》中的一句话:“人视水见形,视民知治不.”[6]245引用的目的,在于说明干部的好坏要人民群众说了算.2014年1月7日,他《在政法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引用了明代薛所著《从政录》中的一句话:“治狱有四要:公、慈、明、刚.公则不偏,慈则不刻,明则能照,刚则能断.”[6]1872014年1月7日,他《在政法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要公正执法时,引用了《韩非子·有度》中的一句话:“法不阿贵,绳不挠曲.”[6]87引用了春秋时管仲的《管子·版法解》里的一段话:“凡法事者,操持不可以不正.操持不正,则听治不公.听治不公,则治不尽理,事不尽应.治不尽理,则疏远微贱者无所告诉.事不尽应,则功利不尽举.功利不尽举,则国贫.疏远微贱者无所告诉,则下饶.”[6]922015年12月30日,他《在城市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引用了《韩非子·有度》中的一句话:“一民之轨,莫如法.”[6]339引用的目的,就是要求全面贯彻依法治国的方针,依法管理城市.

他引用古人关于用人问题的论述,强调用人问题的重要性.2013年6月28日,他《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引用了《墨子·尚贤上》中的一句话:“尚贤者,政之本也.”“为政之要,莫先于用人.”[6]2602013年3月19日,他在《在接受金砖国家媒体联合采访时的讲话》引用了《韩非子·显学》里的一句话:“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6]353强调干部必须有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2015年2月2日,他《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推进依法治国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引用唐代魏徵《群书治要·体论》中的一句话:“敬一贤则众贤悦,诛一恶则众恶惧.”[6]160他引用这句话的目的是强调:一方面要努力营造崇廉尚廉、风清气正的社会环境,以达到“敬一贤而众贤悦”的社会效果;另一方面要严肃查处腐败分子,营造不敢腐的政治氛围,以达到“诛一恶则众恶惧”的震慑效果.2013年12月,他《在军委一次会议上的讲话》引用了唐代吴兢《贞观政要》中的一句话:“风成于上,俗化于下.已不正,焉能正人.”[6]97引用的目的在于强调军队作风建设要注重以上率下,发挥领导干部的示范作用.2013年6月28日,他《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引用了清代思想家魏源《默觚下·治篇七》中的一句话:“不知人之短,不知人之长,不知人长中之短,不知人短中之长,则不可用人,不可以教人.”[6]36引用这句话的目的,在于要求组织人事部门要善于识别干部与使用干部.2014年1月7日,他《在政法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引用了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第一卷》中的一句话:“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6]41他引用这句话的目的,在于要求人们正确认识德与才的关系,要提拔德才兼备的干部.2014年6月9日,他《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引用了西汉戴圣《礼记·大学》和《周易·乾·象《辞》里的话:“国虽旧邦,其命维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苟日新,新,又日新.”[6]115引用的目的在于说明中华民族是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族,号召全国人民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创新精神,2013年8月19日,他《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引用了北宋程颢、程颐《二程语录·河南程氏遗书》里的“不日新者必日退”与西汉桓宽《盐铁论》的“明者因时而废,知者随事而制”[6]27,引用的目的,在于说明要紧跟形势,敢于创新.

他引用古人关于勤俭节约的论述,强调勤俭节约的重要性.2013年6月18日,他《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引用了北宋欧阳修、宋祁等《新唐书·列传第三十》中的一句话:“奢靡之始,危亡之渐也.”[6]72013年1月22日,他《在第十八届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引用了清代金缨《格言联璧·持射》中的一句话:“俭则约,约则百善俱兴;侈则肆,肆则百恶俱纵.”[6]1572013年1月22日,他《在第十八届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中引用了唐代诗人李商隐《咏史》中一句诗:“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6]188引用上述几句话的目的,在于强调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重要性.

他经常引用我国古代思想家关于加强道德修养的论述,要求党员和广大人民群众加强道德修养.2013年2月28日,他《在党的十八届二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中引用了《韩非子·喻老》中的一句话:“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6]233引用的目的在于说明抓作风建设必须防微杜渐,从小事抓起.2013年6月28日,他《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引用了元代念常《佛祖历代通载卷第二十二》中的一句话:“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惑.”[6]324,引用的目的在于说明,在小事上也要严格要求自己.2014年1月20日,他《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第一批总结暨第二批部署会议上的讲话》中引用了春秋时期左丘明《国语·周语下》中的一句话:“从善如登,从恶如崩.”[6]522013年5月4日《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的讲话》、2014年3月18日《在参加兰考县委常委扩大会议时的讲话》也引用了这句话.引用这句话的目的,在于说明学好很难,学坏很容易,要求人们严格要求自己,避免犯错误.2014年1月14日,他《在十八届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中引用了战国时期韩非子的一句话:“贪似火,无制则燎原;欲如水,不遏必滔天.”[6]290引用的目的是要求党员要节制贪欲,否则就要犯大错误.

他多次引用古人关于和谐问题的论述,说明中华民族是爱好和平的民族,中国坚决走和平发展道路,中国提倡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

2014年3月27日,他《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演讲》中引用了齐国上大夫晏子关于“和”的一段话:“和如羹焉,水、火、醯、醢、盐、梅,以烹鱼肉.”“声亦如味,一气,二味,三类,四物,五声,六律、七音,八风,九歌,以相成也.”“若以水济水,谁能食之?若琴瑟之专一,谁能听之?”[2]262引用这段话的目的,是说明世界的文明是多样的,应该从不同文明中寻求智慧.2014年6月5日,他《在中国阿拉伯合作论坛第六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上的讲话》中引用了清代思想家魏源的一句话:“履不必同,期于适足;治不必同,期于利民.”[2]315引用的目的,在于强调必须尊重每个国家的道路选择.2013年10月3日,他《在印度尼西亚国会演讲》中引用了《老子》第六十四章中的一句话:“合包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2]294引用这句话的目的,是为了说明夯实双方关系社会基础的重要性.2014年5月21日,他《在亚洲互相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第四次峰会上的讲话》中引用了唐代政治家魏徵《谏太守十思疏》的话:“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4]316引用这句话的目的,在于说明发展是安全的基础.

2014年7月16日,他在《弘扬传统友好共谱合作新篇—在巴西国会的演讲》中引用了唐代诗人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一句诗:“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引用的目的在于说明,中国和巴西虽然远隔重洋,但是两国人民的友谊深厚,心心相印.2014年3月24日,他在《打开欧洲之门携手共创繁荣——在荷兰〈新鹿特丹商业报〉的署名文章中引用了《孟子·公孙丑下》中的一句话:“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6]365引用这句话的目的,在于说明国与国之间友好合作的重要性.2013年3月27日,他《在携手合作共同发展——在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五次会晤时的主旨讲话》中引用了东晋葛洪《抱朴子外篇》中的一句话:“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6]365引用的目的在于说明,我们的目标是一致的,我们的合作一定会成功.2014年11月10日,他《在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欢迎宴会上的致辞》中引用了老子的话:“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6]258引用老子《道德经》中这句话的目的,是为了说明我国会像水一样帮助万物不与万物相争,真心帮助亚太地区国家,友好合作,共同发展.2013年3月25日,他在《永远做可靠朋友和真诚伙伴——在坦桑尼亚尼雷尔国际会议中心的演讲》中引用了北宋王安石《明妃曲·其二》中的一句诗:“人生乐在相知心.”[6]243他引用这句诗的目的,是希望中国人民和非洲人民加强沟通,争做知心朋友.

参考文献::

[1]陈锡喜.平易近人:的语言力量[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4.

[2].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3].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学习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5.

[4].讲故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5].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EB/OL].[2016-05-17].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6-05/18/c_1118891128.htm

[6]刘建斌,薛萍.给领导干部200句名言——总书记用过的经典警句[M].北京:党校出版社,2016.

作者简介:施建业,皖西学院文化与传媒学院教授.

传统文化论文参考资料: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论文

关于传统文化的论文

中国传统文化论文

中国传统文化论文3000

中国传统文化的论文

传统文化论文1500字

上文总结:该文是关于对不知道怎么写中国传统文化和习近平同志和治国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传统文化本科毕业论文传统文化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的作为参考文献资料。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