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接受美学方面毕业论文范文 和从接受美学视野看新闻作品的审美价值方面毕业论文范文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接受美学范文 类别:发表论文 2024-03-28

《从接受美学视野看新闻作品的审美价值》

该文是关于接受美学类论文如何怎么撰写与接受美学和审美价值和视野相关硕士毕业论文范文。

【摘 要】随着数字技术和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兴起,人们获取新闻信息变得越来越容易.在满足基本生活发展信息的基础上,人们对新闻信息有了更高层次的需求——审美需求.人们希望在获取信息的同时享受阅读的审美体验,对新闻的信息性和审美性的统一有了更高的诉求.中国新闻奖是经批准常设的全国优秀新闻作品最高奖,其获奖作品对于研究新闻的美学价值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新闻文本的解读,从接受美学视野探究新闻的审美价值,为提高新闻作品创作的审美价值提供借鉴.

【关键词】接受美学中国新闻奖审美价值

【基金项目】湖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计划指导性项目(全媒体时代网络话语的批判和构建),项目编号B2016420

中国新闻奖是经批准常设的全国优秀新闻作品最高奖,由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组织评选,每年评选一次,自1991年开始评选,至今已评选27届.本文通过对部分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新闻文本的解读,探究新闻的美学价值,为提高新闻作品创作的审美性提供借鉴路径.

一、新闻美学和接受美学的基本内容

新闻美学是20世纪80年代初在国内兴起的,由新闻学与美学结合而衍生出的一门新闻边缘学科.早在1981年,《新闻研究》杂志发表的题为《研究新闻应重视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一文中,作者张达提出“新闻美学”一词,主张开展对新闻美学的研究.按照马克思“劳动创造了美”的论述,按照肯定生活与艺术“两者都是美”的观点,指导自己的研究,得出了自己的结论.新闻活动作为一种创造性的劳动,新闻作品作为对社会生活直接的反映,这种劳动和作品中就应该而且肯定包含着美,也就是说,新闻活动同时也是一项审美活动,新闻与现实生活之间自然存在着审美关系.在美学中,所谓真,指的是符合事物客观真相和本质规律的认识,即“合规律性”:所谓善,指的是符合正当目的的功利行为,即“合目的性”;美则是指实践对人的“合规律”与“合目的性”的活动及其成果的肯定.在新闻活动和新闻作品中,真善美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至美始于至真、止于至善.纵观我国新闻美学研究,最具代表性的是“真、善、美一体化”的思维框架,认为“真”是新闻美的内容,“善”是新闻美的原则和内涵,“美”则是新闻美的外在表现.

接受美学(Rezeptionsasthetic)亦称“接受理论”(Rezep-tionschorie)、“接受效果研究”(Rezeptionorschutuny),产生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德国,80年代中期传人中国,它强调文学作品的社会效果,重视读者的积极参与和接受,着重探讨读者的接受活动在文学传播中的地位和作用.如今,接受美学已逐渐成为一种令人瞩目的文艺思潮.接受美学两个重要代表人物是联邦德国康斯坦茨大学教授汉斯·罗伯特·尧斯(HansRobert Jauss)和沃尔夫冈·伊泽尔(WolfgangIser).1967年,尧斯作了题为《文学史向文学理论的挑战》的教授就职演讲,全面提出了接受美学的基本思想和理论格局,其主要目的是力图消除文学与历史之间、历史方法与美学方法之间的对立,从而革新文学史和文学理论.尔后又经伊泽尔、福尔曼和普莱森丹茨等人的补充和完善,接受美学逐渐形成了一整套以读者为中心的文学接受理论.

二、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分析

1.新闻作品的美在“人”

人是新闻事件的主体,也是体现新闻作品审美价值的核心内容.新闻作品通过对新闻人物形象的刻画,可以增强新闻的人情味,体现新闻工作者的人文关怀.第26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系列报道《义乌最美民工张明伟:“东家”比我更需要这笔钱》.这组系列报道的主角是贫困的外来民工、身患绝症的破产小企业主等生活在社会底层的草根阶层,讲述的都是小人物的故事.记者通过持续深入采访,真实还原他们的人性之美.报道主角张明伟3年艰难维权路,如今,又主动放弃全部赔款.生活在社会底层小人物的这一举动出人意料,令读者为之动容,震撼人心.金华日报刊发这组报道后,人民网、光明网、搜狐网等数十家媒体进行转载,受到社会关注,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第27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作品《折翼海天,用生命为航母事业铺路》用平凡人的视角,刻画英雄的伟大壮举.这篇消息以一种近乎白描的手法为英雄画像,既聚焦时代近景,写出了英雄的音容笑貌,又放大时代景深,写出了英雄用生命为航母事业铺路的悲憾.文尾更是抓住英雄骨灰回家的诸多现场细节,催人泪下,那个“国为重、己为轻”的英雄形象让读者久久留驻心间.

2.新闻作品的美在“事”

叙事是新闻主要的表现手法,也是新闻审美价值的外在表现.内容真实,情感真挚的新闻作品,符合读者对新闻作品的“期待视野”.优秀的新闻作品激发读者的社会意识,引发对自身价值观的反思及对人的生命存在的思考.第26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作品《马氏“兄弟”跨越二十年的诚信》讲述了两个普通百姓之间的诚信故事.故事时间跨度20年,空间跨度几千公里,故事主题简单:借钱还债,诚信做人.全文使用白描手法陈述事实、刻画细节,令读者身临其境.““马奋勇”、“5万元”,成了马保东父子、兄弟那些年时常念叨的词儿.2008年,马保东的哥哥刚学会上网,便试着在网上寻人.当时他用“哈密马奋勇”搜到了3个“马奋勇”,虽然都不是他们要找的“马奋勇”,但也使他们看到希望.马保东的哥哥说,俺弟兄俩没事就在网上“敲”“马奋勇”,一“敲”就是近4年.”讲好中国故事,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单靠空洞的说教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新闻作品借助真人真事讲述社会上平凡人身上发生的平凡事可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传播效果,达到很好的社会效果.

3.新闻作品的美在“情”

新闻作品传达出的情感是离读者心理最近的新闻元素.作者只有敏锐捕捉并预见读者的“期待视野”在新闻文本中预设一个“隐含的读者”,从而使新闻文本具有“召唤性结构”讯息吸引读者,才能形成与读者的情感对话.第27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作品《别了,白家庄矿——两对父子矿工的煤炭情》就是一篇与读者情感对话的好作品.2016年,我国全面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山西作为煤炭大省率先启动供给侧改革,全年关闭25座煤矿.记者在与煤矿工人采访接触的过程中,有感于几代人的付出和贡献,敏锐地捕捉到一座80年老矿中两对矿工父子的感人故事,以“煤矿的告别”和“人的告别”为新闻的主副线,以“矿的新生”和“人的新生”为内核,以人见事,以情动人,通过小人物诠释大情感,反映现实,打动读者.

4.新闻作品的美在“景”

新闻作品中对“景”巧妙使用,可以起到锦上添花的效果.在中国新闻奖获奖历年作品中,随处都可以看到关于景的描述.第26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作品《戈壁红柳》:“夏季的克州,下午4点的阳光最毒辣、紫外线最强,她主动接下了全天最的这节课.”“有人说,不是每一朵花都能在天山上盛开,但雪莲做到了.有人说,不是每一棵树都能在戈壁里扎根,但红柳做到了.有人说,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在逆境中坚守,但江西援疆人做到了.”作者借助艰苦自然环境的描写,展现了江西援疆干部的精神风貌,对突出新闻主题起到很好的作用.第27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作品《别了,白家庄矿——两对父子矿工的煤炭情》:““头顶的那盏矿灯哟,在漆黑的巷道中,像太阳一样神圣;脚下的那片乌金哟,通过他们的劳动,让人们感受到温暖的冬;像黑色的煤一样,投入祖国的熔炉中,发光发热,让人看到你心的火红.”报道大量运用描景这种镜头式语言,通过典型场景不停切换,形象深刻,真实具体,生动感人.景物对衬托人物形象,表达人物情感起到重要的作用,达到“此地无声胜有声”的表现效果.

优秀的新闻作品往往可以达到人、事、景、情的有机统一,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写人离不开事,抒情离不开景.“景”和“情”离开了人和事就会变得空洞无物,“人”和“事”离开“景”和“情”就变得生冷僵硬.只有四者统一起来才能让读者真正感受文本所传达的内涵,净化心灵,打动内心的震撼.

新闻作品在传递新闻信息的同时如何建构自身审美价值呢?通过对中国新闻奖历年优秀作品的解读,笔者认为,新闻工作者在新闻作品创作过程中注意“人、事、景、情”四者的有机统一,可以增强新闻文本的可读性和新闻作品的人文关怀,对唤起读者的生活体验,满足读者的阅读期待具有很好的作用.读者在满足信息需求的同时,获得对作品“真、善、美”的终极审美需求.随着数字技术和网络多媒体技术的发展,新闻作品的呈现形式趋向多样化,多媒体使用也可增强新闻作品的审美价值.获第24届“中国新闻奖·特别奖”的文字通讯《“三北”造林记》,融合了图片、文字、视频等表现形式,利用多媒体技术手段有机组合,强化了视觉化效果,是将新媒体元素融合在一起打造集成报道的优秀案例.新媒体技术对新闻作品审美价值的影响是关于新闻美学研究的另一个重要课题,值得深入研究.

接受美学论文参考资料:

护理美学论文

建筑美学论文

美学原理论文

医学美学论文

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美学论文

简而言之:本文是关于对写作接受美学和审美价值和视野论文范文与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接受美学本科毕业论文接受美学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有帮助。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