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高校科技有关学术论文怎么写 和陕西高校科技人才培养机制综合评价模型类硕士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高校科技范文 类别:发表论文 2024-02-24

《陕西高校科技人才培养机制综合评价模型》

本文是关于高校科技相关开题报告范文与人才培养和综合评价和模型类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基金项目:区域创新体系中的高校科技资源整合研究,基金号:201714.

摘 要:在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大背景下,陕西高校科技人才在知识创造、科研成果转化和科研的再生产等方面存在的不足,严重影响了陕西高校科技人才的科研绩效,从而阻碍了区域创新体系的发展.本文从物质条件、制度条件、主观条件、合作条件、知识创造过程5个方面对陕西高校科技人才培养机制进行评价,建立了科技人才培养机制综合评价模型,以期提高高校科研水平,成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有力支撑.

关键词:科技人才 培养机制 评价指标

一、评价模型的建立

1.量化评价指标体系

遵循科学性、系统性、代表性、可操作性原则,通过文献查阅、专家咨询和问卷调查等方式,对指标体系中的指标变量制定了相应的观测值或判断的标准,见表1.

注意到评价指标体系中物质条件、主观条件、合作条件和知识创造过程这四个结构变量分别对应的指标变量(观测变量)都可以用一些数据准确表示出来,比如稳定持续的科学研究投入用近五年年平均投入经费来表示.对于这些指标变量,首先通过带有权重的聚类分析对样本大学进行分类,然后对每一类给出一个最佳模型,利用模式识别计算出每个样本大学与理想模型的贴近度,最后依据贴近度对位于同一类大学的样本进行评价.制度条件结构变量对应的指标变量(观测变量)均为不确定概念,比如以原始创新为导向的绩效评价制度的合理性与执行度等,对此结构变量的评价需要组织专家查看调研资料,通过模糊意见集中决策方法给出相对客观合理的评价分值.

2.结构变量的权重计算

陕西省高校科技人才培养机制的评价指标体系作为一个系统,其五个结构变量之间存在的内在关系如图1所示.

由上图可得各结构变量的因果度如下:

由于各结构变量因果度的大小直接反映了其在同级指标层中的影响程度大小,因此若用w (i 等于 1,2,3,4,5) i 分别表示物质条件、制度条件、主观条件、合作条件和知识创造过程在评价陕西省高校科技人才培养机制水平中所占的权重,则:

据此可得物质条件、制度条件、主观条件、合作条件和知识创造过程在评价陕西省高校科技人才培养机制水平中所占的权重分别是0.25、0.125、0.25、0.208、0.167.

3.模糊聚类分析法

考虑到制度条件对应的观测变量的不确定性以及所占权重在5个结构变量中最小,因此在假定每个样本大学的制度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利用其他四个结构变量对应的观测变量对15个样本大学进行聚类分析.

1)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

由于所建评价指标都是正向指标,指标的观测值带有的单位不同,因此先对数据做无量纲处理,采用平移-极差变换处理数据,公式如下:

于是建立相似矩阵.由于考虑了各结构变量的权重,在理论上这样计算的相关系数更能反映出两个样本之间的相似程度.

3)利用MATLAB软件做动态聚类图.

4)利用F统计量最终确定恰当、合适的分类.

4.综合得分

对每个,把四个结构变量方面的得分与第二个结构变量制度条件方面的得分相加即得u 的总评得分,即对每一类大学都最终获得了样本大学科技人才培养机制水平评价.

二、实证分析

为了研究陕西省高校科技人才培养机制建设水平,抽取了陕西省15所高校作为样本(简称样本大学),其中4所教育部直属高水平大学、8所陕西省教育厅直属高水平大学、3所省属二本招生院校,通过实地调研、网络查询或电话咨询等方式,获取了进行实证分析所需的数据和相关资料,同时邀请15名在教学院系、人事或科研管理方面有多年工作经验的专家做相关咨询工作.

1.结构变量制度条件方面的评价

从陕西省高校聘请了15个专家,他们都是在教学院系、人事部门、科技部门或规划部门有多年管理经验的人员,通过查阅各学校的绩效考核制度、青年教师的培养制度、科研经费管理制度、奖励制度、项目管理制度、科技成果转换办法与实施情况、学校的“十二五规划”和“十三五规划”等,针对第二个结构变量的8个观测指标,从这八个方面分别对各学校进行排序,利用模型中的模糊意见集中决策方法,计算得出各学校在第二个结构变量制度条件方面的得分,具体见下表.

2.总分与排名

三、实证分析结果

1.从评价情况看,所得结果与人们对抽取的15所高校的实际认识基本保持一致,证明了模型的合理性.三所985高校是一类,它们在五个结构变量方面远远领先其他高校,说明它们的科技创新性人才培养机制的建设水平高,其他学校应该学习这些学校在五个结构变量方面的经验.两所211高校和省属高水平的三个大学分成一类,两所211高校都属于以文理为主的综合类院校,而省属的三个高水平大学属于工科类的有特色学科的院校,后者在主观条件、纵向科研方面相对211学校较弱,说明了后者在理论基础研究方面较弱;但是后者在工程技术实践创新方面却有优势,因此将此五所高校放在一起比较合理.5所省属较高水平的大学分成一类,这几所大学共同的特点是主观条件和物质条件比较相近,在高水平人才引进、内部培养以及科研经费投入方面需要加强.

2.从模型建立的过程中发现,五个结构变量中物质条件、主观条件所占权重并列第一,这说明物质条件和主观条件在陕西省高校科技人才培养机制上同样重要、缺一不可.要提高人才培养机制的建设水平,首先要做好这两方面的准备,一方面加大物质条件建设,另一方面要做好高级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工作,如果做好了这两点,就为高校科技人才培养机制建设提供了基本保障.

3.对每个分类的样本都建立了标准模型,分在每一类的学校尤其是省属高校需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科技人才培养机制的建设工作,要从实际出发、不盲目攀比,在机制建设上寻求自身的特色和优势,发挥科技人才的主观能动性,特别是在物质条件和主观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可以从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出发,发挥自身特长,服务区域经济.在基础理论研究水平相对较弱的情况下,多培养实践创新型科技人才,加强校企联合以及校内科技基地的培育,积极争取上级部门的支持,精心组织各类科技平台建设.

4.增强科技人员从事科研工作的动力.除了物质投入,各高校要提升自身的办学水平,还应细化科技分类评价体系、进一步完善科技管理制度,如细化促进成果转移转化办法、科技经费管理以及修订科技奖励等政策,只有把高校科技人才的科研积极性提高了,高校才能发展得更好.

5.构建的陕西省高校科技人才培养机制建设水平评价的实证分析模型和前文中的绩效评价模型虽然不同,但是两个模型的分析结果基本一致,从实践上进一步说明了前文理论验证的机制与绩效的正相关关系结果的正确性.

6.分析所用的数据很多是近五年各样本高校在某些数量指标方面的平均值,属于一种静态分析.从获取的原始数据上不难看出,在动态的发展变化上,有些年份某些数据下降了,但是总体变化趋势是上升的.比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获得的数目、院士人数、千人计划引进人数等.是的,虽然某些年份数据稍微下降,但总体趋势在上升,国家越来越重视对高校基础研究的投入,各高校的科技工作总体处于良性发展的轨道上.

参考文献

[1] 刘建华. 科技人才培养环境与个体需求实证研究——以辽宁企业为例[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2011(05):105-108.

[2] 刘忠艳, 赵永乐, 王斌. 1978—2017年中国科技人才政策变迁研究[J]. 中国科技论坛, 2018(02):136-144.

[3] 郭涛, 林盛, 刘金培.高校教师科研绩效评价:一种多准则决策分析模型[J]. 统计与决策, 2012(05):66-69.

[4] 李诗琪. 高校科研项目绩效评价模型及应用——基于平衡计分卡原理和层次分析法[J]. 教育学术月刊, 2015(10):47-52.

[5] 李梓. 西部科技人才开发效率评价及影响因素[J]. 学术交流,2016(04):146-150

高校科技论文参考资料:

中国高校科技期刊会

科技小发明论文

科技小论文500字

大科技杂志

科技风杂志社

绿色科技杂志

结束语,这是一篇适合不知如何写人才培养和综合评价和模型方面的高校科技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高校科技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