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理想教育类毕业论文格式模板范文 跟供销合作社文化融入大学生服务三农职业理想教育路径方面专升本论文范文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理想教育范文 类别:发表论文 2024-03-31

《供销合作社文化融入大学生服务三农职业理想教育路径》

本文是理想教育相关毕业论文格式模板范文跟供销合作社和职业理想和三农类硕士学位论文范文。

[摘 要] 供销合作社经过近70 年的发展,不管时代风云如何变幻,始终心系“三农”,坚持全心全意为农服务的宗旨,爱农惠农,不断密切与农民的联系,提升为农服务水平,全面凸显了纯朴无私的供销合作社文化.由此来看,供销合作社文化对于大学生服务“三农”职业理想的培育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以供销合作社文化内涵研究为依据,主要探讨供销合作社文化融入大学生服务“三农”职业理想教育的可行性、遵循原则和路径.

[关键词] 供销合作社文化;服务“三农”;职业理想;可行性;路径

[中图分类号] G647.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7909(2018)26-13-3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进一步明确提出:“到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1]发展农村经济,实现乡村全面振兴,需要党和国家的惠农政策,更需要农业院校青年大学生,结合自身条件,自觉、主动地把服务“三农(农业、农村、农民)”作为自身的追求目标,并通过实践将其变为现实的职业境界.供销合作社经过近70年的发展,不管时代风云如何变幻,始终心系“三农”,坚持全心全意为农服务的宗旨,爱农惠农,不断密切与农民的联系,提升为农服务的水平,全面凸显了纯朴无私的供销合作社文化.将供销合作社文化融入大学生服务“三农”职业理想的培育过程,对于引导农业院校大学生形成正确的职业认知,培养职业情感,最终树立起服务“三农”的职业理想具有重要意义.

1 供销合作社文化的内涵

“人是文化的生产者,人创造了文化,但文化一经被创造,就会产生对人的一种制约作用,人依赖于文化,也为文化所塑造.”[2]经过近70 年的发展,供销合作社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和时代特征的文化.革命战争年代的“南区精神”就诞生于根据地和解放区的供销合作社组织生产中,其内涵主要包括献身革命、不畏艰难、勇于奉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 年我国相关部门召开了关于农村合作社的首次会议,同时建立了关于我国农村的合作社联合总社,对国内的供销、购买、农业经济等合作事业进行统一管理.各级供销合作社在保障供给、发展生产、服务农民的实践中创造了“扁担精神”“背篓精神”,其主要内涵就是艰苦奋斗、勤俭办社、心系群众、诚实守信.近70 年来,供销合作社始终把服务“三农”作为供销合作社的基础元素,把农业服务效果作为评判工作的指标,从而全面为农业经济服务,成为沟通工农和城乡的桥梁和纽带,体现出心系农民的服务精神、奉献精神、艰苦奋斗和不畏惧艰苦的上进品格以及不断拼搏、不断探索、不断创新的精神,积极投入于艰辛的农业经济发展工作中,将集体利益放在首位.

2 供销合作社文化融入大学生服务“三农”职业理想教育的可行性

2.1 教育功能

供销合作社文化是在一定的发展历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产物,其属于供销合作社系统中所认定的思想意识、价值观、文化氛围,始终心系“三农”,坚持全心全意为农服务的宗旨,爱农惠农,既展现了时代的特点,也反映了供销系统的自身发展实际,拥有重要的教育功能.将供销合作社文化融入大学生服务“三农”职业理想培育工程中,以供销合作文化所蕴含的精神内核为职业价值标准,有助于学生形成为农服务的思想意识,树立起服务“三农”的职业理想.

2.2 凝聚功能

人的社会性本质、人的主体性特征、人的精神发展需要决定了人对文化的诉求意愿.供销合作社文化是整个供销系统人们需要遵循的价值观念、思想理念,通过供销合作社文化的渗透,可以使得农业院校的大学生形成正确的职业认知,培养职业情感,改变认为学农没有前途、从事农业矮人一等的观念,最终树立起服务“三农”的职业理想.

2.3 约束功能

一般人的行为受到2个方面的约束:一是内在的精神约束,二是外在的制度约束.供销合作社文化作为本系统全体成员的最大共识,不仅对系统成员具有强大的向心力和吸引力,而且通过学习文化所包含的精神理念,会对大学生产生一定的约束力.通过将供销合作社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化为道德标准、形成情感的认同,从而将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统一起来,将个人的发展与国家富强、社会进步、人民幸福乃至于全人类发展与实现个人人生价值统一起来,树立起服务“三农”的职业理想.

3 供销合作社文化融入大学生服务“三农”职业理想教育的原则

3.1 文化渗透原则

所谓“文化渗透原则”,是指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育方式,将供销合作社文化精神渗透于大学生服务“三农”职业理想的培育中,在课堂教学中设立专门的学习专题,在实践教学中设计主题实践活动,在校园文化中融入供销合作社文化,在对大学生进行服务“三农”职业理想培育过程中凸显渗透力和感染力.通过以文教人、以文感人,最终达到以文育人的目的.文化渗透原则的实质就是发挥文化的隐性教育作用,让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关注“三农”、认同“三农”,从而最终树立起服务“三农”的职业理想.

3.2 “三贴近”原则

供销合作社近70 多年的发展留下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开发和利用这些教育资源并融入“三农”职业理想的培育中,必须坚持“贴近专业、贴近学生、贴近实际”.所谓贴近专业,就是要根据学生的专业特色进行教育,克服脱离学生所学专业的做法.贴近学生,就是要开展前期调研,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关注学生关注的热点、焦点,回应学生的困惑点,从而增强教学的针对性.贴近社会生活实际,就是强调教育一定要与时代、与国家社会生活实际相结合,如近年来在深入贯彻落实党、国务院和全国总社“三位一体”综合改革有关精神的过程中,合作社针对服务接受失力、劳动力转移过度、产业链环节分割、经营利益失联、服务供给失能和合作社能力受限6 个方面的不足提出了农合联,在服务统一供给、新型合作经济、服务领域扩展等方面进行了有益实践与探索,在教育过程中就是要将这些最新的改革和举措介绍给学生.

3.3 知行合一原则

在服务“三农”职业理想教育过程中往往出现“知行两张皮”,即学生在课堂上对教师所讲的内容高度认同,但是一旦走出教室,在生活中无法做到“知行合一”.学生学习供销合作社精神不仅仅是为了记住知识点,而是为了让学生践行,由认识上升为实实在在服务“三农”的行动.因此,在利用供销合作社精神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要引导学生践行供销合作社精神,用供销合作社精神浸润大学生的心灵,指导他们的行动,鼓励其将来积极投身于服务“三农”、实现乡村振兴的伟大事业中.

4 供销合作社文化融入大学生服务“三农”职业理想教育路径

4.1 在思政理论课教学中融入供销合作社文化

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的讲话中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因此,把供销合作社文化融入大学生服务“三农”职业理想教育,必须充分发挥思政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

首先,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应对供销合作社文化精神理念进行一定的钻研,并且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将供销合作社文化和服务“三农”职业理想的培育结合起来,更好地引导学生、教育学生,并且使得教学内容更加生动.目前,很多农业院校的学生缺乏对“三农”的职业认同感,甚至不了解自己所学专业.针对此,可借助先进的教学方式,加入和供销合作社有关联的一些案例,促使学生主动参与进去,这样学生才能主动进行思考和研究.教师也要引导学生进行职业规划,帮助学生树立对所学农科专业的认同感.最后,要将理论和实践进行结合,实现“知行合一”.通过调查可以了解学生的困惑及关键性问题,从而开展围绕供销合作社的主题实践活动,使得学生形成正确的职业认知,培养职业情感,最终树立起服务“三农”的职业理想.

4.2 在社会实践中融入供销合作社文化

在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促使教师联系实践和理论,同时借助理论来指导实践操作.若是与实际生活越来越远,那么就会失去一定的可靠性、实际性,甚至不具备说服力.“依照现实来获得思想”[3],促使思想政治理论来指导实践工作.所以,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的过程中,也要进行一定的实践,促使课堂实践和行业理念进行一定的结合.可以结合每年的国际合作社日主题开展实践活动,2018 年国际合作社日主题为合作实现可持续社会;可以举行专题报告会介绍供销系统先进事迹,积极引导学生.也可以邀请一些校外的专业人士来学校为学生举办讲座,从而对“三农”形成情感认同.

4.3 在课程考核中融入供销合作社文化

除了将供销合作文化贯穿于日常教学活动中外,也要将其融入课程考核中.考核可以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理论知识的考核,借助不同的题目,考核学生是否了解供销合作社文化;第二部分是对思想道德素质的考核,借助课堂实践、行业调研等行为,了解学生对供销合作社文化精神的实践程度.

理想教育论文参考资料:

教育杂志投稿

师德教育论文

我的理想论文

教育杂志社

医学教育管理杂志

教育教学论坛期刊

上文结束语,这是大学硕士与理想教育本科理想教育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优秀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关于免费教你怎么写供销合作社和职业理想和三农方面论文范文。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