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来自大洋彼岸的方面硕士学位毕业论文范文 跟来自大洋彼岸的中国观相关本科论文怎么写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来自大洋彼岸的范文 类别:发表论文 2024-02-29

《来自大洋彼岸的中国观》

本文是来自大洋彼岸的方面论文范文文献和大洋彼岸和中国和来自类硕士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 梁碧莹

 约翰·海达德(John Haddad) 博士佳作《中国传奇: 美国人眼里的中国》讲述美国建国后第一个一百年的中美关系.它以中美文化交往为主轴,涉及一百年来中美外交、商务、宗教文化等关系.作者通过一系列真实的历史故事告诉读者,一百年来不同时期,形形色色的美国人是如何看中国的,美国人看中国“不存在高度的一致性”,他们的看法“五光十色、差异极大”,但是,无论是正面还是负面,总有不全面的地方.该书从视角的新颖、写作方法的独特、搜集资料的广泛以及人物传奇的活灵活现,均属可圈、可点、可读的上乘之作.

美国人的中国观,是中美文化关系史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它是一种文化上的互识现象,即一种文化对另一种文化的体察和认知.1784 年美国商船“中国皇后号” 从纽约启航,渡过了大西洋,绕过好望角,成功地抵达广州黄埔古港.从此,打开了太平洋两岸“最古老的与最年轻的” 两个国家的通途,开创了中美两国直接的经贸文化关系新纪元.第一批美国人来到了广州,也开启了美国人直接认识中国的历程.

早期美国人对中国的认识来自两个渠道:间接视野和直接视野.所谓间接视野,即美国人通过欧洲的文字(如旅行游记等著作)和传入欧美的中国商品(尤其是装饰艺术品) 去了解中国的情况,从而产生对中国的感想.直接视野就是美国人来到中国,亲临其境地视察中国的方方面面,由此所产生的观感.从时间方面看,一般在“中国皇后号”航行中国之前, 以及航行后的一段时间,美国人对中国的认识是间接的.自“中国皇后号” 首航中国后,尾随而来的是商人、传教士、外交官等,他们把在中国的所见所闻以文字的形式记载下来,通过直接的视察形成中国观.从影响方面看,间接资料形成的中国观,在某种程度上对到中国来的美国人产生过一定的影响.他们到达中国后,有的带着前人形成的观点看中国,这种先入为主的因素,等于带着有色眼镜看中国,或是用原有的观点总结他们所看到的方方面面.对于美国本土的大多数美国人来说,那些在华旅居多年而写成的关于中国的著作,由于其真实性而更容易为美国人所接受.

《中国传奇: 美国人眼里的中国》一书的研究方法独具一格,让读者耳目一新.作者研究的是第一个一百年的中美关系,其历史叙事以时间顺序展开,却以纪传体为核心,讲述若干重要历史人物的故事,以此论证美国社会各阶层人士对中国的认知.为了论证美国人对中国林林总总的看法,作者广泛搜集资料,“深入研究美国的文化著作和产品,探察博物馆藏品,研究中国人的展示、传教士的著作、瓷器上的形象、茶叶店的广告、大量的绘画、公开的讲演、旅行的杂记和世界博览会.” 广泛地查阅文献,细致地考察文物,最终得出一个鲜明的观点:在19 世纪美国的多元文化社会里,美国人对中国的感觉、认知和态度也是多元的.这样的论述是客观的,加之,作者把美国人每一个中国形象的构建,都以一个或多个人物的故事加以佐证,不仅反映了历史的真实性,而且更吸引读者,使该书更具可读性.

中美直接通航后,来华贸易的美国商人对中国的介绍和展示,对美国人认识中国起了重要的作用.美籍荷兰人范百澜曾任荷兰东印度公司驻广州洋行大班,也曾任荷兰东印度公司特使团副使,于1794—1795 年间前往北京, 为登基即将满60 年的乾隆皇帝祝寿.范百澜退休后在美国费城定居.1796 年,他仿照中国的建筑风格,建造了一幢房子,取名为“中国退隐园”,屋内全是古色古香的中国情调的立体布置,墙壁周围装裱着展示中国风貌的糊墙纸,四周陈设着种类繁多的中国古玩、诗、画等艺术品.进入“中国休闲居”的客人们,都对多姿多彩的中国文化赞叹不已.不仅如此,范百澜从中国带回美国多达1800 幅中国画令当地的美国人大饱眼福.他挑选了350多幅中国画在费城家中举办了一次中国风情画展,轰动全城,被誉为“精美绝伦” “最美的一次中国画展”.

费城商人内森·邓恩于1818 年到广州,1831年返美,在华13 年.回国后,邓恩在新泽西的奥立山上建起了一幢称为“中国小别墅”的建筑.自此以后,中国式的园林、亭阁、宝塔等建筑,也先后在费城地区矗起,吸引无数的参观者,当地的富人纷纷按照中国的方式建筑房屋和花园.这时,一些美国富有的商人和博物馆已开始收藏中国的古典艺术品、民间工艺品、瓷器和丝绸等物.邓恩斥资2万美元购地,修建新的费城博物馆,并把自己的中国藏品在博物馆里展出.1838 年12 月22 日,在费城博物馆内正式举办“万唐文物展”,展出了邓恩在1818—1831年间在广州收集的1200件物品,包括艺术品、陶器、博物学标本、中国各种不同类型人物的塑像等.展品琳琅满目,通过一件件展品,使观众对中国有了更多的了解,参观者十分踊跃,达十多万人.值得一提的是,邓恩还专门撰写了一本介绍这次展览的详细目录,题为《万唐文物:费城收藏中国文物详细目录》.展览开始后的头几个月,观众购买该书达5万册之多.该书共120 页,全面地介绍说明中国人的风格、衣服、装束和生活方式.介绍的种类繁多,诸如中国的陶瓷、丝绸产品、船只、富人的房屋、庭院、中国的书籍、、古乐器、各种古董等.邓恩称,这次展览“是中国的缩影”.邓恩通过展览会宣传中国,为千万美国人留下了永久的记忆.

然而,对于美国民众而言,更多是通过中国的物品去认识中国, 了解中国,并形成他们的中国形象.中美通航后,掀起了美国对华贸易热,在纽约、波士顿、费城、塞勒姆等城市,民众争相抢购美国商船从中国运来的商品,当时连华盛顿也是中国商品的热心买家.美国人就是通过中国商品塑造中国的形象.作者说: “对华贸易使中国商品涌进美国市场,同时使中国形象流进美国人头脑,彼时的中国赫然是庞然大国,神秘莫测.” 在这方面,本书详细介绍了普通美国人的中国幻象、中国青花瓷和茶叶产生的“中国效应”;茶叶销售商的广告噱头和促销噱头;乔治·韦斯特以“中国全景图”,展示中国的文化,以正面形象宣传中国.

美国人对中国的认识,犹如万花筒般五光十色.值得我们注意的是,这种认识可以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事而异.诚如作者所说,美国人“构建中国的结果各不相同,有多少人构建就有多少个版本”,而“在19世纪,这些五花八门的中国形象使中国成为全国辩论的话题”.作者分析,产生如此大的差距与宗教信仰、技术观点、科学范式、性别取向、经济问题、个人焦虑、伪科学理论等因素有关, “每一个案例都是诸多因素的独特结合:个人经历、意识形态、历史条件和商务因素成为限定条件,对真实描绘中国的尝试产生影响.”美国人中国形象的构建因时而异、因人而异的突出例子,莫过于第五章描述的“耆英号” 神奇之旅就一案例.本来,一艘中国帆船、一批中国水手是中国的文化风貌的最好的呈现,但是,在特殊的环境以及船主的别有用心下,中国的形象被人为地扭曲.“耆英号” 驶离广州,到达纽约的时间是战争后的1847年, 战争后, 许多美国人不仅降低了对中国人的评价,而且用鄙视和讥笑的口吻批评中国人.船主是英国商人查尔斯·凯利特,他用欺骗的手法购得中国帆船“耆英号”,欺骗40个中国水手,利用他们和中国商品到美国和英国展出赚钱.他不但渲染中国的阴暗面,而且把中国水手送上纽约法庭,幸好得到卫三畏等正直的美国人挺身相救,使他们脱险回国.这一章详细介绍“耆英号”驶往纽约、波士顿和伦敦的经过,还原历史真貌,让读者看清扭曲中国的形象是怎样形成的.

以展览会的形式介绍中国,对美国人认识中国,构建中国形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国参加国际性的展览会,直接促进美国人了解中国的愿望,使中国这个富于魅力的奇异国家声名远播.美国文化源于欧洲,从生活方式、风俗习惯而言,与中国分属不同的文化体系,但历史事实告诉我们,中国文化的追求者仍然不乏人在.1876 年, 美国在费城举办盛大美国建国百年博览会,中国应邀参加博览会,并设有“中国馆”展出中国的物产.数以万计的美国人参观了中国馆,形成他们鲜明的中国印象.会展前,美国人心目中的中国形象已经不再是瓷器上描绘的田园牧歌天堂,在一些美国人的演讲和媒体上,也出现了描绘丑陋中国的版本.但这次博览会却使美国人的中国形象发生变化.

作者研究美国人在1876 年参观展览会后如何形成中国形象问题上,把焦点集中在中国馆的心灵手巧的手工艺人的创作成就,清政府于1872 年开始派遣中国留美学生两个亮点上.中国馆是博览会最拥挤的展馆之一,参观者惊叹“中国人的天才甚至超过西方人”.美国人看到中国传统的文化,心灵手巧的手工艺人继续生产美妙的、难以匹敌的手工产品.参观者乐于选购中国精致的瓷器、芳香的茶叶、色彩绚丽的丝绸.博览会闭幕时,中国人不仅售罄了瓷器,而且收到许多订单.从这一视角看,美国人认为, “中国人是灵巧的民族,能生产各种既有审美雅趣又有实用价值的物品”.作者把美国人这一中国形象称之为“传统中国”.派遣学生赴美学习是中国史无前例的新鲜事物,很受美国人的欢迎.美国媒体经常报道他们的动向,说他们成绩优秀,英语学得快,有“天才的适应力”, “表现出远超庸常的能力”.在博览会上,留学生的作业成了中国馆的展品,而幼童们又以参观者的身份来到展览会,他们轻松自如地学习美国语言、习俗、科学和技术,给美国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格兰特总统接见了这批学生,与他们一一握手.发言的美国官员看着这批年轻人说: “这是我面对的最陌生的听众.然而,看见你们明朗的面孔,我感到不胜高兴.” 从留美幼童的举止行为,美国人又看到了一个具有时代气息的中国,作者称为“美国佬式的中国”.透过1876年费城博览会,作者认为美国人对中国的看法出现了奇怪的逆转.他概括为“美国人在博览会上接触到两个不同版本的中华帝国:传统的中国和美国佬式的中国.”

有一位美国人对构建早期美国人的中国形象起过重要作用,他的著作在美国社会中产生了持续的影响.他就是美国传教士、外交家、汉学家卫三畏.卫三畏在华43 年,潜心研究中国的古籍文献,写下了多部关于中国的著作,其中的《中国总论》堪称为研究中国的百科全书,曾被美国各大学采用为中国史课本几乎长达一个世纪之久.这位缺少著名学府文凭的传教士,他对汉语的掌握,对中国古籍的了解在美国人当中无可匹敌,以至他的名气传至欧洲, “跻身欧洲杰出汉学家的行列”.作为中美文化交流的载体,他向中国介绍西方文化的同时,也向美国人民介绍中国的文化和中国社会.他的著作和他在美国各大城市关于中国问题的演讲,产生了震撼性的影响.通过他的演讲,美国民众对中国和中国人产生浓厚的兴趣,听他讲演的人始终趣味盎然.卫三畏对中国的认识并非一成不变的.他坦言自己没有对中国“过分地歌颂”,他认为中国存在着软弱、恶习、狭隘、偏执,他描绘的中国人仍然是“傲慢”的形象.但是,他在中国居住了43 年之后, 在《中国总论》修订本中,他又比较客观地写中国的优长以及中国的发展,并指出,中国的开放逐步迈向顶点,汉人的子孙一定有着伟大的未来.“花团锦簇之乡”的中国被列入不文明的国度的日子已迅速消逝.卫三畏的预言已经成为现实.

美国排华是中美关系史上最黑暗的一幕.中国形象一落千丈,排华言论铺天盖地而来,善良而又勤劳的旅美华人被冠以莫须有的罪名.中国“堕落”的形象进一步强化,1882 年的《排华法案》固定了这一形象.一些美国人也意识到,西方人对中国人总是居高临下地嘲笑, “世界上再也没有哪个民族比中国人遭到那么多嘲笑”.在似乎只有一种声音的情况下,作者用一些新的文献资料,冷静地指出: “中国的形象并非他所谓的整齐划一的负面形象.观点虽然常见,却总是有人辩驳的,并不能垄断思想市场.” 该书介绍卫三畏仗义执言,发表文章,批驳蛊惑者的言论,他还专程去华盛顿向国会演讲,甚至写信给海斯总统, 反对《排华法案》,这封信有耶鲁大学数十位教员联署.这说明作者能辩证地分析和看待中美关系史上复杂的问题,在巨大的声音中听到了一股被压抑的而又有力的抗拒和同情的正义声音.

美国人眼里的中国,美国人的中国观,是个万人瞩目而又难以有统一答案的课题.它难就难在在多元的社会里,对中国有多元的看法和态度,一百人看中国,就有一百个版本;也难在大洋两岸两种相去甚远的文化,在相互碰撞时产生何种效应,难以把握;更难在犹如汪洋大海的文献、文物如何寻觅和解读.约翰·海达德博士迎难而上,有志于写“一本解释美国人起初如何理解中国的书”以吸引热心的读者.为开辟这一领域的研究,这位在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哈里斯分校执教,任副教授,专攻美国研究的学者,身体力行来到中国,曾在天津和香港大学执教,深入进行该课题研究.该书不仅具有现实意义和学术价值,而且对于中美关系第一个一百年中美国人心目中的中国形象,作者的评价是客观的、公允的,他认为美国人的中国形象,好坏参半,但无论好坏,均有扭曲.

作者单位:中山大学历史系

(责任编辑魏建宇)

来自大洋彼岸的论文参考资料:

上文点评,此文为关于对写作大洋彼岸和中国和来自论文范文与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来自大洋彼岸的本科毕业论文来自大洋彼岸的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有帮助。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