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记者类有关论文参考文献范文 和名记者在新时代应具备的特质为中国记者节而作方面在职毕业论文范文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记者范文 类别:发表论文 2024-04-08

《名记者在新时代应具备的特质为中国记者节而作》

该文是关于记者方面论文参考文献范文和中国记者节和新时代和特质有关论文参考文献范文。

经常有年轻的记者和新闻院校的学生向我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怎样才能成为一名名记者?这使我很自然地联想到中外军界有一句名言: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按此推论,套用到新闻界,应该是不想当名记者的记者不是好记者.那么,怎样才能成为一名名记者呢?根据笔者对中外名记者的研究,我认为要想成为一名名记者,不是一朝一夕在短时间内能修炼成的,它需要一个较长时间的新闻实践的磨炼过程.在名记者身上有如下几个特征是可以看得到的.

一、名记者必须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并且要忠于自己的祖国和人民

俄罗斯总统普京有句名言:没有忠诚,能力一文不值.理想信念和忠诚是一种无形的力量,也是事业成功的保障.只有具有崇高理想信念的人,他才能变得勇敢坚强,在艰苦困难甚至危及生命安全面前,勇往直前,不达目的决不罢休;他才能不追名逐利、不患得患失、不计较个人生死荣辱.黄埔军校的大门上写着这样的标语:“升官发财请往他处 贪生怕死莫入此门.”从此门走出了一批元帅和一大批将军.想当名记者,也应以此对联为座右铭.像新闻界老前辈黄远生,为当记者弃官而不做;邵飘萍虽三次入狱,多次被追捕仍矢志不渝;邹韬奋一次入狱三次流亡,仍坚持宣传抗战;范长江为宣传报道红军事迹,从成都出发,历时10个月,经川西,过西北,绕贺兰山,跨内蒙古,后到达包头,途经48个县市,总行程达6000余公里,为我们树立了学习的榜样.

记者担负着传播信息,颂扬真善美、揭露假丑恶、净化社会、引导舆论的重任.名记者们虽然各自有自己的个性、天赋、情商,但他们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崇高的理想信念和忠诚.他们把“天下为公,担当道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时刻记在心上.今天的记者,不必再像前辈们那样经常面临生死考验,但当下的记者面临的诱惑仍然是很多的.诸如封官许愿、有偿新闻、职业越界、媒介寻租、新闻侵权、职业腐败等仍屡见不鲜.对记者的正常采访写作,进行威胁、恐吓、诬蔑、诽谤等也时有发生.作为一名有良知的记者,一个立志成为守望国家和社会的记者,必须用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忠诚来抗拒金钱美女的诱惑,严格自律,不越底线,始终保持记者应有的道德和高尚人格,永远保持一颗纯洁的心灵.

二、名记者必须认真读书,修好文、史、哲

清华大学李彬教授在给学生上课时,打过一个生动而形象的比喻.他说,“史学相当于人的骨骼,文学相当于血肉,哲学相当于心智.没有这三种营养,人势必长成歪瓜裂枣.史学不足则身体欠佳,文学不足则瘦骨嶙峋,哲学不足则四肢发达、头脑简单”[1].无独有偶.培根也说过类似的话:“史鉴使人明智;诗歌使人巧慧;数学使人精细;博物使人深沉;伦理之学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辩.‘学问变化气质’.”[2]无数事实证明,文、史、哲有助于激发想象力,而想象力是成就大业的原动力.因此,名记者在文、史、哲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很深厚的功底.学识浅薄的记者,那些“万金油”记者是不可能写出记录时代的名篇佳作来的.名记者由于认真读书,因此他们在采访写作中,总是以历史学家的目光审视新闻事实,以哲学家的思维认识分析新闻事实的现实意义及社会价值,以文学家优美简洁的语言描写展现新闻事实.他们所写的新闻报道总是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总是将波澜壮阔、跌宕起伏的时代画卷真实、客观、全面地向受众呈现,总是在潜移默化地对社会产生着影响和引导着时代前行.他们的作品不是易碎品,而是历史文献.

三、名记者必须有崇高的新闻职业操守和追求真理的精神,并善于深入采访、深度思考,恪守新闻的真实性

回顾中国的新闻事业史,名记者们面对优越的政治地位、社会荣誉以及金钱美女的诱惑而不动摇的职业操守,面对诽谤、冷眼、贫困、软禁、杀头等压迫而不妥协退却的大无畏精神,他们那种“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高尚情操,永远是值得我们珍惜的宝贵财富.

名记者们留下的无数新闻名篇,都是他们冒着严寒酷暑,奔波数月,行程千里,采访数十人甚至几百人,绞尽脑汁、潜心思考、精心推敲、反复雕琢,最终才给后人留下的传世之作,可谓每篇佳作背后,都浸透着他们的汗水和心血.名记者应有独特的思维方式和发现新闻的天才能力.

如今新闻采访写作的条件和环境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为记者们获得新闻素材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和便利的条件.但到现场寻求新闻事实真相的精神,确保新闻的真实性,仍然是不可缺少的.如今的新闻记者,谁要想写出受众喜闻乐见、传播久远的报道,就必须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提出的关于新闻舆论的48字方针:“高举旗帜、引领导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团结人民、鼓舞士气,成风化人、凝心聚力,澄清谬误、明辨是非,联接中外、沟通世界.”深入到改革开放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去“挖新闻”.名记者们总结出的“脚板底下出新闻”的经验和优良作风仍然没有过时,也永远不会过时.

四、名记者必须有自己一篇或数篇在社会上产生广泛影响的代表作品,有一本以上的专著

这些代表作必须有自己的风格,自己的独特语言,自己独创的行文方式.例如,至今人们仍记得黄远生,是因为他写的《北京通讯》《囍记》(其一)[3]等,内容真实、客观、公正,不存偏见,并饱含感彩,文采飞扬,令人耳目一新,争相阅读.

后人之所以难忘邵飘萍,是因为他写的《我国与世界战局(一四)——中德国交断绝/今后种种问题》题材重大,介绍了一个重大事件的来龙去脉,行文条分缕析,清楚明白.他的专著《实际应用新闻学》在新闻界影响深远.

邹韬奋的名字在我国新闻界、出版界如雷贯耳,是因为他的独特办报思想,他写的《华美窗帷的后面》用事实说话,将伦敦繁华后面的贫民生活写得鲜明、尖锐、真实、可信.

人们对范长江印象深刻,这个名字在我国新闻界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是因为人们读他的《中国的西北角》,犹如走进历史的知识长廊,既有魏蜀吴三国的故事,又有汉唐名将西域的事迹,还有古代诗人对西北的描绘;并首次向全国人民公开介绍了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行文处处洋溢着正直高尚的民族主义精神,令人永远难忘.

人们记住了穆青,是因为他的《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家喻户晓,深入人心.他的名言“勿忘人民”成了广大新闻工作者的座右铭.

人们认识范敬宜,是他的《分清主流与支流,莫把“开头”当“过头”》.这是一篇“文章合为时而著”的代表作.他的《月光如水照新村》《夜半钟声送穷神》等,对拨乱反正、推动农村体制改革和精神文明建设发挥了相当大的作用.

人们知道郭玲春,是因为她写的《金山追悼会在京举行》,对会议新闻如何破格、创新的写作方式提供了成功的范例.

人们知道陈锡添,是他写下的《东方风来满眼春》记录了南方谈话,一纸风行,举国震动,使中国改革开放走向纵深.

人们了解张建伟,是他的《阳光下的阴影——大学毕业生成才追踪记》,从文章的思维方式到报道的内容和形式都突破了传统模式,成为新时期深度报道的奠基之作.

人们对张延平的认识,是从她的《索玛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记优秀员、木里县马班邮路乡邮员王顺友》开始的,这篇通讯荣获中国新闻奖通讯一等奖,这是一篇生动、传神、感人的人物通讯精品;在同类题材的报道中,它别具一格,独领,读后让人久久难忘.

由上可见,名记者需要写出脍炙人口的佳作,需要有标榜史册的代表作品.无数传世之作的背后,是作者在采访写作中付出了艰辛、智慧、心血和汗水,且不失时机地抓住了机遇.那种不注意平时积累,采访不深入,写作不精心,机遇来了漫不经心抓不住的人,是永远不可能成为名记者的.

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后人超前人.这是一条永远不变的事物发展客观规律.我们期盼有更多的年轻记者发奋努力、锐意进取,在“为人民代言、为时代立言、为历史留言”的同时,为我们这个伟大的时代、伟大的国家、伟大的人民,留下更多的精彩篇章,使自己早日进入中国新闻史上名记者队伍的行列.

参考文献:

[1]张晔.李彬:“不畏浮云遮望眼”[J].新闻爱好者,2012(6上).

[2]培根.培根论说文集[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9.

[3]中国名记者传略与名篇赏析[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0:前言.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研究员)

编校:董方晓

记者论文参考资料:

青年记者杂志

记者职称论文

记者观察杂志社

该文结束语,上述文章是适合中国记者节和新时代和特质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关于记者本科毕业论文,相关记者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