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经管专业类在职开题报告范文 与普通工科院校经管专业应用型课程体系的构建方面硕士学位毕业论文范文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经管专业范文 类别:发表论文 2024-02-22

《普通工科院校经管专业应用型课程体系的构建》

该文是经管专业有关论文范文素材和课程体系和工科和经管相关函授毕业论文范文。

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普通工科院校的经管专业发展,与研究性和综合性大学(以培养理论研究人员为目标)、职业技术院校(培养工程技术人员)有着明显的不同.如何提高普通工科院校的经管专业教育质量、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使其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其关键环节就是体现行业产业发展、技术进步和社会建设要求的应用型课程体系,这对提高普通工科院校经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有着重要意义.

一、普通工科院校经管专业课程体系现状

为人才培养服务的一组课程所构成的独立且关联的整体,称之为课程体系.在保证学科关联的前提下,高等院校往往根据教学心理和目标设计课程体系,以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一)课程体系设计缺乏特色与适用性

受传统办学思想的影响,普通工科院校经管专业的课程体系模仿重点院校的痕迹较为明显,缺乏特色和服务地方经济的适用性.趋同的课程体系使得课程内容极易表现为理论有余而实践不足、知识面广但缺乏区域性特色、传统知识全面而缺乏前沿性等特点.经管专业本身是与经济社会密切关联的,而这种看似同质的课程体系,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新性,其结果必然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偏离,学生在就业时缺乏竞争力,甚至可能出现毕业即失业的现象.

(二)理论课程过多且缺乏应用性

比较经管专业培养方案中各类课程的理论与实践学时和学分,实践课程学分占总学分比重约为12.98%[1],而教育部要求人文社会科学类本科专业的实践类课程学分(学时)所占比例不少于15%.此外,现有的实践课程多为实验室上机、见习和参观等方式,缺乏综合性质、仿真或真实岗位的应用.这种课程体系设计必然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应用性”,就业后工作适用面窄,难以适应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配置的需求.

(三)课程结构未能体现个性发展

当前很多高校经管专业课程结构特点突出表现为,必修课所占比例远远高于选修课程比例.有研究表明:地方高校经管专业必修课时学分超过80%,学时近90%[2],即便是普通工科院校的经管专业的必修课学时和学分所占比例也远远大于选修课程.这种“重必修轻选修”的课程结构,缺乏对学生能力、素质等的培养,不能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难以达到普通工科院校经管专业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二、应用型课程体系构建的基本理念

为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是当前我国教育的职责,而立德树人又是教育的根本.在我国不断推进工业化和深化改革的背景下,社会经济发展对高素质人才提出新的要求.因此,对普通工科院校经管专业来说,其课程体系的构建须考虑课程时间与空间架构,寻求体系优化,在教学内容、教学条件、教学方法和手段等方面改革创新,增强学生就业能力,满足新时代创新创业人才需求,体现教育思想的改变.高校须根据生源特征、教学资源和区域经济发展要求,突出自身特色,拓宽学生专业口径,培养就业创业能力,向应用型转变.

在这一基本理念下,普通工科院校经管专业要实现应用型人才的“基本素质+实践能力+个性发展”的培养目标,应以“体现行业产业发展、技术进步和社会建设需求”为导向,以夯实理论、突出应用、培养能力为原则,处理好理论课与实践课、必修课与选修课间的关系,以培养应用创新能力为根本,优化“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的传统课程体系,构建以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具有学校特色、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厚基础、拓能力、广实践、高素质、重个性”的普通工科院校经管专业本科应用型课程体系[3],力求专业培养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应用能力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相对接,从而使学生具有将所具备的知识合理运用、推广和创新的能力,增强其服务地区经济发展的能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三、应用型课程体系构建的内容

(一)面向人才培养目标设置模块化课程

面向人才培养目标将课程进行模块化,是应用型课程体系构建的基础.结合学科特点、行业特征及学生兴趣,以能力培养为主线,将传统的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以及实验实践课程,针对某一受教育对象,将相关的课程放在一起进行整合,并分类设置课程模

块,借鉴发达国家高等教育经验设计各模块下的课程,突出依托学校自身特色与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特征,体现应用型人才的“基本素质+实践能力+个性发展”的培养目标.

(二)以学科特点为依据建设课程群

根据学科特点与培养目标,将课程分类为“通识+学科+专业+个性”的课程群组,对应用型课程体系进行结构性优化.其中,通识课程群,如英语、数学、计算机等,在于培养学生智能、思维方式等基本素质,同时,增加思想政治教育和人文教育等课程比重,以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学科基础课程群,如经济学、管理学、会计学、统计学等,是专业课程群的基础,以培养学生基础技能为主,重在知识的系统化和立体感;专业课程群,如各专业主干课程等,意在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同时这类课程需对教学内容进行精选,并将知识前沿引入课程,促进专业特色的形成;个性类课程群,重在培养人文道德素养和特长技能,如音乐、企业策划等,这类课程的设置要充分考虑时展与学生的需求,并在保证知识稳定与完整的前提下,与前三个课程群相辅相成,推进应用型人才培养.

(三)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技能化实践课程

应用型人才重在将所学知识进行转化,而不是发现规律[4],因此,实践课程体系是应用型课程体系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根据行业产业发展和社会建设需求,将大学生应具备的应用技能分为基本技能、拓展技能、创新技能等,此设计是基础、专业、综合和创新相结合的“校内+校外”实践课程体系,以实现“技能培养”,提高大学生应用能力.其中,校内实践课程如课程内实验、课程实践、综合实验等,以培养基本技能并拓展技能为主,而校外实践课程如社会调查、科创活动、校企合作的实训实践等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技能为目标.同时,适当增加“体验式”和“创新式”实践课程比例,以培养学生应用创新技能.

四、应用型课程体系实施的保障措施

(一)鼓励教师应用转型提高课程建设能力

教师是课程建设和有效实施的重要主体,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教师自身的知识、教学能力、研究与实践能力以及信息技术使用能力对课程建设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可以通过定期培训、学历和非学历进修、深入社会和参与企业实践等形式,向“应用型”“双师型”教师转型,从而提高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水平,突破传统学科束缚,拓宽课程范畴,以学术、学科带头人为标杆,提高整体教师团队的职业素养和专业技术水平.

(二)设置并完善学生自主选择专业课程机制

结合学科发展规律和学生兴趣和爱好等,增加选修课比例,丰富课程资源,搭建培养学生个性发展的课程平台.同时,引入博弈论的Gale-Shapley机制[5],依据学生学年综合测评成绩,建立课程自主选择机制,鼓励并引导学生根据个人兴趣,自主选择模块化的专业方向课程.这样既保证学生个性发展,又激励了学生为选择个人喜爱的专业方向而勤奋学习,同时最大限度地保证知识的系统性与完整性,体现学生的个体需求.

(三)建立完善第三方课程评价机制

课程评价是对课程实施是否达成目标的判断,对完善课程达到教育价值增值有着重要意义[6].当前,各高校普遍将教学评价等同于课程评价,并且往往由校内督

导、学生完成,这种评价机制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课程教学水平,但不可避免地存在偏差,并且教学评价不等同于课程评价.比较客观科学的方法是建立第三方评价机制,由与课程主体无利益相关的第三方进行,设计评价方案,对课程体系建设目标、实施过程和实施结果进行全方位评价,为应用型课程体系的实施提供有效的反馈.

综上,普通工科院校经管专业的课程体系应体现所在学校特色,服务于行业发展与区域社会进步,并且是能够传承系统知识、培养实践能力、突出个性发展的应用型课程体系,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刘德成,武慧芳,王爱玲.应用型本科高校课程体系的现

状分析与优化策略——基于对我国18所高校本科人才

培养方案的调查[J].邯郸学院学报,2014,(3).

[2]张彩霞,肖望喜.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地方本科院校经

管类专业课程改革探讨[J].教育观察:上半月,2015,(11).

[3]何绍芬.高等教育大众化下地方高校应用型课程体系的

建设和优化[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1,(7).

[4]钱国英,王刚,徐立清.本科应用型人才的特点及其培养

体系的构建[J].中国大学教学,2005,(9).

[5]孙爱晶,范九伦,杨武军.地方普通高校应用型人才课程

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以西安邮电大学通信工程专

业为例[J].高教论坛,2015,(5).

[6]陈玉琨,沈玉顺,代蕊华,等.课程改革与课程评价[M].北

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经管专业论文参考资料:

人力资源专业论文题目

物流管理专业毕业论文选题

电子商务专业毕业论文选题

商务英语专业毕业论文选题

动物医学专业论文

计算机科学和技术专业导论论文

本文总结,本文是一篇关于对写作课程体系和工科和经管论文范文与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经管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经管专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有帮助。

和你相关的